
【东篱】三十六计之混战计(上)(古韵八首)
摘要:三十六计之混战计的核心在于利用混沌战局实施战略控制,通过制造混乱、借势破局等方式实现军事目标。包括: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和假途伐虢六条计策。 本集收录的是以前三计为题材创作的绝律。
三十六计第四套混战计(上)
◎第四套:混战计(平水韵)
七绝·混战计
示人浑浊实为清,惑敌神魂扰他行。
乱战之中施策略,招招奇特定输赢。
七律·混战计
远结良朋近却攻,抽薪釜底火掏空。
金蝉脱壳昏暝里,浑水摸鱼错乱中。
伐虢假途虞入套,关门捉贼虎囚笼。
心揣明白行朦混,成竹于胸屡建功。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平水韵)
七绝·釜底抽薪
敌凶设法避刀芒,抓住战机柔克刚。
官渡之争袁大败,只因曹魏夺其粮。
七律·釜底抽薪
长平之役两争强,白起离间妙策藏。
计撤廉颇和李牧,自残锐气与锋芒。
秦军趁此连连胜,赵国从而渐渐亡。
釜底抽薪轻取利,无需苦斗免遭伤。
注:白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廉颇、李牧战国时期赵国名将。
◎第二十计:浑水摸鱼(平水韵)
七绝·浑水摸鱼
挑其内讧利来收,趁乱而攻善用谋。
诸葛悄悄南郡取,只缘吴魏斗难休。
七律·浑水摸鱼(孤雁入群格)
面对强兵计在先,审时度势慎周旋。
若无王悔私唆诱,哪有蛮酋瞎自残。
浑水引君将网下,守珪起钓把鱼牵。
乱中取胜低消耗,一战成功灭契丹。
注:王悔唐朝谋士;守珪即张守珪,唐朝名将。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平水韵)
七绝·金蝉脱壳
完势存形众不疑,掩人耳目暗行棋。
孙坚换帽终逃命,司马抛鞭险境离。
七律·金蝉脱壳
善于脱壳有金蝉,暗里全非貌似前。
诸葛归天兵未溃,蜀军展帜令依传。
从容撤队喧鼙鼓,谨慎收身攥铁拳。
仲达心虚焉辨伪,姜维尊计择机旋。
(原创首发)
【编者按】◎第四套:混战计(平水韵)。七绝·混战计:浑浊见清,混乱之中施策,赢输其间,拿捏功夫在用计。七律·混战计:近攻远交,金蝉脱壳,釜底抽薪,伐虢假途……明暗之间,谁变得请目的!乱中取胜,自古之道。◎第十九计:釜底抽薪(平水韵)。七绝·釜底抽薪:粮草即军士,断其后路,队伍必大乱。七律·釜底抽薪:妙计在离间,即使猛将也无奈。秦赵一战定胜负,千古战例令人思。◎第二十计:浑水摸鱼(平水韵)。七绝·浑水摸鱼:两方争斗有间隙,一计便使南郡乱。七律·浑水摸鱼(孤雁入群格):鱼群自乱不知网,契丹大败在内乱。◎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平水韵)。七绝·金蝉脱壳:形式掩人耳目,乔装打扮可脱困。七律·金蝉脱壳:蝉之道,脱躯壳。古战多少战例,成就一代代军事家。这是作者第六七篇关于三十六计的古韵,写得越来越精彩了。作者善于用掌握的古战例来诠释,而非以文字解释,增加了古韵的叙事性和生动性。用字精准,扣住兵法要害,有一字点破之妙。跟读作者的三十六计古韵演绎,可系统掌握兵法精髓,有助于理解中华文化。步韵正确,平仄无讹,古韵功底深厚,作者精研兵法,在古韵题材上开一条新路,值得点赞。【东篱编辑:怀才抱器】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03 07:22:57
百般计策,都在中国兵法的典籍上。有多少人会深究,可能我们这是知道并会说出一个术语名字,但其中的诡异和精彩,常常被我们略过。作者精于研究,并以古韵的形式,演绎了兵法的精彩,给我们以人生的智慧。作者的创作,开辟了崭新的途径,这种坚持让人感动。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谨祝创作快乐!
2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7-03 07:40:49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