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今天,大雨(散文)

精品 【星星】今天,大雨(散文)


作者:满山红叶 探花,21082.9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5发表时间:2025-07-03 14:34:23

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大到暴雨。我不信,你也不信,大家认识一个道理,天有不测风云。天气预报毕竟是通过气象预测到的,天是会变得,天说了算。下不下雨,人决定不了。大到暴雨,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觉得那雨应该是铺天盖地,倾盆而至。推不开的厚厚雨帘,或者是雷声隆隆,一列绿皮火车似的,从辽阔的旷野,碾压过来。事实上,大雨,暴雨超乎人的思维空间。七月三日的这一场雨,断断续续的。仿佛人曾经谈过的一段感情,一开始,表现得很矜持,淅淅沥沥,冰冰凉凉。柔软,富有弹性。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天地之间,被一片宁静与祥和笼罩。雨,不大不小,刚刚好。灵动且活泼,像极了一个中年少女,举止文雅,轻轻的来了,楼房,树林,护城河,闹市,商业街,鳞次栉比的店铺;紧挨着柏油路站着的银杏树,梧桐树。一粒一粒落在地上的桑葚,樱桃。雨中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从容淡定。我坐在酒坊一把椅子上,翻一张当地的报纸,也没什么看点。就是看一看几所辅导学校的招生简章,南城的二手楼出售,北城的某某单位招工。办公桌上稳稳当当坐着的金蝉,和我互相对视,我不知道它在思考什么,我也不清楚自己如何对面明天。
   死去的人,活着的人。都在慢慢变老,你从哪里来,到何处去?谁是你的依靠,你是谁的宠爱?没有人回答我的问题。也回答不了,昨天和一文友交流,她说近乎崩溃了,原因?手足兄弟患了脑胶质瘤,在北京医科大学做了手术,术后,要接受一连串的化疗,放疗。石破天惊的是,前些日子,大家都有说有笑的,在一个群聊天。父亲的病友,三十八岁的一位小弟,肺癌晚期,眼下扩散到脑部。不敢想,不能想。身边的人,熟悉的,陌生的,贫穷的,富有的。底层的,高不可攀的。过一段时间,就有一个人离去。先是写小说的唐不语,后是常德日报编辑部主任陈集亮,知道的,不知道的。文人墨客,明星演员,科技工作者,他们像一颗一颗流星,悄悄的陨落。我能做得除了怀念,还是怀念。这几位颇熟知的文友阴阳两隔后,我想写一篇稿子,缅怀一下。唐不语在短篇小说领域有造诣,我不便直呼其名,写作品。用了化名,完成一个一万五千多字的小说《沉塘的塘》,当年唐不语的那篇获奖小说,就有一座荷塘做背景,讲一个理发店的女孩和一个男人的故事,故事就是故事,爱情一旦落地,就需要太多的附加条件。之所以落不了地,主要是经不起现实的推敲。
   《沉塘的塘》投出去后,石沉大海。我索性把它放在库存内,有朝一日,得见天日。我不急,我家也没用。人家不给你刊发,你不可能逼上梁山,凡事,顺其自然。人一个一个走了,从大陆上消失了。在另一座房子里,过着怎样的生活?我不得而知,我只记得,我和他她,交集过。就像此刻的雨,在宣泄了一会儿后,像被谁踩了尾巴,疼得浑身颤抖。泪水肆意横流,哭得很凶很凶。天的口子,越撕越大,哗哗哗,翻江倒海的往下泼。冷寂的街道,终于汹涌着一波一波水花,墙体里,砖地上,沟壑,瓦楞,大地上任何一条褶子,都有水在奔腾,在流淌。门前的车子,水位已达到一半的车轮胎,再涨一点,就进车里。一朵大乌云,摇摇摆摆走过来,噗嗤着大脚板,将天踏了一个窟窿。雨,断了线的翡翠,一枚一枚,蹦蹦跳跳,亮亮晶晶,从天上来。房顶洗了一个干干净净的澡儿,瓦很明亮,甚至带着最初泥土的香气。车子也被冲洗的一尘不染。一只猫挨了雨淋,浑身上下,就剩肚子那块儿干。一上午就两个顾客,撑着伞,伞进屋还淌着雨水,这天气生意自然清淡。像一盘小葱拌豆腐,我有些不舒服。不想动大脑,写作你得构思,哪有什么天生,拿起来就写,一挥而就?全是经历无数风雨的磨砺,才有一气呵成的本领。我不写,让脑瓜子歇一歇。沉淀沉淀,日子每一天是重复,文学不行。文学来不得敷衍和重复。同样的题材,思维视野,既然用过了,就不可以再来一次。新鲜感不仅仅体现在爱情方面,久处的关系,婚姻中的男女,有必要制造一点小浪漫。一枝玫瑰,一个小礼物,一杯奶茶,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对感情,有一个态度。你连一个态度都不给,何谈天长地久?一味的付出,不是傻白甜,又是什么?人生中学会及时止损,适可而止。话到嘴边留半句,人不可喂得太饱,对一个不懂感恩的人,你倾其所有,也感动不了他,只是感动了自己。所有的关系,要的是双向奔赴,单曲永远是一个人的地老天荒。
   雨那么大,大街上还有车来来去去,城市是一个万花筒。每天要倒出一辆一辆车,一个一个人,一只一只猫,一条一条狗。马路,公园,躺椅,广场。这些建筑物,公共场所,树木,河流。鸟儿,风。皆有不同的宿命,一只蚂蚁,一条虫子,以及蚊子,活得也有意义。上天在造天地万物时,允许一切发生,也掌管万有。人从抽屉一样的楼房出来,进去,进去,出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城市运转的流程。
   我想,暴雨中,远在村子的父亲母亲,一定守着少有的几亩土地,守着豁牙漏齿的村子,为儿女守住故乡。
   这时候,父亲坐起身,听雨,看雨,雨顺着屋檐沙沙沙往下流。仅有的四只鸭子,立在雨帘下,接受天浴。八岁的橘猫蜷缩在父亲脚边,唱着喜歌。
   母亲呢?穿着雨衣,戴着斗笠,扛着一把铁锨,来到菜园。她要把菜地的水,引出去,不然,菜苗会被泡烂。
   房后坡地有一架黄瓜,被风揪得前仰后合,母亲蹲下身一点一点理顺枝蔓,一朵一朵黄花下就是一根一根小黄瓜。母亲怜惜的眼神,抚摸着她的黄瓜。一洼韭菜也被雨水淤泥,母亲用手清理完淤泥,常常的松了口气。院里院外,哪怕是一棵草,一朵野花,全是母亲的风景。
   大雨,烟道不好烧,昨天抱回家的柴草,也有点潮湿。炕不能不烧火,母亲好不容易点着锅灶火,做什么吃?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说,做个土豆丸子吃吧。
   土豆幸亏扒的及时,淋了暴雨就毁了。母亲捡来几枚土豆,洗净,切成细条,剁了一块咸猪肉。和好馅儿,又上后山采了十几个桲椤叶,摊了土豆丸子,贴在锅边,锅里炖了芸豆大骨头,蒸了一个小南瓜。炊烟袅袅,烟雨蒙蒙,我来电话的时候,母亲说,饭好了,土豆丸子,芸豆大骨头,来家吃。妥妥的乡愁,妥妥的诱惑。若不是上班,我非开车一杆子蹽回老家,吃一肚子田园小菜,躺在烧得热乎乎的大炕上,等风,等雨,也等你。

共 24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乡愁的散文。今天大到暴雨,作者在酒坊,坐在办公桌前发呆。雨中的城市,湿漉漉的。人心也湿了,此刻,村子里的父母在做什么?他们一定坚守着村子,坚守着老房子老院子,还有那几亩土地,就是为儿女留住老去的故乡。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的青年们都到城市打工并安家落户了,只有那些老人坚守在自己的家园。作品从某一个侧面叙述了时代变迁中的现代农村故事。作品富含情感,思路清晰,佳作力推。【编辑:紫云朵朵】【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703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5-07-03 21:14:20
  祝贺新作发表。生我、养我的家乡,永远都是我们心中的牵挂。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