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六分贝(小说)
六分贝
这是海滨的一个景区。在景区外的一处路旁有一个摊子。摊子兀自立在那里,显得有点孤单冷寂。
摆摊的是一位白发老人。摊子很小,摊子上摆放的也是一些不起眼的小贝壳。只是老人细心地将一些贝壳拼接摆放成了“六分贝”三个彩色的大字,却非常显眼。在三个大字的旁边还摆着一方镜框,镜框里面是一篇从旧报纸上剪下来的文章,文章的标题也是“六分贝”。
一小群游客从景区出来,在摊前止步。
这是十几个退休的老人。他们的领头人是一位六十多岁的退休女老师。
“大爷,您为什么不把摊子摆到景区里去?”女老师有点好奇地问老人。
“人家不让呀。去景区里摆摊要交税交管理费。我这些贝壳不值钱,统统卖了,也不够交他们的费。”老人回答说。
“唔,是这样。”女老师点点头。她看看摊子上的那三个字,又说:“‘六分贝’!大爷,您可给自己的贝壳取了个好名字。”
“是好名字。但这个名字并不是我取的,而是五年前的一位女记者给取的。”
老人说着兴奋地站了起来,绘声绘色地向大家介绍说:
“五年前来过一位采风的女记者。女记者年轻漂亮,待人热情。她在海滩上遇见了我们村几个拾贝壳的孩子,与孩子们成了朋友。她还要孩子们带着来看我,给我的摊子照了一张相。女记者临走时问我说:‘大爷,您的这些贝壳叫什么好名字?’我说:‘不过是一些普通的贝壳,有什么好名字?’她说:‘要不,我就代您给它们取一个名字吧!您的这些贝壳卖六分钱一个,就叫做六分贝吧?’几天以后,女记者果然给我们寄来了一张报纸,报纸上登了她写我们的一篇文章。”
老人说着拿起摊子上的那一方镜框,指着框里的那张报纸说:“你们看!就是这篇文章,文章的标题就叫‘六分贝’。”
“有意思!不过,您的这些贝壳现在应该不止卖六分钱了吧?”有人说。
“当然,物价涨了嘛。再说,现在这附近一带的沙滩上已经没有贝壳了,要走很远很远的路才能拾到一点贝壳。”
“那您现在卖多少钱一个呢?”
“也不能多要,就卖一角钱一个。”老人说。
“才一角钱!大爷,您是不是卖得太便宜了一点?”
“不过是拾来的东西。卖贵了,没有人要,我们村里的那些穷孩子就没有收入了。”
“穷孩子?”女老师说,“你们这里的人不是都富起来了吗?”
“是有一部分人富起来了,但也只是那十几户办民宿开饮食店的人家……”老人说。
女老师又向那张旧报纸看了一眼,忽然说:“这‘六分贝’应该怎么念?是念六分一一贝’呢,还是念‘六——分贝’?”
“六分钱一枚,当然是念‘六分——贝’了。”一位老者说。
“还是念‘六——分贝’为好吧?分贝是声音计算单位,六分贝是极其安静的声音,这样念更为优美。我想,女记者命名时,应该也是语意双关吧?”另一位老者说。
“不错!你看它们安静地躺在那里,泛着光彩,是多么地美丽。”女老师说。
那一小群游客很快又离去了。他们在离开之前,每人在摊子上挑选一两个贝壳。
老人送走他们,返身回来收取他们留在摊上的钱币。他惊奇地发现,在他们留下的钱币中,竟有几枚五角和一元的硬币;更出乎他意料的还是,在那些硬币的下面还压着一张十元的纸币。
老人看着那一堆钱币,感慨万分,点头说:“真是一些好人!明天孩子们送贝壳来时,可以给他们每个人买一支冰棒了,那种价钱很贵的巧克力冰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