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绑架仝少爷(小说) ——血溅樱花谷之十三
绑架仝少爷
老刘是郭家缸煤窑用的一个好厨子,既会蒸糠菜窝窝梅菜扣肉,也会做花椒小米面糊的豆沫汤。此刻,五十多岁的他红肿着眼晴,哽咽着说:“剿匪军抓了俺闺女,俺要去救人。”
一旁戴眼镜的男青年愤慨地讲起事情经过:“日本人打过来,学校停了,刘老师就把学生集中到自己家,教学生识字读书,汉奸李中举就带着仝司令闯进来,抓了刘老师。”
李文魁装糊涂:“哎,老头,烧饼有几个算几个,不等了。”
老刘一把抓住李文魁:“大少爷,你杀了土匪马大头,那就是老百姓心中的英雄,你带俺们去救人吧!”
李文魁看着屋里的文弱书生和几个稚气的孩子,靠他们要是能把人救出来,那天上就掉下猴了。他摇了摇头,说:“你们都回去,让俺想想办法。”
掂着烧饼袋子牵着马,李文魁一面走一面想:直接去找仝桂林要人,恐怕不行。仝桂林前脚掩护郭小四进了军工厂,后脚就向日本人告密,出卖了郭小四。只不过碍着李登科的面子,不敢难为他罢了。仝桂林的剿匪司令部虽然去不得,他家总可以去吧!
常家河村,原来窑主冯天明的宅子,现在成了仝桂林的府邸。仝桂林的老婆孩子穿上了绫罗绸缎,三个孩子在家里读起了书。仝桂林目不识丁,越是不识字的人越祟拜读书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嘛!自打当了剿匪司令,他就给孩子请了个先生,让孩子在家读书。天黑了,他的大儿子还坐在桌前写毛笔字,写完,孩子走出屋门,去茅房。蹲在茅坑上,他还在念老师教他的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
孩子还没念完,就被一蒙面人捂住了嘴。蒙面人挟着孩子出茅房,开门闩,上马,向东边的树林跑去。
剿匪司令部,仝桂林正在审讯室审讯抓来的犯人,那些男男女女在残酷的刑讯下哭爹喊娘,只有梳着学生头的刘老师咬紧牙关,不吭一声。仝桂林饶有兴趣地盯着这个女人:她蓝色褂子上血迹斑斑,那是鞭子抽的。她的眼睛里闪着坚强,是常人没有的坚强。仝桂林挥手:“来呀,让刘老师尝尝老虎凳的滋味。”
手下喽啰拖着刘老师绑到老虎凳上,抬起她的脚,往下面垫砖。一块,两块,三块砖,刘老师额上冷汗淋漓,发出呻吟。仝桂林说:“刘老师,说罢,军工厂是不是你们的人炸的?”
门一响,仝桂林的老婆惊惶失措地跑进来:“大狗爹,出事啦!”
仝桂林骂了句“你个臭娘们儿”,拉着媳妇儿从审讯室出来,说:“咱大儿不叫大狗,叫贵荣,你得叫贵荣爹。有啥事?”
慌乱之下,仝桂林老婆忘了,以前儿子叫大狗二狗三狗,自从儿他爹当了剿匪司令,就让一个教书先生给仨儿重新起名,叫贵荣,贵华,贵富,寓意荣华富贵的意思。仝桂林老婆哭:“贵,贵荣被土匪绑票啦!你快想想办法呀!”
仝桂林接过老婆递过来的一张纸,见上面写着一行字:放了刘老师!
仝桂林舒了口气,这不像是土匪,倒像是刘老师的同伙。儿子在人家手里,他不放人能行吗?
中山顶上有许多石头坑,那是匠人采石头形成的坑。每到雨季,坑里就蓄满了水。今年雨水少,坑里只有半坑水,有一块石头凸出水面,石头上坐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儿。小孩儿被绑住了手脚堵着嘴,他一动不动坐在石头上。
蒙面人从坑上跳下来,又蹦到水中间的石头上,把小孩儿嘴里塞的布拽掉,从兜里掏出烧饼喂他吃:“吃了烧饼,你就下山回家吧!”
“文魁哥,俺认识你,先生说,你是鹤壁的大英雄,你杀了土匪马大头。”小孩儿一面吃一面说。李文魁索性拽掉面巾,本来想解开绳子的手,伸到小孩儿脖子后面。没办法,这小孩儿认出他了,回家跟他爹一说,事就麻烦了。他正准备下手掐,小孩儿又说:“先生说,国难当头,人人都应该抗日救国。俺知道,你绑俺是为了救人。”
看着孩子懂事的样子,李文魁把手放了下去。他骑马把孩子送到山下,指着那条羊肠小道:“顺着这条路,过了东边那个水塘,再往西走,就到常家河了。”
小孩儿一路小跑着远去,李文魁纵马拐上了回姬家山煤窑的路,当他再一次走在樱花谷时,樱花正谢,空中仿佛下起了花瓣雨。地上铺着厚厚一层花瓣,风一吹,花瓣随风起舞,简直太美了。他站在樱花树下,多希望再看到幸子啊!在樱花谷逗留到天黑,他才回到了煤窑上。进了院子,就听到屋里传出闹哄哄的说话声,他拉开门,看见在屋里说笑的老刘和他闺女,他娘乐呵呵地说:“瞧瞧,新郎官这不是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