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晓荷】灰灰菜(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晓荷】灰灰菜(散文)


作者:何叶 探花,23203.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4发表时间:2025-07-06 10:46:29

灰灰菜这种植物,以前在乡下人看来那可是好东西。它生得矮小,叶子灰绿,茎秆细弱,在田埂边、荒地上、墙角处,随处都能冒出来。城里人管它叫“藜”,听起来倒雅致些,但在我们乡下,它始终只是灰灰菜罢了。
   我幼时住在村东头的老屋里。老屋后有一片荒地,长满了灰灰菜。每到夏天,它们便疯长起来,高高低低地挤作一团,远远望去,像是一片灰绿色的雾。那年我家由于人口多的原因,奶奶又主张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东北一大家人十多口子在一起抡马勺吃大锅饭,日子过得异常艰难。因此粮食总是不够吃。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灰灰菜就成了我家的救命菜。
   每天放学回家,母亲总要塞给我和哥一个竹篮:“去,掐点灰灰菜,咱们做菜饽饽吃。”于是,我便和几个小伙伴结伴去了田边。
   夏日的午后,阳光火辣辣猛劲照着。我们几个孩子赤着脚在田埂上跑,脚底板被晒得发烫。灰灰菜一丛丛地挤在玉米地边上,我们蹲身下来,专挑那些嫩生生的尖儿掐。手指甲缝里很快塞满了绿色的汁液,在阳光下泛着微微的光。
   灰灰菜采回来,母亲会把老一些的灰灰菜挑出来煮给猪吃。那时村里人家都养猪,我家也养了一头。然后母亲会把采回的最嫩的灰灰菜尖儿挑选出来,用开水焯过,拌上蒜泥和盐,就是一道菜。我家更常见的吃法还有就是,把采回来的灰灰菜和玉米面拌在一起蒸窝头当主食,我们管这叫“菜团子”。蒸好的菜团子泛着灰绿色,咬一口,先是玉米面的甜,接着是灰灰菜的涩,最后竟会回甘。父亲常就着咸菜吃三四个,然后抹抹嘴说:“这比白面馒头还养人。”
   隔壁王婶家更穷些。她家五个孩子,常常连玉米面都接不上。我常见她带着孩子们在野地里挖灰灰菜,一挖就是一大筐。回来后用清水煮了,撒把盐,就是一顿饭。她家的老三英子和我是好朋友,有几次和我一起玩和我说:“我娘煮的灰灰菜汤,能照见人影哩!”说完自己先笑起来,我也跟着笑,笑过之后心里一阵发酸。回了家说给奶奶听,奶奶当即就让母亲蒸了一锅菜团子,装了一小盆给她家送了去。那天的菜团子里,奶奶特意往里加了一大勺猪油。
   “灰灰菜好啊,大自然善待人类,荒年饿不死人呀!”奶奶常常是一边吃着刚出锅的菜团子一边说。
   我以前并不明白她说的话,只觉得灰灰菜叶入口微苦,嚼久了却又泛出一丝清甜来。母亲蒸的灰灰菜团子,外皮金黄酥脆,内里却是柔软的绿色,蘸着蒜泥吃,竟也成了我童年记忆中的美味。
   村西头住着老李头,是个鳏夫。他家的自留地里很少见灰灰菜,见着就要拔干净。他说这东西“贱”,长在地里抢肥力。可有一年大旱,庄稼都蔫了,偏是灰灰菜长得旺盛。老李头饿得慌了,终于也肯拎着篮子来荒地摘菜。我见他佝偻着背,手指颤抖着掐下嫩叶,心里不知怎的,竟有些难过。
   “老李叔,我这摘多了,分给您一些吧。我走过去,对他说。
   他抬头看我,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随即又暗下去。“不用,我自己来。”他说着,又低头去掐那些灰灰菜。但我临走时,还是给他篮子里放了一些我采的灰灰菜。
   那年秋天,老李头死了,听说是吃了有毒的野菜。事后奶奶惋惜地说:“如果他多吃灰灰菜或许就不至于此。可谁知道呢?人有时候,宁可饿死也不愿低头吃自己嫌弃的东西。”
   前些日子回东北老家,去了三岔河老屋,发现村里的许多猪圈也都拆了,改成了整齐的砖房。我在新修的柏油路边居然看见了一小丛灰灰菜,蹲下身去抚摸它们的叶子。叶片上的绒毛触感依旧,只是我的手指已不再像儿时那般细嫩。路过的几个老人看我对灰灰菜感兴趣,都好奇地打量我,大概不明白我这个城里回来的年轻人,为何会对一株灰灰菜如此着迷。
   晚上在县城的饭店吃饭,菜单上赫然写着“凉拌灰灰菜”,好家伙标价是28元。我点了这道菜,端上来时,嫩绿的菜叶上淋着香油,撒着白芝麻,精致得几乎认不出来。夹一筷子尝尝,却怎么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饭后散步,路过一家养猪场。现代化的厂房里,猪们吃着配好的饲料,再不用等孩子们放学后掐来的灰灰菜。我想起从前家里那头老母猪,想起它见到灰灰菜时欢快的哼哼声,忽然觉得,有些东西看似是进步了,却又好像少了些什么。
   如今,在菜市场里竟也会见到有些乡下人在卖灰灰菜。那些灰灰菜被整齐地捆成小把,摆在精致的竹篮里,标价五块钱一把。城里人管这叫“健康野菜”,买回去拌沙拉、炒鸡蛋。我站在摊前,忽然想起奶奶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想起母亲如何在灶台前忙碌,将最不起眼的灰灰菜变成养活一家人的美食。
   道边的灰灰菜依旧年复一年地生长,不因人的爱憎而改变。它只是默默地绿着,在被人需要时奉献自己,在被人遗忘时独自生长。这世上多少像灰灰菜一样的存在,平凡、坚韧、不起眼,却支撑起了无数个艰难的日子。
   现在想来,奶奶说的“荒年饿不死人。”大约不只是指灰灰菜能果腹,更是在说,人只要肯低头,总能找到活下去的办法。而老李头的悲剧,或许就在于他始终昂着的头颅,不肯向生活低头。
   灰灰菜教会我的,是在任何境遇下都要保持生长的勇气。即使被踩进泥土里,也要努力抽出新芽;即使无人欣赏,也要活得青翠。这大约就是生命最本真的样子。
   天色渐暗,我站起身,裤脚上沾了几片灰灰菜的叶子。我没有拂去它们,就让这点乡野的痕迹,多停留一会儿吧。

共 21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灰灰菜为线索,串联起一段充满乡土气息与时代变迁的童年回忆。作者从灰灰菜的平凡与坚韧入手,细腻地描绘了它在艰难岁月中如何成为一家人乃至乡亲们的救命菜,展现了灰灰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它所承载的温暖与希望。文章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如“灰灰菜采回来,母亲会把老一些的灰灰菜挑出来煮给猪吃”,“蒸好的菜团子泛着灰绿色,咬一口,先是玉米面的甜,接着是灰灰菜的涩,最后竟会回甘”,将读者带回那个物质匮乏却又充满温情的年代。同时,作者也通过老李头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生活的无奈,使文章的主题更加深刻。在现代社会,灰灰菜从乡间的野菜变成了城里人眼中的“健康野菜”,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也引发了作者对过去与现在的深刻思考。在文章结尾处,作者通过对灰灰菜的感悟,升华了主题:“灰灰菜教会我的,是在任何境遇下都要保持生长的勇气。”这种从平凡事物中提炼出的生命力量,让读者深受触动。这篇文章不仅是一段关于灰灰菜的回忆,更是一次对生命、对人性、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灰灰菜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所缺失却又急需的。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706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7-06 10:49:39
  作者以真实感人的笔触,将灰灰菜这一平凡植物写得生动而富有深意。全文贯穿童年记忆与时代变迁,细节描写特别生动。从救命菜到健康野菜,灰灰菜见证了生活的苦乐。作者的文字质朴而深刻,让读者在平凡中感受到生命的坚韧与希望,令人回味无穷。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7-06 10:50:18
  为老师点赞、敬茶献花!祝老师创作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