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峡谷同心(散文)

精品 【东篱】峡谷同心(散文)


作者:春晓大别山 举人,3684.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1发表时间:2025-07-06 16:55:13


   天柱山大峡谷,我游历过两次。那是前几年的事。也是借着采风之名来领略大峡谷风光的。今年7月5日,岳西县融媒体组织采风,我心生向往,再次报名,但因临时有事而作罢。但天柱山大峡谷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瀑一潭、一石一崖,都在我脑中浮现,立马与我“同心”而跃。
   天柱山大峡谷,上接举世闻名的天柱山主景区,下临享誉盛名的摩崖石刻和佛界圣地三祖寺。它如一条飘带,连接着天上人间。天柱山大峡谷风景秀丽,名头很多——“华东最美的水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森林康养基地、安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这里有名的是瀑与潭,瀑下有潭、潭下有瀑、潭瀑相连、曲折连环。给我印象特深的是通天瀑,落差百米,河水冲击嶙峋石崖,“轰隆隆”如万马奔腾,喷珠溅玉,气势恢宏,堪称“华东一绝”;这里有名的还有河谷怪石,如狮如猿、如仙如佛,形神兼备、意趣横生。而我,偏是喜欢这景致的。
   入得峡谷,便见两壁峭立,高耸入云。石色青黑,间有赭红斑纹,像是被什么巨兽抓挠过似的。石缝中偶有草木挤出,瘦弱而倔强,显出几分生机。谷底一径,随溪流曲折,时宽时窄,宽处可容数人并行,窄处仅容侧身而过。溪水清冽,遇石则跃,遇潭则旋,遇崖则泻,变化多端,却始终不离谷底山脚,仿佛与这峡谷山脚订了什么契约似的。
   沿溪而行,水声渐大。转过一弯,忽见一瀑自天而降,高约十丈,水势大,极有筋骨,如白练垂空,随风摇曳,抛洒而下。瀑下积水成潭,潭水清澈见底。潭边有石,平整如席,流水绕石而行,完全改变了刚才“轰然”而下的狂野气势,变得温顺而潺潺,瀑布亿万斯年的摔打和滋润,石头洁白光滑,游人席石而坐,仰望瀑布从天而降,沐浴着微微雨丝,享受着“天伦之乐”。这便是“通天瀑”。
   此时阳光恰好从瀑布的顶头泻下,照在潭面,又被水面反射到石壁上,形成一片游移的光斑。光斑随水波晃动,忽明忽暗,忽聚忽散,竟像是在石壁上跳起舞来。我看得出神,忽觉这峡谷中的一切——山石、溪水、瀑潭、草木、光影——都似有灵性,彼此呼应,浑然一体。
   这应该就是峡谷“同心”罢。我想。
  
   二
   峡谷中的万物,看似各自独立,实则紧密相连、同心相印。石壁夹持溪水,溪水冲刷石壁;草木扎根石缝,根系又深耕岩石;阳光哺育草木,草木又为峡谷增添颜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塑造,谁也离不开谁。没有溪水的峡谷只是干涸的裂缝,没有石壁的溪水只是放荡而泛滥的洪流。唯有二者同心,才能成就这一方奇景、造就这一派气势。
   潭边有一株小树,生在石缝中,树干扭曲,却枝叶茂盛。它的部分根须暴露在外,如老人手背上的青筋,紧紧抓住岩石,深入缝隙,汲取那一点可怜可贵的养分。树不高,却极坚韧,显是经年与风霜、与石崖、与自然抗争的结果。我看着它肃然起敬,它是如何战胜恶劣环境而茁壮生长的?!我忽然想起曾读过的一本书上说,植物的根系在地下会相互连接,互通养分。一株树病了,邻近的树会通过地下的根系网络输送养分相助。这是何等挚爱的“同心”?!
   起身前行,峡谷渐深。两侧石壁愈发靠近,抬头只见一线蓝天。溪水在此处变得湍急,冲过乱石,发出轰鸣。有一巨石横卧溪中,水从两侧绕过,又在石后汇合。巨石经年累月被水流冲刷,表面光滑如镜,中间却有一个深深的圆洞,似是一颗心,安放在急流之中,与河床、与流水、与日月星辰、与天地心心相印,一脉相承。这何尝不是一种“同心”?!
   我跨过溪石,来到河中的一个巨石旁。巨石耸立水中央,上面阳光照,下面水流冲,长此以往,石头上部雪白,下部黝黑,中间不知是何缘故,有一道深深的裂痕。我伸手抚摸它的表面,触感冰凉,却意外地细腻。裂痕深处,竟有一株蕨类植物探出头来,嫩绿的叶子与黝黑的石面形成鲜明对比。这顽强的生命,在这看似不可能生存的地方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它依赖石头的庇护而生长,石头也因它的绿色而有了生机。它们成了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支持的好伙伴。这又该是何等壮烈的“同心”?!
   再往前行,峡谷突然陡峭,形成一个较大的阶梯。需要爬山越岭了。小径蜿蜒向上,两边草木丰茂,与先前的幽深形成鲜明对比。岭中有一棵古松,树干粗壮,枝干虬曲,树皮皲裂如龙鳞。树下散落着几块平整的石头,似是供人歇息之用。我坐在石上,背靠古松,顿觉疲惫全消。微风拂过,松枝沙沙作响。这声音与溪水声、鸟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自然的交响乐。闭上眼睛,听着大自然的梵音,仿佛能感受到整个峡谷的呼吸——深沉、舒坦,心,何等的愉悦!
   我看着鸟儿在树林和草丛中飞来飞去,与草木说着“渣渣”话。我感动于这一切,心想,鸟儿和草木都是大地最忠诚的儿女。它们的心都是清净的、纯粹的,没有人那样的欲望,因而鸟儿、草木都能直面风雨,无忧无虑。草木给了大地浓荫,大地给了草木灵秀;鸟雀离不开草木,并非只因草木给了鸟雀温暖的家和好吃的“虫儿”,而是鸟雀无法离开草木那倔强向上的丰盈;草木离不开鸟雀,也并非鸟雀会给草木治病,而是草木离不开鸟雀天性活泼的可爱。鸟雀、草木和大地都能辨识这些讯息,虽然物种不同,但“心同”。我的心一下子豁然开朗,突然觉得无比的自由与朴素。我把鸟鸣咽进肚里,把瀑声揉入笑声里。树叶为我而绿,溪流为我而翻山越岭,松鼠为我而爬上枝头,山花为我而盛开,我与这里的一切“同心”了。在这里,人与自然、动物与植物、声音与寂静,都达到了某种和谐的平衡。
   这平衡,不正是“同心”的最高境界吗?
  
   三
   翻过山岭,又是一番景致。一瓣绿湖映眼帘。桃源湖,以它独特的绿和静展现在人们眼前。它远以天柱山群峰为背景,近以大峡谷青山为幕布,在大峡谷的顶端慢慢拉开帷幕。湖面狭长,蜿蜒曲折,神龙见首不见尾,荡舟湖上如入瑶池仙境。桃源湖,就是天柱山大峡谷最精彩的大舞台,是天柱山大峡谷的“龙眼”。
   最可嘉可恋的是湖畔的竹篱茅舍民宿,以茅为顶、以湖为邻、以静为安,尽展山野风,尽显乡村梦。居此可观山光水色,可沐天柱清岚,天蛙天狮飞来诸峰在望,枫林竹海古藤悦目。真可谓是“天柱山、大峡谷、三祖寺”等等一众景致“鱼贯”而入、“同心”而来。居此如仙境。
   人类总喜欢以征服者自居,开山劈石,截流筑坝,炫耀自己改造自然的能力。然而在这峡谷中,我看到的是另一种气象——不是征服,而是共存;不是对抗,而是同心。峡谷中的万物,没有谁试图主宰谁,它们只是各自占据自己的位置,相互成全,共同编织出大峡谷这幅壮丽的画卷。
   日影西斜。回望峡谷,暮色已开始在山巅聚集。溪水依旧流淌,石壁依旧矗立,草木依旧在石缝中求生。它们不会因为我的到来或离去而改变什么。亿万斯年,它们就这样相互依存着,共同度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我时常想,“同心”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人类社会中,多少纷争源于利益的冲突,多少战争源于理念的对立。我们标榜自己是万物之灵,却在最基本的相处之道上,反而不如这峡谷中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
   出得峡谷,回首望去,只见群山巍峨,峡谷入口如一张微微开启的嘴,似要诉说什么。或许,它想说的正是:同心者,方能同存,方能同兴。
   归途后,我一直在想,这峡谷存在了千万年,而我不过是它漫长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但就在这短暂的相遇中,它教会了我一课——关于共存,关于和谐,关于“同心”的真谛。
   天柱山大峡谷,我相约了昨天,错失了今天,明天我会再来,“共绘”同心。
  

共 29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以“心”写峡谷,峡谷便和幽兰的人有了“同心”,这大概就是古人说的“物我同化”的境界吧。天柱山大峡谷,远近闻名,自然生出同往之心。瀑布有心飞舞,谷底风景那么默契,也像有心迎接游客。潭水在演绎着天伦之乐,阳光飞泻,与各色景物有了心心相印的感觉。都说峡谷多仙气,我说峡谷与我有同心。峡谷万物相连,相映成趣以互动。小树有心攀岩石,溪水有情做圆镜,水冲出圆心的潭,古松指挥溪声鸟声同心合唱交响曲。鸟儿喳喳,唱一曲自然和谐歌。人在风景中,获得和风景同心的境界,这才叫天作之合。山藏桃源湖,为大峡谷长了眼。民舍依湖而建,人与自然同心化仙境。不去征服峡谷,而是相互成全,去描绘一幅画。作者因游览而得“同心”之意趣,想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境界——同心,心向一处,同心为事,人应该创造同心的事业和意境。这篇散文,费简单描述呈现天柱山大峡谷的风景,而是给风景打上了理念,以此解读风景,有了别样的韵味。游览风景的境界,我觉得第一层在于沉浸,第二层是带走美妙的意境,第三层应该是作者说的——获得心心相印的美妙感觉和精当的人文理念。【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708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06 16:57:39
  峡谷之深之奇,因有心。人揽风景得同心。作者笔下的天柱山大峡谷,无论其形其神,都和心有关。写一曲“同心”风情曲,将风景的没呈现于我们面前,获得风景自带的哲学风情之美。感谢投稿,祝你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春晓大别山        2025-07-07 11:22:05
  非常感谢怀才老师编辑录用和支持鼓励!!!
回复1 楼        文友:春晓大别山        2025-07-07 11:24:36
  再次感谢您的推荐阅读,谢谢鼓励支持!!!祝您夏安!
回复1 楼        文友:春晓大别山        2025-07-07 11:24:49
  再次感谢您的推荐阅读,谢谢鼓励支持!!!祝您夏安!
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7-06 21:12:35
  很美的游记散文,情感真挚动人,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峡谷的热爱与眷念,使读者很容易产生共鸣,蕴含哲理,给人感悟。美文佳作,学习了,祝老师开心快乐!
回复2 楼        文友:春晓大别山        2025-07-07 11:22:46
  非常感谢红花草老师荐稿支持鼓励!!!
3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5-07-07 10:33:36
  欣赏精彩游记散文,文章语言流畅,层次清晰,融情于景,耐读耐品,游览路线清晰,奇峰峡谷,天柱山的秀美,让行人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好文章内容丰富,学习,受益匪浅,祝好老师夏安!
回复3 楼        文友:春晓大别山        2025-07-07 11:23:31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关心关注鼓励!问好!夏安!
4 楼        文友:春晓大别山        2025-07-07 11:21:19
  非常感谢编辑老师编发鼓励!
5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7-07 12:12:16
  在随时可以拍照的年代,文字记录游记略显苍白。所以必须要有自己的感悟和见地,才是好的游记。老师是这方面的高手,把情感,感悟都寄托于山水之间,文采斐然,让人动情。拜读老师佳作,祝您清凉一夏!
回复5 楼        文友:春晓大别山        2025-07-07 14:16:43
  非常感谢老师的鼓励支持!
6 楼        文友:春晓大别山        2025-07-08 20:40:55
  谢谢怀才,红花草和社团各位领导老师加精鼓励!
7 楼        文友:明镜亦非台        2025-07-11 11:55:46
  阅读好文,欣赏美景,有身临其境之感。
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曾在许多文学网站发文交流,乐在其中。
回复7 楼        文友:春晓大别山        2025-07-11 15:27:41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