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最小的猫头鹰——东方角鸮(散文)

精品 【星月】最小的猫头鹰——东方角鸮(散文)


作者:荷锄叟 秀才,2421.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9发表时间:2025-07-07 20:58:42
摘要:原创首发。

【星月】最小的猫头鹰——东方角鸮(散文) 这只长着一对明亮的大眼睛的家伙叫东方角鸮,是鸱鸮(chīxiāo)科、角鸮属的一个鸟种,也是最常见的品种,因而,也叫普通鸮,是角鸮里个头最小的,体长不足20公分,比鸽子、斑鸠还要小一点。
   说鸱鸮估计大家没有印象,也许还不太认得这两个字,但俗称猫头鹰,那肯定是路人皆知了。我们老家有句俗语:“呱呱呦子串房檐儿——不是什么好鸟。”这里说的“呱呱呦子”是根据猫头鹰的叫声命名的,它通常在夜间活动,常常躲在树枝树叶后面,隔着树叶,瞪着大眼珠子,观察人间的一举一动。它平时的叫声“咕儿,咕儿”,轻声细语的,还算动听,一旦急促起来,就成了“咕咕呦儿,咕咕呦儿”,像人的笑声,在宁静的暗夜传得很远,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老辈子人说,猫头鹰的叫声预示着有人要去世了,因而,又有谚语说:“不怕猫头鹰叫,就怕猫头鹰笑。”反正,人们一般认为,猫头鹰不是什么好鸟。
   其实,猫头鹰发出叫声,主要是想与其同类交流或捕食定位的,跟人的生死并没有什么关联,可不知怎么,人们主观认为它可能嗅到了濒临死亡的人的某种气息,故来向人们预报死亡信息的,于是,听到猫头鹰的叫声,人们不免会想到死亡,因而担惊受怕,也因此将猫头鹰视作“报丧鸟”。
   这就跟谚语里说的“喜鹊报喜,乌鸦报丧”一样,人们开始喜欢喜鹊,常说“一大早就听到树上喜鹊叫个不停,原来是贵客来了”,却从而讨厌乌鸦,认为乌鸦不是什么好鸟了,恨不得让它永远“闭上乌鸦嘴”。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乌鸦的品性是非常优秀的。乌鸦以小型脊椎动物、蝗虫、蝼蛄、金龟甲以及蛾类幼虫为主要食物,对林木与庄稼生长非常有益,而且还喜欢吃腐食,经常啄食农业垃圾,消除动物尸体等,对环境的污染起着净化作用,绝对的好鸟。还有,我们从小就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可知,乌鸦是异常聪明的鸟种;还有,乌鸦施行一夫一妻制,忠贞不二;还有,我们还知道“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典故,乌鸦懂得感恩等等。人们不喜欢乌鸦,大概也是因为它的叫声与长相不入人眼的原因,也因而编排出一系列不利于它们形象的故事、传说,其实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之前我曾经说过杜鹃“借窝下蛋”的事,杜鹃鸟为了自己的繁衍生息,不惜扼杀别个小鸟幼崽的卑劣行径,与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里的悲情形象大相径庭,原来它们才是别的小鸟悲剧的真正制造者,于是,杜鹃鸟一切的美好从此荡然无存了。
   但,我要说,这并不是我的意愿。鸟类一直遵循着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为自己的生计,无论采取怎样的方式,都是它们的自然生存之道,是自然而然的,人类没有必要干预,也无需人类干预的。当然,人类更没有必要,根据自己的好恶,或者是根据自己的一时好恶,将情感强加于其它物种身上,以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因而,给其它物种造成了不必要的形象的歪曲,甚而至于是故意的曲解,让它们的形象扭曲,从而造成了在认知层面的混乱,岂不悲哉!
   从这个意义上说,东方角鸮又是一个受害者。东方角鸮长得不怎么好看,除了那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以外,剩下的就乏善可陈了。灰不溜秋的羽毛上遍布黑色斑纹,几乎看不到的短尾巴,覆盖在翅膀尖下,圆圆的脑壳像小猫一样,转动灵活,却看不到脖子,头顶两侧各有一撮羽毛,像猫的耳朵,这是它名字里“角”的特征。嘴呢?正面的那个大嘴一样的横纹,其实是它能够灵活转动的脖子的羽毛,待它侧过身来,你才能看到菱角的尖角一样的、角质的鹰钩嘴,短而尖利,向脖腔内佝偻着,藏在一样像猫的胡须一般的羽毛之间。——这模样叫它猫头鹰倒是非常形象的。
   7月6日下午将近5时,我到达石家庄石太公园,东方角鸮就在西北端荷花池上的小土山上,走上木栈道,到达土坡顶,其上有几株高大的毛白杨树,遮天蔽日,每一株都有两人合抱那么粗,据影友说,东方角鸮的窝就在杨树的树洞里,距离地面七八米高的样子。高大的杨树旁边还有高大的水杉,其下是浓密的小乔木和低矮的灌木,枝繁叶茂,光线昏暗,这是东方角鸮理想的生活环境。
   影友介绍,前几天东方角鸮幼鸟出窝,还不能像它们的父母那样善于在繁枝密叶间穿梭飞行,结果落在了毛白杨下面低矮的小乔木的树枝上,飞不回去了,它们的父母不得不在大白天守护和喂养它们,这才让经过的影友应有发现了。昼伏夜出动物都善于伪装自己,倘若它们趴在树杈上一动不动,跟杨树皮上的树疤一模一样,真的很难发现。我也是在影友的帮助下,费了很大得劲才找到它的位置的。
   这是一只成鸟,据说,三只有幼鸟就在附近睡觉,我们四处搜寻而不得见。临近黄昏,这只东方角鸮开始活动,它先是抖搂抖搂身上的羽毛,而后“咕儿,咕儿”叫了一阵子。可我并没有等到雏鸟,天就黑了下来,照相机里的形象也渐趋模糊,荷花池边的蚊虫便向我们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脖子、胳膊、脚踝一切裸露的部位无不遭受攻击,奇痒难耐,我们不得不撤离了。
  

共 19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篇点出了东方角鴞讨人厌烦的外形和令人毛骨悚然的叫声,以及长期以来给人们留下的不祥之兆的传说。接着通过细致观察和研究,详实描绘了它之所以被人们称作猫头鹰的原因,形象逼真地描述了它的眼睛的明亮,以及羽毛构成猫耳,以及鹰钩嘴和羽毛映衬下不待见人的丑态,给人一种不快的印象。继而描绘了它为了生存善于隐蔽保护幼雏的智慧和优良的生活习性,捕食害虫和腐烂的动物尸体,起到了绿色环保的作用。文中夹叙夹议通过杜鹃和乌鸦的生存习性客观的介绍了不同物种赖以生存的本能,用以消除人们对于动物的偏见。文笔细腻,科学达观,文字生动形象,见解独到,一篇纵观世界,解读万事万物的科普性美文,倾情力荐赏读!【编辑:冠景华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708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冠景华庭        2025-07-07 21:12:20
  又一篇介绍鸟类绿色环保富含哲理探究大自然的美文。拜读贾老师见解独到,选材新颖、具文学科普为一身的美文,受益匪浅!谢谢!顺祝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荷锄叟        2025-07-08 05:38:50
  多谢抬爱,夏日安康!
2 楼        文友:荷锄叟        2025-07-08 05:36:51
  辛苦了!编按写得好,概括性强,评论准确。谢谢!
原名,贾晔;笔名,叶中华;网名、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名,荷锄叟。
3 楼        文友:冠景华庭        2025-07-08 18:11:58
  谢谢贾老师,喜欢您的文章,您的游记使我大开眼界,足不出户,可以浏览祖国大好河山,心旷神怡,增长见识。绿色环保,充满正能量,为您的美文采编,是一个难得的艺术享受!谢谢你!学习欣赏了!
回复3 楼        文友:荷锄叟        2025-07-08 20:28:06
  我写得很随意,你编得很仔细,小文因你而增色。谢谢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