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影视戏曲 >> 【星星】标志(影视戏曲)

编辑推荐 【星星】标志(影视戏曲)


作者:冰阳 布衣,368.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4发表时间:2025-07-08 16:14:09
摘要:故地重游,月牙河记忆……


   角色
  
   1. 冰阳: 诗人、作家,对地域文化和往昔岁月有着深厚情感,执着于探寻和记录记忆中的故事,在故地重游中不断回溯青春与成长历程。
   2. 薛江荣:冰阳的恩师,资深媒体人,曾在电台、报社工作,对冰阳的成长影响深远,给予其谆谆教导与职业引领。
   3. 其他编辑部同事:七人编辑部成员,参与过新华耀里等重要工作,是冰阳往昔工作岁月的见证者,虽戏份分散但为故事增添集体记忆氛围。
  
   场景一:初遇地域标志
  
   - 时长:0:00 - 2:00
   - 时间:2025年夏日某一天
   - 地点:某经典景点(开篇悬念,暂不明确具体位置)
   - 画面:夏日阳光明媚,冰阳背着相机,漫步在一处经典景点。镜头跟随他的脚步,展现景点独特的地域文化建筑,古老的建筑在阳光下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冰阳不时停下拍照,脸上带着探寻与怀念的神情。
   - 冰阳:(自言自语,带着期许)终于又来到这里,这些建筑,这些风景,藏着多少过去的故事啊。
   - 旁白:2025年的夏天,冰阳踏上故地,往昔岁月的大门,在这熟悉又陌生的景致中,缓缓开启。
  
   场景二:年轮里的伯乐
  
   - 时长:2:00 - 5:00
   - 时间:回忆片段,1995 - 1997年前后
   - 地点:电台播音室、报社编辑部(回忆场景)
   - 画面:画面切换到1995年的电台播音室,年轻的冰阳紧张又兴奋地坐在播音台前,薛江荣老师在一旁耐心指导。镜头聚焦在薛老师温和又专注的神情,以及冰阳认真学习的模样。接着转到1997年报社招聘现场,冰阳怀揣梦想,在众多应聘者中期待机遇,薛老师作为面试官,目光中透着对人才的审视与期许。
   - 薛江荣:(电台场景,语气温和)播音时,要把情感融入声音,让听众感受到文字的温度。
   - 冰阳:(电台场景,紧张又坚定)好的,老师,我记住了。
   - 薛江荣:(报社招聘场景,严肃又关切)说说你对新闻与文学结合的理解。
   - 冰阳:(略微紧张但真诚)我觉得新闻是现实的记录,文学是情感的升华,两者结合能让故事更有生命力。
   - 旁白:在岁月的年轮里,薛江荣老师就像伯乐,在电台播音的启蒙,报社招聘的认可,成为冰阳逐梦路上的关键指引。
  
   场景三:山西儿子与月牙河
  
   - 时长:5:00 - 9:00
   - 时间:回忆与现实交织,涉及过往岁月
   - 地点:月牙河畔(现实与回忆场景)、报社编辑部(回忆场景)
   - 画面:现实中,冰阳站在月牙河畔,望着河水潺潺流淌,陷入回忆。画面切换到往昔,一位来自山西的媒体人(“山西的儿子” )入驻月牙河,在报社编辑部,他与薛老师等交流探讨,讲述自己的故事。冰阳在一旁聆听,这些故事成为他报告文学和小说的素材源泉。镜头展现编辑部里大家热烈交流的氛围,老旧的桌椅、堆积的稿件,满是岁月气息。
   - 山西的儿子:(回忆中,充满情感)月牙河虽不是故乡,却让我有了家的温暖,这里的人和事,太值得记录。
   - 薛江荣:(回忆中,认同点头)是啊,地域文化滋养着我们的创作,每一个故事都是珍贵的宝藏。
   - 冰阳:(现实中,轻声自语)那些故事,那些人,成就了我的文字,也丰富了我的青春。
   - 旁白:山西儿子与月牙河的缘分,恩师与同行的交流,为冰阳的创作注入活力,让他的报告文学和小说有了动人的灵魂。
  
   场景四:编辑部的记忆
  
   - 时长:9:00 - 13:00
   - 时间:回忆片段,往昔岁月
   - 地点:报社编辑部
   - 画面:聚焦七人编辑部的往昔,镜头展现编辑部不大的空间里,大家忙碌又充满激情的工作场景。 “新华耀里四个的敲定” 情节中,几人围坐,激烈讨论,为确定重要内容各抒己见,脸上透着对工作的认真与执着。冰阳与薛老师师徒二人,在编辑部吃方便面、馒头的场景尤为突出,简陋的吃食,却挡不住师徒交流的热情,薛老师一边吃一边指导冰阳写作与工作,话语中满是谆谆教导。
   - 同事甲:(讨论中,激动)我觉得 “新华耀里” 这样呈现,更能体现地域特色!
   - 同事乙:(反驳又思考)但从受众角度,是不是该更通俗些?
   - 薛江荣:(吃着馒头,温和指导冰阳)写作要贴近生活,就像这馒头,朴实却有味道,你的文字也要有这种质感。
   - 冰阳:(一边吃方便面一边点头)老师,我明白,要把真实的情感和生活融入进去。
   - 旁白:报社编辑部的记忆,是青春里最珍贵的片段,七人协作的热血,师徒交流的温暖,成为冰阳难以磨灭的岁月印记。
  
   场景五:故地重游的怅惘与追溯
  
   - 时长:13:00 - 18:00
   - 时间:2025年夏日,现实场景
   - 地点:月牙河畔、电台旧址、报社旧址等故地
   - 画面:冰阳故地重游,先到月牙河,河水依旧流淌,却不见恩师身影,他缓缓踱步,回忆与薛老师在此的过往。接着来到电台旧址,曾经熟悉的播音室已焕然一新,冰阳伫立良久,往昔播音的场景在脑海回放。又至报社旧址,编辑部的痕迹有的已被抹去,他在旧址周围徘徊,找寻七人编辑部的点滴记忆。镜头不时切换到回忆画面,与现实的物是人非形成强烈对比。
   - 冰阳:(站在月牙河畔,怅惘)老师,您曾在这里教导我,如今却只剩我独自怀念。
   - 冰阳:(电台旧址,轻声感慨)这里曾是梦想启航的地方,如今变了模样,可那些声音还在心底回荡。
   - 旁白:故地重游,恩师的缺席让冰阳怅惘,可往昔的记忆如藤蔓,在追溯中愈发清晰,那些青春岁月,从未真正远去。
  
   场景六:岁月情怀的回响
  
   - 时长:18:00 - 24:00
   - 时间:现实与回忆交织,夜晚
   - 地点:河子书屋(现实场景)、往昔工作与生活场景(回忆画面)
   - 画面:夜晚,冰阳回到河子书屋,在书桌前坐下,灯光柔和。他翻开旧笔记本,上面满是往昔的创作与记录,回忆如潮水般涌来。镜头不断切换,展现1995年电台播音时的专注,1997年报社工作的热情,与薛老师交流的温暖,编辑部里的欢笑与争论…… 这些画面与现实中冰阳凝视笔记本的神情交替呈现,最后,冰阳缓缓提笔,写下对岁月、对恩师、对往昔的感悟,文字里满是情怀与感恩。
   - 冰阳:(看着旧笔记本,轻声)这些岁月,这些人,是我人生的标志,指引着我,让我在文字路上坚定前行。
   - 冰阳:(提笔写作,自语)把这些故事写下,把这份情怀留存,是对过去最好的致敬。
   - 旁白:在河子书屋的夜晚,岁月情怀化作笔下的文字,那些青春回放的片段,成为冰阳人生的宝贵财富,也将继续陪伴他在文学与回忆中深耕。
  
   场景七:标志的永恒
  
   - 时长:24:00 - 30:00
   - 时间:2025年夏日,清晨
   - 地点:经典景点(开篇悬念揭晓,呼应开头)
   - 画面:清晨,冰阳再次来到开篇的经典景点,此时,通过他的回忆与经历,观众已明白这是承载他地域文化记忆与青春岁月的地方。阳光洒在建筑上,冰阳站在景点中,将往昔的故事与感悟融入对景点的凝视。镜头从冰阳的身影缓缓拉远,展现整个景点的全貌,地域文化的建筑、黄河的影子(若有相关关联)等元素,寓意着这里作为 “标志” ,不仅是地域的象征,更是冰阳青春、成长、文学梦想的标志,永恒存在。
   - 冰阳:(释然又坚定)这里的一砖一瓦,过往的一人一事,都是我人生的标志,会永远刻在心底,激励我继续前行。
   - 旁白:地域文化是根,青春岁月是养分, “标志” 不仅是景点、建筑,更是冰阳内心对梦想、对恩师、对岁月的执着与热爱,这份标志,永恒闪耀,指引未来。画面渐暗,微电影结束。

共 29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标志》这是一个类似于微电影的剧本。本作品由七个场景组成,每一个场景篇幅虽然短小,但作者非常用心,把时长、时间、地点、画面和旁白等都有呈现。故事情节有着幻灯片的闪回效果,剧本以诗人、资深媒体人、编辑等在文学行业人员,之间的往来互动为主线,用温情的语言和画面,展现出很多美丽的风景,相处的时刻,感动的时光等。(编辑:荧屏之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荧屏之旅        2025-07-08 16:22:38
  这组场景式剧本,适当增加一些故事情节,现在看有些碎。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