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宁静】趣说理发(散文)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宁静】趣说理发(散文)


作者:小猪她爸 探花,1296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3发表时间:2025-07-09 10:46:45
摘要:理发趣事多多,在时光悄无声息地流淌中,见证岁月变迁、观念变化。

【江山·见证】【宁静】趣说理发(散文) 理发,就是修剪打理头发,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件小事。人这一辈子究竟有过多少次理发的经历,怕是没人统计得出来,也没人屑于做这般无聊的统计。但是如果愿意捋一捋,从青丝到白发,从一头秀发到“日渐稀少”,理发倒也趣事多多,在时光悄无声息地流淌中,见证岁月变迁、观念变化。
   最初我以为“理发”一词是近现代出现的词语,查了资料才发现这词竟有千年历史。修编于唐朝的《晋书》中,就有“理发”一词,“朝夕勤理发,以整威容”。虽然叫做“理发”,但与当下剪头发的含义完全不同,“理”为“梳理、整理”的意思。古时候,人们认为头发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损伤,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族人成年后都是束发,男子加冠,女子盘髻,绾、结、挽与盘螺髻、秋蝉髻、拂云髻、飞凤髻同在。在古时“理发”更多指清洁、梳理头发,诸如花木兰“当窗理云鬓”。所以李白诗咏“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也不能剪,“黄发垂髫”也要怡然自乐。
   在古汉语中“沐浴”是两个意思,“沐”专指洗头,“浴”才是洗身洗澡。《庄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风”,意思是大雨洗发,疾风梳头,由此演绎的成语“栉风沐雨”其本意体现了古人理发的另一种形态,立天地间不畏艰辛。如此看,古时候有理发之义,无剪发(理发)之实。一直到二十世纪初,西洋理发技术和发型传入中国,理发一词才四脚落地成为剪发、美发、造型等现代含义。
   在我小时候,与理发同时混用的词是“剃头”,听上去有一点点的恐怖。印象中,有那么一段时间,街头巷尾有挑着剃头挑子手艺人给人理发。扁担挑着一个挑子,一头是挂着小板凳和理发工具,另一头则是一个小炉子,可以烧点热水,“剃头挑子一头热”就是由此而来。一般来理发的,都是上点年龄的大爷大叔,先理发,后刮脸。我最感兴趣的是刮脸,小毛刷子蘸肥皂水,涂抹得大爷大叔像圣诞老人似的。我比较忌惮的是理发人手里寒光闪闪的剃刀,这可是在脖子附近游走,在颈动脉上翻飞。这种剃头场景,不长时间就从城市的街巷中消失了。
   小时候是由家长带着去理发馆理发。那时不管大小的理发馆都是国企,归商业局管,没有私人干这一行的。理发馆门外,无一例外都挂着白红相间的灯箱,远远地一看就知是理发的地方。理发师傅有男有女,穿着统一样式的白大褂,咋一看还以为是医生。一个围着保温层的大桶立在房间一角,下面有一个水龙头,在这里洗发。然后,坐到挺高大的皮椅上,因为我们太矮小,师傅会在椅子上加一块木板,这样高度就合适了。旁边的大爷刚理完发,正准备刮脸,照样像圣诞老人,照例是寒光四射的剃刀,只见理发师傅扯起椅子边上挂着的一条帆布,将剃刀在其上“唰唰”荡二下,我就更害怕了。
   那时候,理发店里常常会爆出小孩子歇斯底里的哭喊。在孩子们看来,白布一围,理发师拎着剪子过来,就像杀猪似的,不怕是假的。理发师用的老式推子,有时候夹住头发,扯得头皮生疼,不哭还待何时?这时理发师傅赶紧走到一旁,拿起一个小油壶往推子上滴几滴润滑油。等到全部折腾完,走出理发店,风吹新剪的短发,觉得挺清爽的,如果母亲能兑现理发后给买糖的承诺,那就是一个喜笑颜开的时刻。
   长成半大小子的时候,头发长了,家长就塞给我们一两毛钱(具体理发多钱记不起来了),让我们自己去理发馆理发。钱虽然不多,但我们发现了“商机”,如果匿下理发钱,岂不有零花钱了吗?可是,如何把头发剪短呢?这时,发小磊隆重出场了,自告奋勇:我来给你们理发。后来想想,他家里没人会理发,他也没去“进修”学习,给我们理发不是耍手艺,而是全靠胆量壮。
   记得第一次给我理发,没有专业理发剪,用的是我家常用的普通大剪子。还别说他用得倒是挺自如,像儿歌唱得那样“锋利的剪刀咔咔响”,上下翻飞,青丝落地。业精于勤,我们这帮小子都让磊来理发,时间久了,磊的理发手艺日渐提高。后来,他还学会给我们烫发,也是凭借胆大,用烧热的铁夹子将头发弯成“大波浪”。磊后来当公务员了,如果能一直专心理发,或许会成为一代名剪,有些可惜了。
   高中毕业后,磊就不再给我们理发。那时,考上大学的,忙于学习,进工厂的,忙于工作,还要忙着恋爱、结婚、生子,大家都各忙各的,理发也是各自找理发馆解决。唯独发小树新与众不同,多年以后我见到他时,惊讶于他一头长发。我说,你又不是艺术家,玩什么长发飘飘?他说,你是不知道,不能再由磊来理发以后,到哪理发我都觉得不满意,索性就留起长发。我一琢磨,理发这件事还真有深意,树新留长发既不是职业需要,也不是出于审美需要,而是留住了一段青春年少的故事。
   过了几年,国营理发馆已经退出“江湖”了,私人开办理发店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理发很方便,名称改为“美发”,洗、剪、吹、烫、染应有尽有。我家楼下的美发店,是个年轻媳妇开的,起个名字挺打眼叫“魔发”。我虽然常在“魔发”理发,但都是规规矩矩地理个侧分头,与魔字无关,毕竟公务员的仪表要求不能理个“魔发三千”。其实,男人理发并不繁复,剪子剪、推子推,一阵工夫长变短、短更短,横竖不过如此。然而,细究起来,亦可从男人理发中略窥一斑曾经的生活。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智力测试题,一张漫画画着两位理发师,一个头型精致,一个头发蓬乱。题目说得是小镇上只有一家理发店和这两名理发师,如果你来理发,选谁呢?答案是选头发蓬乱的,因为他的头型是另一位的“杰作”,而另一位精致的发型则是出自他手。说这个测试,目的是说明一下,理发都是别人在你头上耍手艺。但生活不是剧本、不是测试题,就有自己给自己理发的人。邻居高老三因为工伤导致眼睛视力下降,有人叫他“高瞎子”。夏天的时候,他坐在树荫下,一手拿着理发推子,一手拿一块镜子,就那么在头上推来推去,不时凑到镜子前看看哪块不合适,接着再推,直到自己满意。那个时候,他拿着工伤离岗的工资,老婆没有工作也就没有收入,四个孩子都在成长之中,经济拮据是不用说的,能省一毛钱是一毛,至于头型好不好看,都不重要了。日子不好过的时候,脸面可以置之不理。
   有一天,家楼下的理发师给我说起一件她经历的事。那是她刚出道的时候,来了一位大叔理发。大叔因为谢顶头发稀少,用左边留着的一绺长发盘盖在脑门上,这样看上去有些头发。她不懂大叔这一遮掩技巧,上来就把那一绺长发给剪了。大叔当场就急眼了,冲着她好一顿输出。我笑着说,不是所有的长发都要剪短,因为有的长发是对青春的追忆,哪怕就剩一绺,也是曾经一头乌发的明证。
   我也经历过一次理发“风波”。一段时间里,每年元旦到春节之间,我都要到省城沈阳为省人大会议服务。有一年,我们住在友谊宾馆,这是一座比较老的国宾馆。宾馆为服务大会,推出了许多优惠政策,其中可以免费理发。我一算时间,回家就是小年了,美发店不仅涨价,而且人多,不如就在宾馆理个发。到底是国宾馆,理发室宽敞明亮,设备设施都是一流的,就是理发师年龄挺大。他边给我理发,边聊天,说他打年轻时就在这里工作,还有半年就要退休了。他还自豪地说,给不少“大官”理过发。他如数家珍地念叨了许多名字,的确都是高官,此时给我这个科级小吏理发多少有点屈才了。说着说着,也就理完发了。我在走廊里遇到一位同事,她大笑着说:“小朱,你看没看过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我纳闷,怎么忽然问我这么一个问题?她接着说:“你这头型和电影里的父亲一样,太老土了!”
   我赶紧回到房间,从笔记本电脑里搜到几张电影剧照。瞅一眼电脑,再照照镜子,没错就是五十年的造型:脑袋两侧和后边推得光光的,脑门顶上长长的头发向一侧分去形成一个“发盖”,好像杜甫草堂屋檐上的草帘。再细看一下,又觉得有点像抗日战争期间的伪军、汉奸。无奈,第二天我又去了理发室,不好意批评理发师,便委婉地说:“师傅,我忽然觉得理个寸头会精神一些,麻烦您把上边的‘盖’去掉吧。”就这样,在寒冬腊月里,我顶着个夏凉寸头过春节。老师傅干了一辈子理发,却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未能与时俱进,那一手曾经的好手艺停留在过去,落到时光的后边了。
   退休后,几个发小常在一起聚会,话题除了国际时政,大多是回忆小时候。有一次,不知怎地就扯到理发上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磊在第二天就网购了全套理发工具。当我们一起去泡温泉的时候,磊便把我们按在凳子上挨个理发,无论头发短长,不理不行。
   电动推子嗡嗡作响,接着耳边响起剪刀的咔嚓声,黑灰白掺杂的头发落在地面,空中飘散着淡淡的头发渣特有的气味,一丝难以割舍的生活味道。
  

共 34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以理发为主题,立意新颖,取材独特,回顾理发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从古代到现代理发含义的演变,以及不同时期理发场景和方式的变化,反映了岁月的变迁、观念的转变,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揭示了理发背后所蕴含的生活哲理和人情世故。散文按照时间顺序叙事,层次分明,逻辑顺达,融入文中的文化知识,增添了散文文化意蕴。细节描写生动鲜活,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语言幽默风趣,给人以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佳作欣赏,推荐阅读。【编辑:浩渺若尘】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5-07-09 10:47:32
  从古代对“理发”含义的追溯,到小时候、长成半大小子、高中毕业后、国营理发馆时期、私人理发店时期以及退休后等不同阶段的理发经历依次叙述,使文章层次分明,读者能清晰地感受到随着时间推移理发相关的变化。
浩渺若尘
回复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7-09 11:00:40
  理发是小事却见证了社会发展进步。谢谢鼓励。
2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5-07-09 10:47:56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浩渺若尘
回复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7-09 11:01:01
  谢谢社团鼓励。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7-09 11:00:02
  感谢浩渺若尘老师精心编按,祝好。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