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芳华】巍峨瑰丽二郎山(散文)

编辑推荐 【金文·芳华】巍峨瑰丽二郎山(散文)


作者:王金启 举人,376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1发表时间:2025-07-09 11:02:59
摘要:陕西神木二郎山以险峻瑰丽著称,山势巍峨如巨龙伏卧,被誉为“陕北小华山”。山上庙宇林立,儒释道文化交融,拥有地藏洞、八仙洞、二郎庙等多处古迹,始于明、历史悠远。登临二郎山,可赏自然奇景又能感悟文化底蕴,令人心旷神怡,灵魂净化。传说二郎神镇水救民,香火绵延至今。山顶玉皇阁高耸入云,山脊险峻如天梯,尽显鬼斧神工。农历六月廿二庙会热闹非凡,展现地方风情。二郎山集自然奇观与人文瑰宝于一体,是令人神往的圣地。

陕西神木有一座山,名叫二郎山。二郎山山势巍峨险峻,山路蜿蜒崎岖,山岩刀削斧劈,山上庙宇成群,古往今来胜迹无数。沿着石阶攀缘而上,恰如走进一个神奇梦幻的世界,不仅可以欣赏无数儒释道神像雕塑,而且可以俯瞰二郎山四周美景,不仅可以开阔胸怀心旷神怡,而且可以驱除内心凡尘,为自己的灵魂注入更富有生命本真的养分与活力。登临二郎山,既惊心动魄,又无比神往;既登高望远,又曲径通幽;既充满敬畏,又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神木二郎山位于神木市的窟野河与秃尾河交汇之处,距离神木市区2公里,因为山体中部有两处凸起,形状恰如骆驼的双峰,因此被文人墨客称之为“驼峰山”。明朝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出巡路过此地,看到此山形象恰如案头笔架,又赐名为“笔架山”。二郎山处于窟野河与秃尾河之间,恰如一条巨龙伏卧于水中,由北向南,尾巴在北方连绵的山中,龙头高高昂起,向南方瞭望。二郎山两侧悬崖峭壁,非常险峻,春夏时节生机盎然,秋冬季节山色苍茫,山下窟野河与秃尾河碧波荡漾,山水相依,景色瑰丽,因此二郎山又有“陕北小华山”的美誉。越是险峻之处,风光就更为原始;越是未经人工雕琢,越有一种天然神奇之美。我曾经多次登临神木二郎山,每一次感受都不一样。每次登临,都满怀感恩与敬畏之心。每次回归的时候,总有无数新的感悟与收获。二郎山不仅是一座神奇瑰丽的山,更是一座沐浴儒释道精神文化的圣地。
   站在二郎山下,仰望二郎山,山势突兀,恰如山在云端。初次登临,一般满怀期盼好奇;登临之后,内心充满敬畏。再次登临,不禁肃然起敬,而且更加叹为观止;多次登临此山,心胸会更加开阔,灵魂会更加净化。
   二郎山景区大门金碧辉煌,在大门顶端,悬挂着一幅匾额,上面题写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二郎山”。这三个字的书写者是罗哲文,罗哲文曾经担任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一生致力于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通过检票口进入大门之后,扑面而来的就是陡峭而坚固的石梯,望着石梯,让人想起天梯,虽然坚固而整齐,却是高耸入云,让人心生畏怯。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风景逐渐扩展,感受是步步登高,恰如登天一般。爬上这座天梯之后,迎面是一座月楼,月楼位于二郎山半山腰处,深有古意,月楼前后匾额之上刻着“山河锦绣”和“一山飞峙”,对应的两副对联分别为“海到天边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欲上青天揽明月,更倾东海洗乾坤”。从月楼进入,里面豁然开朗,眼前不仅有长廊有花池有题词更有一座恰如蓬莱仙山一般的巨大山头高昂挺拔。此时登山,山路蜿崎岖,所见皆是前所未有,唯有此地依据山势所雕琢的石洞和石刻,壁画和雕像。这里不仅有地藏洞、八仙洞、朝仙洞、张公庙,古佛洞、浩然亭、文思亭,还有娘娘庙、土地庙等使人过目难忘而且惊心动魄的塑像和岩洞。继续爬石梯,钻山洞,蜿蜒而上,就会到达二郎山的山顶,这里有观音殿、二郎庙、龙母庙、诸神殿和魁星阁等古代建筑。大部分古庙始建于明朝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还有一些古庙和石洞,由于年代不详,存在的历史应该更为悠久。此时此刻,我的内心满是肃穆和敬仰。站在高处,向四周瞭望,整个神木市尽收眼底。回顾所来之路,全是悬崖峭壁,让人胆战心惊。
   关于二郎神,主要传说大致有三种,一种是《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里的二郎神杨戬,一种是秦朝蜀郡太守李冰的儿子李二郎,还有一种传说是隋朝人赵二郎。据资料记载,二郎庙始建于明朝正统八年也就是公元1443年,乾隆四十年也就是1775年改为三圣庙,道光十五年也就是1835年重修。最初二郎庙里祭祀的是赵二郎,他曾经入水斩除蛟龙,为民除害,被百姓称为镇水之神。后来窟野河河水泛滥,传说赵二郎真神再现,大展神力,让洪水全部沿着二郎山顺山而流。洪水退去后,二郎山山腰上留下一条“黑腰线”。因此当地百姓对二郎神虔诚膜拜,古今不衰。到了清朝,二郎庙改为三圣庙,里面供奉的神改为二郎神杨戬、关帝君关羽和财神赵公明。
   从二郎庙出来,继续沿着山顶向北而行,看到的则是护国寺、仙家庙、三教殿、倒坐观音殿,里面供奉着当地百姓认为的儒释道呼风唤雨救民于水火的神仙和圣人。
   继续前行,则是一条宽总共不到一米五的山脊。长度大约有1公里,尽管目前已经两边修建了护栏,但是站在山脊上,依然有一种上接云端、下临深渊的感觉。如果站在护栏边向下一望,无不发出惊心的感叹。一个险字确实难以表达我对二郎山此处的感受,但我更为动心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出神入化,竟然能把二郎山雕刻得如此险峻如此瑰丽,让人感慨万千,却又无法形容。
   沿着山脊前行,偶尔回头,再看二郎庙所在之地,竟然有一种天上地下的感觉,二郎庙所在之处,和云朵同行。人站在高处拍照,可以拥抱云朵,仿佛云彩就在腰间。
   此时有一座真武庙建在山顶,金碧辉煌,气势不凡。
   从真武庙沿山路继续前行则是高耸入云的玉皇阁。远望玉皇阁,屹立于山顶,高不可攀而令人望而生畏。满怀敬畏之心登临,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从玉皇阁下来,沿山路继续前行,则是二郎山的尾部,完全融入了大山之中,远看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连绵的山延伸到远处去了,一望无际,看不到山的尽头。
   一座二郎山,大部分庙宇建筑都在山巅之上,山岩石洞庙宇建筑石刻壁画竟然有一百多处。每一处有每一处的奇妙,每一处有每一处的精彩和神韵。
   拜谒二郎山,恰如阅读一部古典名著。有的人读书关注人物命运,有的人读书从中悟出哲理,有的人读书喜欢曲折的情节,有的人读书希望从书中看出百味人生。二郎山这部书,不仅有很多版本的解读,也需要无数人的注解,否则走马观花到此一游,虽然也是翻过看过,恰如猪八戒吃人参果一般,很难理解二郎山的深邃和神韵。
   每年的阴历六月廿二,二郎山举办盛大庙会。庙会期间,商家云集,各种秧歌、戏曲、游戏、小吃应有尽有,既是一次旅游观光的机会,也是一次文化风俗展示的活动。无数的百姓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热闹非凡。而我总是望着二郎山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向往着这里的无限风光,感悟着这里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底蕴深厚的文化。看着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我的内心仿佛超脱了凡尘,满是欣喜。静谧、感恩和慈悲。
   总而言之,二郎山是一座神奇壮丽的山,是一座险峻瑰丽的山。这里有无尽的宝藏,这里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有灿烂的文化,这里有滋润心灵的深厚底蕴与活力,这里有我永远也无法探寻的答案和秘密。
   我热爱这片古老的土地,我更情有独钟于巍峨瑰丽的二郎山。

共 26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1、文章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勾勒出陕西神木二郎山的自然奇观与人文精神。作者通过“山势巍峨险峻”“庙宇成群”等意象,将自然景观与儒释道文化熔铸一体,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揭示了历史层累的文化厚度。文中对“驼峰山”“笔架山”等别称的考据,以及二郎神传说的多元解读,体现了对地方性知识的尊重,赋予山水以灵性与叙事张力。2、文章结构精巧,以登山为线索,串联起“月楼”“三圣庙”“玉皇阁”等节点,形成“移步换景”的古典美学效果。对联“海到天边天是岸”等题刻的引用,既强化了文化符号,又暗喻精神攀登的哲思。3、语言上,四字短语与长短句交错,如“惊心动魄”“肃然起敬”,节奏张弛有度,兼具诗意与力量。尤为可贵的是,作者将个人体验升华为普世感悟:登山不仅是物理高度的征服,更是“灵魂的洗礼”。4、结尾以庙会的烟火气与“静谧、感恩”的禅意对照,凸显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全文以山喻世,以小见大,堪称一篇兼具地理志、文化散文与心灵启示录特质的佳作。5、本文适合三类读者:一是文化旅行爱好者,可通过文字深度游览二郎山;二是历史与民俗研究者,文中丰富的传说与建筑细节具有学术参考价值;三是追求精神成长的读者,作者对自然与文化的哲思能引发共鸣。此外,语言优美、情感丰沛的特质也适合文学创作者借鉴。敬请阅读欣赏!【金文编辑:江西学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西学士        2025-07-09 11:03:46
  感谢社长的辛勤创作,期待更多精品。
乌篷船,听雨眠,一蓑烟雨枕江南
2 楼        文友:江西学士        2025-07-09 11:07:07
  再次感谢社长的分享。看完文章后,仿佛是一次心灵的攀登与文化的朝圣,宛如亲身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登山之旅。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二郎山的险峻与瑰丽,更以深邃的思考赋予这座山以灵魂。它不仅是一座自然奇观,更是一座承载儒释道文化的精神圣地。文中对二郎山庙宇、石刻、传说的描写,让我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交融。尤其是对“二郎神”不同版本的解读,展现了民间信仰的丰富性,令人叹服。而作者登山的感悟——“既惊心动魄,又无比神往”,恰如人生之路,既有挑战,也有超越。
   感谢作者以如此优美的文字,将二郎山的壮美与深邃呈现给世人。这不仅是一次地理风光的推介,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精神的启迪。希望更多人能循着文字的指引,去攀登、去感悟,让这座“陕北小华山”的魅力被更多人知晓与珍视。
乌篷船,听雨眠,一蓑烟雨枕江南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7-09 11:17:43
  感谢江西学士老师如此敬业,写得编者按非常精致,主题突出,感情深厚。致敬老师
4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7-09 11:19:07
  致敬江西学士老师,有爱心有恒心有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