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山小筑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春山】穿过禹城的晨雾(小说)

编辑推荐 【春山】穿过禹城的晨雾(小说)


作者:石子舟 童生,959.5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发表时间:2025-07-09 13:17:35
摘要: 现在一些年轻人啊就喜欢吹牛,总是假装投资失败啊什么的打悲情牌,以前随便出手几百万眼都不眨一下啊,我几年后就能东山再起啊之类的段子,以此骗取一些涉世未深的小女孩的好感。只要有听众,他们能说上一天。唐庆摇摇头。司机的话,他半个字也不相信,也并不反感。吹吹牛,有益健康嘛,毕竟车上还有美女。但司机开车不专心,唐庆嘴里不说,心里颇有微词。

关上车门,寒冷马上被阻在窗外。今年冬天冷得早,冽风凄雨中,在街边站上十多分钟,唐庆身子早冻僵了。
   “到人武部去。”唐庆说。
   车上已有两名乘客,副驾驶坐着位穿棉袄的太婆,唐庆左边,是个长发穿羽绒服的年轻女子。
   太婆嘴里不停提醒司机:“我在血站下车,我在血站下车。”像怕司机把她拉跑了似的,
   “老人家,血站还早呢,到地儿了我会告诉你。”司机说。
   “大哥今天你的运气真好,三个人都顺路。”旁边年轻女子说。
   从秋天开始,老城改造,禹城十街九不通,上下班成为一件苦恼的事情。有年轻人在城市论坛里调侃说,禹城目前正在干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什么大事,修地球呗。你看老城四处挖起大坑,路路不通,不修地球是干嘛!好在听说,这改造本周就结束了。
   “人凭着良心做事,运气就不会差到哪里。”司机回应年轻女子的话。他戴着口罩,听声音大约三十余岁。
   在禹城,只要顺路,出租车司机可以“打连”拉客。三个乘客,算是跑了三趟。汇风在城西,路远,每个乘客车费不少于十元,一趟三十几元,师傅运气的确不错。
   驶过红绿灯,又有个年轻人招手,要到陆地石油加油站。顺路,司机停车,年轻人钻了上来。
   后排三个人,明显拥挤了。唐庆往女子旁边挪了挪,心里有点腹诽:这司机,也太贪心了吧。
   临近加油站时,司机热情提醒年轻人:“等我靠边后,你看后边有没有三轮车啊摩托车那些,你再开车门,保证安全。”
   见青年开了车门,副驾驶太婆也忙着要开门下车:“我要到血站那儿,我不晓得路。”
   “大娘你坐好,你还早呢,血站还早。”司机说。“老人家,血站在电视台那儿,还早呢。”唐庆添了一句。
   老人这才将信将疑关了车门。司机人不错,就是有点话多。唐庆想。
   “大娘你放心,我肯定把你送到地儿。”司机说,“我这个人做事,说到做到。”
   天还未大亮,车灯闪烁成一条长龙。堵车的行程里,话痨司机开启了自动讲故事模式。他说自己本来在南昌那边开超市,因朋友卷了货款跑路,自己亏本数百万元,现在回到禹城,一穷二白。
   “网上不是说,兄弟就是拿来出卖的。”后排羽绒服附和。
   “最让人难受的,我本来是为了帮朋友脱困才到的南昌……”司机说,“不怕你们笑话,九月份开学那几天,女儿上学五百八十元的学杂费我都交不起。”男人摇头,“还是老婆厚着脸问老丈人借钱才交上。”
   反正堵车,乘客也只能听他闲篇。唐庆翻着手机,大娘絮叨着要下车,唯有羽绒服有一搭没一搭回应司机。
   “我穷得硬气,现在我跑出租,每月也有五六千的收入,除去还债,每月留下二千多生活。”司机说,“今年年底吧,估计能把欠账还上。到时候我再想想做点什么事情。”
   “吃一堑长一智嘛。”羽绒服赞同。
   司机突然转过身来,“不过,不管多艰难,员工的工资,我一分没欠,我抵押房产贷款全部支给了他们。”
   “绿灯亮了!”唐庆提醒。
   现在一些年轻人啊就喜欢吹牛,总是假装投资失败啊什么的打悲情牌,以前随便出手几百万眼都不眨一下啊,我几年后就能东山再起啊之类的段子,以此骗取一些涉世未深的小女孩的好感。只要有听众,他们能说上一天。唐庆摇摇头。司机的话,他半个字也不相信,也并不反感。吹吹牛,有益健康嘛,毕竟车上还有美女。但司机开车不专心,唐庆嘴里不说,心里颇有微词。
   车堵过八中,穿过马路,羽绒服女子扫了微信下车。司机客气热情地道声再见,然后拐过电视台,在细雨中驶向血站。
   老人估计是第一次进城,这时还是说不清自己下车的具体位置,只晓得“血站血站”。司机又问了她一遍,老人急得说话都不连贯了。司机靠边停下车,耐心询问,老人还是不能确定。看老人急了,他轻声安慰老人说:“大娘你慢慢想,我们不着急。”
   又转身笑着对唐庆说,“大哥,耽误你时间了。”
   “没事,离上班还早。”唐庆回答,也出声安慰老人,“大娘你慢慢想,你儿子给你说过血站附近什么店名或地名没有。”
   “就是,大娘你仔细想一想。”司机不厌其烦帮老人确认她儿子的住址。虽然话痨,倒是个热心人。
   车绕了几转,大娘终于看到儿子站在街对面。下了车,老人颤巍巍掏出一个手帕付钱。唐庆盯了眼计费表,老人从后河桥上车,一路堵过来,车费已跳过二十五元。
   “大娘,你走好。”见老人已下车,司机拉上车门,一脚油开走了。
   “大娘,车费就不要了!”司机朝车窗外扔了一句话。
   “谁家都有老人,只要遇见了,我就免费拉他们一趟。我虽然穷,但免费送他们一趟,还是自己力所能及的。”
   司机依旧话痨,顾自说着“只是耽误大哥你的时间了。”
   “我不赶时间,你慢慢开。”唐庆及时回应他,不由仔细打量起前排的司机来。
   车驶过汇风大街,慢慢停靠在惠民超市门口。唐庆扫了司机微信码,弹出几个字:联华超市。
   “就是我开的超市,现在关门了。”司机有点不好意思。
   这么说,他说的都是真话了!唐庆再一次仔细看了司机一眼,红袄子,戴着口罩,看不清面容。
   本来十元车费,唐庆扫了二十五元。
   “大哥,慢走!”司机一如既往热情,打转向灯,掉头,越过马路。
   走到单位门口,唐庆听到街对面远远传来微信收费报价声:“微信到账二十五元。”
   迷蒙晨雾里,话痨司机兄弟摇下车窗,正朝他招手致谢。继而车灯闪烁,出租车消失在整齐的紫叶丁香花台后面。
   雨似乎小了些。

共 21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巧妙利用有限的车厢空间,通过乘客的上下车与互动,自然串联起市井百态。开篇以寒冷天气与交通困境营造压抑氛围,随后聚焦于“话痨”司机,看似琐碎的言行起初易引误解,却在情节推进中(尤其对迷路老人的耐心与免收车费)逐渐显露出善良本性与生活重压下的担当,形成强烈的欲扬先抑效果。唐庆作为观察者,其内心质疑到最终认同的转变,无声印证了主题。作者笔下人物对话鲜活真实,司机的“话痨”既塑造个性又推动情节、埋设伏笔。细节描写尤为动人(老人颤巍巍的手帕、微信到账声、紫叶丁香花台),于琐碎中捕捉人性微光,结尾处晨曦微雨中的告别,含蓄隽永,余韵悠长,让平凡旅程升华为一副温暖人心的市井画卷。(编辑:大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石子舟        2025-07-09 15:58:52
  一个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即景式记录。很多时候,真实生活远比小说精彩。
梦想仗剑天涯,诗书剑侠一生。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