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芳华】票据间流淌的晨昏(散文)
那年的6月23日,刘蕴林从长沙的学校回到丽江市,在家休整一天后于24日来公司财务部、会计办公室实习,熟悉公司的财务与会计工作。
起初王总谦逊地说,年轻人实习就不给她薪水吧,后来我们的行动否定了他的意见,按照国家通行的实习生做法给予大三实习的学生必要的薪酬,因为值得。
年轻人两年前见过我一次,当时只是加了个微信,后来就没有交流过。初次见面的时候,我给她展示在金税系统开票的动作,让她亲自动手操作开具数字系统的发票。那一年,她读大一,两年后的今天她的老总舅舅给我打电话征求意见说,小刘大三了,来公司实习做会计工作,让我们按照公司的标准化业务对接她们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安排会计本科生熟悉账务处理、出具报表、申报纳税等财务、会计、税务等实操,我满口应承了下来,因为公司的业务的确是贯彻会计国标专业技术,除熟悉财政部会计司推出的会计准则外,统一的会计制度对我来说也很熟悉,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就是使用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那时国家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修订与国际接轨的会计核算制度势在必行,在党的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查到关于建立统一会计制度的主题内容。
会计准则是2006年推出的,刚开始主要针对上市公司推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公司使用。我们现在的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选择使用适合的会计准则,形成了具备变现折算的使用权资产,以及按历史成本计量的长期应付款即土地租赁合同中确定的20年应付土地租赁款的总和。
年轻人的生活比较时尚,有当下的咖啡、酸奶,还有女孩喜欢吃的套餐。我平时吃的是工作餐,两菜一汤,荤素搭配。吃完工作餐就在工作的间隙煮中药饮品,如保健的元气汤,由黄芪、麦冬、党参和西洋参组成,具体的生物化学成分在炮制前就做了分析,在这里只是用来跟年轻人交流,体现我们的健康生活与状态。5月份煮秦艽和熟地黄喝,连续喝了四天后,恰好在周六日开始腹泻,一天跑了十来趟厕所,幸好是在家里面使用独立卫生间,要不然会被单独标记收厕所使用费。
小刘到会计办公室的第一天,丽江市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来不及顾及蕴林的舟车劳顿与旅途辛苦,直接向她讲述用友软件编制销售收款凭证的做法,包括现金和银行收款,顺带介绍公司的销售收款循环,单笔账务处理完毕点击生成日常常用的凭证模板,放在收入类型下,然后便是农发行的收款处理与模版凭证的生成。由于公司分类中需按站点统计各自的收入,于是在辅助核算时要将POS机收款的金额按照机号分类处理,归口到两个加气站分类统计,并一起处理刷卡机的手续费用,最终形成了多借多贷处理,这在我们的会计教科书中是不提倡的。作为老会计,我跟年轻人做了解释,原本可以是多借一贷的,即按照各加气站的实际收款情况,借方记录收款形成多项借款记录,贷方只有一笔销售收入与销项税的分录,但是由于要按比例分解财务费用中的手续费,于是就将多个加气站的收款合并在借方处理,手续费用银行进账单的合计数,期末时容易与银行对账。
新时期的会计本科生素质挺好的,来到公司一个星期后主动提出来关于人力资源的事情,并跟我讲解了实习生的薪酬问题。她说正式员工的80%和当地最低工资待遇是社会见习大学生的月薪,我从网络上查询她这一说法,属实且非常恰当,由于公司只招收正式工和实际需要的员工,因此没有建立接收大学生见习的制度,作为公司会计我记得有一名见习的大学生在加气站加气时是按照地方政府的规定支付见习工资的。我给蕴林讲解计提与发放工资的业务,并向她展示工资薪酬表格,她便熟练地进行了账务处理,之后又告诉她企业关于成本费用与职工薪酬的审计业务循环。
连续几个早晨我请蕴林做销售单据的复核,用条件求和函数复核一整天的销售分类统计结果,并用来验证加气站同事销售明细统计数据做得是否精准,经测试加气站编制的销售明细表表尾披露的信息非常可靠。销售数据复核完毕便制作与往来客户的对账函,从表头到表体,她用半天时间就全面熟悉了,并编制了6月份的信用统计表,在7月初就报给了县发改委信用管理办公室。
小刘在会计办公室坐了四天后,总监安排她去出纳办公室熟悉财务成本统计与费用统计,亲自操刀公司的收款、付款业务,以及现金的缴存、一般户与结算户的银行付款事项。连续一个星期每当我来到公司二楼办公室的时候,发现小刘静静地站立在出纳办公室的窗前,耐心地等候着出纳张阿姨的到来,原因是小张每天不得不先去中海村加气站收款,然后再来中心站的办公总部处理业务并做收款,登记日记账等,需要一个半小时即上午十点左右才能到达办公室打开铁皮包裹的门。
遇到蕴林站立在出纳办公室门口的时候,我便邀请她来会计办公室坐,由于时间不确定,要么是一个小时,或者是一个半小时,甚至是半个小时的档口,年轻人便专心致志的练习计算机二级的题库,准备在9月20日参加的国家等级考试。她训练得很投入,偶尔问我一两个电子表格的问题,如查找函数的模糊与精准查询,我用心地跟年轻人交流,因为流逝的时光告诉我,我是一名毕业二十多年接近三十年的会计,虽然今天的见习生学着我们当年学过的学科内容,但是今天的会计学科已进步很多,国家的、部委的生态环境大大改善,走过几十年的老会计有一种天然的代际责任在肩,多么希望年轻人在三十岁就成为国家级的高级专门人才,获得高级职称认定,或者是一举通过国家注册会计师的认定,成为业内的行家里手,为国家的会计事业、职业做出贡献。
我之所以建议小刘报考NCRE、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是因为我记得当年就是因为没有计算机等级证书而错失在上海发展的机会,又因为工作不稳定,不能被周围的环境认可而错过专业积累的大好时机,适合科研的十八到四十八岁的年龄,犹如白驹过隙的匆匆光景,一去不复返。
……
1934年,田汉先生创作了《毕业歌》。
同学们,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
同学们!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面对今日坐在我对面的新时代的毕业生,眼前和耳畔真的好像浮现出华为公司在组织全体员工高声吟唱《毕业歌》的场景,还有那激动人心的名场面,江主席负责指挥,胡锦涛、温家宝等人一起高唱《毕业歌》!
青春,是未来的基石,蕴含无限可能。它的朝气蓬勃汇聚无穷尽的力量,推动成长,拥有无限的魅力书写时代的华章,是人生筑梦启航的起点,决定人生的高度。我仿佛看到一株百合花在盛开,一棵栽在庭院的柠檬树缀着新黄,在我的对面闪着青春的光,像果子一样正悄悄攒着甜。
每个工作日的晌午,当我从二楼下到一楼,从出纳办公室经过的时候,我总能看刘蕴林坐在电脑前认真作息的样子,一名实习会计的指尖在键盘上来回地敲击,像极了当年我们攥着毕业证书站在礼堂门口的姿态。突然就想起毕业歌的调子,那句“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原来不是唱给过去听的,是等着后来人一遍遍应和。
她眼里的亮堂不像我当年迷茫裹着光,我们当年对着报表犯愁时,窗外也正好落进来夕阳,好像是记得讲课教授的那句话,于是就能解答工作中的问题了,还有当年老会计的手把手的扶持,诲人不倦的解说。青春从来都是这样,带着点生涩的莽撞,却藏着最蓬勃的可能。山巅的人总想着多教他们看几分报表里的门道,多提醒几句职场里的弯弯绕绕,不是要替他们铺好路,是想让他们少摔些我们摔过的跤。
看着她们,就像看着当年的自己被岁月托举着往前走。能为这样的年轻脚步搭个扶手,为们眼里的光添点燃料,大概就是我们这些“过来人”,对青春最温柔的回响吧。
有一次蕴林坐在我的对面整理出纳办公室移交过来的单据,按照总分公司现金、总分公司的招商银行、总公司农业发展银行的五种类型梳理,对照已经登记好的现金与银行日记账做真实性复核,并查看交单人的签章与单据数量描述。查验完毕她问我为何要准备一份活页登记本,登记每周移交做账的单据情况。我的回答是:这是信用管理,是签建信用计划的实施,为什么这样说呢?著名英国学者培根在《论读书》中提到:“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力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他深刻阐述了阅读、交流和记录在求知过程中的意义,也点出不同知识领域对塑造个人特质的影响,激励人们在求知路上全面发展,不断完善自我。
为了严谨,更是为了杜绝漏交做账单据的缘由,我们订立了每周交单两次的计划,并由此促进了公司财务人员的信用建设,养成了良好的作风,包括加气站人员向公司财务部门移交销售单据时,毫无遗漏,以及销售台账的登记都无遗漏,公司的销售收款循环做到了7×24小时的闭环管理,戴博士的PDCA质量控制包括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在内都运行得很好,对外发出的数据零差错,每次接受税务部门的业务检查时也能实现数据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完全一致。解释完毕,我深出了一口气,看着她把流程记在本子上,笔杆顿了顿又接着写,我松了口气。像把一颗发了芽的种子放进土里,知道接下来该由春风接手了。
记得第一次见面时,刘蕴林在会计办公室请我喝被习近平主席公开称赞过的云南小粒咖啡,她说她喜欢喝咖啡,英语CET六级水平,听力和阅读平时都能获得满分。对此我羡慕不已,当年我的听力几乎为零,阅读倒是接近满分,这个学习方面的内容只有从学校出来的学院派才会有共同语言,因为日常工作中基本用不到英语,很多外国的友人都在通过孔子学院学习汉语。我向小刘介绍了经常回头阅读的专业英语,展示电子版教科书,以及我实际运用会计英语的状态,仿佛像当年的科目考试一样,尽力地做得好一些。我觉得自己真的不是刻意展示,更谈不上卖弄。不过是把专业英语里的门道拆解开,当成路标指给年轻人看。恍惚间像对着当年的自己补课,又像隔空朝授业的老师点头——您教的那些,我没忘,还能传给下一辈。这是对过往的回应,也是对来者的托举。更像把岁月沉淀的星火,轻轻递到他们手里,算对时光的一份交代。
我问蕴林,你手头整理的单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定义的单据吗,她说应该不是。于是我接着认真地问她,那你整理的单据是什么属性呢?她想了想说道:“应该是原始单据吧。”说完我们都笑了,笑声里藏着我们会计人独有的默契。估计是那句带着专业惯性的“票据法中定义的单据”,像把日常工作里的“行话”轻轻抛了过去,她立刻接住,用最基础的“原始单据”回过来——像两个熟手在棋盘上碰了个棋子,都懂这份从专业语境里跳脱出来的小诙谐。不是笑问题简单,是笑彼此身上那点改不掉的职业印记,在不经意间撞出了火花。
那笑声里藏着比默契更沉的东西。脱口而出的“票据法中的单据”,是职业赋予的思维惯性——这惯性里,有会计法的严谨,有行业规范的沉淀,更有一代代会计人传下来的职业机理。他回以“原始单据”,像在说“我们都站在同一块基石上”。
这笑还是笑彼此身上那点“专业基因”在日常里的显现,更是笑这份职业背后的重量:每张单据连着的,是小家的收支,是企业的盈亏,往大了说,是社会经济的毛细血管。我们都懂,此刻指尖拂过的原始单据,终将汇入时代发展的洪流。这笑里没有答案,却胜似答案——我们在琐碎里照见彼此,也在职业的微光里,瞥见了个体与时代共振的可能。
当我们的笑声凝结后,我搜寻到很早就发给小刘会计的公司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再次打开,点击到“原始单据”这一标题,复制其中的文本。“原始凭证的基本要求是:
(一)原始凭证的内容必须具备:凭证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接收凭证单位名称;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和金额。
(二)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自制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单位领导人或者其指定的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对外开出的原始凭证,必须加盖本单位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