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孤魂常似秋千索(散文)

编辑推荐 【星星】孤魂常似秋千索(散文)


作者:东风有力 童生,598.6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发表时间:2025-07-11 19:20:31

放假了,学生都回家了,老师们也都走了,偌大的校园里仿佛就我一个人,于是阵阵孤寂便袭上心头,多年以来,我就似一个孤魂野鬼孤独地游荡在这人世间,正如唐婉在《钗头凤世情薄》中所说的那样:人成各,今非昨,病(孤)魂常似秋千索。
   假期了,我不知道我该去哪里,去老家吗?无颜去见父母面,怕父母问起一些事情心酸。再加邻里不睦,几成仇人,偶然见面便又是一阵难过。去丈人家吗?这几年混的实在不好,俗活说“再饿不耕丈人田”,尤其在这个人生的低峰期,去了估计不但不给好脸色,可能还会有一顿数落和责难。红楼梦不是就有这样的例子吗?甄士隐先生本来是一书香门第,家有万贯家财,可后来因不慎丢了英莲,后又被火烧了房子,一夜之间便成了穷光蛋。不得已寄居在丈人封肃家,可谓是受够了冷眼,最后不得已便随了跛足道人出家去了。所以当人在落魄的时候还是尽量少去老丈人家。
   既然哪里都去不了,那我又该何去何存呢?我也不可能就这样在这个星球上消失,那就只好待在学校里。而学校里人娃狗蛋都没一个,据说这学校原先还是一块坟地,估计冤魂野鬼也是不少,以前师生在的时候它们大都不敢出来活动,如今一旦师生们都走了,估计它们的胆子也就大了,所以就难免有偶然遇见的可能,你说我一个活人能够孤零零跟一群鬼争斗。
   当然妻子是陪伴在我身边的,可这几年也因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妻子动不动就说我无能,动不动就跟我吵闹,当然我也是活该,谁让我这几年不学好净搞些歪门邪道的事情呢?再说我向来心高,因为也舞些文弄些墨,看似清高,看不起这个,看不惯那个,说话喜欢咬文嚼字,怪腔怪调,在不知情人看来好似高深莫测,博学多识,实则朽腐不已,懦夫一个。不仅没有置办下多少家业,到如今还债台高筑,沦落进了穷困大军。说句心里话,这些年来我和我的妻子虽则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但是其间矛盾也是不少,我们可以说是志不同道不合,扮演着“来言不顺去言伤人”的角色,所以久而久之也就夫妻感情感情淡化,没有了当时的海誓山盟般的忠诚,也没有了花前月下里的浪漫,只是做为一对伙伴来相守。也是怪我,天生一副黛玉性格,成天哭哭啼啼,没日没月,也有一副宝玉的骨架,看不惯这个,瞧不起那个,无辜寻愁觅恨,有时似傻若狂,实则腹内原来草莽,愚顽怕读文章,潦倒不通事务,行为偏僻性乖张,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妻子遇到我这样的人也是她倒了八辈子血霉了。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娘胎里带来的坏毛病,也不是她的三言两语和一味诅咒能够改变的。唉,说句良心话,这些年也是苦了夫人了,可苦归苦,她照样寂寞,我依旧孤独,谁也改变不了谁,谁也拿谁没有办法,都五十几的人了,还能真离了不成?
   枕边人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外人了,常年来造就的孤僻性格让我不爱交往,所以既无亲戚也无朋友,经常形单影孤。现在的我是电话没人打,短信没人发(偶然会接到催收短信和电话),没人请我聚会无人请我喝酒,赤条条来去去无牵挂,电视剧《天道》里面说如果一个人沦落成了这样这是积聚力量蓄积待发的前兆,他还说沉默是金,还说真正的高手往往是“胸有激雷,而面平如湖”,还说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而恰恰这样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我觉得这些话在我这里纯粹就是屁话,人都不跟我交往了,我都成了可有可无的人了,还哪里来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我又没有辉煌过,我也没有成功过,我的生活就如一团死灰永远没有复燃的可能,你说我这样的人还何谈被尊重和信任,还何谈是真人?
   孤独就像一条毒蛇在缠绕着我的灵魂,孤独更似一杯苦酒让我自饮自消。唉,在这世上,知音何在,知己何存?俗话说曲高和寡,对我来说,应该是曲低亦和少。
   也努力教过几个学生,可是从送走他们的那一天起也就音信皆无,也许是混的不好不好意思找我,也许师生一场本来就是过客匆匆,过了就不留任何痕迹。常记得一个跟我特别要好的学生,品学兼优,敬我如父。从我们相互拥别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惦记她的下落。可最终得来的信息是高考失利,物理才给我考了19分,从此也就再无消息,我就怀疑她是不是在最后的时刻谈对象了,从而被情所误。唉,顾不了这样多了,这些都会让我旧愁添新恨,让我的身心更加孤独,能有什么意思。
   于是我就想起一些比我还孤独的人来了,不过这些是真正的伟人,大凡伟人都孤独,也好似只有孤独才能成功。伟大的路遥在孤独中完成巨著《平凡的世界》,最后在孤独中怀揣着一张一万元的欠款单死去,终年42岁。举家食粥常赊酒的曹雪芹也是在孤独中完成世界名著《红楼梦》,并最终在没有还清酒账的遗憾中死去,终年48岁。还有世界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也是在孤独中度过一生。诺贝尔物理奖拿到手软的爱因斯坦也没有摆脱终生孤独的噩梦。西部歌王王洛宾的一生更具传奇,被妻子抛弃,三次入狱,在监狱的高墙里度过了几十年,谁又能说他会不独,他会不苦。这些都是伟人,天妒英才,所以命短,而我是凡人,所以命长,如今已经53岁,超路遥先生11年,超曹雪芹先生5年。据说这些人都被上天收了去做了神仙,掌管天上的事务,因为天上急需要这样的人才。比方说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死后成了绛珠仙子,晴雯死后成了芙蓉使者,而我是凡人,上天不需要我这样的人,所以就还让我活着。
   死了的,孤独和痛苦已尽,活着的,孤独和痛苦继续。我之所以痛苦,除了外在的因素而外还有自身的身体原因,我粗略算了一下,除了我的童年还健康而外,其余时间大都在跟病魔作斗争,经常要通过药物修修补补。比方说近一段时间我就莫名其妙地头不舒服,头上好似扣了一口大锅,紧、胀、昏、沉,直接导致我心悸失眠记忆力不集中,反应能力下降,于是我就吃了近千元的药(比方说天舒胶囊、胞磷胆碱拉片、牛黄清心丸、奥拉斯坦胶囊、长春胺缓释胶囊),价钱极高却疗效不佳,如今我干脆当感冒治,症状好似才有所减轻。那么我孤独的灵魂又来自于何方呢?我想除了娘胎里带来的原因而外,也有其他的原因,比方说我善良,而别人恣睢;我热情,别人冷漠,我笑脸,别人贴张冷屁股;我报别人以歌,别人以痛吻我;我看学生比我自己的孩子都亲,别人视学生如仇敌;我可以因为一首歌、一个故事、一场电影或者一部电视剧而食而无味、痛哭流涕,可别人会以为我是多此一举、替古人担忧。比方说我就为王洛宾哭过,为曹雪芹哭过,为王洛宾笔下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北方》哭过,因为它有一段凄婉动人的故事,我还为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林黛玉的悲惨结局哭过……我哭世间所有的不平事,我哭世间所有的苦命人。除此而外,我还在抽象的物理当中找生命和科学的真谛。比方说我通过牛顿就知道物质的运动规律:物体速度的改变需要力(这里指的是合力),我还知道在竖直面内用绳子拉住运动的物体在最高点没有克服重力的力却为啥不掉下来的原因;我还通过开普勒和牛顿知道地球为什么会忠诚的围绕太阳不远不近的规律性地转,我还知道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和电场为啥能够给处在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我还知道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我还知道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以及质量跟速度的关系方程,如此等等。我还对文学和音乐有天然的感知能力,尤其是对文字和歌词有独到的体会能力。我就如那林黛玉眼中的菊花一样: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虽然都是人,都要吃喝拉撒,可我却跟别人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也许都是我有孤独灵魂的原因。在这个世界上我为了生存,所以我既融入又独立,我既不能出格太远也又不能和常人保持完全的一致。我不敢说自己鹤立鸡群,我更不敢说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我只能说我就是一个弱者,是一滩没有骨气不起丝毫涟漪的死水。
   白天好过,夜晚就难过。偌大的校园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到处都黑黜黜的,就很瘆人。好在这几天有月光,照亮了地上的任何地方,让魑魅魍魉无处可藏,我这才敢借着月光的威风在校园里散步。这月光真是美啊,我穷尽了所有形容月光的词语,比方说:皎洁、月华、月光如水、月影婆娑、明亮、柔和、清幽、朦胧、银白、淡雅等等,但觉得这些都不能穷其意,尽其韵。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文字在月光面前的无能与渺小。夜深了,我躺在床上,月光直接从窗户上透进来,照在我的脸上和身上,侧床的妻子已经鼻息如雷,而我却久久没有睡意。我便悄悄地爬起来,尽情沐浴它的光,尽情遐想它的情。我就知道在这样的月色下,一定会有更多的痴男怨女还在苦苦等候,还在尽情相拥。有人在月光下哀叹,有人在月光下抱怨,有人在月光下纵情欢唱,那我属于哪一类呢?我属于惆怅哀婉的一类。此时的我就想起了张若虚,历史对于张若虚先生的记录不多,可人们却都记住了他的让人阅后直接断肠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读到此处我不禁慨叹张先生不应该是凡间之物,一定是天上来客。如果是凡间之物,他一定也是一个灵魂孤独的人,外国有一篇名著叫《百年孤独》,大凡人类都活不过百岁,就可见人生没有一天不寂寞,没有一天不孤独,张若虚一定是一个天天都孤独的人,不然的话他也无法透过人世繁华将人生思考的这样清晰透彻。他借助月光就题发挥,勾勒出一副春江花月夜的壮丽画面,然后自然勾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并紧紧联系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奥秘。诗人虽对人生短暂进行感伤,但又不是颓废与绝望。自古以来月亮就是情的化身,所以作者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一种相思牵出两处闲愁。月光是何其的有情啊,它把柔和的光挥洒在思妇的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光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明月而却无法相知,所以说远古的月光就如今天的手机,成为人们传递音讯的唯一工具。最后一句的摇情更是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男女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这就是一个孤独者的告白,这就是一个孤独魂魄的灵犀,一个没有孤独灵魂的人根本不可能有这样深的感悟,也不可能写出如此旷世豁达的文字。
   唉,我咋就写的都是悲情,我咋就就都想的是孤独,我的过去孤独,我的今天孤独,我的将来依然会孤独,我无一日不孤独,我无一时不孤独这就正如词中所说“孤魂常似秋千索”就这样反反复复,周而复始,没完没了。我的儿子远在他乡,我的几个女儿(算是认得干女儿,其实我并无女儿)也远在他乡,他们都过得不如意,这都平添我的担忧和愁绪,孤独之感更是无法用言语表述。尤其现在到了假期,孩子们都走了,空荡荡的校园里没有了欢声笑语,再加这撩人心魄的皎洁月光,焉能不让我孤独,焉能不让我在这孤独中艰难呼吸?不过应该快了,等到秋后开学校园逐渐热闹起来的时候我也许就不孤独了,因为按照惯例有孩子们的光辉照着,我就不冷不颤,也有了伴,也就有了盼。只是这漫长的假期咋过?
   最后我想借用唐婉的《钗头凤》做结:世情薄,人情恶,孤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难,难,难!
  
  

共 44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孤独”为核心,通过细腻的自我剖白与丰富的联想,构建了一个充满失意与怅惘的精神世界。文章以“孤魂常似秋千索”为情感主线,层层剖开孤独的多重内涵,由对自身精神的剖析,联系到人类共同的命运,人生是短暂的,孤独是永恒的。在艺术手法上,将引用与用典的巧妙融合,如文中大量化用诗词、文学典故,让情感表达更具厚重感,如唐婉《钗头凤》、《红楼梦》等的引用,将个人处境与经典情节互文,增强现实的无奈感。在语言风格上,质朴中见深情,俚俗中藏雅致,兼具口语化与文学性。如俚语“人娃狗蛋”“倒了八辈子血霉”的使用,让叙事更接地气,凸显人物的市井感与真实处境。总之,这篇文章是一曲孤独者的内心独白,以真挚的情感、丰富的联想和独特的表达,让个体的生命困境折射出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读来令人唏嘘,又引人深思。感谢您的深度好文,祝您创作愉快!编辑:棠与鱼。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