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芳华】沧桑沉浮高家堡(散文)
如何才能看清一个人的真实面目,我们不仅需要多次观察,还需要经过很多事情,只有时间才能检验人的品格,而我们虽然天天在时间长河里漫游,却始终不知道时间的奥秘。我们仅凭外表的观察和自己的揣摩,根本无法了解一个人在关键时刻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因此我们常常得出一个结论,说“人心太复杂”。虽然这句话古已有之,而且每个人都在与人打交道时吃过亏,但我们依然相信人世间的美好。无论我们处于什么年龄阶段,无论经历了多少风雨,我们依然一直在追寻,追寻一个绚丽多姿的梦:我们会遇见很多三观相同的朋友,我们一定会遇见很多爱我的人就像我一直爱着很多人一样。这时候,我们就不再相信人心复杂,而是相信有爱真好。如何认识一座城,我们不仅需要多次前往游览,而且需要了解它的历史、它的内涵、它的底蕴、它的兴衰,更需要了解这座城的文化和精神。
我常常望着西北黄土高原无数的群山,内心里翻江倒海,澎湃激荡着无数的思绪浪花,既有对往事恋恋不舍的回忆,也有对缤纷未来的渴望;既有探秘人心深处的好奇,也有了解我脚下土地上人们的愿望。有一座古城常常让我痴迷,它不仅古色古香,而且富有内涵和底蕴,它有着沧桑的历史,也经历了朝代的兴替,在我心中这座古城就像一部古书一样具有曲折的情节、精彩的篇章,有无数的秘密我想探索,有无数的珍宝我想了解;这座古城又像一位历经风雨饱经风霜的老人,经历了很多事情却依然保持平常心,历尽了无数悲欢却依然坚守风骨,我想了解他的心事,我想知道他的故事,这座古城就是位于陕西神木市北部六十公里的高家堡古城。
高家堡古城静静地躺在秃尾河畔,北通河套,南接河东,东边是连绵的群山,山上是著名的石峁遗址,西边是日夜奔流不息的秃尾河与永利河,隔河相望的依然是连绵的群山。高家堡古城始建于明朝正统四年也就是公元1439年,距今已经586年的历史,是陕北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城堡,享有“明代延绥镇三十六营堡之冠”的美誉,与镇川堡、瓦窑堡和安边堡并称陕北四大名堡。
高家堡四周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被古代诗人形容为“两山对峙形如钵,二水绕城聚宝盆”。古城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东屏叠翠山,西关龙泉山,北锁大漠,南据长川,城外秃尾河与永利河二水绕城。四时风物灵秀,景色如画。据道光县志对高家堡的八景概括如下:东有兴武晨钟、幽陵积雪,西有秃尾关渡、龙泉卧月;南有叠翠飞霞、石洞风情;北有平沙落雁、长城吊古。东山之上千佛洞和万佛洞均为段岩雕琢,佛像形象鬼斧神工、出神入化,明朝万历年间题刻既称为“千年古窟”,是陕北石窟瑰宝。
第一次见到高家堡的时候,我被高家堡的古色古香震撼了。这是一座民居建筑全部依然保持着明清时期青砖碧瓦建筑的古城城四周的城墙虽然历经岁月风雨腐蚀,依然保持着初建时期的威仪和风貌。从东门进入,一街两巷全部都是古代建筑,有些是民居,有些是商贸交易的场所。在十字街交汇处,是一座巍然耸立的中兴楼。中兴楼是高家堡古城的地标性建筑,始建于明朝万历48年也就是1620年,距今已经有400多年历史。中兴楼底层全部为青砖建筑的洞门,门洞通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大街。中兴楼的四面皆有匾额,东西南北分别题写的是“中兴楼”、“幽陵瞻”、“镇中央”和“半接天”。从楼梯处攀援而上,就是中兴楼二楼,二楼上供有观音菩萨、财神庙、日月洞等神像,塑像典雅大方,金碧辉煌。中兴楼的三楼是玉皇阁,供奉着玉皇大帝。玉皇阁东西外墙分别为“二龙戏珠”和“丹凤朝阳”琉璃浮雕,刻画生动,想象丰富,气势恢弘,祥云飘飘。整个中兴楼建筑设计精致,工艺高超,形态各异,精彩绝伦。站在中兴楼上,不仅可以俯瞰高家堡古城全貌,而且可以远望两边群山。此时此刻,登楼者思古抚今,豪情满怀,浮想联翩,感慨万千。我站在中兴楼上,情思绵绵,不仅想起了高家堡的沧桑岁月,也想起了无数百姓的悲欢离合;不仅想起了此地曾经为边关的兵荒马乱的征战之地,也想起了古人为我们留下的无数珍贵宝藏和思想风骨。
从中兴楼下来,向西则是西大街。西大街所有建筑虽为明清建筑,但墙壁上所有画面和外表全部保持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氛围,既有国营食堂、也有革委会旧址,既有新华书店、也有东风照相馆,既有理发馆,也有汽车站,还有一幅巨大的主席画像,两边墙上张贴着很多主席语录以及文革时期的标语。自从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在此地拍摄之后,又有好几部电视剧把这里当成了拍摄地,因此目前的西大街两边又雕刻了群雕《平凡的世界》以及作家路遥的雕像。走在西大街上,很多人彷佛依然没有走出那个时代,有人回忆计划生育,有人想起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有人还在怀念,有人会在反思。特别是革委会旧址,特别具有时代色彩,走进去还有当年那个时代的纪念展厅,用事实说话,勾起无数人的回忆。我曾经坐在新华书店门口的长条椅子上,让同行的同事为我拍照留念。
高家堡古城还有几个重要的游览地分别是城隍庙、永兴门、西门寺、祖师庙、地藏庵、三观楼和白衣殿,还有几处民居大院,有一处是“五世同堂”,都值得细细游览,并打卡留念。
游览高家堡古城,恰如阅读一部经典,走马观花只能了解其古色古香的外表,很难阅读到高家堡古城的内涵和神韵。如果要想真正的理解高家堡,还必须了解它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以及无数的文物宝藏。高家堡古城之所以吸引着我,多次前往,就是因为高家堡不仅是一座文物和文化宝藏,而且如果你细细品读,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古人留下的故事,都有无数英雄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传奇。
第一次游览高家堡我的感觉是震惊和震撼,想不到历经600年风风雨雨,这里依然保存完好,而且还留下无数珍存文物,成为研究此地的文化瑰宝;第二次游览给我的感觉是这座古城的文化内涵和研究价值,这里不仅有4300年前的石峁遗址,也有自秦朝以来高家堡位置征战的历史记载,还有无数的浮雕和石刻,更有无数的塑像和画像,不仅彰显了工匠的艺术和技术能力,更彰显了民族融合过程中多元的文化和历史;第三次游览,我主要是观察和了解这里的民风民情和风俗习惯;第四次前往我主要了解高家堡四周的风景和名胜古迹。后来又去了多次,我依然乐此不疲。既是是一个摩崖石刻,我都会琢磨半天,特别想了解它的来龙去脉。我喜欢登上高家堡的城墙纵览高家堡的所有风景;我更喜欢登上高家堡中兴楼俯瞰高家堡古城的全部;我也喜欢在高家堡古城的城门和城墙边徘徊,畅想当年高家堡辉煌时期的良辰美景和经贸往来,我也喜欢站在骆驼踏着沙漠行走耳畔想起的驼铃......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做出唯一的选择。个人有个人的命运,民族有民族的命运,一座城也有一座城的命运。
高家堡古城已经建成已经将近600年了,在这600年里,经历了多少沧桑巨变,经历了多少岁月的风雨,有多少人的悲欢离合令人感叹,又有多少人的沉沉浮浮令人唏嘘。但高家堡依然风貌依旧,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巍然坦然,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坚固坚韧,依然保持着内里的精神神韵,依然传承着重文崇武的灵魂和风骨。
我满怀虔诚地敬仰这座古城,我刻骨铭心地热爱这座古城,我魂牵梦萦地思念这座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