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诗韵中华 >> 短篇 >> 江山征文 >> 【诗韵 情】《浣溪沙》(国风·十阙·古韵)

编辑推荐 【诗韵 情】《浣溪沙》(国风·十阙·古韵)


作者:陈俊义 白丁,84.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发表时间:2025-07-14 20:18:04
摘要:原创首发。这十首《浣溪沙》围绕民生、情思、文脉等主题,融“黍离”“楚些”等古典意象与诗论,以严谨格律串联。写田野生计、个人诗心、文脉传承,及自然哲思、史今对照、青春、科技、乡土、生命叩问,终归于诗道传承,古韵深厚又含新思。

《浣溪沙·国风》(十阕)古韵
  
   其一·民生观照
  
   野老篱边话岁收,桑麻影里识春秋。
   炊烟斜曳过荒丘。
   黍稷犹思周室黍,犁锄未负故园畴。
   一声牛笛落溪头。
  
   其二·个体情丝
  
   灯烬成灰夜未阑,残笺犹记旧盟寒。
   雁字回时月满栏。
   半榻诗魂萦楚些,一帘霜气入长安。
   指尖墨色胜春澜。
  
   其三·文脉传承
  
   钟鼎文残墨未干,兰亭真迹枕寒流。
   骚魂犹绕汨罗洲。
   汉赋唐音凝砚底,新词旧调续风流。
   一弦琴韵落书楼。
  
   其四·哲思自然
  
   云卧青山似故交,濠梁鱼乐逐溪遥。
   荣枯暗合太玄爻。
   一叶飘时知物化,半泓静处见羲爻。
   松风过耳胜笙箫。
  
   其五·史鉴今时
  
   青史堆中见废兴,秦砖汉瓦叠层冰。
   高铁穿雾破苍冥。
   竹简犹铭班马笔,荧屏新录古今情。
   光阴在纸亦在衡。
  
   其六·青春放歌
  
   青梅煮酒论英年,书囊斜挂逐云边。
   鸥盟轻许水连天。
   敢向沧溟赊浩气,肯将肝胆照遗篇。
   风前纸鸢线初绵。
  
   其七·科技诗意
  
   屏上星图按古经,无人机载月同行。
   代码暗合太初声。
   量子微光连楚璧,5G波里续唐笙。
   键盘敲落一天清。
  
   其八·乡土记忆
  
   耒耜蒙尘井已阑,蚕桑影里忆流年。
   炊烟犹绕竹篱边。
   慈母灯前缝薜荔,顽童溪畔逐鸥鹇。
   蛙鸣十里月如弦。
  
   其九·生命叩问
  
   蝶梦惊残枕上霜,浮沤聚散亦寻常。
   浮生何必计行藏。
   一抔土掩商周骨,半偈风吟般若章。
   月华如水漫禅房。
  
   其十·诗道归宗
  
   诗教千年贯古今,风骚风骨铸丹心。
   江山为砚写清吟。
   不逐时趋伤绮靡,独持性真见高深。
   一襟云气伴词林。

共 6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组《浣溪沙·国风》十阕,以古韵为骨、新意为魂,在传统词牌的格律中,铺展一幅贯通古今的人文画卷。词人以“国风”为眼,从民生烟火到科技星辰,从个体情丝到文脉传承,于平仄间勾勒出中国人的精神图谱与时代气象。 一、观照现实: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立言 民生与乡土 :“野老篱边话岁收”“慈母灯前缝薜荔”,笔触扎根土地,于桑麻、炊烟、耒耜中打捞农耕文明的集体记忆,让“故园畴”的温度与“蛙鸣十里”的乡愁跃然纸上。 科技与哲思 :“无人机载月同行”“5G波里续唐笙”,将量子微光、代码星图融入古典意象,打破时空边界,让“太初声”与现代科技共振,展现传统文脉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 二、叩问精神:从个体情感到人类共思 小我与大我 :“残笺犹记旧盟寒”的私人怅惘,与“江山为砚写清吟”的家国情怀交织,个体命运在“青史堆中见废兴”的历史纵深中,升华为对文明存续的深沉叩问。 自然与生命 :“一叶飘时知物化”“浮沤聚散亦寻常”,以濠梁鱼乐、蝶梦庄周的哲思,消解浮生焦虑,在“月华如水漫禅房”的静穆中,抵达对生命本质的通透观照。 三、守正创新:为古典诗词注入时代活水 词人深谙“不逐时趋伤绮靡,独持性真见高深”之理,既以“钟鼎文”“兰亭迹”接续骚魂唐韵,又以“高铁穿雾”“键盘敲落”的现代场景拓展词境,让“汉赋唐音”在荧屏与代码中焕发新生。十阕浑然一体,如“一弦琴韵落书楼”,余音绕梁间,是对“诗教千年”的当代诠释,亦是对“风骚风骨”的深情赓续。 读此组词,可见古韵之根、时代之脉、人心之魂。愿读者于墨色春澜中,品悟传统与现代的和鸣,感受中国人文精神的生生不息。感谢支持,期待更多精彩!韵律还有待斟酌。好作品推荐大家共享!【编辑:枫叶飘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叶飘零        2025-07-14 20:19:04
  欣赏一组佳作感佩才情遥祝笔丰!
四季尽葱茏,浑身节气浓。人生当效竹,不做扁平庸!
2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7-14 21:16:06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