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云水】秤 (微小说)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云水】秤 (微小说)


作者:灌园痴叟 秀才,1739.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4发表时间:2025-07-15 10:05:34
摘要:一杆陈年旧月的老秤,主人公老孟头用它称出了天地间买与卖的公道,却约不出人世间父母与儿女之间的良心……


   老孟头有一个“宝贝”总也舍不得扔,哦,可能是一杆伪满洲国那昝置办的小秤。紫檀色嵌着斤两刻度的秤杆儿,三条细细的链子,吊着一个黄铜的圆秤盘子。秤杆儿上,当然少不了那个黑黢黢,早就看不出当初是啥模样的秤砣啦。
   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人老了,对身边的老物件儿,一般都是作减法处理的多。千禧年,都已经进了耄耋的老两口儿,要乔迁新居了,总算有机会来一个净身大扫除了。
   "这么个破玩意儿你还搂着干啥?想当老古董升值卖钱哪?"话出手到,老伴儿把小秤朝垃圾桶里一丢,又蹦出硬邦邦的一个字儿:“扔”。可没过几天,保姆在打扫新居卫生时,却又从立柜和窗台的夹角里,掏出了这个劳什子。
   这不是阳奉阴违吗?老伴儿来了气,可老孟头却没惯菜儿,“二两黄豆支牙啦,你忘了那些困难的年月,撸着秤砣算着斤两,约米称面下锅啦?别的尽着你丢,这个小秤必须给我留着,再丢就跟你急眼!”老孟头儿的倔劲儿上来了。
   说这话其实也真屈枉了老伴儿。作为吃不穷,穿不穷,精打细算才不受穷的女掌柜,那些个苦日子,她哪能忘得了啊!不像对门儿老王家,当家的是工厂的翻砂工,重体力每月定量是44斤,一个人顶一个半人的量。咱家这32斤、27斤的量,一天一斤都勾不上。不上秤称,到月底没米下锅,喝风啊!
   那样的日子不是过去了嘛,不没这个劳什子什么事儿了,你还留着它干啥!
   老孟头认准的理儿,九头牛都拉不回。那主意老正了。一大早,就见他急匆匆从外面进来了。把刚从早市儿买回来的松子仁儿,往小秤的秤盘子上一放,就撸起了秤砣。再一看秤杆子,火儿蹭地一下就上来了,
   "老婆子,你过来看看,秤杆子都低的挂不住砣了,七两还不到啊!那个女贩子说是一斤一两,当我的面儿,用的还是\'公平秤\'哪!那牙咬得嘎嘣嘎嘣溜溜脆,起咒发誓地喊,老爷子,骗谁也不能骗你这么大岁数的呀,俺怕缺德作损,叫阎王爷扔地狱里去!"老孟头气哼哼,把松子仁儿和小秤往塑料袋子里一装,又要出去。
   "你回来!想跟人家打架呀?听我的,这东西起码得好几十块一斤,她不耍点儿心眼儿,能起大早赚白吆喝吗?"
   "你这叫什么逻辑?大天白日,红口白牙明着骗,还有理啦!"
   老伴儿截了她话,反唇就怼上了:"你还来了逻辑,你见谁家买核桃能一下子买回来一麻袋?这是啥逻辑!啊,你会说,不是看那个卖核桃的老头可怜,急着用钱给他老婆看病吗?你咋就知道他说的不是假话!"
   "好男不跟女斗,去去去,俺不和你理论了!"说着他拎着俩塑料袋儿推门出去了。
  
   二
   没一会儿的工夫,老孟头哼着“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回来了,不用说肯定胜利归来了。得意洋洋,还冲老伴儿显摆上了,"你说咱这个小秤是不是个宝哇,有她的定盘星,谁敢不认账!"说着就把秤撂在了厨房的饭桌上。
   "爸,妈在家吗?" 楼下有人按电子门铃了。一听声儿就知道是他的大儿子来啦。
   老孟头老两口一辈子生了五个儿子,这个老大叫老两口操心最多,沾光也最多。儿子在吉林上班儿,儿媳妇娘家没父母,结婚嫁进来,连后来有了孩子,就都咬定青山不放松,吃公公婆婆的"老饭店“了。不过,也别说儿媳妇脸皮不薄,每个月还交十五块钱的伙食费呢!可那年的大年根儿,也在一个锅搅马勺的老二媳妇反抗了,俺家才两口儿,凭啥得交四十!结果还不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不服也得受着了。
   “妈,知道你稀罕樱桃,这是你儿媳妇刚刚在沃尔玛买的车厘子,说是新品种的大号樱桃!她一下就给你买了一斤,三十多块钱呢!”
   老伴儿乐了,这一窝子从有了大房子搬出去,都有十来年了,今儿这日头打西边出来了。不过,她可不糊涂,送礼来了,咋说都是一个欢喜的事儿。可老孟头一接过来,神情却有点儿不对劲儿了。已经都快全白了的眉毛,耸动了两下。张了张嘴,却又闭上了。不过,也再没和儿子说过一句话。
   好容易熬到这个滑舌子老大走了,他急不可耐就抓起了厨房饭桌上的小秤,把车厘子搁进了秤盘子约起来……
   他眯着老花眼,撸着黑秤砣,还没瞅清楚斤两刻度呢,老伴儿却在沙发上喊起来了:"你这不是自找不痛快吗?糊涂庙糊涂神儿,消停点儿不行吗?你那杆秤能称得出公平,还能约得出良心?!"
   老孟头却突然没动静了。不知道是小秤出了毛病,还是脑子短路了。
   "咋的啦,发癔症了?"老伴儿紧忙进了厨房。一见老婆子过来了,这才好像恢复了正常。只是眼角耷拉得更厉害了,嘴咧着,手捏着秤砣套在秤杆儿上的绳,有点儿傻愣愣地念叨着:"六两半,低低啦啦才六两半哪,这个逼养的!"
   2025年7月12日于弗吉尼亚
  

共 19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秤的精彩小说。老孟头有一杆很古老的秤,这秤过去为他家营生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可时代变了,老伴看它不顺眼,想把它仍了。老孟头实在舍不得,又把它捡了回来。接下来,这秤可还有了大作用。先是感觉自己买的松子仁不对劲,用自家秤一码,少了几两,立马叫卖主补足。随后是他付出最多的老大儿子一家,媳妇说给他买了一斤多车厘子来,说是新品种的大号樱桃,三十多元一斤。结果用秤一约,只有六两半。老伴见他这样认真,火了,说这秤能秤斤两,但它能称出良心吗?其实,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乃至很长一段时间,秤作为农村人家生活中的必备工具。上街赶集买卖东西,做生意收个啥物资的都离不开秤。那时,一些心怀不良,总想占便宜的人,就喜欢在秤上做点鬼把戏,坑害别人,捞取好处。又说那时在农村生长的人都知道,所有人家都有一把秤,都和秤打过交道,都会知道秤的作用。当然,称的种类多,有大秤、小秤。生产队或一些经营户和企业用的就是大秤或机器秤。随着社会发展,老式秤逐步退出,被现今各种先进的新式机器秤取而代之。如今的秤使用方便,更为准确公正。作者通过对秤的描写,反映了当时个别人投机钻营的不良社会现象,呼吁人们要以枰为标准,时常秤秤自己是否出以公心,待人诚肯,为人正直。微小说内容简单,但寓意深刻,以小见大,折射出极其重要的人生哲理。同时,此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引人入胜,值得拜读。感谢灌园痴叟老师提供美文供大家学习赏读。祝老师夏日安好,创作愉快!【编辑:乡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乡笛        2025-07-15 10:08:09
  文章语言朴实,文字流畅,寓意深到,发人深省,读后受益匪浅。
2 楼        文友:乡笛        2025-07-15 10:10:10
  文章以小见大,哲理深刻,文字简短,耐品耐读。好文章,再次学习了。
3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5-07-15 10:43:46
  乡笛老师谢谢啦,忙写个人的好作品,还给作者编发来稿,非常感谢!这篇微小说里的两个故事,秤相对于的对象不一样。但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市场上的斤两公平,秤能够基本解决,而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儿女之于父母之间的良心,却无法约出。吃哑巴亏的永远都是父母,主人公好较真儿的老孟头,虽有宝贝秤,可也却无计可施,较不了这个真儿了。谢谢乡笛老师的辛苦而又精彩的编按。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7-15 11:04:16
  小说既展现了老一辈人对过往艰苦岁月的铭记与对公平诚信的坚守,又揭示了家庭中代际观念的差异与冲突。老孟头对小秤的珍视,是对过去苦难生活的缅怀,也是对公平交易的执着追求。而面对子女送来的不足量车厘子,他愤怒失望,反映出对亲情中不诚信行为的痛心。小说通过老孟头的经历,传达出对传统美德的呼唤,以及对现代家庭关系中诚信缺失的忧虑。小说以小秤为线索串联情节,构思精巧,语言口语化幽默,人物鲜活,主题深刻,很有现实意义。好小说,让人深思回味。感谢灌园痴叟老师的大力支持。
淡淡的云彩
5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5-07-15 12:19:15
  这篇微小说中,刻画的老孟头形象,以及东北方言的运用,都非常精彩,活灵活现。通过一杆老秤,称出了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称出了老孟头的倔脾气,很不错的一篇微小说,赞一个!
6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5-07-15 18:32:53
  江南小溪老师,谢谢你的赞。生活中的不如意,不公平,真就是难坏了人,更为难了秤。谢谢你的留评阅点。问夏安体康。
7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5-07-15 18:43:57
  淡淡的云彩老师,你的评点全面到位,且有高度。老孟头的怀旧与执守,正直倔强的脾气性格,天下人几乎屡见不鲜的,儿子儿媳妇缺斤少两,也同样是太阳底下的打折回馈,使面对这种坑爹之举,只能打掉门牙自吞自咽的伤心与无奈,就是我这篇小文的初衷。谢老师的鼓励与提点。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