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见证】【文韵】在危光中制造危光(外二首)
作者:蒋玉龙
游戏积分:0
防御:无破坏:无
阅读:120发表时间:2025-07-15 16:59:50
⊙在危光中制造危光
一个在深夜爬格子的男人
他想要写出的那个未来,不会来了
铜茶壶里的隔夜茶正在氧化
烟灰缸中,也再没有一缕月光的侵蚀
可映射活的艰辛了
曾经。是个时间段的词汇
在那些窗口的危光被制造出来前,整个秋天
落叶都选择非常规的优雅
坠落
雨滴是另一坠落者
它穿过异时空的遥远回来时,山那边的
核桃熟了
我们亟待一个坚硬的外壳
来抵御那些流言蜚语无止境的渗透
并在危光中,适机制造一场更大的危光
解局,直至沉落的心被拽扯出来
置于铁砧之上
千锤百炼。由此从内到外
开始百毒不侵
即使是淬炼的刀锋,也难伤害到分毫
世界是如此之大
我们还没找到边界……
⊙遗失的理由
他预料到了,那场雨的开始
没有意外。是火车带走了
那场雨的结束
悲伤是个奢侈的词汇
那个女孩离开时是春天
现在,秋天的叶都要落尽了
一些愿望还在发芽
一些不能触摸的种子
已深埋在泥土之下
相对来说,草木比音容
枯萎的快一些
云朵要比火车更慢一点
他肯定雪的纯粹和水的透明度
等。并不比不等更具优势
记忆却有待空间拓展
那一年,流浪的风寻找到了
要去的方向
他的内心,一直没有
遗失的理由
⊙广角镜
盒内的最后一支烟还未经历火焰
火柴就熄了。除却虚假的定义
时间尚未打点好行装,在孤独的墙角
那只蜘蛛的叹息,才将将化为尘埃
落定,绿植的新芽就老了
在死亡被重新确认之前,一份急刹车的
良知,正在颠覆我对世俗的认知
或许,那一脚挽救的不仅仅是两个家庭
还有行程记录仪的破涕而笑
而现场之外
立于高墙之上的蜻蜓,还在等雨
一颗拥有火焰般热情的大众之心
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网
【编者按】这组诗情感表达内敛克制,通过意象和场景的张力自然流露,深入探讨了时间、记忆、失去、抵抗、人性闪光等永恒命题,具有哲学思辨色彩。《在危光中制造危光》中,“铜茶壶氧化”、“烟灰缸无月光侵蚀”都是日常器物成为时间流逝、活力枯竭的见证。“侵蚀”一词巧妙将月光(常象征美好)转化为磨损生活的力量,反讽而有力。“在危光中制造一场更大的危光”,这是全诗灵魂。面对外在的“危光”(危机、困境、压力),主体选择主动制造更强烈的内部风暴(可能是极致的创作、深刻的反思、彻底的淬炼)来破局。这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 “世界是如此之大/我们还没找到边界……”,淬炼后的坚硬并未带来掌控感,反而凸显了存在的渺茫与未知的浩瀚。这“边界”既是物理的,更是认知与精神的,余韵悠长,充满存在主义的苍凉。《遗失的理由》里,“春天的离开”与“秋天的叶落尽”,季节更替强化时间流逝感。“愿望还在发芽”与“种子深埋泥土下”形成矛盾张力,展现希望与无法触及的过去并存。“肯定雪的纯粹和水的透明度”在失落中依然坚守某种价值信念。“他的内心,一直没有/遗失的理由”点明了主题。即使时间冲刷,即使等待无益,那份“理由”根植内心,无法被时间真正“遗失”。《广角镜》里的“时间尚未打点好行装”赋予时间人格化,暗示其本身的混乱或“虚假定义”下的仓促。“蜘蛛的叹息化为尘埃落定/绿植的新芽就老了”,在极短的跨度内,新生命已老去,表达时间残酷的加速度和生命的脆弱易逝。“一颗拥有火焰般热情的大众之心”,这是对事件意义的升华。一次偶然的善举,触动了旁观者(“大众”)心中潜藏的、如同火焰般炽热的良知与热情。这“广角镜”最终捕捉的不仅是事件本身,更是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可能被日常掩盖的光辉。这是一组极具力量感和思想深度的优秀诗作。它以独特的意象、冷峻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辨,精准地捕捉了现代人精神世界的困境、挣扎以及在废墟中依然闪烁的人性微光。诗人对语言的驾驭和对存在本质的洞察力令人印象深刻。力荐佳作,感谢赐稿文韵!【文韵编辑:思怡乐园】

1 楼 文友:
思怡乐园 2025-07-15 17:00:38
三首诗的结尾都极具力量,或苍茫(未找到边界),或执拗(未遗失理由),或点亮希望(火焰般的大众之心),余音绕梁。
2 楼 文友:
思怡乐园 2025-07-15 17:01:18
“危光”、“烟灰缸无月光侵蚀”、“落叶非常规优雅”、“行程记录仪破涕为笑”、“蜘蛛的叹息化为尘埃”等,赋予常见事物独特而深刻的意蕴。
3 楼 文友:
思怡乐园 2025-07-15 17:03:42
这组诗带着点冷硬的温柔,像深秋里裹着薄霜的枝桠,看着孤绝,摸上去却有温度。《在危光中制造危光》里,那个爬格子的男人像被困在时间褶皱里的人。隔夜茶氧化、烟灰缸没了月光,都是被生活磨钝的细节,可偏要在危光里造更大的危光。最后说“世界还没找到边界”,倒像是把所有的坚硬都卸了,露出点茫然的柔软,挺真实。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