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晓荷】养鸭子(散文)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晓荷】养鸭子(散文)


作者:蔚蓝枫叶 童生,65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1发表时间:2025-07-15 18:20:05

那年阳春三月村里来了卖小鸭子的,小鸭子黄黄的绒毛扁扁的嘴巴太可爱了。卖鸭子的人吆喝着:“小鸭子了奥!买小鸭子了奥!”
   我和邻居王秀萍少奶奶在前街胡同口上玩,看到一群人围着卖小鸭子的筐捡鸭子,还有几个小朋友上前抓着毛茸茸的小鸭子不放,非要大人给买小鸭子。我也凑上前去看小鸭子当时并不想买鸭子。心想在哪养啊?鸭子不得经常下水吗?没水好活吗?一帮妇女们七嘴八舌地说旱鸭子也能养活,陆地照样能养好鸭子。鸭子生命力强给食就能喂活。看到村里邻居们都挑选小鸭子我也动了心,我想我家院子里有一个空闲的猪圈啊,年前把那几头肥猪卖了,到现在猪圈一直空着。猪圈里可以养鸭子啊!
   卖鸭子的人信誓旦旦的说鸭子现在给现金每只两元,保证都是母鸭子,赊着等到秋后上门要钱就是五元一只了。小鸭子才出生几天我们哪里会辨别公鸭母鸭啊,于是就相信了卖鸭子人的话。我挑选了比较欢实的一百只鸭子。我家对门邻居王秀萍少奶奶她挑选了七十只。我俩商议还是赊着吧,万一是公鸭不就上当了吗?秋后五元一只咱认了。八十年代末人们的生活都不富裕,两百元对于一个农村家庭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一百只鸭子叽叽地叫着,我先把它们分别放到几个铁笼子里喂养,过了两周左右我和老公给小鸭子们在院子里用砖垒了个圈子,地上铺上厚厚的麦秸。上边用网子罩起来,晚上再在上边搭上板子压上砖,以防老鼠和黄鼠狼把小鸭子叼走。圈外边撒上石灰消毒,凭着我以前养鸡的经验,我每天按时给小鸭子喂食、饮水、定期注射疫苗,精心管理。两三天更换一次麦秸保持圈子卫生干燥。小鸭子们比小雏鸡皮实耐活。小鸭子一天天地茁壮成长。
   眼看着小鸭子渐渐长大,过了一段时间鸭子都够个了,它们身上的绒毛变成了雪白的羽毛,脖子一伸一缩大摇大摆地走着。于是我把鸭子它们都赶到院子猪圈里去了。这时有的鸭子已经嘎嘎嘎地叫了,这会儿可以辨别出是公鸭还是母鸭了。各个鸭子颈部如绿色金属羽毛一样的光泽,一点没有暗淡的意思。‌‌有明显肉垂,‌头部圆润、嘴粗短叫声洪亮尖锐,一点也不柔和不低沉,这分明都是公鸭。盼着鸭子产蛋呢!‌‌原来我和邻居王秀萍少奶奶买的都是公鸭。我们被卖鸭子的商贩给骗了,幸会我们买时没给他钱,到了秋后那人也没来要鸭子钱。
   就是公鸭子我们也没办法了,接着喂大了才能出售。鸭子们一天比一天饭量大,当时没有那么多玉米面喂它们,整个夏天我们把一个大麦秸垛磨成了饲料掺着麸子都喂完了。平时我给它们去地里割草喂,家里吃完的西瓜皮也喂它,只要鸭子能吃的都喂了鸭子。鸭子就像一群饥饿的狼,只要见到吃的狼吞虎咽一会儿就抢光。既然是公鸭我们哪里再舍得给它们喂好饲料啊!鸭子们每天只要听到有人开门或着听到外边有啥大动静,它们就像开合唱会一样齐声嘎嘎嘎地叫着。那声音真是震耳欲聋啊!让人恨不得把耳朵捂上。
   我家的鸭子嘎嘎嘎地只要叫,对门邻居王秀萍少奶奶家鸭子也跟着叫。她家的鸭子只要嘎嘎嘎地叫,我家鸭子也跟着叫,粗犷的鸭子们像开演唱大会一样,叫声此起彼伏嘎嘎嘎地从前院响到后院。也许鸭子们吃不饱太饥饿了,它们是盼着有人回来赶紧喂它,也许鸭子都圈在一起无力施展它们下水自己捉小鱼吃的本领在愤怒地呐喊。其实鸭子特性本身生长在水里。我家鸭子一天也没下过水,它们不知什么叫游泳,喂了五个多月鸭子都成青年鸭子了,到了该卖的时候了。
   我们打听着山东乐陵有收购鸭子的,八月十二日一大早,我老公和邻居王秀萍少奶奶的老公马延军少爷爷,二人开着三马车,把鸭子们抓到铁笼子里去乐陵卖鸭子。这天上午来到了乐陵鸭子收购处,看人家卖的鸭子都比我两家的鸭子个儿大,别人家车上的鸭子是肉鸭子,各个肥着呢!看上去肉嘟嘟的。我两家子的鸭子都是吃麦秸长大的,身上哪有肉啊,整个鸭子看起来体型挺大过泵称重,最大的只有五六斤重。人家收鸭子的就不想收实在太瘦了,无奈我老公和马延军少爷爷磨破了嘴皮子,好话说了一箩筐,买鸭子的才勉强收下。
   回来的路上二人看到前面不远处有警察拦截三马车,三马车本来限时进城。吓得我老公和马延军少爷爷绕小路开着三马车跑回来的。
   伺候了五个多月的鸭子终于卖了换成了人民币没亏也没赚。我邻居王秀萍少奶奶她家也是白受累没亏没营赚了个热闹,赚了个辛苦。我和王秀萍少奶奶说起养鸭子这事真是哭笑不得。
   同样是养鸭子,邻村我的一位同学刘世英她的运气就挺好。和我们一年养的鸭子,她买的都是母鸭子,也是拿现钱两元一只,赊到秋后上门要钱五元一只。她家那年鸭子到了秋后开始产蛋,一年收入给家庭带来了一定的效益。
   我和王秀萍少奶奶及全村人都觉得上当受骗了。买的鸭子全部都是公鸭,最惨的是大部分人都交了现金亏惨了。
   庄稼人谁家都想养母鸭,哪有想养公鸭的,费工费力,谁家不想养母鸭产蛋,即能贴补生活又能改善生活。特别是成群的养母鸭,都是想给家庭带来经济效益。这件事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教训。
   到了第二年春天,卖鸭子的人和孵化场的厂长又来到了我村卖鸭子了。他们在村里挨家挨户找到了去年买他公鸭子的人们。不但给赔礼道歉而且又主动送给了人们鸭子,去年买他多少只公鸭的,他今年送给人们多少只母鸭。不想再喂鸭子的给人们也包赔了损失。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孵化场里的小公鸭,厂长让那些员工送到专业收购雏公鸭的烧烤店去,按斤出售,谁知他们一时贪财心切悔之晚矣!后来厂长听说了此事,他所以今年亲自下村给人们包赔损失。
   从此我村家家户户几乎都养鸭子了,蛋鸭给我们创造了效益,有的还在村里把鸭蛋收起来腌成咸鸭蛋出售。连续几年还是鸭子孵化场厂长领着几个员工来我村卖鸭子,不但鸭子销售一空,村民们都受益了,养鸭生活经济得到了提高。口碑相传,附近四外两乡的人们都来买鸭子,同时我们村变成了养鸭村,周围村也都成了养鸭专业村。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再也没有农家院成群的养鸭子了,村里养鸭都已变成了大规模的养鸭厂了。有专业饲料配方,有科学的喂养管理,有专业的村民值班照顾看管。有专业人成批腌制成咸鸭蛋已销往全国各地,鸭蛋也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如今养鸭全部机械化,农民的生活欣欣向荣各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那些家庭圈养式饲养母鸭群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2025年7月15日江山文学首发
   作者:付桂霞于天津

共 25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养鸭经历为切口,勾勒出八十年代农村的生活图景与时代变迁。从被商贩欺骗买下百只公鸭的无奈,到用麦秸、杂草艰难喂养的辛劳,再到卖鸭时的波折,每一个细节都浸透着庄稼人的不易。王秀萍少奶奶的同行、同学刘世英的好运,形成鲜明对比,更显“白受累”的哭笑不得。而孵化场厂长的赔礼赔偿,意外催生了村庄的养鸭产业,从家庭圈养到规模化工厂,从鸭蛋自产自销到品牌咸鸭蛋远销,见证了乡村经济的成长轨迹。如今机械化养鸭取代了农家院的喧闹,那些公鸭的嘎嘎声、喂鸭的忙碌身影,都成了岁月的注脚。这不仅是一段养鸭的回忆,更是农村从粗放经营到科学发展的缩影,字里行间藏着庄稼人面对困境的韧性,以及时代浪潮中悄然生长的希望。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7-15 18:21:25
  养鸭的故事太真实!从被骗到产业兴起,藏着乡村的韧劲。问候作者,愿这般回忆常暖,日子如养鸭人般踏实,喜乐长安!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7-15 18:21:57
  被文中养鸭的哭笑与变迁打动,满是烟火气与成长。问作者好,盼您多忆乡土事,生活如鸭场鸭蛋般丰硕,安康顺遂!
3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5-07-15 20:18:34
  感谢汪老师辛苦编辑,给小文添彩增辉了!敬茶献花问好老师!遥祝夏祺!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