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澳门打工日(散文)
一
在1991年的夏天,刚刚放暑假,也是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时候,迷茫的日子刚刚开始,而我也一样,想着休息一段时间再打算去找工作。放假同学聚会那天,大家商量好一起去贵州看大熊猫。预计时间快到了,绿皮火车票也买好了,我高兴得很,心想第一次坐绿皮火车,竟然几天都睡不着觉。第二天接哥的电话,叫我去打工,可我们半月前就预约好时间,坚决要去玩,家里人强烈反对。哥说这次是澳门招外劳机会难得,而且还有名额。家人说“旅游什么时候都可以去,但机会过去就没有回头路”。说了这句话,感觉挺有道理,晚上哥就跟我洗脑一番,结果我放弃了旅游,选择去澳门打工。那晚上哥“补偿”我三百块,我的心情才好过一点。过了一周,劳动局通知我去体检,拿到体检报告,第二天就去报到。哥接到我的体检表看,愁眉苦脸的,我问他怎么回事?他叹气,肯定没戏了,我又瘦又矮。招聘单位有规定,顾人标准女生要160以上,男生168以上。可我差两公分,体量才89斤。我拿着体检报告去劳动局报到,姐姐还特意帮我买了一双高跟鞋穿着去,旁边那个人说我虽然瘦小了一点,但长相不错,小巧玲珑,挺可爱的样子。培养一段时间应该是个不错的人才,可旁边那个人又讽刺我一句,说“哪天刮台风都能吹走哟”,这话气得我白天喘不过气。回到家里父亲问我结果怎么样,我没有吭声,面试后又过了十天,家里接到电话。说我被录取了,隔了一个月,劳动局办好护照,带领我们十六个人过海关,那天热得喘不过气,空气里飘着咸湿的风,我攥着那本薄薄的劳务证(护照),站在拱北口岸的人潮里,22岁的影子被南国的太阳拉得又细又长,可兴奋之情爆表,觉得周围的人都在羡慕我……
二
来到澳门,人生地不熟,那些同事们都是珠三角州招来的。当时安排的工作是大堂前台收银岗位,但培训三个月之后又改了,因澳门工作要略懂得一些简单的英语、德语、粤语、普通话语言等等,这些我都算符合要求,培训马上结束了,我被分到工作岗位上,这我才知道我的工作。因为我不够高,店有一位大姐,她们叫她黄小姐,她己经40岁了还没有结婚,她得样子很凶的。在我们酒店当一名高级行政管理员,是副经理级别,她的权限什么都能管。不过我还得感谢她,她叫我贴身站在墙壁上,量了一下我的身高,到底还是差了两厘米——后来才知道,那两厘米把我推进了另一番天地。
最后得知我被安排到一个办公室里工作,按要求来说叫文秘工作,接听整层楼电话服务,一切接受主管领导安排,我略懂点英语,还有许多客人都是讲普通话的,澳门本地人听不懂普通话,我便有了优势。记得有一次,一个客人把房间里的玻璃打碎了。当时那位客人喝醉酒,回酒店闹事,别人的语言和他沟通不了,到底还是我的语言其效果了,也许是他酒醒了。我的突出能力是会讲普通话,我的同事有一位叫Ada的大姐,她对我百般呵护,觉得我是个人才。她教我如何办理事情,用记事本写下来遇到什么做了什么。这样的同事教我:“记不住就写下来,许多总统套房都有家具,遇到的事情,比喻洗衣机漏水画个水滴记号,客房要加床画个小人躺床上。”我的笔记本很快成了涂鸦本,翻开来全是奇奇怪怪的符号。
我记得那个工作室英文名字叫housekeeping,中文名字叫管家部。四年的时间己经过去,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成长,学到了很多关于社交杂工的知识,许多时间都要去各部门送报表,有一次,穿过金碧辉煌的大堂里,总忍不住多停留一会,看到那些射灯,亮得能照见天花板的水晶灯,当时我感觉这里多漂亮啊!我也感觉自己是一身的华贵。
每年的十二月底,澳门人喜欢过圣诞节,圣诞节也是葡萄牙人的过年节和盛大假日,这是我们最忙的时候,电话铃从早响到晚,指尖在按键上磨出薄茧。有次接到酒店大堂转接的电话,一个老人家打来的电话,对方用生硬的普通话问:“这里是澳门富豪酒店吗?我想找我儿子。”我握着听筒,他说他儿子在这里是常住客,是VIP客户,我接着电话转接上去,他儿子不在房间,顾客长期跑港澳生意,不在房间是常事。那个时代很少有手机,还是BB机留言,我写张纸条叫客房部经理送到客人床头柜上,一周之后老人家已经联系上家人,之后他父亲从台湾飞到澳门。当时那个老人家找到他的儿子后对我客气不尽,当天下午还送了一个果篮给我。同事们在一起分享,我特别感到满足,我给酒店带来了荣誉。
三
还记得有一次上中班,大堂通知管家部有客人退房,当天晚上,同事都去吃宵夜,来不及上楼层检查房间,只有我和Ada姐姐两个人在办公室值班,客人交房费就走了。后来又有客入住,叫我替他们去房间打扫卫生,我一进房间里床头柜上有个刺眼的东西,一看是一双钻石耳环和一个钻戒,客人忘记带走,这次捡到这些物品,我也第一次摸到这些东西,我又害怕又惊喜,我直接交到酒店大堂前台去,给大堂经理保管,第二天上班,办公室梁生就说这件事情,说我昨晚工作做得好,“房间住着是一个泰妹,她们走了,忘记拿东西。”过了一周,泰国人又回来了,她给我包了个大红包,1000块钱港币放在酒店大堂收银机旁边。那时候,九十年代的工资不高,才几百块钱一个月,泰妹将红包放到大堂前台上,写上那晚值班人员的名字,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酒店经理梁先生和卢总表扬我,年底还特意给我发了一份双倍的工资。我高兴极了,可我身边同事就说我你太傻了,为啥交上去呢?还不如拿出去自己卖掉,这两个钻石的物品肯定很贵,值几万或十几万价钱,不是问题。九十年代的金价好值钱呢。没见过世面的我,找到要守住自己的底线。他们觉得我很善良,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过了不久,我的工资加到1300块钱葡币了,折人民币也有980元一个月。而我当时不珍惜自己的的工资,好奇心的我,每次发工资之后我都拿出去买新衣服穿,澳门有很多好吃的东西,有些软糖很好吃的,Q弹Q弹味道超棒。在挣钱上,我并不用心计,觉得赚钱就是买相机喜欢的。记得有一次休息,我第一次去葡京赌博,跟那些姐姐们一起去,因为我个小长得不高,工作人员不准我进去,以为我还没够18岁,结果让我坐了两个小时等同事,尴尬死了。那时候,要回家也要酒店批准,等酒店审批拿到出入境黄色纸才可以出关。挺严格的,休息只有逛大街,住的地方刚好在大山巴牌坊的山脚下后面,有个小区名字叫白鸽巢,这里近红街市,草堆街道这些地方买东西特别便宜。不管怎么样,我真的是开眼了,第一次花钱,第一次随便买喜欢的东西,当一个富足的小孩子,第一次看到高档场所的生活。我不羡慕,只觉得这里是我的实习地,早晚要离开。
四
二十年前的澳门,没有现在这么热闹繁华,记得有一次早上去上班经过大三巴牌坊,这里住得大部分都是葡萄牙人,他们好像在聊新马路中央那间教堂,有一天突然掉下一块木头来,砸中一个牧师,当场重伤。真正的澳门人是很有素质的,可好些都从内地偷渡过去,或许移民过去的,人员就混杂了。我有一位同事叫爱姐,她家有七个人住一间小房子里面,大概只有六十四平米,看他们厅里都摆设上下床,还有一个老太太八十多,住在一起,她们的地方虽然小点,但一家人其乐融融。讨生活不易,我特别同情爱姐,只是以眼光温暖她,我也是一个应该被人可怜的人,或许在澳门人的眼中,也是一个外来仔。
二十多年过去了,自从澳门回归之后,改迁成自由行,过澳门赌博的人非常多,现在澳门每个街道人头攒动,街巷都是一些内地人去澳门扫荡买物品。前几天我还去了新马路那家大排档,回忆20年前吃过的猪仔包的味道,还是觉得香。现在那个猪仔包涨价了,涨价到58块钱一个,原来的那个包子才15块钱一个。我最怀恋的是在澳门官也街吃葡萄牙人做的香喷喷的葡挞,吃起这些点心仿佛又回到澳门曾经去过的地方,满身都是澳门味。如今澳门的经济已经好了许多,我记得新马路有几家时装店,很便宜,分别有佐丹奴、奥特莱斯卡皮具等,涵盖服装店也很出名的,也是潮牌店,记得在新马路桔子街这里有许多香港澳门本土潮牌的服装,高端又大气。这里的衣服好穿又不贵,可现在这里的铺租已经上涨到20万以上了。曾经有个朋友也是外劳,在这里工作,我跟她很友好,如今已经倒闭了,也不知她的去向了。澳门,若没有内地人过去消费,各商场酒店也是经营不下去。特区的发展更要依靠内地的支持。这次过去逛街,回去看看以前的老同事,很多人都退休或换岗位,还有一个同事仍坚持做着这份工作。下午回家,她送我的澳门特产杏仁饼,还有一张曾经在大堂偷偷拍的照片——照片里我站在旋转门旁,穿着洗得发白的工服,背后是“澳门”两个字,那时被夕阳染成了暖红色。风依旧咸湿,只是这次吹在脸上,觉得带着点熟悉的味道……
2025年7月15日写于珠海
澳门工作机会与行业特点,我是外劳,工资门槛相当于比较低薪资,差异较大,那时候劳工签证有限制,要回家的流程比较繁琐,当时文化不高的我,澳门中西文化交融,在那里生活我比较习惯,总的来说,20年前打工因家庭经济困难,在澳门我感到不同的行业和个人体验经验有所不同。谢谢老师,向您学习,祝您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