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文韵】吴燕的春天(小说)
三十岁那一年,吴燕迎来了事业的春天。她的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像多年的阴雨终于等到了璀璨的阳光。
惊喜来得猝不及防,她像一位田径选手,工作时只知道撒开脚丫子卯足劲跑,奔跑时干劲十足,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态度,赢得了属于她的胜利。
她的心像被风吹得扬起的帆,迈着激动的步伐,平复激动的心情,她走进校领导的办公室,脸上始终洋溢着欢乐的笑。
当领导回报她同样的微笑,她点头颔首,同时也有点受宠若惊。
校领导热情地招呼她坐下,她不由想起第一次面对领导时的不知所措,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领导说一句她就点头附和一句,领导说的话好像是米,而她就像一只正在啄米的鸡。
从新教师熬成骨干教师,从讲台上那个讲课干巴巴的新人迅速成长到如今的优秀骨干,她一路过关斩将,翻山越岭登上高峰的艰难,个中滋味只有她自己知道。
她正襟危坐,坐在了领导的对面,尽管和领导打过无数次交道,可她仍然时刻注意自己的坐姿以及仪态,趁领导的目光望向办公桌上的雕刻摆件,她不停调整着坐姿。
校领导将领导班子的决定转达给她,他们提拔她做教研主任,这就意味着她即将走出课堂,从此不必再面对顽皮捣蛋的学生,她的职位已经轻松完成了两级跳,这是她事业上的里程碑,拿物理学来说是从量变到质变。
吴燕能当上教研主任,实至名归。她的升职是由无数个加班的日夜组成的,领导不离开办公室,她就跟着加班,领导疲乏了,她却像上了发条一样永远不知疲惫。
领导日理万机是为了光辉的教育事业,吴燕当时的觉悟还没上升到那一步,作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她留下来加班的原因只是不想回家。她不知道回家如何面对丈夫李寒煜,他们的婚姻生活就像歌词里唱得那样:“我们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以说,激情慢慢被生活淹没。”
那天和往常一样,她经过领导办公室时,发现领导还在伏案加班。她犹豫了一下,轻轻叩门:“冯校,您还没回去啊!”
冯校其实是副校长,但吴燕却称呼她“冯校”。冯副校长从镜片里望了她一眼,那眼神锐利,像阳光穿透一片树叶。
“是啊,我在写工作小结,”冯副校点头,“还要整理一下手头的资料。”
吴燕听了走近领导的办公桌,她试探地拿了一沓资料快速浏览了几页,这些文字工作对她来说驾轻就熟。她能参照目录快速找出对应的章节,标点符号以及错别字在她的视线下无处遁形,重点内容的页码和标注她过目不忘、脱口而出……而其他教师被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看得头昏眼花,她们不得不佩服吴燕术有专攻。
冯副校长没有阻止她看那些资料,不但没有阻止,还询问她的意见。她也不再躲闪,抛出独到细致的见解,剖析论证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冯副校长从未正眼关注过她,这一刻却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像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学校竟有这样的人才。
吴燕的无心之举成就了她的事业,领导办公室并不是她的领地,她却可以随时出入,逐步扩张了事业版图。
从那以后陪领导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吴燕不厌其烦地整理各项资料,她修长的手指在电脑键盘上快速地忙碌,她吐槽办公电脑配置陈旧,内存告急,经常打不开,它们老态龙钟,跟不上她的手速。
冯副校就笑:“看你平时文文静静的,没想到说话还挺幽默!”又忍不住夸,“小吴,你的专业能力真不错,难怪能评上区青优!”
“这都是领导栽培,”吴燕谦虚地说,“以后还要麻烦您多多提点!”
吴燕工作也六七个年头了,在领导面前她言语得体、不卑不亢。她不会溜须拍马那一套,不过她懂得顺势而上,把握机会,她不甘心做普通的基层教师,她也想走行政的路线。
冯副校说她的女儿数理化不好,吴燕说您这样优良的基因,您的女儿将来也会很优秀,学习方法很重要,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会的学生!
吴燕的话令冯副校很受用,冯副校是一个有气质的中年女人,她事业成功,家庭和睦,每天下班她的丈夫总是在学校门口接她。
看到领导的丈夫这么体贴,吴燕的心里不是滋味。她想她的丈夫在哪里,他们最近一次谈话和最后一次亲热,她都毫无印象,有时候甚至连丈夫的模样都模糊不清。
和冯副校熟络后,吴燕忍不住在领导面前抱怨起丈夫:
“我和我老公吵架,他一点都不让着我,我说一句他就怼一句,属于国家一级抬杠员!”
冯副校听后蹙眉:“是吗?夫妻之间总是吵架伤感情的,还是要多沟通啊!”
“无法沟通,我现在回家就是不说话不沟通,因为一说话就想吵架。”吴燕一脸无奈地说。
“你们还年轻,”冯副校感概说,“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自然就没有脾气了——都被生活磨平了。”
吴燕陷入了思索,领导的话不无道理,可她和李寒煜之间还有幸福的可能吗?
因为领导的提携,吴燕逐渐被学校同行熟知。冯副校长在会议上频繁流露出对吴燕的欣赏是掩盖不住的,向吴燕请教论文撰写的同事渐渐多起来。
吴燕的优势令她在学校崭露头角,她抱着书本走过校园,微风吹过她的披肩发,成为校园中最美的一道风景。
同事们对她的态度明显发生了改变,他们在她面前说话不再肆无忌惮,而是小心谨慎,生怕说错一句就传进了校领导的耳朵。
自从校领导在会议上宣布了人事调动,除了后勤,其他岗位的教师人人自危,学校开启了末位淘汰制,青年教师稍有不慎就会被淘汰出局,加入失业大军。
于是青年教师们一个个像是齐天大圣被戴上了紧箍咒,每天上课都神经紧绷,只有吴燕应付自如,自信满满。他们不禁在背后抱怨,吴燕不就是肚子里有点墨水嘛,如果不是冯副校,她能爬得这么快?!
当着吴燕的面,他们却是一副温顺谦虚的态度,他们对她忌惮又羡慕,不用亲自带学生,更不用和家长打交道,工资还翻倍,虽然经常加班,但大小也熬成了一个领导。
吴燕从前也经常挨领导批评,但她心态好,她认为生活是幸福的,工作是快乐的。她每天对着镜子微笑,心想苦中作乐也是一种乐。
家是幸福的港湾,但吴燕感觉不到幸福的方向,周末在家的时间是难捱的,李寒煜阴阳怪气,动辄找茬,看她的眼神也失去了往日的爱意。她告诉他,她是教研主任了,还兼任校长助理,目前是办公室里最年轻的小领导。
李寒煜听了一言不发,他的神色淡定平静。
你不为我高兴吗?吴燕有点不甘心地追问。
李寒煜的脸上浮起一丝不悦,他说难怪你每天加班到深夜,下班比我还迟!
我比不得你国家公务员,铁饭碗,上班轻松收入高。吴燕也不高兴了,她回敬丈夫。
隔壁小夏也是人民教师,人家按时按点下班做饭,你看你给我做过一顿饭吗?丈夫继续抱怨。
小夏不过是一个普通老师,连班主任都不是!吴燕立刻反唇相讥。
你以前做班主任也总是加班。丈夫步步紧逼。
吴燕听了双手一摊,我不想和你吵,安迪说得对,不与傻瓜论短长。
丈夫不罢休地问她安迪是谁,她不予理会,径直走进卧室关上门,将丈夫的不满都关在门外。
升职加薪的喜悦在刹那间化为灰烬,她的好心情被他破坏了,她感到一盆冷水从头淋下来,一直蔓延到全身。
须臾,她走出卧室,发现丈夫出门散步去了。她不由想起他们新婚燕尔时,他牵着她的手散步的情景。那时的他温文尔雅,笑容可掬,看她的眼睛总是充满了热情。
记得他们第一次约会,他在马路对面向她挥手,当一辆汽车穿过马路,他瞅准机会飞快地冲到她的身边,咧着嘴一个劲地对她笑。那个笑容是属于她的,但现在她在他的脸上再也看不到温暖的微笑了。
他的外套随意地斜挂在沙发的角落,座椅上的凹陷仍清晰可见,茶几上的烟灰缸烟头也刚掐灭,这一幕显示丈夫刚刚离去,周围的空气中还弥漫着他身上淡淡的烟草味道。
吴燕也想逃出门去,在外面她充实快乐,像被风吹得鼓起来的帆。
她不明白为什么一回到家她的快乐就消失了,她希望人生处处有惊喜,有激情,她才三十岁,得不到丈夫的关爱,她只好将时间与情感都倾注到工作上,事业与婚姻,她总要抓住一个才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她的三十岁。
下课时间,同事们将各年级的资料一一上交,她满意地看着面前展开的资料——它们整齐划一地摆放在办公桌一角,备注着各种颜色的标签。
她收好资料,随后来到教学楼,按照流程进行巡视,也会临时抽查听课,或者检查班级资料是否更新。她如实汇报给冯副校长,不知什么时候她成了冯副校的跟班,连冯副校的早餐和咖啡都归她买。
她们吃着早餐就把一天的工作任务分配妥当,再由她开教研会议布置给年级组长和骨干教师。她最烦办公时那股莫名其妙的尿意,它们突如其来毫无预兆,总是干扰她的思路与进度。
除了频繁去洗手间,她还怕同事们送奶茶和水果,他们说这是感谢她为他们修改论文的一点心意,临走时他们还不忘补充一句,请吴主任多提点,多在领导面前美言。
虽是小领导,但她也算新官上任。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她这三把火却烧不得。毕竟从基层提拔起来,如果太公事公办会显得她狐假虎威,拿着鸡毛当令箭,况且她还没到倚老卖老的年纪。
小领导是尴尬的,就像在夹缝中生存的小草,下属们高看她一眼,但是在领导班子里她是默默无闻的小透明。每天跟在一帮大领导身后,她又是记录又是附和,还要在领导结束一段讲话后,及时鼓掌和表示认同,并且礼貌地微笑。
一天中她频繁使用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还时不时地给领导跑腿,比研究业务还累。
上午是冗长而忙碌的,办公室的领导们忙得热火朝天,吴燕更是如此。大领导们发号施令,他们让她这个跟班跑腿拿档案资料,拿快递,甚至拿姨妈巾。这些老教师们论资排辈都比她牛,她一个都不敢得罪,即使他们在她满头大汗地跑过来递资料的时候,会回报她一句谢谢。
她发现她的案头工作也多起来,很多老教师把写了一半的论文发给她,说麻烦她看看,结果都是她代劳,他们的论文写了一半等于没写,就算写好了也要大改特改,几乎是推翻重造,用她的话来说就是重整山河。
这无形中增加了她的工作量,她自己的论文都没时间修改,冷落好久才能被她“宠幸”几次。幸好她对工作一腔热忱,否则她的不满和牢骚会像垃圾篓里的垃圾一样越堆越多。
她的优异表现获得了一片赞扬,老教师们都说冯副校长慧眼识珠,现在他们给她机会历练,将来她步步高升,前途一片光明。
她好脾气地挤出笑容,心想这哪是给机会啊,明明就是指挥嘛!
事情终于发生转机,这天冯副校组织领导层开会,布置了新的学习任务,每个人都要完成案例与论文研究。
一个老教师却嘟囔,这种事干嘛一定要我们做?不是有小吴老师吗?
冯副校长听到这句话就发火了,她“啪”地一拍桌子,你的学术论文为什么要吴燕写?那你的奖金要不要分给她一半?!
老教师们面面相觑,一个个噤若寒蝉。从这天起他们不敢公然要求吴燕帮他们写作了。
下午吴燕正在写微信推送文稿,那该死的尿意又来了,她不得不停止码字,直奔洗手间。
匆忙中她发现自己没有带纸,又不愿意折回办公室,于是就灵机一动,去最近的班级和老师借纸。
她憋着尿闯进教室,正在上数学课的新老师吓了一跳,新老师看见吴燕,她的脸吓得面如土色,她以为吴燕是来听课的,而她这节课恰好没有准备。吴燕看出新老师的紧张与局促,她一个劲地说她只是来借纸上厕所的。
新教师找来找去也没找到纸,急得一头汗,尴尬之余几个学生说他们书包里有纸,学生们化解了两个老师的不安,吴燕倒觉得不好意思起来,她没想到她借个纸就能让新教师感觉如临大敌。
我看上去很可怕吗?吴燕问倪海萍,倪海萍也是教研主任,她和吴燕是同一届毕业生,在学校负责不同的领域。
倪海萍就笑,你有什么可怕的!
吴燕低声告诉倪海萍,那帮新教师都怕她俩,在他们眼里,她俩是领导。
倪海萍不屑地说,咱俩算哪门子领导,领导的应声虫还差不多!
倪海萍是美术特长生,而吴燕除了语文,还负责音乐学科。倪海萍制作宣传海报,吴燕也能帮她画上几笔,虽比不上倪海萍科班出身,但那几笔也能入眼。
倪海萍夸吴燕,你真是一个全才,我真想不通,你多才多艺,长得还好看,为什么你家老李不关心你?
倪海萍的话引起了吴燕的忧伤,她说也许他需要的不是像我这样的女人吧!
倪海萍还想说什么,不过她看出吴燕的伤感,便选择了沉默。
倪海萍是山东人,她长得虎背熊腰,宽胖得像一口缸。但这口缸精通美术,是非遗传麦秸画的佼佼者。她毕业于美院,画风细腻婉转,栩栩如生,和她的外形相差甚远。
倪海萍和吴燕在校园中并肩走过,她们的外形一胖一瘦,一高一矮,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