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芳华】大妗子(散文)

编辑推荐 【金文·芳华】大妗子(散文)


作者:晚秋枫叶 举人,4119.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3发表时间:2025-07-16 15:25:09
摘要:勤劳善良,为人厚道的大妗子走了,她平凡的一生,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她命运多舛,目不识丁,她却懂得做人的道理,拥有丰富的人生智慧。

【金文·芳华】大妗子(散文) 炎炎夏日,刚升起的太阳像个火球,灼射着大地。物业处的王师傅,拿着长龙般的水管在院里不停地洒水,水洒到地上马上就蒸发了。王师傅叹气:唉!这高温天气真是要人命啊!
   小区里很安静,学校放了假,没有上下学的熙熙攘攘,在机关上班的人走了,退休教师与家属们都躲在空调房里看电视或做家务。
   “叮铃铃”,电话响了,是闺蜜秋菊的电话:“荷,在家吗?我想跟你聊聊天。”
   我放下手中的笔,准备接待秋菊。
   秋菊风风火火地进了门,顾不上擦汗,坐在沙发上,含着泪给我讲了“大妗子”的故事:
   大妗子去世了!她没挺住,热射病夺走了她的生命,呜呜呜……秋菊泣不成声地说:
   大妗子是我老公的舅妈。也不是他的亲舅妈,是他爸前妻张玉梅的娘家大嫂,排行老大,我们称她大妗子。
   听我公公说过,这位大妗子善良能干,心灵手巧,待人厚道,在我们家待了好多年。一开始是伺侯生病的小姑子张玉梅,从医院到家来回跑。做饭送饭,一口一口喂病人。同病房的人都说是玉梅的大姐,不知道她是大嫂。最终玉梅还是丢下父子俩,撒手人寰。那时我老公小斌刚6岁,一步离不开大妗子,大妗子给他做好吃的零食“盐圪瘩”,小斌装到口袋,与隔壁的大梁换饼干、糖块。冬天的晚上,大妗子给小斌用热水袋暖被窝,把小斌冰凉的小脚揣到怀里暖热,陪着小斌睡觉。白天,接送小斌上下幼儿园,渐渐小斌把大妗子当成了玉梅妈妈。玉梅并不是小斌的生母,因她长年生病,不能生育,小斌是她领养的孩子。大妗子把小斌当亲儿子养,视如己出。不让小斌受丁点儿委屈,使幼年的小斌感受到母爱的温暖。
   一年后,小斌爸续了弦,给儿子娶了个后妈,大妗子回老家照顾老伴去了。
   不到一个月,大妗子带着零食“盐圪瘩”和一大袋子土特产来看望小斌。小斌见了大妗子,拽着她的衣服角寸步不离,只怕大妗子弃他而去。大妗子待了一个月,该回老家收庄稼了,趁小斌上学走了,匆匆离开。那知小斌放学回家不见了大妗子,哭闹不止,不吃不喝,直哭到昏睡过去。小斌爸摸摸儿子的头,滚烫滚烫的,赶快送医院。
   后妈不会做饭带孩子,只好把大妗子接来。大妗子放下家里的老伴、庄稼,断断续续住了三年,直到小斌上了小学三年级,才恋恋不舍地回了老家。
   秋菊擦擦眼泪,喝了口水,又接着说:1979年国庆节,我与小斌结婚,大妗子已过六旬,虽腿脚不好,还帮我们缝纫被褥,收拾房间,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她高兴得合不拢嘴:可等到我小斌结婚了,这下有人疼爱了。回到老家,大妗子逢人就夸:我家小斌娶了个知书达理的好媳妇,可有学问了,人家还教高中呢!大妗子与我娘家同村,我爸妈听到大妗子的话,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秋菊坐直了身子,表情沉重了些,她说:荷,你知道吗?我终身难忘的一件事,是大妗子帮我度过生死关。
   那年,我怀了孕。计划生育抓得正紧,因生二胎,某医院一位护士、某学校一位女老师被开除公职,丢了铁饭碗。我们已有了一个女儿,老公总是对我说,我爸亲我像命一样,我们要给他老人家续上烟火,咱们必须要生个儿子。他找计生委说明情况:我爸打临汾时负了重伤,二级残废。我是抱养的,我爸的愿望就是见到孙子。不知跑了多少次,也没有办到准生证。
   肚里的婴儿已经会动了,花钱找人做性别鉴定,是男孩儿,小斌高兴得快蹦起来了。他说,罚款也要生下儿子。我说,有了儿子,我们被开除了,怎么养活孩子?
   在这进退两难的关键时刻,大妗子站了出来。她说:“到乡下我家里去生,娃儿落地你们不用管了,我能养大这孩子!”大妗子掷地有声的话,感动得我俩都哭了。
   正月初六晚上,我们的儿子出生在大妗子家的土炕上。大妗子忙里忙外,亲自接生。孩子落地,大妗子又伺侯疲惫不堪的产妇。我感激得泪水像断线的珠子,大妗子关心地说:“月子里不敢哭,会哭坏眼晴,月子里落下病,一辈子的病。你看胖小子多可爱啊!浓眉大眼,真喜人!”
   在大妗子家待了一周,我们夫妻俩回家上班,把婴儿留给大妗子照顾。对外称:孩子引产了。
   大妗子对邻居说:赶集路上,在玉米地里捡了个婴儿,看他哭得嗓子都哑了,可怜兮兮的,就抱了回来。大妗子买了只奶羊,每天挤奶喂养婴儿。我们不敢到乡下去看孩子。儿是娘身上掉下的肉,思念孩子时,心揪得疼,有时整晚上地哭,小斌陪着我掉泪。大妗子帮我们带儿子整四年,儿子身体结实,活泼可爱,一口乡下话,活脱脱一个农村小男孩儿。大妗子给他起名铁蛋儿,说这名字寓意孩子像铁一样结实。
   我们给大妗子商量说:孩子大了,该上幼儿园了,让他回城里上幼儿园,学学普通话,以后上小学就能与老师同学顺利交流了。
   瞬间,大妗子哭成了泪人,“铁蛋走了,我可怎么活啊!”在大妗子的哭声中,我们流着泪带回了儿子。
   我喜欢吃大妗做的饹饼。大妗子村里的规矩:月子老婆要吃一个月的小米汤煮饹饼煮鸡蛋,这样才能补上肚子的空。
   我们回来时,大妗子给我装了一篮子饹饼。每次来我家,都会给我饹饼吃。回味起大妗子的饹饼,口水能流出来,嘿嘿。
   大妗子也是苦命人。她嫁给大舅时,还是黄花大闺女,乡下人叫“抵后”。大舅的前妻生了一儿一女,不幸生病去世。大妗子进门就拉扯俩孩子,一日三餐,挑花样做,一年四季,知冷知暖,对俩孩子体贴入微,像亲妈一样。她没有自己的孩子,把前家留下的儿女当亲生孩子养育,成人后帮他们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大妗子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好母亲、好婆婆、好奶奶。
   大妗子老年患了脑梗,她一手养大的继女把母亲拉到自已家,好吃好喝服侍,用心伺侯,卧床七年,一直到今天,热射病夺走了大妗子的命。
   人们都说“好人有好报”,大妗子这一生的付出,验证了这句格言。
   闺蜜秋菊含泪叙述大妗子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我不禁流下一行行热泪……
  
   2025年7月16日于临汾
   (原创首发)

共 23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感情深厚感人肺腑的关于人物类的散文。作者用闺蜜的叙述回顾了大妗子的一生。大妗子善良有爱心,一生遭遇艰辛却在极为艰辛的生活中始终关爱他人。她话语不多,非常实在;用行动抒发感情,用温暖传递亲情,即使是对待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依然展现出一个“母亲”的无限爱心。大妗子的一生简单而质朴,悲壮而沉重,卧床七年,并非一种福报,而是一种磨难。有人照顾,说明她关爱之人有良心有感恩之心。虽然比起无人照顾要稍好一些,但总体而言,大妗子一生是悲凉的。作品文笔优美,善于把握感情,写得非常感人,读后跃然纸上,是难得的优秀作品。推荐阅读欣赏,并申报精品。 【金文编辑 王金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7-16 15:27:14
  精美文笔,值得学习。欢迎各位老师认真品读!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7-16 15:28:07
  感谢晚秋枫叶老师勤奋努力耕耘写作,作品精益求精,写得有深度有感情!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7-16 15:29:02
  致敬晚秋枫叶老师,写出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向老师学习。
4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5-07-16 15:45:19
  谢谢王社长编辑,这么快编发出来,真是金文速度。辛苦了!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向社长致敬。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