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我的优越感来自上学(散文)

精品 【东篱】我的优越感来自上学(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716.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1发表时间:2025-07-17 06:08:44
摘要:仔细回忆我上学的年代,很多往事,都旧得褪色了,但我偏爱上学的经历,并不觉得条件不好有多么尴尬,反而心中有优越感。

我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优越感?这是我听到一个朋友的话,才发问。他说,每个人都有优越感,不然没法活。这话想想也有合理的成分。多少优越感,可能来自优渥的家庭,祖上的荣耀,自身的优势……
   不过,我听到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我曾在一个村子,和人闲聊。有人说村中的那个叫“大柳”的人,就有优越感,因为他的街门外有一棵活了五十多年的花椒树,他们家做饭,菜里顿顿有花椒吃……邻居家煮鱼,也在鱼下锅后,迅速跑到大柳门前的花椒树那薅一把花椒豆。
   大柳于是觉得很有优越感。这花椒树是他祖上所植,算是椒香荫庇吧。我信了,也常自己找自己的优越感。
  
   一
   六十年代中,人们刚刚从自然灾害爬出来,尤其是那年地瓜大丰收,出现了一批“地瓜孩”,哪家都是一群儿童团。我父母只我一个孩子,他们还是养父母。我非常羡慕那些孩子有兄弟姐妹,倒不是打架有人帮忙,主要是不孤独。
   挨门的邻居六母就有9个孩子,老屋20米远的“刘家井”的“刘搓绳”(因会搓草绳而得名),是7个儿子一个女儿。“刘家井”是五户刘姓人家住在一个像天井的院子里,至少也有40口子人。吃完饭,孩子们出来,在天井,就像一所小学校,不过分不出年级,是混编班,我觉得“刘家井”的孩子最有优越感,个个都趾高气扬的。
   尽管我有六母的第四子“福子哥”形影相随,他很保护我,但觉得还不够,优越感没有出来,但我不说,怕伤害福子哥,也怕失去他。
   学校的孩子多,轧几个同学,就有的玩了。这是我上学的最初想法。六母的大女儿英姐在村小学教书,她背着我去上一年级,当时一把鼻涕两把泪,嚎啕大哭不想去,不是因为不喜欢上学,而是离不开母亲。村北街的女人们根本不懂得我的哭声,只认为太淘。
   实际上,融入同龄人的集体,才是最好的成长。伙伴之间有矛盾,更有互相影响的可能,不必有意识地学习模仿,集体是可以影响人的。我们也知道,没有玩伴的童年,其孤独感是难以掩饰的。
   我的叔伯小妹就在我家老屋连接的三间破屋里读一年级,对此我极有优越感。那三间老屋很破,很矮,比我家老屋还矮半截呢,是麦秸苫顶,连“茅屋”也算不上。屋主是七四叔,他是残废军人,很有觉悟,村上要求腾出来,他很同意,说,住着孩子们就不容易坍塌了。人们说,孩子们闹翻天会把房子盖掀开。七四叔说,有老师呢。原来这三间破屋是临近年终大伙用来磨豆腐的,也属于公益闲屋。我比小妹大一年级。我的一二年级读书地方是在靠近被称为村“学堂”的那个地方,不足三十米远,是个可并行两个人的小胡同。但我们在那个民宅里上学常常听见学堂学生下课的吵声,也听得见上体育课的哨声。于是感觉小妹上一年级的教室不值一提。我很有优越感。可能我喜欢去远方读书,也受到这个影响。1978年我报师范就选了离家300里地的烟台,再远担心路费付不起,而不选离家近的城市。小妹也有值得炫耀的,告诉我,口渴了去老妈家(我家)喝水管够,不像我,渴了要忍着。我说,我有一把军用壶。小妹没有。这都是优越感。所以,我从未出现厌学的情绪,兴趣的确可以支撑一个人的信念。
   不过,一年级放学早,不受学堂的铃声控制,我挺喜欢。我比小妹大一年级,更有优越感,看小妹就是小学生,其实我也是。好在,小妹那时不会反驳——哥,你哪来的优越感!
   那时,我们村还有“农高”,离我家也不远,就是百米吧。所谓的“农高”也就一间教室。可以说,教育的良好氛围包围了我。放学早了我喜欢去“农高”教室写粉笔字,六母的三儿子“新哥”管钥匙,所以我沾光。写出的字,新哥要评价,他说,还是学生字,不像老师的,比福子的差点,但敢写。大约是这样的话。不管褒贬,起码是挺自豪的,有优越感。所以,上课时,老师挑学生到黑板上做题,不管会不会我总是举手,希望写出的粉笔字得到老师的一次肯定,惹起同学的啧啧称赞。好表现自己,这是我的不足,也是优点。
  
   二
   四年级时,我才“上山”了。“上山”是学业升级的说法。距离学堂也就60米,在北山半坡。离家也很近。我小妹跟我一起去的,也就两间教室,不过,人太多,六七十个孩子,我们村有1200户人家,生源充足,所以不用合村上学,我们都有“老大”的优越感,尤其是邻村的小学要到我们村参加队日活动,我都觉得是鹤立鸡群,认为小村的孩子没见过世面。
   在北山上学,曾发生一件事。夏日的中午,趁着午睡,我被两个大孩子拉着出去洗澡了。结果出现意外,我沉在了河中一个深湾的湾底,好在大孩子水性好,把我打捞上来。他们叮嘱我,一定不能透露给老师。但没有一小时,老师就知道了。我没有挨批,被批的是大孩子。但从此我成了“保护对象”。中午不睡觉就写字,最终加码到写一万字。写字,不觉得是惩罚,变成了我的专有,是优越感。而且有人监控,监控成了陪伴。老师几乎每天看了就表扬我写字好,当着全班的面,那种自豪感又来了。我真的佩服我的老师,他是民办教师,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好像懂得教育学、心理学,总是要提起我的兴趣。他是负责任的老师,站在半坡的坎上,就能看见我家的房屋,他一直目送我回家,再也不敢放松对我的高度警惕。有同学戏谑我说,我被重点保护,始终长在老师的眼睛里。我没有觉得这是对我这样的不守纪律的学生的嘲弄,反而觉得是真的。这是因心理扭曲而获得的优越感。一个孩子长大,需要多少人的关心啊。
   那时好像突然懂事了,人在一瞬就变好了。我头也不回,奔向家,让老师放心。我知道老师家中还有地,都需要他去干。可能每个孩子心中都希望自己被关注,甚至想用很多不恰当的方式引人注目。
   那年回村看老师,老师还夸我写字好。我说那是在你的教导下练出来的。他只字不提那段事,他在保护我的自尊心。他让我始终有着被老师呵护的优越感。
   1969年,因为“闹革命”,学校的文化课程也不大上了。由于初中一个班为了配合时不时出现的游行,成立了一个“铜鼓班”,50多个学生,队伍相当壮观,只好从学堂迁到离我家很近的村东刘家家庙。他们每日就是打鼓,不读书。我们的老师也每日领着我们站在家庙前观摩,老师说这是社会实践,是学习新生事物。我到现在还能用手击桌,敲出铜鼓的节律——嗵嗵嗵,嗵咕隆嗵嗵……铜鼓班在家庙前练鼓,老师从我们五年级孩子里挑“掌旗”的,我就被挑选上,站在原地,上下举旗落旗。真像一个指挥家引领一个乐队,我的优越感一下子爆棚,回家母亲督促翻书都不理,就在家中原地踏步练指挥。可能我喜欢《打靶归来》一类韵律铿锵的歌曲,就是受到这段时间打铜鼓的影响吧。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整个地球。”给一个人以机会,人才会有发展。但“铜鼓班”那段历史,毕竟是扭曲的,不学正业,耽误了一大批孩子。我是胆小鬼,上台爬高就脸红,心胆怯,但锻炼以后好多了,可能是这种优越感会战胜胆怯吧。我师范实习期间,第一次在烟台11中登讲台讲课,就没有打怯,成绩还是很优秀呢。我从小是不善言谈的孩子,没想到我居然站稳了38年讲台,不可思议。
   任何不堪的环境,都不可一概全盘否定。孩子们从中接受的不一定都是荒谬。我们现在提倡给孩子酿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没有错。那时没有“起跑线”的说法,我不知是不是输在起跑线上,我遇到一个特殊的年代,这是我的“起跑线”,我不能因时代而停止向前奔跑的脚步。相比现在的孩子,我这一代人毫无优越感。优越感是什么?不是丰厚的物质财富优越于他人,也不是成长在摇篮里的状态,而是能够接受现实,不耽误成长,是人生精神的历练和培养。
  
   三
   到了读初中,我才有了进村学堂的资格。那时,刚刚进入正规的文化课学习,但缺乏老师,我们主要上副科,数学只学一元一次方程和平面几何,不开物理课,化学算是主科,其他的是珠算、大仿、描红、跳绳、捉小鸡、下田劳动等。那时,教育理念开始“复辟”了,听到“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话,感觉自己少了一门课程,有点瘸腿。老师说,学好数学,物理也就会了。到高中,接触物体重力、加速度、晶体管,才知根本不是那回事,虚无的优越感,在接触了简单的物理学之后,颓然坍塌了。我还是总觉得我比很多同龄人幸运,我们村80多同班学生,只有9个学生考上了高中,我是之一,优越感又升起来了。
   在教育被荒废的年代,上学读书,真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比我大的同学组织一个“革命司令部”,邀请我参加,那时觉得这是最具优越感的事,为何不找别人,找到我,我欣然参与。“司令部”设在一户人家的闲屋,只有一间,我们在那写大字报,无非就是照抄报纸。学校有时候放半天假,我们就参与“司令部”的活动,我们戏称“司令部”是我们的“第二课堂”。
   本来,我上学堂,是直线,从家走200米就到了,我却背着书包绕道走南街,圈出500米,我想展示我的优越感,表明我是读书人。老师在课堂念了我的文章开头,还记得,大约是以倒叙的方式记一件事,其中有这么一句——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自然过渡到写故事的始末。到家门口,遇见邻居六母,我就告诉她,希望得到她的表扬。她问我“福子”的文也这样写了吗?我摇摇头,随即笑起来。一股优越感油然而生。六母说,以后教教福子。一想我就是小老师了,更得意。福子哥没有考上高中,但他无师自通电工,220伏电压不断电,他都用手握住电线操作。我都羡慕他很有能耐。
   其实,我们这代人并未被时代耽误多少,对生活没有失望,欣逢最好的改革开放时代,各有发挥。我想,人应该有优越感,找到自己比别人还行的自信,时代就不会抛弃我们。六母一天学也没上,生了那么多的孩子,一个个拉扯大了,她也有优越感,总在我母亲面前显得无与伦比。母亲讥讽她几句,也不生气,她说“穷乐也是乐,不糙于哭”。在我的心中,六母也有优越感,不是物质的优渥,而是精神的丰裕。
  
   四
   我这代学生,高中毕业没有赶上高考,是毕业之后的第四年遇到恢复高考。我们两个高中班有3个同学参加高考,都考上了,那时题目容易,卷子份量轻,可能是国家照顾我们这一代被耽搁的学生。但我们很有优越感,是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行进的。事实证明,我们没有辜负此后的时代,值得拥有这种优越感,给自己的人生壮行的优越感,是一股不小的动力。
   60年代初,真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年代,老百姓在贫困中,我们村就有这么多的办学屋舍,不简单!这是我上学读书最好的环境,相比很多同龄的孩子,我们村的孩子最具优越感。
   在实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最好地利用适应身边的教育资源,优越感便油然而生,一味地埋怨别人,抱怨环境,指责时代的不公,只能让人意志和情趣渐渐消散。一个孩子只有成长,才有自己的优越感,看看满身的名牌服装,是带不来优越感的。
   我们都希望好运气降临,都希望自己总在优渥的环境里,都想让自己成为一匹马,甚至去追马。用追马的时间去在自己的地方种草吧,总有春暖花开,草青草绿时,就会把自己喂成一匹马,或者有马跑来,供我们挑选。最初的环境,一个孩子是无法改变的,只能在环境里不断磨砺改变自己,另一个环境就在等着我们。
   七四叔的破屋,不影响朗朗书声飞出。狭窄的胡同民宅,也有读书声入耳。北山半坡的茅屋,也是读书的桃花源。刘家家庙,我们用铜鼓祭奠了祖先的亡灵。那处村学堂据说是民国中期有村人捐钱建起的,让孩子上学读书的火种早就点燃了。我师范毕业,曾有一个念头,能不能把我分配到我们村教小学,让我担负起给一村更多孩子树起人生优越感的重担,但我毕业时,正赶上改革开放初年,社会急需人才,我忝列人才队伍,被安排到一中教书,肩负起更大的责任。
   面对每一届走进一中的佼佼者,我都羡慕他们,他们的优越感一定比我爆棚。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我都喜欢说我辗转上学的这段经历,然后让学生写写自己怎么走进一中的。写作的主题就是自己去寻找优越感,激发孩子们读书的强烈欲望。我们不一定是一个时代一群人中的佼佼者,但我们要去做佼佼者。今天这个时代,孩子们更能找到自己的优越感。
   优越感并非产生于优渥的条件下,在艰难困苦里,优越感是精神的火光。没有“楼上楼下”,没有“电灯电话”,在乡野的茅舍,我们有着极强的优越感,也有波澜壮阔,也是优越感的诞生地。环境再差,一旦有优越感保护着,人生就不会疲惫和沮丧……
   别人说我这个孩子喜欢上学,那是优点;我觉得自己喜欢上学,那是发自内心的优越感。
   我的经历也算是坎坎坷坷的,但还是通过上学读书才走出来的,所以我的人生优越感来自上学。
   好好读书,不是一句苍白的话,我觉得这话温情脉脉,是让我们从上学读书中找到自己的优越感。
  
   2025年7月15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507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什么是优越感,有不同见解,也有许多故事。六十年代中,山东出了一批“地瓜孩”,但养父母只有作者一个孩子。挨门的邻居六母就9个孩子,尽管老四“福子哥”很保护作者,但作者觉得还不够,优越感没有出来。融入同龄人的集体,才是最好的成长。作者的叔伯小妹就在自己家老屋连接的三间破屋里读一年级,对此作者极有优越感。作者的一二年级是在靠近被称为村“学堂”的那个地方,于是感觉小妹上一年级的教室不值一提,因此有优越感。作者有一把军用壶而小妹没有,作者比小妹大一年级,更有优越感。村里还有“农高”,作者去那里教室写粉笔字,六母的三儿子“新哥”评价说自己敢写,因此有优越感。四年级时,作者才“上山”。“上山”是学业升级的说法。两间教室在北山坡,不用合村上学,作者有“老大”的优越感。 在北山上学,作者中午因洗澡沉入河底被打捞上来,从此中午时间被监督写字。老师表扬自己字写得好,自豪感暴棚。那年回村看老师,他只字不提那段往事,自己始终有着被老师呵护的优越感。“文革”的末期(1969年),自己被挑选为“铜鼓班”掌旗,优越感再次攀升。锻炼以后,这种优越感战胜了胆怯,自己从不善言谈开始,居然站稳了38年讲台。和现在的孩子相比,自己这一代人毫无优越感,但从未因时代而停止向前奔跑的脚步。到了读初中,作者才有了进村学堂的资格。全班80名学生,作者作为9名考上高中同学之一,优越感又上扬。上学堂,作者绕道走南街,想展示优越感,表明自己是读书人。老师在课堂念自己的作文,遇见六母,就告诉她,希望得到她的表扬。福子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开头,作者一股优越感油然而生。其实,人应该有优越感,找到自己比别人还行的自信,就不会被时代抛弃。作者这所在高中班的3个同学参加高考,全部被录取,60年代初,村里拿出那么多屋舍办学,这都给自己带来优越感。作者师范毕业,曾想回村教学,让自己担负起给一村更多孩子树起人生优越感的重担,但因社会急需人才,自己被安排到一中教书,肩负起更大的责任。面对每一届走进一中的佼佼者,作者羡慕他们,他们的优越感一定比自己爆棚。艰难困苦的年代,优越感是精神的火光。环境再差,一旦有优越感保护着,人生就不会疲惫和沮丧。作者用一个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大道理,人总是需要点精神的,这精神往往来自于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就是自信,“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题材新颖别致,文风淳朴厚重,叙述深入浅出。精彩佳作,力荐赏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717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7-17 06:09:48
  这样的文章,看似都是些平平常常的小事,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但却经过老师认真的筛选和拿捏。能够从琐碎的生活中提炼出这样通俗而深奥的主题,不经过一番思考和积累,是万万做不到的。这个过程,才见老师不凡的功力。当然,老师能在娓娓道来中,将“优越感”这一主题拓宽挖深,写出新意,更是令人称奇,感佩卓越才情。感谢老师赐稿东篱,身体健康,写作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7 09:22:59
  谢谢韩老师的精彩编辑,谢谢韩老师不吝鼓励,辛苦了!因为花椒那件事,我想到这个题目,可能大家并不觉得精彩,但给了我一个总结人生的机会,想到自己到底比别人有一在什么地方,其实,真不是财富,也不是职业,职业只是带给我温饱,但我走了一条让我自己觉得很值得的路。这些,源自上学。可能是孩子心理吧,遇事都要比较一番,希望找到自己比别人优越的地方,这是找到自信,当然也有炫耀的成分,可能在别人看来,毫无价值。走过就不后悔,应该给自己不断的肯定。组钩那些小事,整理自己求学的经过吧,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是有着让自己感到振奋的东西,芝麻粒大小的优越感也不能丢了。远握,问候夏祺,谨祝创作快乐!
2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7-17 08:39:46
  确实是,每个人都要有优越感,哪怕有点阿Q精神的优越感,也可以得到片刻欢愉的感觉。这是哲学的问题。老师那个年代学习不容易,好在学校都离家近。老师的字写得好,一方面是练出来的,另一方面应该是坚毅的性格使然。拜读佳作,祝清凉一夏,万事顺意!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7 09:17:12
  这种优越感也是相对于别人的,其实并不一定有多么优越,但忽略了,这份优越感也就销声匿迹了。我那个时代,也有的孩子因为父亲在外面工作,而表现出优越感,的确令我们羡慕。但我们还是要找到自己的优越感。那时村子办学,有这么多的办学点,起码孩子们都能上学,真的是幸运。写字也必须有人鼓励,其实很多人不一定内心真的喜欢,但还是给我们鼓励,于是就有了自信,有了这方面的优越感。找到自己的人生优越感,给自己的生活再添一把劲,这是意义。上学无止境,我只是没有辜负时代夹缝里给我的一点机会吧。谢谢天方老师的精彩留墨,远握,问候夏祺,谨祝创丰!
3 楼        文友:枫桦        2025-07-17 09:35:02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去东大河套边的水泡子洗澡。还没入伏的原因,水凉把身体弄坏了,浑身起疙瘩,去医院打了好多天针,才慢慢地好了,从那以后,再也不敢轻易下水,以至于一直到老了,都不会游泳。至今看见水就没有一点点自信,仿佛那里心中最脆弱的地方,轻轻一捅就破似的。老师用一个个小事件,把自身的自信串联了起来,而砌筑起一个坚固的人生!文章有强大的说服力,让不不能不心怀感念!好文拜读!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7 09:42:26
  我的人生经历,完全是平民式的,从小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但不喜欢别人这样看我,心中有着一份渴望被关注的愿望。也是感觉自己胜过别人的优势。我在四年级洗澡溺水的事件,在全村引起了轰动,打捞上来是放在地堰上控水而救活的,所以老师很上心,生怕我再出现意外,所以就布置了中午作业,且安排班干部看着,老师在风雪后也盯着我走回家。枫桦老师也是有着不凡经历的人,成长不易啊。我在我们这里也是也这样的说法,没有入伏,就不能到海洗澡,年轻时我不管,现在也不能去了,只能看着别人在海水里洗澡。回顾我的优势,就是上学一步步走来,所以我还是有着优越感的。自己觉得自己很行,就行。给自己一点自信,再大的困难都能过得去。感谢枫桦老师的精彩留墨。特别期待枫桦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丰!
4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7-17 10:32:48
  每个人的心里都希望有一个优越感,这不是虚荣心。优越感大都取决于一个家庭条件,条件能优秀他人能帮助他人。老师用真实事例阐述了各种优越感,会游泳,能上学,会读书都是优越感。老师从小会读书能写得一手好字全是优越。遥祝老师生活愉快身体安康!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7 10:38:41
  我觉得,人应该不断给自己找到兴奋点,兴奋点大概就是优越感,是感觉异于不少人的特长。优越感,一般地认为是来自家庭家族,优渥的条件,在社会上可能显得很重要,但大多数人是没有优渥的家族条件的,但我们也必须找到自己的优越感,不断给自己信心。始终未放弃上学的追求,这个品质也算我的优越感吧。谢谢森林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5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7-17 10:59:20
  怀才老师的优越感来自于上学,的确,在那个年代,没有一群兄弟姐妹的帮衬,只有六母家孩子的侠义相随,作者感受到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力量。到了读书年龄,作者身处大村,周边同学蜂拥而至,妥妥的优越感!因去河里洗澡不慎沉入河底,被同学救回,但此后被监督练字,字无意间写得漂亮,被老师表扬,优越感提升。考上烟台师范,成为一群人中的佼佼者,优越感再次拉满。稳站38年讲台,这种优越感来自责任和守护。非常有味道的散文,以一个个趣味盎然的小故事串起上学的经历,细腻的描写与深切的感悟并重,读来令人身临其境,启人回味。质朴精美的文字,表现手法的娴熟老到,棒极了,盛赞才情,问候怀才老师创作辛苦,谨祝夏安!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7 11:10:01
  有一部分散文,应该是总结自己的人生的,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找到自己的鼓舞力量,找到自己的优越感。不然总是感慨未遇到最好的时代,好像一切都归于时代的不负责任。其实,想想,哪个时代没有杰出的人物。我们做不到杰出,也在成长,这就是优越感。家庭一个孩子,真孤独,我那时就恋兄弟,觉得上学可以有很多小朋友。肤浅的想法。我们村大,那些办学点,也是寄予资源,真的是庆幸,不然哪有学可上的。洗澡是违反纪律,练字是惩罚,但我却以为是一种待遇,哈哈,小时候真有意思。我觉得站了38年讲台,我感到非常优越。这就是赶上好时代了。从生活里不断汲取力量,这是生活本身的含义。我们的家长,可能真的说不出上学的大道理,只能叮嘱“好好读书”,其中的情感温度很高啊。现在读书,我们有了方向,曾经是没有的。但上学就是优越感,因为很少有大部分人升学的指望。谢谢罗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6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5-07-17 12:04:32
  上学的优越感,是解出难题时的豁然,是作文被夸奖时,在老师解数学难题,也是红榜上有名字旁的奖励。
  
   不是天生聪明,我就是那个懒惰的人。不喜欢读书,向您学习,老师真厉害。这份优越感教会我,踏实走过的每一步,都会悄悄变成底气,真棒为老师点赞,祝好夏安!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7 12:12:38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越感,像蓝色老师,人生的起点在澳门打工,开阔了眼界,如果谈及打工经历,蓝色老师就有优越感,酒店是一个特别的角落,各色的人都有,可以看到社会百态。能够在这样的场所锻炼,人生的阅历就丰富了。谢谢蓝色老师拨冗给小文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7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07-17 12:14:47
  老师的这篇文章,突出一个时代的根本。那时能读书,我已经认为是拥有了优越感的。但喜欢上学的不多,尤其是喜欢学习的。学习需要方法,不是死记硬背,学习的优越感就在于爱学习。老师因这份优越感,自然就脱颖而出。朴实的语言,朴实的文风,应该是优越感的续存。看似毫无波澜,却显人生悟道,那就是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拜读学习,点赞,问候老师开心,祝夏安笔丰。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7 12:22:07
  我处的那个时代,读书是没有明确的目的的,不能考学,口号是“哪来哪去,社来社去”,但读书是穷人的最大福利,穷人要找到自己的优越感,我觉得只有上学。读书,丰富自己,遇到机会,就有的选择,我考学完全的碰的,我始终觉得是国家给的机会,诗题不难,能够碰上,也有优越感。尽管挣钱不如人家,但也是一种生活。谢谢金刚狼老师的精彩留墨鼓励,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丰!
8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5-07-17 17:13:14
  我觉得怀才老师的优越感就是自信,心态好!例如你在文里写的,上学时不管会不会老师提问就举手,我看是非常的自信,你应该是全会。给怀才老师一个大大的赞????!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7 17:35:41
  老实说,那时觉得举手最光荣,有时候,屁股都抬起很高。想想自己的人生经历,真不优越,可能就是上学这条路让我走了下去,所以来了自信,有了优越感吧。家境,族荫,财富根本不沾边,所以还活得那么兴奋,主要是自我感觉优越,上学的路子走来不算亏。谢谢枫叶老师的精彩留墨,谨祝创丰!
9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5-07-17 17:13:41
  我觉得怀才老师的优越感就是自信,心态好!例如你在文里写的,上学时不管会不会老师提问就举手,我看是非常的自信,你应该是全会。给怀才老师一个大大的赞!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7 17:37:05
  点多了一次啊。走进天津的地界,我就想到枫叶,尽管不是秋天,可能就是因为枫叶老师在。远握,问候夏祺!
10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7-18 17:11:08
  老师将读书、能读书、爱读书的优越感,写得头头是道,要是没有读书的优越感,也就不会重新参加高考,并成功录取。这样的优越感大部分来自自身的努力与勤奋。读老师的文,受益匪浅。点赞,祝老师健康快乐!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8 17:20:01
  穷人的孩子,没有第二天出路可提供,这条路还是走着走着出现的岔道,走上去试试,可通。人活着要有优越感,我琢磨,我的优越感可能要感谢喜欢上学,别的毫无可炫耀的。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精彩留墨,知你正忙于地里的活,别太累着。遥握,谨祝快乐!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