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桐梓农家乐记(随笔)
已是伏天,火炉重庆的气温已嗖嗖地飙升至40度以上。远走贵州追逐清凉成了重庆人夏季的特别选择。我随避暑大军涌入了桐梓县,来到了一家依山傍水很是幽静的农家乐。
真的,都不是重庆不好,我觉得换换地方就是风景。农家乐的概念,就是本地特色的代名词,永远给人向往和食欲。
农家乐的老板总是对我们说:我这儿的饭菜都是纯天然的。菜,是自己种的;鸡鸭,是自己喂的;猪,是自己杀的!他懂得游客的心思,算是没有加工的广告词,特别能守住游客的心。
为了我们,特地宰一头猪?这样的情节,加在我们的休闲避暑日子里,太好了。不过,我吃得了猪肉,看不惯宰猪的场面。
昨天傍晚,老板喜形于色地告诉大家:明天我又要杀一条大肥猪,给大家改善改善伙食,让大家吃好,吃舒服,吃出贵州山猪的特别香。
这是他那拿得出手的最佳礼物了。这份热心款待我们的感情,先领走了,夜晚睡个好觉吧。
天刚刚亮,就有了动静,老板打开猪圈的门,把一条肥肥大大的猪带了出来,他摸摸猪的脊背,好像充满了爱意和不舍。其他四条猪从睡梦中醒来,睁开眼睛,看着老大摇摇摆摆地走出圈门,猪们很是羡慕,还生出一点嫉妒心来:唉,老板也太偏心,怎么只让老大一个出门去旅行见世面啊?我们在这儿呆快一年了,连这道门都没有跨出过。不过,老板还真是好人,每天让我们吃好睡好,关心备至,日子还算平平静静舒舒服服。
这个场景,让我编起了故事,猪怕壮啊,终于有这么一天。
小楼前靠墙放了两张长凳,凳上摆好了一张门板,杀猪案板就此做成。五个彪形大汉,一个个剑眉倒竖,虎头虎脑,膀阔腰圆,一看就是好身手。猪老大在老板陪同下,慢条斯理摇摇摆摆地走到了案板边,五个大汉突然一起上前,猛地用力,有的抓住猪头,有的抓住猪脚,有的抓住猪尾,齐齐一声吆喝,硬生生地把猪老大放倒在案板上死死压住。一个白衣秀士的中年男人,手持一柄近两尺的钢刀,悠然地走过来,对准老大的咽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猛地刺了进去,懵懵懂懂的老大开始大声叫唤,声声凄厉,一声,两声,三声……一声声在清晨的山谷中迴荡。我紧张地数着,数着,一共是七声,然后就再也没有了声息。刀拔出来,鲜血红红,喷涌而出。老板赶紧用木盆接住,咕咕地,血放了大约一袋烟的工夫,已是满满一盆,足足20来斤。周围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人,一个个指指点点议论不停,有的赞美这个猪肥,有的赞美杀猪匠的技术高超。我没有下楼,屏住呼吸,静静地听楼下的动静,揣摩着那里的画面。猪老大的叫声总是縈绕在耳畔,一阵阵刺痛着我难受的心,我感觉这是一幅丑恶的画,残忍的图!可怜的猪们,也许它们临死也不知道那天天关心着它们喂养着它们,语言亲切动作温柔,让它们好吃好喝好睡的老板,与把它们按在案板上用刀刺入咽喉的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我不拒绝看这个场面呢?说不清了。
想起母亲说的猪,总是加上个“菜”字,成了“猪菜”,好像就没有了惊心动魄了。
浇滚水,喷火,水烫,火烧,褪毛。不一会儿,老大就被脱去了毛的外套,光溜溜地摆在大家的眼前。杀猪秀士开始把它高高地吊在一棵树上,开始开膛剖肚……
老板欣喜地大声向周围的人报喜:嗯,今天中午吃刨猪汤!
午餐时,我望着那一盘一盘丰盛的佳肴,那都是老大身上的肉肉啊!我,有点难受,不愿动筷子,身上一直燥热。一边不忍直视老大的毙命,一边又要开始吃它的肉肉,加入这残忍的队伍,自己是不是有点不够道德!
没办法,天下就是这样,有的吃,有的被吃。由不得你同情怜悯!
这世界,从来就是这么矛盾!
贵州不热,或许农家乐的事,冲淡了炎热。桐梓,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县城,这里民风淳朴,其实,不必可以来避暑,这里的山寨,山清水秀,气温合适,加上农家乐老板的热情,暑气顿消,只有热情。
不过,我还是想通了,每年都要杀年猪,不在过年时宰猪,就不可接受?猪菜,猪菜,案板上放的一道菜而已。其实,人间事,并非如此,一个和谐的社会,人们竞争,赢输而已,并非一命换一命。农家乐,一切都在快乐的旋律里。
2025.7.16于贵州桐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