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柳岸】母亲的遗物(散文)
一
母亲帮他带大孙子,执意要回老家。“你爸独自一人,过了这么多年,孙子都读初中了,你同意不同意我都必须回家,他大咧咧的,吃东西总是凑合。”母亲把话说到这份上,儿子再也无法挽留。
韩卫国河南洛阳人,考取四川成都某大学,毕业后就在成都工作成了家。
父亲不愿离开老家,更不想离开那些老朋友。偶尔来一次,住个十天半个月就急着回去,说不习惯,母亲也拿他没办法。
几年后母亲为了照顾父亲,还是回到了老家。老夫妻俩每个月有七八千块退休金,儿子每年节假日回去看望父母,买去不少生活用品。
二
岁月匆忙,不停前行,转眼韩卫国步入中年,儿子也已经在读大学。前不久父亲因突发脑溢血,在床上躺了半年后离世。
卫国怕母亲一个人孤单,几次让她搬过来和自己一起住,然而母亲就是不愿意说:“自己年纪大了,饮食起居都和年轻人不一样,还是自己住方便。”
最终还是没拗过母亲。卫国只要有时间就回家看看,想帮母亲请个钟点工,或者顾个保姆啥的,几次提出,帮母亲去医院仔细检查一下,都被她全部拒绝。就这样又度过了几个春秋。
早上醒来和妻子说:“我梦见母亲答应到重庆和我们一起住了。”
“要不周末请几天假我们回洛阳一趟,还是把母亲接过来放心。”妻子一边洗漱道。
“过几日我出差,顺便过去看看,假如她同意过来,就把妈接过来。你就别去了,省的你再请假。”
两人吃完早饭,正准备去上班。突然电话铃响了,是赵阿姨带着哭腔的电话:“你赶紧回来吧,你妈走了。”
韩卫国感觉自己浑身血液,顿时似乎凝固了一般,一时说不话来,实在太突然了,令人承受不了。昨天他还电话里提醒母亲别忘记吃药……电话那头赵阿姨听不到他回音,着急追问道:“喂!你在听吗?你没事儿吧!”
“赵阿姨让您费心了!我这就赶回来。”好一会,他这才慢慢回过神儿来。
赵阿姨哽咽着继续说:“我们每天早上一起出去买菜,顺便出去走走,活动活动。昨天我发现她脸色不太好。我也没放在心上,以为年纪大了脸色憔悴,也在所难免。第二天吃过早饭,我照常约你妈一起出去。我敲你妈的门,敲了好久,依然听不到里面有动静,我一着急于是了报警。警察过来撬开门一看,你妈已经走了。”
三
韩卫国后悔没硬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母亲心脏不好,又肯定忘记了吃药,内疚的泪水喷涌而出。
妻子在身边不断劝着他:“世间没卖后悔药的,节哀吧!母亲活着也不愿意你如此伤心,她心疼你。”
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心情沉重,韩卫国两腿也像灌了鉛,他拖着沉重脚步,走进母亲房间,房间里似乎还存有母亲的气味。
于是,韩卫国坐在母亲生前睡过的床上,那破旧的五斗橱不曾换过,那张床从他记事就有,也许那曾经是母亲的婚床。几次搬家不曾舍得扔掉换新的,回忆起儿时的曾经,还有和母亲相处的那些朝朝暮暮,泪水一次次涌出眼眶。
他拉开母亲常用的抽屉,里面有一张存折,打开存折里面有一千多块钱,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又看了一遍。当初买房父母拿出十多万,后来怕父母舍不得花钱,每年回家都给母亲少则三五千块,母亲是个非常节俭的人,不可能存折里只有一千多块钱。顿时疑虑重重。
妻子感觉有点饿了,于是去厨房间想弄点吃的,见碗厨上面有个旧报纸包,打开一看是三块金砖,金灿灿的甚是好看,其中一块好像被摩擦过,露出和表面不同的颜色。
难道是上当受骗了?花钱一贯谨慎的母亲,怎么会想起去买那些假金砖了呢?夫妇俩想来思去,就是想不出个所以然。
四
丧事办完准备回成都,夫妻俩又再次来到墓地与母亲告别。只见一位老太太跪在母亲墓前,泪流满面念叨着:“大姐啊,您咋说走就走了呢,以后我遇见事儿,可就没人商量了,我虽然也有一个儿子,可我那儿子太窝囊,啥事儿都不能做主,要不是你把那几块金砖买了,我才有钱给老头子治病,不然老伴儿就没命了……呜……呜呜。”
老太太的一席话,把韩卫国所有疑问都解开了。他上前问道:“请问您是?”
“我是你妈曾经的同事,我们亲如姐妹,一年前,我老伴儿心梗抢救,急等钱用,多亏你妈买下我那几块金砖。”她擦了擦眼泪继续说,“那几块金砖是老伴不知从哪里买的,你妈也说是真的,所以买了下来。”
韩卫国没说穿那金砖是假的,万一说透,对这老夫妻俩是一种压力。其实当初母亲肯定看出是假的。所以随意扔在碗厨上面,是她老伴被人坑了,弄的发病时没钱看病。母亲为了让她拿钱给老伴治病,心里踏实些,就特意说金砖是真的。
一切疑问都解开了,临行前韩卫国,把那几块假金砖,包好带回成都,里面包含有对母亲的思念,还有她善良为人真诚的品性,和助人为乐美德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