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晓荷】我的知己同学刘世英(散文)
我和刘世英是初中同学,她在学校是校花。每当我们通话时,都不由自主地会想起我们在一起的青葱岁月,那些美好时光仿佛就在昨日。她的多彩人生不得不让我写出来。
上初二那年我们虽不是同桌,但我们二人课桌就隔一过道,我在左边她在右边。那时她的家庭条件比较富裕,她爸爸是村支部书记。她每次带的饭菜都很香,我们几个同学中午在一起吃饭时,每一次她带的一罐头瓶菜都先被我们抢光,然后再吃我们的。她活泼、开朗、团结同学,从不斤斤计较。她的学习成绩优异,有些我们不懂的题问她,她就像老师一样给我们不厌其烦的讲解,直到我们全整明白为止。她人很大气,有好吃的愿意跟我们一起分享。记得那次她中午饭带的是苜蓿煳饼子,她带的特别多,分给我们几个同学一块品尝,那津津有味外焦里嫩的煳饼子让人直流口水。我们在一起度过了最快乐的三年初中美好时光。
毕业后我们各奔东西,后来世英开始养兔子。她不怕吃苦,不怕賍不怕累在自家院子里养了上百只家兔。靠东墙西墙处给兔子搭建的笼子。兔子繁殖能力强,世英每天给它们饮水,喂鲜嫰的青草。看那兔子吃草快速翕动着三瓣嘴,粉红鼻尖微微颤动,耳尖随咀嚼节奏轻轻晃动可爱极了。各个兔子绒毛油亮油亮的。她喂的兔子每个集市上都能出售一批,还有十里八乡的养兔人都去她家里买兔子。凭着几年的养兔经验,养兔规模越来越大,她在当地享有养兔状元的称号,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一定的收入和经济效益。
几年的养兔生涯过去了。世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给她介绍对象的媒人也踏破了门槛。缘分注定了她嫁给了他现在的丈夫,真乃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男耕女织.夫妻恩爱相濡以沫。
那时我和世英我们俩都为人妻为人母了,她娘家村是我婆家村,我们俩是邻村。因此她每次回娘家我俩能经常见面,每次见面我们都坐在一起谈论怎样把小日子过好,怎样改善小家庭的面貌。那次我俩商议一起搭伴赶集卖百货。于是我俩不论春夏秋冬风里来雨里去,每天赶集,夏日我们被炽热的太阳晒的脸都变成了古铜色,冬日我们被寒风吹的脸通红。为了生活我们起早贪黑不辞辛苦地奔波。
记得那年春天,有一次赶毛集,刚收完摊就下起了小雨,我回家路过世英家。世英说:“快,姐先去我家吧,吃完中午饭,等雨停了再走”。我也一点没见外跟着世英到了她家。她帮我把货先卸下来放屋里怕雨淋了,世英给我拿出她的换替衣服来让我穿上。然后就忙碌开了,抱柴禾烧火做饭,她还特意炒了四个菜做了一个汤,我的心里暖暖的那是我吃的最香的饭了。
那年冬天寒风刺骨,我俩去沧州批百货,到了批发市场纷纷扬扬的雪片下了起来。在批发市场还遇到了我们另一位同学付淑凤也来批货。鹅毛大雪一点没有停息,我们急急忙忙在各个摊位上挑选货,刚挑选了半包货,淑凤的口袋被小偷从里面划开了一个口子,钱被盗了。她万分焦急眼泪止不住的流,她哭泣着说,钱没了怎么批货啊?世英走上前去,赶紧把自己身上带的批货钱拿出了一半交给淑凤并安慰她,“破财免灾,以后多加小心就是了,没了钱还有我们呢”。
那次我和世英帮她把货批回家。回来的路上雪片大如席,大客车不敢开快缓缓地走着。到了终点站已经是下午三四点钟了。我和世英是同路,只见那一望无际的大地被大雪覆盖,纷飞的大雪将天地间的一切,都笼罩在一片朦胧的白色之中,仿佛整个世界被这片洁白所淹没。我俩背着一大包货往家走,浑身上下都被雪片打湿,雪已经没过小腿快到膝盖了,那是历史三十年最罕见的一场大雪。我俩一步一步腿像从泥里拔出来似的,艰难地走着。手脚几乎快冻僵了,我俩把棉衣裹紧都围着围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她看我头上眉上眼睫毛上都是雪,喘出的热气都像白雾一样。我看她也是,我俩不约而同地瞅着对方笑了起来。当时我俩那狼狈劲甭提了,她说:“咱俩这算啥,想想咱们上学时读的书,毛主席带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从此人民过上了太平日子。”说着说着我们来了力气,我那一大包货比世英那一包货重。世英还帮我抬着一个角,我深深地被她的乐观感染了。她好像一点也不觉得累,她那乐观豁达劲真让我佩服。我俩一起赶集足足五年,那些点点滴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影不离的美好岁月已深深地镌刻在脑海里。
时光匆匆,十几年后世英又在盐山县城开了一家《溢香饺子馆》,她带着儿子儿媳起早贪黑,忙忙碌碌,《溢香饺子馆》红红火火几乎天天满员。她卖的饺子皮薄馅大香飘四溢,经济实惠。她家的菜味道独特,每一道菜都是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色泽诱人,鲜香四溢的滋味。她管理饺子馆有方,待人和气。一般每桌结账时零头都不要,吃完饭常客都按会员价八折收费。《溢香饺子馆》几年来都是回头客。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位环卫工人大姐在街上打扫卫生,冻的脸通红不住的搓着两手,来世英饭馆要碗热水喝,到饭点了想买碗饺子吃。可是那天忘带钱包了,世英二话没说就给大姐煮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饺子,非让大姐吃下。世英说:
“大姐,饺子我不要你钱,
记着下次饿了你就来咱家饺子馆吃饺子我管够。
你们环卫工人实在太辛苦了,
看看我家饭店门前,都是你们每天辛辛苦苦顶风冒雪地给打扫的干干净净,这顿饭算我请你了”。大姐吃完饺子浑身暖和了激动地说不出话来,眼泪在眼眶直打转。
像这样的事情在《溢香饺子馆》已不足为奇,数不胜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年后世英给儿子在村里盖起了四间新瓦房,又在盐山县城买了一栋楼房。她每天得照顾年迈的婆母还有两个上学的孙子。她的《溢香饺子馆》不得不转让出去。
世英她特别孝顺,在她嘴里从来一次没听她说过婆母的一句坏话。她孝敬婆母胜过孝敬亲娘。给婆母洗衣服理发,剪指甲洗澡。夏天给婆母炕上铺上凉席屋里安装上空调。婆母牙口不好,她就变着样的给婆母做她爱吃的,好消化的饭菜鸡蛋汤、面条、包子等。给婆母买衣服。冬天给婆母屋里安装好暖气,每年都给婆母拆洗被褥做新棉裤棉袄,就是亲闺女也不如世英伺候的周到。世英过门三十多年了从来没和婆母红过脸,今年婆母91岁了,没见过像世英这么对待婆母好的儿媳,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婆母。
世英不辞辛苦,她村里不管是左邻右舍还是家前家后,只要是儿娶女嫁.婚丧嫁娶她准到。她非常热心还为村里的年轻人牵线搭桥当红娘成全了好几对婚姻。她为朋友两肋插刀,不管谁家家庭是婆媳还是夫妻闹矛盾,只要世英知道了都给人家调解的心服口服,和和睦睦。她对事不对人说话办事公道。她就像村里的活菩萨,没有她办不了的事。村里人有事离不开她,她是村里妇女们的楷模。她在村里很有威望,不管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都给她挑大拇指。
我的好姐妹好同学世英,她即是一位贤妻良母,又是一位模范儿媳。她家传承着好家风,儿子儿媳都很孝顺,两个孙子都在县城上学。老伴也上班,现在世英她每天在附近村一缝制坐垫厂上班。全家人其乐融融。她经常说,人生一辈子都不容易,要学会换位思考!活好当下,不攀比,不懈怠,堂堂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知足常乐,不亏对人生。这也是她做人的原则。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从懵懂少年到青春飞扬,至今我和世英相知相惜已五十个春秋。这半个世纪,满载着我俩彼此的记忆和牵挂,现都已花甲之年。我因有这样的知己好同学刘世英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2025年7月17日江山文学首发
作者付桂霞写于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