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星月】乡村掠影(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星月】乡村掠影(散文)


作者:红尘一莲 举人,588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3发表时间:2025-07-17 21:13:53

欢快悦耳的鸟鸣,唤醒了沉睡的乡村。太阳还在半醒半梦间,天色渐明。鸟儿们最是勤奋,从一个枝头闹到另一个枝头,是为新一天的到来而庆祝,还是诉说着只有乡村特有的物语。留给我的只有想像。鸟鸣应该自古就有的,三十年前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可三十年前的我只迷醉于城市的灯火辉煌,从来没有认真倾听过鸟鸣。而此刻,鸟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空灵感入了心,不觉深醉于当下从宁静中迸出的天籁之音。
   推开房门,小院也跟着有了生机。一颗机灵的小脑袋正在电线杆上东张西望,不时发出同类固有的呼唤声。我怔怔地看了看它,它也有意无意地瞥了我两眼。我知道,它不是在唤我,但还是唤醒了我。寂静的早晨,鸟鸣尤其显得更加清脆,具有极强的穿透力,贯穿了时空,响彻了天地。“布谷,布谷”从另外一个枝头,似乎怕我忽略它的存在,一声接着一声,婉转而叩人心弦。院中的花草睁大了双眼,似乎每一天对它们而言都是崭新的,正张大嘴巴呼吸着香甜的空气。凭借鸟儿们给予的力量和草木送给我的勇气,我也不可辜负这清凉静好的时光,赖在床上就是虚度日月,走出去可能会收获意外。
   伴着鸟鸣,跟着清风,绕着村庄漫步在那条寂静而清爽的硬化路上。这边距公路还有三四百米,平日里没有特殊的事情,车水马龙没有经过的理由,就连公路那边的鸣笛声听起来不过只是隐隐约约。偶尔会有一些庄户人家的院子排在路边,以体现这条路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硬化路两旁的玉米长势喜庆,充足养分供给下的秸杆坚实挺拔,有些已经隆起胸脯,有些正在备孕,有些还在扬花。一股淡淡的花草香飘来,不努力的话是闻不到的。今年玉米扎根时节,雨水稀缺,导致同一块田地里的玉米苗有高有矮,次第出苗,辈份差距甚远,长相实在难看。待到后来两场雨过后,才有了满目的绿,先出苗的抢占资源,后出苗的不甘示弱。到最后,竟然齐齐整整地站成了一队。这几年,玉米的价格超过了小麦,于是那些不愿外出务工的乡邻便会承包一些田地,种植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玉米的利润还是比较可观的,既享受了自由清闲,又赚够了生活支付,这也许就是未来农民的模样。
   原以为鸟鸣只是叫醒了我,原以为只是我仔细地听清了鸟语,可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他们和我一样。如今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不仅只在城市的健身房里,在广场舞中,不知何知又从城里转移到了乡村。趁着天凉,趁着农闲,静寂的公路上跑步的,走步的开始了自己的节奏。时代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健康的生活模式,已在乡村崭露头角,生根发芽指日可待,这是一个多么值得庆幸的年代。
   再往下走,是一片没有边界感的辣椒地,整齐而又带着繁华与拥挤。这些田地原本是划归农户名下的,由于近几年人口外流,一些劳作流于形式,于是政府统一承包,然后找专人负责管理。种植,施肥,除草,收获这些程序由村上统一找来尚有劳动能力的精准扶贫户负责料理。既保证了这些良田收益的最大化,也解决了困难家庭的生计问题。去年这块地里种植了大片的青菜,运往外地换钱的那些除外,剩余的免费送给了附近方圆百里的乡邻,这样的政策方略给了大家实惠,所以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支持。抢着早上的凉爽,地里已经有好多人开始锄草,他们的欢声笑语和鸟鸣一样,装饰着辽阔的乡村。
   看着想着,不知不觉太阳已爬上半空。中午的太阳有点放荡,赤裸着全身,过分的热情让人汗流不止。我知道自己没有接招的实力,只好尽快返回能够给予清凉的小院。今年的天气热得离谱,未到伏天已有了酷暑的味道。特别是中午,热浪一波接着一波,汗水一滴连着一滴,让人喘不过气来,更觉没有了出门的劲头。不过,鸣蝉却不在乎,依旧在枝头高声喊叫,宣示着自己的不屈,把外界的热逼向了极限。好在小院有树,树下有阴影,偶尔经过的微风带着那么点点凉,觉着就很金贵,从来没有感觉到风的重要,而此时以为风就像暗夜里照进的一束光,让人一下子看到了希望。风过去了,光也消失了,希望又破灭了。风来了,光也跟着来了,就这样在希望与失望中煎熬着,等待着。只要坚持到傍晚,太阳的余温开始减弱,再加上不小心走过的风,才有了些许舒适。鸟类像不懂人类热的程度,早晨是多么欢快地出发,傍晚还是多么欢快地回家。它们驮着夕阳,载着收获,叽叽喳喳一直到渐无声息。
   城市里的热是加倍的,自然的热与拥挤的热,无奈之中便诞生了空调。而乡村的热是单调的,只要有风,就可以得到缓解,所以并没有热得死去活来。特别是夕阳西下,诗意与安逸便会不请自来。
   邀三五好友,伴一轮明月,携几缕凉风,对坐于一张桌几。可以赏月,可以小酌,可以叙旧,也可以畅想明天。小院不大,周围布满寂静,只有几个人的世界,简单而纯粹,如这磊落的月色。那夜,正好阴历十六,平日里没有人会在意月亮,可在这么朴素的夜里,乡村也就剩下这么一轮明月可以拿得出手。所以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月亮,透亮而沉静,柔和而丰满,似语又像无语。茶水里煮着月光,酒杯里盛着满月,觥筹交错中溢满热情。在这样的夜晚,有这样的意境,发生在这样一个小乡村的互动,对每个人而言,肯定是一部难忘的动画片。多年以后,同样的月夜,同样的场景,或多或少会想起,念起。
   热火朝天的夏日,从容恬静的乡村,应该是完美的组合。早晨的美景可以过滤掉匆忙中的焦虑,中午虽热也有消暑的阴凉,晚上更是有独占冰轮的气势。乡村千千万万,目之所及不过凤毛麟角。时代总能给予乡村最隆重的仪式感和安全感,每个乡村也能回馈给时代一部经典大片,回馈给历史一叠厚重的教科书。
  

共 22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字像一扇被轻轻推开的柴门,让读者顺着油墨香走进了最本真的乡村夏日。作者笔下的清晨是被鸟鸣泡软的,电线杆上的机灵鬼与 “布谷” 声交织成网,连玉米地都透着过日子的热气 —— 那些曾参差不齐的禾苗,竟在雨水里憋出整齐的精气神,多像乡土里藏不住的韧劲。​正午的热写得极妙,蝉鸣里裹着阳光的重量,树荫下的风成了奢侈品,这种带着汗味的真实,比空调房里的凉爽更有嚼头。最动人的是傍晚的月光,茶水里煮着银辉,酒杯里盛着圆满,三五好友的絮语漫过小院,把乡村的静谧酿成了醉人的酒。​字里行间全是对土地的熟稔:玉米价格超过小麦的生计账,精准扶贫户打理辣椒地的烟火气,晨练村民踏出的健康节拍,都让乡村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正在生长的鲜活生命。读罢仿佛鼻尖还沾着玉米叶的清香,耳畔萦绕着不肯歇息的蝉鸣,这大概就是好文字的魔力 —— 让每个读者都成了小院里的过客,把日子过成了值得回味的动画片。一篇充满泥土气息的散文佳作,散发着淡淡的田野芬芳,为我们吹散了夏日的炎热,把我们带回了儿时的乡村。倾情推荐,好文共赏!【编辑:淇水碧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718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5-07-17 21:14:29
  一篇充满泥土气息的散文佳作,散发着淡淡的田野芬芳,为我们吹散了夏日的炎热,把我们带回了儿时的乡村。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回复1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25-07-17 21:20:59
  感谢碧柳的精彩编按,辛苦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