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嘴冷(随笔)

精品 【东篱】嘴冷(随笔)


作者:天方夜谭 秀才,2061.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3发表时间:2025-07-18 12:44:48
摘要:生活中的嘴冷一般都是因为欠考虑或者过度自负,而历史上那些牛人的嘴冷,完全是为了立场或者国家民族尊严,心里有十足的底气,故意为之。

祸从口出。这是说嘴巴惹祸。到了现在,似乎这样的现象极少,但嘴巴说话伤人,让人哭笑不得的很多。人们称这样的人“嘴冷”,我们还是提倡善言暖语,让嘴巴少点冷气,多些暖意。
  
   一
   期末考试结束,我家小儿子成绩不错,八科成绩六个A和A+,总成绩也是A,依然名列年级前茅。我们做父母的深感欣慰。突然想起过年到一位婶子家串门,她家也有两个年龄相仿的外孙女。聊起来,她突然问我孩子成绩是B还是C,我心里马上不痛快,心说,这不是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吗!同时,我想起在03年,我买了人生第一辆小面回家,也是拜年到她家,她问我,是不是买的报废车?那时候农村正流行买快报废的汽车回来开,一般也就是三两千块钱。不过我也没过多地说什么,谁让我家原来穷,让人瞧不起呢!
   这次她说完我心里不痛快,回家和母亲说这事,母亲说,她这人心眼不坏,就是嘴冷。想什么说什么,不经过大脑,都是亲人,别计较。嘴冷,这个词很少听人说起,我想了想,确实生活中我也遇到过很多嘴冷的人和事。
   嘴冷,大概就是说出的话没有温度吧,或者是说话不能给人暖意,总觉得是冬天吹来一股西北风。
   我家小儿子要的比较晚,当年还算是超生,那年我36岁,媳妇儿35,和大儿子整整差了11岁。年龄的差距让我们在生活中闹了很多的笑话。媳妇儿生完孩子那年,又黑又胖,那时候二姐过来帮忙给我们带孩子,二姐比我大两岁,别看在农村,一直保养得不错。她们抱着孩子出门,竟被一位老太太说成二姐是媳妇儿的闺女,怀里的孩子就成了外孙,可气又好笑。
   小区里有一位来自我们老家昌黎的老太太,也是给儿子看孩子的。她整天大嗓门嘻嘻哈哈的,和我媳妇儿经常在一起逗孩子,晒太阳。如果有陌生人过来,老太太必然指着我媳妇儿逗人家:“唉,唉,你猜猜,她是孩子姥姥还是奶奶呀!”然后那人猜完,她必捧腹大笑,是孩子妈妈,哈哈哈!这样的嘴冷倒也没什么,都当是开玩笑。
   在小儿子成长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误解,拎得清的人就会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拎不清,嘴冷的还会说小儿子是我们孙子。嘴冷又像是说话不着调,说不准。
  
   二
   去年大姑父去世,我们田家门一大家子都去参加葬礼。一位大姑那边的亲戚,我喊姑父的人就又闹出了笑话。过年时节,我偶尔也曾遇到过他家几次,相互也算认识。我跟媳妇儿介绍这个叫姑父,不一会儿,这个姑父竟然指着我老婶,跟我媳妇儿说,这是你儿媳妇吧!我老婶身材好,保养得也不错,那也比我们大十岁上下,这下好了,两人都不高兴了。媳妇苦着脸说,我有那么老吗?老婶笑得弯下腰,说,这不是糟践人人吗,把我低下去两辈。大家都哭笑不得。吃饭间,这个姑父有把我三叔家弟弟误认为是我儿子。我这个弟弟和我儿子他都从没见过,他随口就说,这嘴也真够冷的。
   在农村,要排好辈分,如果一时不明,就应该观察,从他们的言谈中理清关系。
   去年我带小儿子参加初中班主任李老师孩子的升学宴,和很多不认识的人坐到了一起。端起酒杯大家就闲聊,话题就集中在哪个村子的,父亲是谁,和谁谁认识不认识之类的话。都是一个乡镇的人,我就说我是老师的学生,老家田峪,父亲原来是村里卖豆腐的,想必大家都认识,开矿搬迁完,现在住在新村。没提我在北京工作,更没说县城有几套房子。其中一位年龄看起来大我十多岁的人突然开口道:“你不如你的父亲!”这话说得我一愣,忙问此话怎讲?他说,做豆腐的人家基本都是村里的殷实之家,你到不了这个水平。还端着酒杯对着发愣的我说,我叫某某,是某学校的老师,我看人不会错。几秒钟,我在心中涌起几种怼他的理由,又压下了。难道是今天我穿得不体面,还是发型紊乱了?然后,我心中哑然失笑,和不了解我的人又何必争长论短,他只不过是嘴冷。没准就认为我在矿上上班,沾了搬迁的光。就没去理他,随口说,您说的没毛病。
   小时候听过这样一个故事。那时候还是生产队,村里两个人去县城赶集办事,中午下馆子吃饭。这两个人其中有一个个子特别矮,村里人都说他是太早抽烟,抽醉了骨头才不长个了。但身体匀称,也已经20多岁,由于烟不离嘴,外号叫做“三冒火”。饭店服务员过来热情地打招呼,说“你们爷俩这是赶集来了,快坐……”这是把他们当成父子了。还有村里卖肉的跟陌生人打招呼叫“大嫂子”的,遭人白眼甚至挨骂,人家还是没结婚的姑娘呢。
   这些都是嘴冷,说话欠考虑。完全可以避免这种尴尬,前者可以说“你们二位……”后者直接叫“大姐”,就没毛病了!
   前两年,我也出过一回丑。那天我去客户办公室,这个客户我不算太熟悉,只见过几面,多是迎来送往的客套话。当时,办公室里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儿,我这人喜欢逗孩子,看着孩子长得像老板,又在老板的地盘上,就跟他的员工问,这是老板的儿子吧,长得太像了。那人把头转过去,像是没听见。我环顾四周,发现别人偷着笑,就感觉不对劲。后来才知道,这个孩子是老板和一位女员工的私生子,公司谁都知道,谁也不曾点破,只有我当时嘴冷,闹了笑话。
   各种社会关系,很复杂,一般不能贸然确定人与人的关系,需要观察,采取一种模糊的口气说就好。
  
   三
   生活中的嘴冷一般都是因为欠考虑或者过度自负,而历史上那些牛人的嘴冷,完全是为了立场或者国家民族尊严,心里有十足的底气,故意为之。
   唐初的魏征有一张利嘴,每每朝堂议事,处处都为社稷着想,为百姓争取休养生息的空间。皇帝想修个宫殿他反对,养只鸟也怕魏征说他玩物丧志。很多次都怼得李世民颜面尽失,甚至气愤地说“早晚都要弄死这个乡巴佬”。可最后魏征病死,李世民却痛哭流涕说失去了一面镜子。
   包拯更是钢铁直男,敢拉着宋仁宗的袍袖,把唾沫星子都喷仁宗脸上,也要把话讲完。海瑞更是备好棺材,上书大骂嘉庆皇帝“嘉靖嘉靖,家家皆净”。
   做个忠臣相对容易,但做一个嘴冷的直臣,根于冒死直言,这就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智慧了。还好,他们碰到的都算是明君,至少不是昏君,最后都能得到善终。
   还有一个嘴冷的团体,叫做外交使节,他们代表着国家的脸面。苏武指斥匈奴单于:“南越杀汉使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单于气得不行,杀又不敢,放又不甘心,只好让他去北海放羊。
   前些年中美战略对话中,美方代表大放厥词,中方代表杨洁篪直接回怼:“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和中国谈判话……”这届外交人员被中国网名称为“外交天团”,直接把美方的脸放到地上摩擦。这是大国的底气。
   作为我们普通人,做事还是要三思而后行,谨言慎行。俗话说,三岁学会说话,一生学会闭嘴,尤其是在自己不了解的情况下和不熟悉的领域,更是这样。
   说话嘴甜的被人会说像是抹了蜜,嘴冷的人会让人感到六月寒。和谐社会,我们避免做一个嘴冷的人,也应该谅解那些嘴冷的人。
   一言刻薄三冬冷,嘴巴是语言的开关,把好嘴巴这道关口很重要,谨言慎言,说话懂得分寸,让嘴巴永远说有温度的话,这样的人才受人喜欢。即使嘴巴出来的话温度有点高,失真了,但那种鼓励的暖意也像炭火,烘烤着人去努力。
  
   首发原创于江山文学
  

共 28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生活中,言语如同奔腾的水流,既能润泽人心,也可能掀起伤人的波澜。从家庭琐事到社会交往,从日常闲聊到重大外交场合,言语的力量都不容小觑。这一组生活片段,看似琐碎平常,却深刻地揭示了谨言慎行的重要性。期末考试结束,小儿子传来捷报,八科成绩六个 A 和 A+,总成绩也是 A,依旧在年级名列前茅,作为父母的喜悦与欣慰溢于言表。然而,过年到婶子家串门时,她一句“孩子成绩是 B 还是 C”却如芒在背,让人心里不痛快。回想起 03 年买第一辆小面回家,同样在她家拜年时,她问“是不是买的报废车”。这般言语,恰似冷风,吹凉了人心。母亲一句“她这人心眼不坏,就是嘴冷,想什么说什么,不经过大脑”,虽为婶子开脱,却也提醒我们,说话前多些思考,能避免多少不必要的伤害。生活中,类似的“嘴冷”并不少见。小区里老家昌黎的老太太,与媳妇逗趣“猜猜她是孩子姥姥还是奶奶”,虽当作玩笑,却也反映出言语不当可能带来的尴尬。去年大姑父葬礼上,大姑那边的亲戚竟指着老婶问媳妇“这是你儿媳妇吧”,让两人都心生不悦。这些不经意的话语,就像一颗颗小石子,虽小,却能在平静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交场合,外交使节代表国家的脸面。前些年中美战略对话中,美方代表大放厥词,中方代表杨洁篪有力回怼:“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和中国谈判话……”“外交天团”以坚定的立场、恰当的言辞维护了国家尊严,彰显了言语的力量与智慧。生活中,我们虽是普通人,一言一行同样影响着身边的人。小时候听过的故事里,饭店服务员将两个同龄人误认成父子,这无心之语或许只是一时口误,但也反映出言语表达准确的重要性。言语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能传递温暖、增进感情;稍有不慎,便可能刺痛他人、破坏和谐。让我们都学会三思而后行,谨言慎行,用温暖、恰当的言语为生活增添光彩,让每一次交流都成为心与心的靠近,而非伤害的源头。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家庭、社会中营造出和谐美好的氛围,让生活充满阳光与爱。 很有趣的文章,写的很精彩!作者写得很风趣!【东篱编辑:滴善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718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7-18 12:45:39
  这篇散文妙趣横生!从家庭琐碎到外交场合,通过诸多实例,生动展现言语的双面性。生动提醒人们谨言慎行,才能营造和谐氛围,足见作者观察细致、笔力不凡,让读者在生活点滴中领悟言语智慧 。 问候天方老师,祝你夏安!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1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7-19 09:22:40
  昨天一天都在外面,回复来迟见谅。这些都是生活的小片段,相信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的例子,总结串联了一下,小文还很稚嫩,感谢老师精心按编和赞赏。祝老师清凉一夏,创作大丰!
2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7-18 16:45:20
  常听人说“刀子嘴豆腐心”,意思是说话难听但内心柔软,读了天方老师的文后,明白了这种人叫“嘴冷”,非常形象非常鲜活的词,酣畅淋漓地指出了这种人说话很是伤人,令人无语。若是街坊邻居、家人亲朋出现“嘴冷”,会破坏气氛,令人难受。其实,人心怎样又看不到,还不是透过语言来感受,还是不要做“嘴冷”之人,做“心热嘴也热”之人多好!当然,国际关系中,“嘴冷”则另当别论,“嘴冷”体现了东方大国的底气和原则,不惹事但不怕事!非常有意义有意思的文章,很幽默,很辩证,启人深省!感佩文思,问候天方老师,夏安!
回复2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7-19 09:26:29
  感谢罗老师驻足留墨,昨日外出,回复来迟,见谅。都是生活中的小插曲,最后一个说出老板孩子的故事,其实是另有其人,只是觉得按在我的身上说出来更有说服力,更符合逻辑。这些都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祝老师清凉一夏,万事如意!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8 17:12:10
  民间的语言最丰富最生动,嘴冷,我们这个地方没有这样的说法,但有“嘴毒”的说法,可能比嘴冷更厉害一点了,有着不饶人的气势。其实,古人的话是对的,说话谨慎,易三思而言,处于伤人,都是没有分寸所致。并非一开口就是为了干仗。天方老师根据自身的夜谈和观察,写出一堆嘴冷的故事,随笔的笔力层层开掘,由民间的到国家民族的层面。语言是人类有别于任何动物的本质区别,人与人相处,本来就是以温暖为纽带的,不然,人是最容易构成距离的动物。怀才抱器拜读,点赞佳作。问候天方老师夏祺,谨祝创丰!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7-19 09:30:55
  这其实就是发生在身边碎片化的几个小故事,写起来比较轻松。最后那个认出是老板儿子的梗,其实是发生在别人身上,觉得文中在写别人显得太啰嗦,就演绎在我的身上。祝老师清凉一夏,万事如意。
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7-18 18:31:08
  文章写得很有趣,让人忍俊不禁。“嘴冷”的人到处都有,也就是现在人所说的“情商低”吧,说话欠考虑,常给人难堪,引人误解,产生隔阂。老师从日常的“嘴冷”写到忠臣的直言不讳,给人思考,给人启迪。好文章,学习点赞,祝老师夏日吉祥!
回复4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7-19 09:33:45
  老师说对,就是情商低,说话不经过大脑,很多也是无心之失。当时看老师的作品,受到启发,老师当时在评论里鼓励我写出嘴冷,这不是出炉了吗。一篇简单的小文,烦劳老师磨目了,祝清凉一夏,万事如意!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18 19:29:58
  面对嘴冷,还是要包容。一代人可能是性格使然,就像豆腐心刀子嘴吧。不过,谨言慎言,才是做人的境界。古人说,言多必失,有道理。天方老师的随笔触及人情世故,教我们怎样说话,极有参阅价值。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7-19 09:36:48
  老师说得对,要包容,更何况很多人也是无心之失。我也就是敢在这里啰嗦,很多文章都不在公开场所发表,怕引起不适。再谢老师留言。前天外出了,昨晚才回来。回复来迟吗,见谅!
6 楼        文友:明镜亦非台        2025-07-19 17:54:52
  还真有这样的人,天生就有煞风景的基因。有趣的文字。
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曾在许多文学网站发文交流,乐在其中。
回复6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7-19 22:09:49
  都是生活中遇到的段子,有的可笑,有的可气,也有无心之失,感谢老师到访留墨,祝老师开心快乐!
7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7-20 10:53:23
  “嘴冷”这词第一次见识,我们这里叫“嘴贱”,意思都差不多。管好自己先管好嘴,祸从口出,确实。老师用事例阐述了嘴冷带来的不良后果,拜读佳作,祝福老师!
回复7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7-20 11:37:35
  一篇简单的小文,记录一下生活中的小事,感谢老师到访留墨,辛苦了。祝老师清凉一夏,万事顺意!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