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星月】致那时年少懵懂的她(散文)
一
小时候,她是不是好孩子,得大人说了算。在老师和大人们眼里,好孩子是听话的乖乖娃。按此推理,她应归好孩子之列。
上小学时,在村学念书,班上十几个同学都是同村的玩伴,大家在一起和睦而愉快。代课的民办老师认真负责,对学生一视同仁,无论穷富,都不薄此厚彼。学生呢,视老师为圣人,只要是老师说的话,那就是“圣旨”。谁敢说老师的半个“不”字,大家就视他“反动派”。
她学习优秀、无是无非,每学期三好学生非她莫属,赢得老师和同学喜欢。老师常在她妈跟前夸她,说填写通家书时,找不到一条缺点,可人无完人,通家书怎么能全填优点呢?她妈说这孩子在家有点懒惰。那好,缺点就填这条吧。她听了很纳闷,自己在家常干力所能及的活儿,怎么说懒呢?既然这样,那就以后学勤快点。她默默改变自己,要做一个好孩子。
在老师表扬和鼓励的浇灌中,小学生活画上了圆圆的句号。
长大后回想过去,在她所有的上学经历中,只有小学生活最为快乐。
二
上了初中,感觉和小学是那样的大相径庭。几十个学生的大班级就得像一锅粥,她就像其中的一颗米粒,在锅中沉沉浮浮,不知所以。同学之间也不再那样心照不宣,好似谁都比她懂得多,比她厉害。淘气学生总爱搞恶作剧——比如往教室虚掩的门扇上方搁扫帚,进来的同学推开门时,笤帚砸在身上,逗得大家开怀大笑;往讲台的凳子上偷偷洒水,老师上课时坐上去弄湿屁股,大家就偷偷地笑,仿佛只要这样才大快人心;背地里给老师起外号,把英语老师叫做“哎录一娃丝娃丝呕嗯赖丝(lesson)”;给数学老师起的更滑稽,叫做“艾克斯加瓦一,等于尿骚气”(x+y=?);有那么几个同学仿佛智慧无穷,总能想出花样来惹笑话。在他们面前,她觉着自己就是个傻瓜。
做值日生时,她以为大家会像小学那样同心协作不分你我。然而,在她老老实实低头扫地时,忽然一起做值日的一个女生大声叫到:“你扫那边我扫这边,旮旯处你扫!”说着就用扫帚柄在地上画了一道楚界汉河。她惊得无言以对。长大后想,这对她也是小小的成长。有个女生如潮,血弄在了凳子上,几个男生围着凳子大呼小叫:“快来看呀,谁谁谁来月经!好丢人啊!”幸好那个女生不在现场,否则会尴尬得钻老鼠洞。那时女孩子发育迟缓,就连她都认为来例假是不光彩的事。
课堂上,她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和她一样,对好多知识概念无论如何都弄不明白——什么“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建筑高大屋顶吗?“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含义无法理解,死记硬背就像背天文数字。更不可思议的是,螺丝就是螺丝,怎么还分“公螺丝”和“母螺丝”?物理老师讲这两个词时,会不会害臊?而这些困扰她的难题,长大后却不攻自破。
——都说每朵花开的时间有迟有早,也许她就是迟开的那朵花。
三
兴许是长大了,兴许是环境所致,初二时,她变得不再唯唯诺诺。
中学在叫普照寺的地方,离她家有好几里地。学校规定,除了山里学生,其他的一律要参加早操。她家离学校不止是远,还隔了一条河,河虽不大,但没有桥便如隔山。汛期涨水,冷月天趟河如刀子割脚腕暂且不说,冬天早起乌漆麻黑,她和几个同学走在旷野甚是恐惧。偶尔还能听见一声狼叫,吓得浑身起鸡皮疙瘩。她恳求班主任免去早操,但没有批准,原因是影响班级出勤分数。
一次到校已经下操了,班主任在教室检查,她偷偷从后门闪进去坐在座位上,赶紧拿出课本假装没有迟到的样子。这并没有逃脱老师的法眼。
老师指着她:“你站起来!”
“你什么时间进的教室?”
“进来好一阵子了。”她站起来故作镇静地回答。
“从哪里进来的?”
“从门里。”她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竟敢和老师一对一。
“我看你是飞进来的吧?!”
……为此,她暂时失去了上课的资格,只能每节课都在门外站着。站得无聊了,索性趴在窗子上,伸出脑袋往教室看,老师见状,气得用教鞭指着她骂。
收发室的老头是个和善之人,笑眯眯叫她过去,语重心长地开导:“你娃真是年幼无知,犯了错给老师认承认错误不就是了,上课站门外咋行?老师只是吓唬吓唬你,当真还会开除你不成?赶快去给老师认个错吧!”
她没有勇气去认错。硬着头皮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妈妈。妈妈找了小学老师,带她去班主任家道歉。
她又回到教室上课了。
四
有一天,语文老师发试卷时忽然对她眉开眼笑,表扬她的作文写得好,得分全级第一。同学们对她也和之前不一样了,好似才发现了她的存在。说实话,那时学生写的作文像邦八股,不外乎是三大段:开头形势一片大好,中间在把差距找,结尾来把决心表。她那次不过是大胆地把读过书的优美句子用到了作文中,出乎意料得了高分。
在中学,老师不光关注学习好的学生,对颜值高、家庭条好、穿戴新炫,以及干部子女,都是偏爱的。课堂上回答问题,老师要么点名学习好的,要么是学习差的,中不溜的学生往往会被忽视。她也是被忽视的那个。
历史课上,老师点名让解答“焚书坑儒”,她相信自己能答好,但老师把机会却没有给她,叫了两三个都是结结巴巴的。她心有不服,就拿出一根头绳在桌子上摆弄。老师的眼球被吸引过来,立马叫她站起来回答问题。
她对答如流,老师同学都睁大了眼睛看她。
“哇,原来你啥都会呀!”老师颇是意外。
她感觉脸上从来没有过的光彩,内心如食蜜糖。
五
不知不觉中,毕业在即,她忽然觉得前路茫茫,找不见方向。同学们常聚一起各抒己见:怎么活着才有意义。有的认为“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不管是臭名还是美名,只要能留名就行。有人还举了例子,某某人用炸药包炸毁了……,这也算壮举,也算遗臭万年。她越听越是云里雾里,人一长大怎么就会有这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实在太恐怖了。而事实证明,大家不过是随便说说给嘴巴解馋,谁也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谁也都平平淡淡活着,像野草一般努力生长。。
曾经那个没心没肺的她,也有了烦恼。对未来没有把握,万一考不上高中怎么办?回家当农民?不不不,风吹日晒的,那不是想要的生活——她心里像长着一团乱麻,怎么都理不清。她在妈妈面前叹息:“人活着有啥意思,还不如死了的好。”没有文化的妈妈讲不出一二三,也不懂心理疏导,狠狠一顿臭骂:“……死了除了骨尸烂得早,还有什么好……”她看到妈妈严厉的目光,一声不敢吭,暗自发誓不再说这样的话。当她长大为人母后,才明白有的话对妈妈来说,就是刀子从她心上扎。
她和要好的同学一起,在茫然中寻找出口。她俩悄悄躲在放学后的教室,给某报社心里话栏目编辑写信——
亲爱的编辑,您好!
.我们是即将初中毕业的学生。在将要跨出校门的时候,不知道前路在何方,我们迷茫,痛苦……
请您给我们指点迷津。
……
郑重其事地把信装入信封,就像找到了救星,心里畅朗了许多,仿佛一条宽阔大道就在不远处等自己。信发了出去,期盼早日见到回音。
然而,寄出的信如泥牛沉海。奇怪的时,她的烦恼忽然消退了。她和同学俩谁也没有再提写信的事,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她好似忽然开了窍,浑身生出一股从来没有过的劲头,买了学习资料闭门备考,迎接冲刺时刻。欣慰的是,最后临阵磨刀,不光磨得亮,还如一把利剑划开了迷雾,眼前出现了一束亮光。
——后记
多年以后,她成了一名老师,面对学生,总想起年少时的自己,想起自己,就琢磨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学生。她甚至觉得:年少懵懂的自己尽是那样的真实、纯粹、可爱,清澈如泉水,没有半点杂质。只是,走过了漫长的岁月风尘,把年少时的许多东西给丢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