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漫步地缝丹霞(散文)

精品 【流年】漫步地缝丹霞(散文)


作者:快乐一轻舟 进士,7142.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9发表时间:2025-07-18 17:19:52

【流年】漫步地缝丹霞(散文) 大约亿万年前,陕北黄土高原,甘泉之地,轰隆隆,山崩地裂,黄土大山,裂开一道道缝隙,宽窄各异。然后,亿万年,狂风暴雨,山洪暴发,地表又一次次被切割,一次次被冲刷,地缝里,白垩纪紫红色的粗砂岩,表面覆盖的苔藓与腐殖质,让神秘的甘泉大峡谷,逐渐呈现色彩奇幻的丹霞迷境。随着时光推移,甘泉大峡谷神秘奇幻的地缝丹霞奇观,越来越成熟丰稔,越来越魅力无穷。然而,亿万年过去,它犹如隐居深山遁迹避世的隐士,默默隐匿于黄土高原的地缝之中,深藏不露。
   也许,是金子总要发光,是美景总要一露峥嵘,这就是天意。2017年初,一位来自北京的地质摄影爱好者,偶然发现了甘泉大峡谷彩色梦幻般的秘境,它才像一位藏“藏在深闺人不识”的新娘,被揭开了盖头。它天然去雕饰的美貌,一面世,即惊世骇俗,被称为“中国的羚羊谷”。那之后不久,喜欢探奇的人们,如潮水般,一波波涌来,争睹它的美丽容颜。
   2025年5月中旬,我也加入了探秘之旅,前来一睹甘泉大峡谷这山峡地缝里的丹霞奇景。
   我和同行旅伴一起,先后走进了桦树沟峡谷、龙巴沟峡谷和月牙谷峡谷。每一条峡谷里,都呈狭缝状态。桦树沟,在地下二十到二十五米之间,谷底最窄处,只有二十厘米。龙巴沟,在底下十至二十米之间,最窄处,仅有五厘米,有些地方,需要攀爬或者俯下身子,才能勉强通过。月牙谷,在地下十多米深,高十余米,是谷底比较宽阔的峡谷,像一条底下巷道。窄处三米,最宽处,有八米宽。
   刚下到地缝中,光线暗淡的地方,眼睛还不适应,身前身后,黑黢黢一片,时间长了,才慢慢看清,岩壁波纹,凹凸起伏,还有附着其上的苔藓和腐殖质,其颜色,或垩白,或暗紫,或墨绿,或黯黑,或深黄,或深褐,皆幽暗昏昧,神秘朦胧。
   我们很幸运,碰上了天朗气清的好日子,又是在中午前后,钻进黄土高原的峡谷缝隙里游览,因而,仰头望去,明亮阳光照射到的区域,紫红砂岩,苔藓,腐殖质,蓦然之间,被七彩魔灯照亮,一起鲜明靓丽起来。红绿黑白黄,多种色彩,丰富蕴藉,交织融合,绮丽变幻。而紫红砂岩起伏跌宕的波纹,如七彩波浪,曲线流畅,旋转翻滚。一幕幕绮丽变幻的美景,宛若视频画面,在我眼前,承前启后,一幕幕,接连打开。让我的双眼,应接不暇,心里,不由暗自赞叹。前后游客,啧啧赞叹者,大有其人。
   三条地下缝隙,长短不同,宽窄各异,漫步其中,享受了一场五彩迷离的视觉盛宴,我才体会到,人们赋予它“地缝丹霞”美誉,真的是名副其实,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三条峡谷,有共性,又各有韵致。
   桦树沟,有一部分岩壁的纹理,让我想起了在俄罗斯和我国北疆所见到的桦树。许多枝杈,呈放射状,昂然向上,在阳光映照下,五彩闪耀,犹如造物主信手描摹的色彩斑斓的桦树林,是天造地设的大自然美学精品。怪不得,要被称为桦树沟。
   漫步其间,仰望岩壁,象形奇景,接连展现。
   一处不规则的圆洞,投射下阳光,犹如“天空之眼”,灿烂明亮。眼睛周围,苔藓和腐殖质,犹如黛色弯眉。纤细的绿色植物枝条,投射暗影,宛若一根根细长睫毛。
   一块岩壁,酷似猿人之形,居高临下,欢迎游客到来。故被称为“人祖图腾”。
   两块岩壁,曲线优美,凹凸有致,阳光投射下来,犹如身姿曼妙的窈窕仙女,俯瞰人间。故曰:“仙女思凡”。
   有一段漫长而曲折的沟谷,下宽上窄,宛若隧道,犹如穹窿,灿烂阳光,从窄窄的缝隙里投射进来。隧道穹窿幽深神秘,造物主却又在正头顶上,投射下缕缕光芒,犹如圣光,招引游客迤逦前行。漫步其中,自然有穿越时光隧道之感,故名:“时光隧道”。
   一走进龙巴沟,便感到湿气氤氲,应该是洞内常年湿润所致。岩壁覆盖的青苔,比桦树沟厚重。厚厚的青苔,绿意盎然,和紫红色砂岩,形成鲜明对比,阳光照射进来,不仅色彩绚丽,而且,更富有合奏曲一般的层次感。
   因水流冲刷,部分区域的岩壁,光滑如镜,纹理清晰,曲线流畅,其波浪状线条,柔和优美,宛若年轮,被称为“崖壁年轮”。
   有两块岩壁,宛若热恋男女的头像,含情脉脉,相向而视,两张嘴唇,几乎零距离,形同深情接吻,故被命名为“千年之吻”——何止千年,也许一万年也不止。
   有一部分岩壁,嶙峋参差,褶皱紊乱,其形状,拙怪奇特,宛若假面舞会上,霓虹灯闪耀之下,一群年轻人任意舞蹈,各行其是,不循规矩,不守章法,其癫狂恣肆之态,难以详尽描摹。故曰:“疯狂的石头”。
   一部分岩壁,因风化侵蚀,形成蜂窝状孔洞,在阳光照耀之下,密密麻麻的蜂窝,数不尽的窝洞,反射出深浅不同明暗各异的斑斓光彩,煞是迷人。
   龙巴沟,原名“李家沟”。之所以叫龙巴沟,是因为一段神话故事。据说,河洛龙王的儿子洛图,因同情久旱不雨的李家沟老百姓,瞒着其父亲,偷偷修改行雨令,为此地连降甘霖,让此地“十年九不旱”。其父得知之后,大为恼怒,将其锁在李家沟,让他在此地爬行,以示惩戒。当地老百姓,为纪念龙子洛图,将李家沟改名为龙爬沟,后来,又改作龙巴沟。推而广之,这一片峡谷,也因“十年九不旱”而被统称为雨岔大峡谷——也就是今天的甘泉大峡谷。这一段神话故事,为龙巴沟——也为雨岔大峡谷——增添了人文色彩。
   月牙谷底,最为宽阔,涧溪婉转,流水潺湲。上部,又极为狭窄。两侧岩壁陡峭,有大型交错层理,又有许多节理裂隙。岩壁上,不仅覆盖青苔,还长着低矮灌木,一派生机盎然的微生态系统。明媚灿烂的阳光。透过狭窄的裂隙,射入峡谷,折射在紫红砂岩壁和青苔及灌木丛之上,宛如教堂彩窗折射的圣光一般,闪耀五彩光芒,呈现出从橙红到朱砂红的渐变效果,令游客如痴如醉,故被称为“天使之光”。
   一众游客,一边游览,一边举着手机或端着相机,一一捕捉瞬息万变的五彩梦幻奇景。他们,不仅要现场游览甘泉大峡谷的地缝丹霞奇观,而且,要将它们保存下来,以供以后反复查看,也可以发在网上,与亲朋分享。我在其中,亦是如此。
   而且,当天晚上,就整理一下所拍摄的图片,又简单附上文字,发了美篇。现如今,又写下这篇散文,更深入地记叙描摹一下五彩秘境的神奇迷幻及其带给我的审美感受。也期望能给读到此文的读者们,带来阅读快感和审美愉悦。
  

共 24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历经亿万年的地质层,在陕北黄土高原深处,悄然雕琢出甘泉大峡谷这一方奇幻秘境。跟随作者笔峰引领我们深入这“地缝丹霞”的彩色迷宫。步入桦树沟的桦林奇纹,龙巴沟的氤氲湿意与人文传说、月牙谷的天使之光,无不令人惊叹。光影流转,色彩斑斓,宛如置身魔幻之境。作者的目光不仅细腻捕捉了岩壁的波纹、色彩与象形奇观,更将那份“应接不暇”的视觉震撼与心灵感应跃然纸上。文字流畅,画面感很强,仿佛读者与作者共赴这场深藏黄土之下的视觉盛宴,感受中国的羚羊谷那天然去雕饰的惊世之美。好文章有深度。流年推荐阅读。【编辑:素心若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719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5-07-18 17:32:31
  感谢素心的编审,更感谢精彩的编者按语。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2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5-07-18 18:36:36
  文章紧扣核心突出地缝丹霞的独特性地质成因、色彩、光影和三条峡谷的不同韵致。彩色迷宫、光影流转、色彩交响、鬼斧神工、视觉盛宴保持与诗意的文风一致,语言凝练优美读来让人回味无穷。遥祝夏怡!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2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5-07-18 19:58:16
  谢谢,你辛苦了。点评真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