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晓荷】拜大佛(散文)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晓荷】拜大佛(散文)


作者:汪震宇 举人,4807.8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2发表时间:2025-07-19 08:41:57

【江山·见证】【晓荷】拜大佛(散文) 要说我这辈子最难忘的一趟“旅游”,那得是数我六岁那年跟奶奶去山里拜大佛。您猜怎么着?那趟旅程,比现在的过山车还刺激,比庙会的糖画还让人惦记。就是可惜喽,陪我折腾的那个人,早就不在了。
   那会儿我刚上幼儿园大班,满脑子都是孙悟空和奥特曼,对“拜佛”这事儿压根就没什么概念。奶奶却很是上心,头天晚上就翻箱倒柜,找出件红底黄花的小褂子,非得让我穿上。“明儿见大佛,得穿得精神点!”她一边给我系扣子,一边用袖口擦我鼻子上流出来的大鼻涕泡,“大佛见了高兴,保准让你多吃两碗饭。”我摸着褂子上扎人的金线,心里直犯嘀咕:这大佛难道比我妈还厉害?还管吃饭呢?
   第二天鸡还没叫三遍,奶奶就把我从被窝里薅出来了。她背着个蓝布包袱,里面鼓鼓囊囊的,我掂了掂,沉得都能压垮咱家的那只下蛋老母鸡。“这里面是给大佛的供品,”奶奶神秘兮兮地说,“有你爱吃的桃酥,还有我蒸的枣馍,大佛吃了,就保佑咱娃长高个。”我一听有桃酥,立马精神了,蹬着小布鞋就往外跑,结果被门槛绊了个狗吃屎,褂子上沾了块泥。奶奶赶紧来扶,拍着我后背笑:“你这是给大佛磕头呢?还没到地方就急着行礼啦?”
   去山里得坐拖拉机,那玩意儿突突突的,比村里的大喇叭还吵。我和奶奶挤在车斗里,周围全是去赶集的乡亲。奶奶怕我摔下去,把我搂在怀里,蓝布包袱垫在我屁股底下。拖拉机一颠,包袱里的桃酥“哗啦”响,我就趁奶奶不注意,偷偷掀开个角摸一块。刚塞到嘴里,就被奶奶的手按住了:“这是给大佛的,你偷吃了,大佛该不高兴了。”我含着桃酥嘟囔:“大佛那么大,少吃一块看不出来。”奶奶点着我的脑门:“佛眼亮着呢,啥都瞅得见。”现在想想,那会儿的佛,在我心里就是个爱吃桃酥的大胖子,比隔壁王大爷还能盯人。
   下了拖拉机,还得走山路。那路啊,比我奶奶的皱纹还曲折,石头块子硌得我脚底板生疼。我走两步就耍赖,蹲在地上说腿疼。奶奶也不催,从包袱里掏出个枣馍,掰一半给我:“吃口馍就有力气了,到了地方,让你摸大佛的脚,能治百病。”我叼着枣馍,看着奶奶佝偻的背影,她的小脚踩在石头上,像只蹒跚的老母鸡,可手里的包袱却拎得稳稳的。那会儿我不懂啥叫心疼,就觉得奶奶的背怎么有点弯,是不是被包袱压的?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远远就看见山上有个大影子,像村里戏台上演的天兵天将。“那就是大佛!”奶奶指着影子说,眼睛亮得像夜里的星星。我眯着眼睛瞅,那大佛盘腿坐着,比村头的老槐树还高,脑袋快顶到云彩里了。“他咋不下来走走?”我问。奶奶拽着我往上爬:“大佛得在那儿坐着看门呢,跟咱村的老支书似的,不能随便动。”我似懂非懂,心里却觉得这大佛挺可怜,坐那么久,不累得慌吗?
   爬到半山腰,我实在走不动了,一屁股坐在台阶上,说啥也不挪窝。奶奶放下包袱,从里面掏出个小瓷瓶,倒了点水给我喝。那水甜丝丝的,比咱家水缸里的好喝。“这是山泉水,”奶奶说,“大佛喝的就是这个。”我咂咂嘴,突然有了个主意:“奶奶,咱把这水装起来带回去吧,给我爸泡茶叶。”奶奶被我逗笑了,眼角的皱纹堆成朵菊花:“你这娃,啥都想占为己有,大佛该说你贪心了。”
   好不容易到了大佛跟前,我仰着脖子看,脖子都快拧断了。这大佛是石头雕的,脸上光溜溜的,鼻子比我家的水缸还大,耳朵垂到肩膀上,跟年画里的胖娃娃一个样。佛脚前摆着好多供品,有苹果,有馒头,还有几串亮晶晶的糖葫芦。奶奶放下包袱,先拿出块布把供桌擦了擦,然后摆上桃酥和枣馍,又从怀里摸出三根香,用火柴点着。香烟袅袅的,呛得我直咳嗽。奶奶拉着我磕头,我跪在蒲团上,膝盖硌得慌,偷偷抬眼看大佛,他笑眯眯的,好像在看我笑话。
   “跟大佛说,要长高高,考大学。”奶奶在我耳边念叨。我心里却在想:大佛,你能让我天天吃桃酥吗?还能让我家母鸡多下两个蛋不?正想着,突然发现大佛的脚趾缝里卡着块桃酥,比我偷偷吃的那块还大。我赶紧指给奶奶看:“奶奶你看,大佛真吃桃酥了!”奶奶顺着我指的方向一看,捂着嘴笑:“那是前几天来的小孩塞进去的,大佛嫌他淘气,没吃呢。”我不信,挣开奶奶的手就往佛脚跑,想把那块桃酥抠出来,结果被门槛绊了一下,正好扑在佛脚上,嘴唇磕在石头上,咸咸的,出血了。
   奶奶吓坏了,赶紧来给我擦嘴,眼眶都红了:“都怪我,没看好你。”她一边给我吹伤口,一边对着大佛作揖:“大佛莫怪,娃小不懂事,您大人有大量,别跟他计较。”我含着眼泪摸佛脚,石头凉丝丝的,上面光溜溜的,好像有好多人摸过。“奶奶,大佛的脚咋这么滑?”我问。“因为摸的人多呀,”奶奶说,“大家都想沾沾大佛的福气。”我摸着佛脚,突然觉得不疼了,心里还挺得意:原来我跟大佛这么亲近,他都让我摸脚呢。
   拜完大佛,奶奶拉着我在旁边的树荫下歇脚。她从包袱里拿出剩下的桃酥,这次没拦着我,让我敞开吃。我一边吃,一边看山下的村子,小得像我玩的积木。奶奶摸着我的头,看着大佛的方向说:“咱娃以后要走出去,到大城市去,比这山还高的地方。”我嘴里塞满桃酥,含混不清地说:“我带着奶奶一起去,让大佛也去。”奶奶笑出了眼泪,说:“大佛得在这儿守着家呢,奶奶也得守着家,等你回来。”
   回家的路上,我趴在奶奶背上睡着了,梦里全是大佛笑眯眯的脸,还有桃酥的香味。奶奶的背不宽,却比咱家的炕还暖和,我迷迷糊糊地抓着她的衣角,听见她哼着不成调的小曲,一步一步踩在石头路上,像打拍子似的。
   后来我真的走出去了,去了比山还高的城市。每次打电话回家,奶奶总问我:“吃了吗?穿暖了吗?”就像当年担心我在大佛面前失礼似的。她还说,每年都去给大佛烧香,告诉大佛我在城里挺好的,让大佛继续保佑我。我让她别再爬山了,年纪大了不安全,她总说:“没事,我身子骨硬朗着呢,大佛看着呢。”
   直到那年夏秋交替的时节,我接到家里的电话,说奶奶走了。我赶回去的时候,院子里的老槐树落光了叶子,蓝布包袱放在她的床头,里面整整齐齐叠着那件红底黄花的小褂子,还有半包没吃完的桃酥。我摸着褂子上已经褪色的金线,突然想起那天在佛脚前磕的头,想起奶奶说大佛看着呢,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止都止不住。
   去年清明,我回了趟老家,特意去了趟山里。大佛还坐在那儿,笑眯眯的,只是脸上多了几道裂纹,像奶奶晚年的皱纹。我在佛脚前摆上桃酥和枣馍,学着奶奶的样子磕了三个头。风吹过树林,沙沙的响,好像有人在我耳边笑:“你这是给大佛磕头呢?”我抬头看大佛,他的脚趾缝里,好像还卡着块桃酥,亮晶晶的,像颗眼泪。
   下山的时候,我走得很慢,一步一步踩在石头路上,就像当年奶奶背着我那样。阳光穿过树叶,落在地上,像撒了一地的金线,我突然明白,奶奶说的大佛,其实就是她自己啊。她用那双小脚,丈量着山路的长度;用那个蓝布包袱,装着对我的牵挂;用一辈子的守望,给了我最踏实的保佑。
   现在我每次吃桃酥,都觉得有股山泉水的甜味。只是再也没人会拍着我的脑门说:“给大佛留点。”也没人会在拖拉机上把我搂在怀里,用包袱给我当坐垫了。
   唉,这人呐,不管走多远,心里总有个“大佛”,那是家的方向,是牵挂的重量。只是我的“大佛”,换了个地方守望,在云彩里,在风里,在我每次回头望的目光里。
   可惜喽,再也不能跟她老人家拌嘴,说大佛偷吃桃酥了。
  

共 29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六岁时跟奶奶拜大佛的经历为线,织就了一段浸满童真与疼惜的记忆。红底黄花的小褂子、蓝布包袱里的桃酥、曲折山路上的枣馍,还有大佛脚趾缝里的点心,每一个细节都闪着温暖的光。奶奶的“佛”,藏在蹒跚的脚步里、眼角的泪光中、“佛眼亮着呢”的念叨里。她用小脚丈量山路,用包袱装满牵挂,把对孙辈的期许全寄托在大佛身上。那时的“佛”是爱吃桃酥的胖子,长大后才懂,真正的“佛”是奶奶。如今大佛仍在,奶奶却成了“云彩里的守望者”。桃酥的甜、山泉水的清、佛脚的凉,都成了乡愁的密码。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何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何叶        2025-07-19 10:46:04
  这篇散文以孩童视角回忆与奶奶拜佛的温馨往事,通过桃酥、蓝布包袱等细节,展现祖孙间深厚情感。文字质朴动人,将佛脚前的童趣与人生况味自然交融,道出亲人离世后的思念与顿悟。文末点明"大佛"实为奶奶的化身,升华主题,令人动容。
何叶
回复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7-21 08:35:33
  收到小姐姐老师对文章的肯定,心里像被暖阳裹住一样温暖。您的认可不仅是对这篇文字的鼓励,更让我对写作多了份坚定,往后会带着这份力量继续深耕,谢谢您!
2 楼        文友:何叶        2025-07-19 10:46:27
  学习小汪同学新作,周末好。
何叶
回复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7-21 08:37:37
  收到小姐姐老师对文章的肯定,心里像被暖阳裹住一样温暖。您的认可不仅是对这篇文字的鼓励,更让我对写作多了份坚定,往后会带着这份力量继续深耕,谢谢您!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