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宁静】黔山秀水记(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宁静】黔山秀水记(散文)


作者:陈俊义 布衣,13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5发表时间:2025-07-20 08:21:27
摘要:原创首发

一、雾里青崖
   早上的雾把黔山裹得严严实实,我站在梵净山半山腰,瞅着那些白花花的雾气从峡谷里往上爬,像刚洗完的棉花被晒在石头上,潮乎乎的。松针上挂着的小水珠,太阳刚露个脸就亮得晃眼,风一吹噼里啪啦往下掉,砸在青石板路上,跟撒了把碎珠子似的。
   带我们爬山的田老汉,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烟杆叼在嘴里,铜锅在雾里一明一灭。“这雾是山的魂灵”,他吐口烟圈说,“瞅哪儿雾最厚,底下准藏着几百年的老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过去,雾里头果然有团黑糊糊的影子在晃,看着像条大蟒蛇盘在石头缝里,等我们顺着石阶再往上挪几十步,风一吹雾散了,才看清是几棵连在一块儿的冷杉,树身粗得得俩人合抱,树皮上的绿苔厚得能攥出水。
   忽然一阵风刮过来,雾像被人用手扒开似的,远处的山一下子全露出来了。这些山跟北方的不一样,没那么多棱棱角角,倒像被雨水泡软的青玉疙瘩,一个挨一个从脚底下铺到天边去。最高那座山顶上戳着块裂成两半的大石头,田老汉说那是弥勒佛的椅子,早先佛祖在这儿讲经,风把经文吹得满山都是,所以这儿的草草木木都带着点灵气。
   田老汉蹲在背风的石头底下卷烟,说这山是活的。“你仔细听”,他侧着耳朵,“石头在哼歌呢。”我屏住气,还真听见隐隐约约的嗡嗡声,像是远处的水在流,又像地里的树根在使劲往深扎。后来才知道,是风钻过石头上的窟窿眼儿,黔山的石头全是蜂窝似的小眼儿,风一穿就跟吹笛子似的。
  
   二、溪穿石罅
   下山的时候碰见条小溪,田老汉说这是太平河的头。
   溪水从一块大青石底下冒出来,那石头像被斧头劈开道缝,水先细溜溜地挤出来,一落地就散成无数小水珠子。水边的圆石头被冲得溜光,红的像玛瑙,绿的像翡翠,有的石头上还带着花纹,跟谁用笔画上去的山水画似的。
   我们顺着溪边的小路走,溪水一会儿跑到左边,一会儿绕到右边,跟个调皮孩子似的追着人跑。碰见陡坎子就往下跳,成了小瀑布,水花砸在底下的深潭里,叮咚叮咚响,脆得像摇铃铛。田老汉说这是山姑娘在唱苗歌,潭水绿得发蓝,水底的石头看得一清二楚,偶尔有几条小鱼游过,像撒在绿绸子上的金片片。
   走累了坐在溪边的大榕树下歇脚,这树怕有上百岁了,树根乱七八糟缠在石头缝里,有的根须垂到水里,泡得发白。树影投在水面上跟着波摇晃,像幅会动的水墨画。田老汉拿随身带的葫芦舀了点溪水递给我:“尝尝,甜着呢。”我喝了一口,凉丝丝的还带点草木香,比城里卖的矿泉水好喝多了。
   溪边的草地上开着各种小野花,红的黄的紫的,星星点点像撒了把糖豆。几只蝴蝶在花丛里飞,翅膀上的花纹花花绿绿,田老汉说那是梁山伯祝英台变的,“在这儿住几百年了,守着这条溪呢。”我笑着问他咋知道,他指了指溪水拐弯的地方,那儿有块石头真像两个人抱在一块儿。
  
   三、云栖古寨
   顺着溪水往下走,就到了个叫云栖寨的苗家寨子。
   寨门是老杉木做的,上面刻着花纹,虽然磨得快看不清了,可还能看出当年挺讲究。门楣上挂着块匾,写着“云栖寨”三个大字,字看着挺有劲儿。进了寨门是条青石板铺的小巷,两旁的吊脚楼木头柱子都发黑了,可看着特结实。
   寨子里静悄悄的,就几只鸡在石板路上溜达,时不时咯咯叫两声。吊脚楼的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红辣椒和玉米棒子,像给灰扑扑的木楼系了条花腰带。几个老太太坐在门口纳鞋底,看见我们走过,咧着嘴打招呼,虽说讲的苗话听不懂,可那股热乎劲儿让人心里暖暖的。
   田老汉带我们去了寨子里的老祠堂,门是关着的,一推开门就闻见股淡淡的香火气。里头挺暗,就几缕阳光从窗户缝里钻进来,照在落了灰的供桌上。供桌后面挂着幅大画像,画的是个穿苗王衣服的老头儿,眼神挺凶,像盯着每个进来的人。
   祠堂墙上挂着好多老农具,有犁耙镰刀,还有些叫不上名的家伙。田老汉说这些都是老祖宗用过的,“那时候没机器,种地全靠这些玩意儿。”他指着一把锈得厉害的镰刀说,“我爷爷就用这把刀割过稻子,一天能割一亩多地。”
   从祠堂出来顺着小巷接着走,到了寨子尽头是片宽敞的打谷场,边上有棵巨大的枫香树,树干得四五个人才能抱过来,树枝往四周伸展开,像把大伞。田老汉说这树有五百多岁了,是寨子里的“神树”,每年收完庄稼,寨子里的人都在这儿烧香,求来年别旱别涝。
  
   四、瀑落深潭
   离开云栖寨,田老汉说要带我们去个“真正好看的地方”。
   走了约莫一个钟头的山路,老远就听见轰隆隆的响声,像闷雷在山谷里滚。田老汉笑着说:“快到了,那是瀑布在唱歌。”又拐过一个山弯,一道白花花的瀑布突然出现在眼前,从几十米高的崖上直挺挺砸下来,像天上的银河漏了个窟窿。
   水砸在底下的潭里溅起老大的水花,雾气腾腾的,太阳一照还出了道彩虹。潭水深得发绿,像块大翡翠嵌在山谷里。我们顺着潭边的小路走到瀑布底下,水花溅在脸上凉飕飕的,挺舒服。瀑布的响声震得耳朵嗡嗡的,让人觉得这大自然可真厉害。
   田老汉说这瀑布叫“白龙潭”,“底下的潭里住着条白龙,保佑这一带的人。”他指着潭边一块石头,“你看那石头,像不像个龙头?”我仔细一看还真像,那石头的形状活灵活现的,好像随时能跳进水里去。
   潭边的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滑溜溜的,稍不注意就打滑。几个小孩在潭边玩,光脚丫在水里摸鱼,嘻嘻哈哈的笑声比瀑布还响。田老汉说这潭里的鱼特好吃,“用这潭里的水煮,神仙都得流口水。”我们在瀑布边待了好久,直到太阳快落山才走,回头一看,夕阳把瀑布照得金黄金黄的,美得让人舍不得挪脚。
  
   五、月照清江
   晚上住在舞阳河边的小镇上,吃完晚饭我顺着河边溜达。天慢慢黑下来,像拉上了块大黑布。月亮升起来,又大又圆像个银盘子挂在天上,月光洒在河面上,一闪一闪像撒了层碎银子。
   河水静悄悄的像面镜子,映着岸边的吊脚楼和天上的月亮。偶尔有艘小船划过,船桨搅得水面一圈圈晃,把水里的月亮打碎了,过会儿又慢慢拼起来。船上的老头唱着渔歌,歌声在夜里飘得老远,挺有味道。
   河边有不少夜市摊,卖着烤豆腐、炸河虾、酸汤鱼,还有些叫不上名的小吃。摊主们大声吆喝着,空气里全是香味,馋得人直咽口水。我买了串烤豆腐,外焦里嫩还带着点炭火香,挺好吃。
   往前走看见一群人在跳摆手舞,穿的衣服花花绿绿,跟着音乐晃胳膊晃腿,跳得挺带劲。旁边几个老头拉着二胡,琴声悠悠的,跟河水声混在一块儿,听着特舒服。我站在河边望着天上的月亮和水里的影子,心里静悄悄的,黔山的晚上可真好看,让人不想走。田老汉说得对,黔山的美不光在白天,晚上也有晚上的样,“月亮是山的眼睛,河水是山的血,它们一起守着这片地呢。”
  
   六、归程
   第二天一早就要走了,天刚蒙蒙亮我又去了舞阳河边。晨雾还没散,河面上像蒙着层薄纱,远处的山隐隐约约的像水墨画。几个老头在河边打太极,动作慢慢悠悠的挺自在。
   田老汉来送我们,手里拎着包茶叶:“自家种的云雾茶,带回去尝尝,就当记个念想。”我接过茶叶心里暖暖的,这几天他一直陪着我们,讲了好多黔山的故事,让我觉得这片山特别亲。
   车子开动的时候,我回头看渐渐远了的黔山,心里挺舍不得。这儿的山是绿的,水是清的,人是热乎的,连雾都带着股灵气。田老汉说黔山是有灵性的,“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我想这话没错,这儿的人守着山水过日子,山水也护着这儿的人。
   车子越开越远,黔山慢慢看不见了,可我知道,这儿的雾、溪、寨、瀑、月,还有田老汉这样的人,都记在我心里了。以后说不定哪天,我还会再来看看这片好山好水。
  
   七、山里的日子
   在黔山待的这几天,天天都有新鲜事。有天早上跟着田老汉去采蘑菇,他往腰上系了个竹篓,说雨后的山里最出好东西。走在林子里脚底下软软的,铺着层腐叶,踩上去沙沙响。田老汉眼特尖,老远就能瞅见石头底下藏着的蘑菇,“这个叫鸡油菌,炒着吃香得很,那个是牛肝菌,炖汤最好”,他一边采一边念叨,不一会儿竹篓就满了。
   路过一片竹林,听见“啪嗒”一声,田老汉说:“有笋子冒出来了。”扒开竹叶一看,果然有个嫩黄的笋尖刚钻出地面,他掏出随身带的小铲子,小心翼翼挖出来递给我:“晚上让你尝尝鲜,清炒就好吃。”
   中午在山民家吃饭,女主人端上一大盆酸汤鱼,红通通的汤里飘着番茄和辣椒,鱼是刚从河里捞的,嫩得一夹就碎。她还端上盘炒蘑菇,就是早上采的那些,带着股木头香。男主人拿出自酿的米酒,说这是用山泉水酿的,喝着不辣嗓子。我们边吃边聊,他说以前山里路不好走,采了蘑菇也运不出去,现在修了路,贩子直接开车来收,一年能多挣不少钱。
   下午去看了个水电站,就在一条河的拐弯处。拦河坝不高,水从坝上漫下来像道小瀑布。管理员说这电站是近几年才修的,不光能发电,还能调节水量,旱的时候放水浇地,涝的时候存水,对庄稼好得很。站在坝上往下看,河水顺着渠道流进田里,绿油油的稻子长得正旺,风吹过像片绿海在晃。
  
   八、山里的人
   在云栖寨认识了个叫阿妹的姑娘,才二十出头,在寨子里开了家民宿。她的民宿是自家的老吊脚楼改的,屋里摆着些老物件,有旧木桌、竹椅子,墙上还挂着她奶奶绣的苗绣。阿妹说她以前在城里打工,嫌城里太吵,就回来开了这家民宿,“现在路通了,来玩的人越来越多,守着家就能挣钱,比在外头强。”
   她带我们去看寨子里的手工坊,几个妇女正在织布,木织机咔哒咔哒响,彩色的线在她们手里变成了漂亮的苗锦。阿妹说这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以前只给自己家人织,现在织成围巾、背包卖给游客,“既能让更多人知道苗绣,还能让姐妹们多份收入。”吃饭的时候,听见外面有吹芦笙的声音。阿妹说寨子里有人家办喜事,请了芦笙队来热闹。我们出去一看,几个小伙子穿着苗族盛装,吹着芦笙跳着舞,旁边围了好多人看热闹,有说有笑特别热闹。
   离开的时候,阿妹送了我条她自己绣的手帕,上面绣着朵山茶花。“以后常来玩”,她说,“春天来最好,山上的花开得满山都是。”我点点头,心里想着,说不定春天真的会再来,看看黔山的另一种样子。
  

共 40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围绕黔山展开,描绘了黔山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展现了黔山的美丽与灵性,抒发了对黔山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黔山人民淳朴生活的向往,见证了黔山在时代发展下的变化,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的美好愿景。结构清晰,线索明确,依次描写了雾里青崖、溪穿石罅、云栖古寨、瀑落深潭、月照清江等景点,最后写归程以及在山里的日子和山里的人,层次分明,使读者能清晰地跟随作者的脚步领略黔山的魅力。描写生动,善用比喻,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同时融入传说故事,增添神秘色彩,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语言风格质朴自然,娓娓道来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真挚情感。佳作欣赏,推荐阅读。【编辑:小猪她爸】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7-20 08:37:14
  通过对田老汉、阿妹等人物的描写,展现了黔山人民的淳朴、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使文章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有人文的温度。 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7-20 08:37:55
  注重细节刻画,如对云栖寨寨门的花纹、吊脚楼的柱子、祠堂里的画像和老农具等的描写,以及对山里人生活细节的展现,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真实。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7-20 08:38:22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