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柳岸】嫩芽破夜时(散文)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柳岸】嫩芽破夜时(散文) ——一个家庭的幼升小困局


作者:黄纪元 布衣,290.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4发表时间:2025-07-20 09:32:15
摘要:一个普通家庭在孩子幼升小关键阶段所面临的普遍焦虑、分歧、挣扎与最终的和解与希望。

孩子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对于馨馨,我非常喜爱——毕竟她是我第一个孩子,性格和我很相像,打心里想她以后比自己过得好,更有出息。但是一回想起,她的一些坏习惯和江老师的评语,心里既矛盾,又心急。生怕她读不好书,以后要吃很多的苦。
   下半年,馨馨即将入读一年级,家中却笼罩着一片无形的烦闷,源自于我们的看法不一。我和妻子不想把孩子管得太紧,想她轻轻松松,完全做好准备后再上一年级;父母不想耽误孩子的青春,毕竟留级幼儿园对于他们老两口来说有点不可思议,何况馨馨这么高的个子,恐怕以后会滋生出厌学的情绪。
   馨馨如一棵新萌的嫩芽,有阳光的性情,待人彬彬有礼;也有幼芽的任性,偏食挑拣,说话随心而直白。我和妻子一致认为馨馨还不够成熟,远远没有达到心里的预期值。父母说我们太理想化,孩子的爆发力是不可估量的,不能过于武断而耽误孩子的青春。
   馨馨专挑我烦闷时,吵吵闹闹,甚至哭着喊着要读一年级。我脾气上来后,不免依循旧例呵斥,甚或扬起手来,然而终究如同向沙土泼水,徒然湿了表层。事后,馨馨又若无其事,在那有说有笑。孩子奶奶心疼地揉着她手背上微红的印痕,孩子爷爷眼角湿润仍倔强地说我看得太重,孩子妈妈对我一脸埋怨,如果不是平时太过纵容,她也不会这么赖皮。为此,我与妻子、与父母,各自暗含怨怼,彼此间仿佛横亘着一条无声的裂谷。
   今年,家中仿佛处处飘散着忧虑,如烟如雾,有些话到嘴边又不知从何说起。他们各有其忧:父亲责备我溺爱无度——零食水果任馨馨随意取食,搅扰了学习的专注;母亲则埋怨我们管教失当,却过分担忧,尤其是我听不得他们议论馨馨学习上的迟缓。为了辅导馨馨,每次妻子疲累不堪,还要二宝韬韬襁褓待哺,时常深夜打着哈欠,也不曾叫醒我起床帮忙。有时,妻子难免发下牢骚,怨我未尽心力,孩子学习重任全压在她单薄的肩上。我既急且愧,唯在归家后埋首于家务,洗刷清理,尽力分担;无奈光阴吝啬,又需分给写作与专业备考,常感力不从心。即使每次休假在家,从早忙到晚,仿佛有干不完的家务,根本腾不出手去帮忙。
   一直以来,馨馨的学业是我的隐痛——自己乡音浓重,唯恐教错拼音,竟不敢开口辅导。父母身为教师,亦同样踌躇不前,反而更添几分慎之又慎的负担。家里唯独只有妻子能够担任重担,辅导馨馨学习。但是妻子生下二宝韬韬后,一直在调养身子,有些力不从心。此后,每次路过书房,听到妻女的声音,我总觉得自己无能为力,根本使不上力。
   有时,外面世界刮来的风,也能够轻易吹乱我们的心绪。每当,听闻同事子女如何优异,我们便不由得心慌、后怕,仿佛馨馨尚未启程,已注定落在人后。馨馨半个多月前刚满六岁,身高却已蹿至一米三几,又生于教师之家——我们甚至有些过分放大她的缺点,这些无形中竟成了束缚她的枷锁。有一次,母亲却笃信未来,甚至拍胸口担保孩子日后必成大器,教师家庭的孩子要报什么辅导班?我与父亲相视摇头,客厅婴儿车里韬韬突然哭闹起来,母亲急忙跑过去抱起他。妻子想起身帮忙,却被一摞未批改的拼音练习册绊住了脚。我望着她悬在半空的手——那手腕上还戴着住院时红色的手环,如今已磨得早已褪色——突然觉得,这个家像被撕成两半的作业本,左边写着‘养育’,右边写着‘教育’,而中间的装订线正吱呀作响。世间何曾有不劳而获的硕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若非馨馨拼音基础薄弱、发音不准,妻子力不从心,而我们又无力辅导,何至于花钱报班?
   结果无奈之下,只得匆忙寻了个拼音辅导班,权作补救。但愿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报完辅导班后,全家勉强分了工:父亲负责接送馨馨;我则开车奔走于妻子的产后调理与小儿洗澡之间;母亲照料韬韬,常念叨‘大的要读书,小的要长身体,哪头都省不得力气’;妻子则勉力支撑辅导馨馨的重任,偶尔瞥见韬韬在婴儿车里挥舞小手,也只能硬起心肠转身关紧书房门。
   辅导之路布满荆棘,一不留意就坚持不下去。拼音辅导学习才过一周,妻子便因馨馨记诵艰难而萌生退意,甚至忧虑道:“如此下去,怕是要拖累老师名声。”我听罢焦躁,争执如夏日闷雷骤起,从夜晚一直吵到黎明。天亮后,父亲及时温言劝解。他对我说:“一家之主当有器量,不能心眼过小,要大度,何况对方是妻子。”接着又对妻子说:“一次教不会,何妨十次百次?终究是自家骨肉。”父亲的话如微风拂过燥热的原野,我们一时都静默了,心头暖意渐生。我握紧妻子的手,轻声说:“老婆,我们只能对馨馨放低些期许。想当年,我在她这般年纪,也是一片混沌,直到五年级还写不通作文呢……”妻子虽含委屈——产后虚汗未止,中药罐还在集成灶上咕嘟作响,可为了女儿,即便喉咙灼痛,声音嘶哑,依旧坚持每天按老师的要求负责辅导馨馨学习、打卡。有次韬韬半夜啼哭,她喂完奶后竟靠着拼音卡片昏沉睡去,晨光里那些纸片上还沾着漏奶的痕迹。
   后来,妻子也拉我进入辅导班打卡群,让我多了解馨馨学习的一些状况和同学们间的差距。工作间隙,我时常会点开馨馨的拼音视频,有时也默默听着别家孩子稚嫩却流畅的朗读。记得,馨馨起初磕磕绊绊,然而一日一日,那小小的声音竟也如蜗牛爬行般,缓缓而固执地攀了上来。此时,心里很欣慰,也有不舍。
   洗完衣服,抬头看下书房,望着她努力的模样,我心境竟也如春水初融。馨馨其实很听话,她从未抱怨过不去学习,更不曾言弃。每次打卡,她那凝神专注的眼睛里,有时闪烁着一份不屈的光彩——那分明映照出我童年时倔强的影子。
   夏夜灯下,馨馨伏案默写,笔尖在纸上沙沙行走,如同春蚕在暗夜中吐露光明。窗外夜色如墨,窗内一盏孤灯却晕开小小一圈暖黄。隔壁主卧传来韬韬梦中的哼唧声,妻子条件反射地要起身,又被我轻轻按回书桌前。此刻我们心照不宣:那嫩芽要破的何止是知识的夜,还有为人父母者被生生扯成两半的昼夜。那微光虽细,却似幼芽破土的韧劲,在黑暗中悄然顶开一线天光。

共 23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普通家庭在孩子教育与养育夹缝中的真实图景,字里行间浸透着为人父母的焦虑、温情与坚韧,读来令人动容。文章核心围绕“养育”与“教育”的撕扯展开:一边是新生儿韬韬的嗷嗷待哺、妻子的产后恢复,是琐碎沉重的“养育”日常;一边是即将入学的馨馨在拼音学习上的挣扎、家庭成员在教育理念上的分歧,是步步紧逼的“教育”压力。作者用“撕成两半的作业本”作比,精准道破现代家庭在双重责任下的分裂与拉扯——而这份拉扯,恰是每个家庭在子女成长中必经的“阵痛”,真实得让人心有戚戚。全文情感浓度极高,却无刻意煽情。从“我”因乡音不敢辅导的愧疚,到妻子抱着婴儿、对着拼音卡强撑的疲惫;从父母对“留级”的分歧,到全家为辅导班分工时的笨拙协作……每个细节都带着生活的粗粝感,却藏着最朴素的爱:父亲温言劝解的包容,母亲拍胸担保的笃定,妻子“喉咙灼痛仍坚持打卡”的坚韧,乃至馨馨 “磕磕绊绊却不肯放弃”的倔强,都让这份焦虑有了温度。值得一提的是,文章没有给出“教育成功”的标准答案,只以“嫩芽顶开天光”的意象收尾——成长本就是一场全家参与的“破夜”,有争执,有疲惫,却总有微光在前。这份不回避困境、不美化现实的真实,正是此文最动人之处。【编辑:纪昀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7-20 09:33:01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2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7-20 09:33:19
  欢迎赐稿柳岸,柳岸因你而更精彩!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7-20 09:33:42
  文章没有给出“教育成功”的标准答案,只以“嫩芽顶开天光”的意象收尾——成长本就是一场全家参与的“破夜”,有争执,有疲惫,却总有微光在前。这份不回避困境、不美化现实的真实,正是此文最动人之处。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3 楼        文友:黄纪元        2025-07-20 10:46:29
  感谢老师精彩编者按,多多指教。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