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韵凝芳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韵·暖】“青楼”烟火(散文)

编辑推荐 【文韵·暖】“青楼”烟火(散文)


作者:老树听风 秀才,1447.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6发表时间:2025-07-20 12:05:25

盛夏,沈阳的气温飙升至30°左右,人们觉得热得慌,纷纷争先安装空调,导致空调行业措手不及,用户排队至半个月以后,才能有可能装上。
   相对于动辄38°高温的大山东,我们些游客倒是觉得沈阳太凉快了。
   大帅府,也叫张氏帅府,是沈阳之旅必到的地方。大帅府是民国时期实力最强的四大军阀之一的东北王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居住和办公的府邸,最显眼的是大小青楼两栋楼宇。大青楼是张作霖妻妾子女及张学良和于凤至这一大家子人居住。张作霖为这两栋建筑取名青楼,是因为青砖青瓦之故。后来,他才知道在关内的青楼是另一层含义。他便慨然笑道:“青楼就青楼吧,老子就当天天逛窑子啦。”小青楼是张作霖专门为最宠爱的五夫人寿懿建造的。寿懿家境较好,自幼聪慧,毕业于奉天女子师范学校,是那个时代比较先进的女性,社交能力强。20岁时嫁给了43岁的张作霖,成为帅府的实际掌权人,也是张作霖的得力助手。此女子格局大,有远见,可谓大帅府的定海神针。她从来不恃宠而骄,对家人向来是体谅、理解与宽容。小青楼建成后,五夫人把张作霖的女儿们都接过来一起居住。皇姑屯事件爆发后,被炸成重伤的张作霖就是被抬进小青楼,并于第二天去逝。当时,为了稳定帅府局势,赢得张学良赶回主持大局的时间,五夫人决定密不发丧。面对前来打探情况的日本领事馆夫人,五夫人强压悲愤,照常浓妆艳抹,谈笑风生,成功蒙过了日本领事馆,延迟了东北沦陷危机。
   后来,张学良被迫撤军关内,东北王张作霖一辈子的心血被蹂躏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莫说寻常百姓,就是比皇宫都要富丽堂皇的大帅府也被洗劫一空。整座大帅府摆放的展品中,唯一一件原件是小青楼内张学良和于凤至居住的客厅里的一块银币。这块银币之所以摆放于此,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张作霖死后,长子张学良继承父业,接管东北军。但是,张作霖部下的两个元老将领杨宇霆和常荫怀,已经暗中投靠日本,妄图勾结日本对抗南京国民政府。张作霖活着的时候,寸土不让,日本人也无可奈何。张学良骨子里的爱国情怀,依然与老帅一样。但是,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帝国主义军事配备比东北军强得不是一半点。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对日本鬼子的入侵施行不抵抗政策。面对杨常二人对他的极力阻扰,他犹豫不决,毕竟那是跟着老帅立下过功劳的并且备受器重的。于凤至给他出了一个办法,就是用投掷银币的方法决定。字面朝上,那两人必定该死。人头朝上,便饶其一命,结果每次都是同样的结果,张学良决定杀之。大庆楼一楼东大厅,摆放着两只老虎标本,据说是汤玉麟为报恩赠送,张作霖甚是喜欢,此厅得名老虎厅。随着老虎厅里两声枪响,杨宇霆和常荫怀当场毙命,这就是杨常事件,不仅震慑了当时部分摇摆不定者,也杀鸡儆猴,立起军威。
   大帅府东侧们外,大青楼左前方,小青楼左侧不远处,有一栋红砖小楼,那是赵一荻居住的地方。
   赵一荻在家排行老四,人称赵四小姐,是出名的交际花,时常穿梭于各风月场。其父亲赵庆是北洋政府时代历任津浦、沪宁、广九等铁路局局长。一次舞会上,赵一荻和张学良相遇,便一见钟情。为了追到张学良,赵一荻与父亲闹翻,从天津乘火车奔赴奉天(当时名称)。她刚坐上火车,天津各大报纸满天飞,赵四小姐与人私奔,其父亲已经断绝父女关系,生死与家里无关。赵本山那句话用在这里最合适不过了:这下好了,来的时候好好的,回不去了。
   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是东北知名富商,经营粮钱、酒油坊、钱庄等,资助张作霖起兵军用,两人强强联手,友谊深厚。张作霖亲定于凤至和张学良的婚事,张学良不愿意,也没办法。于凤至比张学良大三岁,也知道张学良那些花边事儿,两人约法三章,张在外边咋花咋花,不能带回家里。可是,于凤至没有想到赵四小姐找上门来,声称不要名分,只要汉卿。于凤至出身于名门望族,自身条件相当优越。她答应赵四小姐给张学良做贴身秘书,但是不准入住大帅府。她在帅府外买下一套宅子,盖成二层小楼,红砖红瓦,大气漂亮。于凤至命人把正门锁了,只允许赵一荻走侧门。赵一荻可以在这里招待自己的朋友,聚餐或者舞会都可以,但是必须得走侧门。而且,不准开灶,吃什么,都是帅府大厨配送。于凤至的意思很明确,正妻与侧室永远不能等同。
   西安事变后,于凤至陪伴张学良幽禁过程中,不幸查出了乳腺癌。张学良劝于凤至:“大姐啊,你借此机会去美国治病,痊愈后也好帮我走动走动啊。”于凤至觉得有道理,就离开张学良,赴美治病。她没想到,一去竟是永别。于凤至病愈后,在美国大肆揭露西安事变的真相,控诉蒋介石背信弃义,幽禁张学良的罪行,希望能通过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迫使蒋介石放人。谁料想此举适得其反,蒋介石震怒,欲杀张学良,幸亏有蒋夫人从中周旋,保张学良一命,代价就是必须和于凤至离婚。奔走呼吁中的于凤至收到了一封信,信中张学良只有一句话:大姐啊,是我对不住你。下边一幅图,笼子里的小鸟泪流满面。
   1964年,张学良和一直陪伴他的赵一荻结婚。
   于凤至并没有放弃张学良,三个儿子意外死后,她依然努力,在美国打拼下一份家业,期盼张学良能有朝一日归来。1990年,享年93岁的她惆怅地等待中去世,女儿遵照其遗愿把她安葬在洛杉矶墓地,旁边还留有张学良和赵一荻合葬的空墓,那是她最后的期盼。
   张学良重获自由后,他说:“大姐啊,这辈子我没做过对得起你的一件事,也不差这一件了。”当小导游深情地说这一句话的时候,整个旅游团都沉默了。2001年,张学良与赵一荻一起合葬在夏威夷。就此,三个人的爱恨情仇画上了句号。于凤至,永远都孤独地长眠在异国他乡。没有儿子,没有丈夫。
   写到这里,笔者想起网上流传的“娶妻当娶于凤至,嫁人莫嫁张汉卿”,各中滋味儿谁人能懂,或许只有当事人。历史的故事已经淹没在风中,那些多情的,无情的,爱国的,众说纷纭,留与后人评说吧。
   一座大帅府,半部民国史。我们今天看到的都是历史天空的一粒尘埃,那厚重感已经足以令人屏息,何况当时呢!无论何时,国在家就在,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重蹈覆辙。看看今天的世界,民众得以安居乐业的土地,唯有中国。

共 24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从盛夏沈阳的空调抢装,过渡对比引出沈阳的“凉爽”。随即聚焦沈阳必游景点——张氏帅府(大帅府)。在景点中,介绍大青楼(主家眷居所)、小青楼(五夫人居所)的命名轶事和五夫人在皇姑屯事件后“密不发丧”、智退日本人的事迹,展现帅府历史风云。随后提及“杨常事件”中张学良夫妇用银币定夺、在“老虎厅”处决叛将的故事,突显乱世决策。文章重点描绘了赵一荻(赵四小姐)为爱私奔、与于凤至共侍一夫但身份悬殊(入住红砖小楼,限走侧门)的情感纠葛,以及张学良被幽禁后,于凤至赴美求援反致离婚、一生等待却孤独终老(葬于美国空墓旁)与张学良赵四终老夏威夷的结局。散文以“一座大帅府,半部民国史”作结,强调其历史厚重感,并升华至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国家安定繁荣的主题。最终以帅府为镜鉴,深刻反思国运与家运的关系,警示后人铭记历史教训,珍惜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可贵,激发读者的家国情怀与居安思危意识。力推佳作【文韵编辑:绿叶红了】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7-20 12:08:29
  散文选取的都是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标志物比如青楼银币、老虎厅、红砖小楼的侧门、空墓,以及一些戏剧性瞬间,以小见大,深化主题。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2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7-20 12:09:42
  老师讲述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时,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英雄的敬仰、对背叛的谴责、对牺牲的感佩以及对历史沧桑的喟叹。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3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7-20 12:10:08
  欣赏老师佳作,感谢对社团的支持!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4 楼        文友:笔名木子青        2025-07-20 20:50:26
  精彩优秀,向老师学习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