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云水】“佛跳墙”,喜断肠 (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云水】“佛跳墙”,喜断肠 (散文)


作者:灌园痴叟 秀才,1751.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3发表时间:2025-07-20 13:42:58
摘要:老妈的寿诞日近,思念老妈的亲情也愈加浓烈。想起了老妈晚年那几道曾经喜断肠的菜,留下了子欲孝而亲已不待的永久遗憾……


   码这篇文字的时候,网搜了一下。才知道,“佛跳墙”,原来是一道福建菜,里面还穿缀着一个美好的传说。
   一群乞丐把每天讨来的各种残羹剩菜倒在一起大杂烩,香味四溢,飘到了庙里。馋得和尚不能自已,禁不住跳墙过来,吃得满嘴流油。有人又拱火架秧子,留诗为证了:“酝启荤香飘十里,佛闻弃禅跳墙来。”
   窃以为,就为了向世人推介美食佳肴,便拿佛说事儿,诋毁菩提圣境的清誉,似对佛是一个亵渎,起码也算得上不恭。觉得,还是贴近人间烟火气,用垂涎欲滴喜断肠来形容,可能更好。
   老妈103岁的寿诞又近了,于是那与他们老两口晚年,最偏爱的,能喜断肠的那几种菜品的往事,又都清晰地浮上了心头。
   “你怎么几里拐弯儿,绕到顾乡大屯的街(东北话读该)边子啦?这儿的菜能比你们家的还好?”
   这是二十年前,一个开着两家大酒楼的老板,找我分析有关维权的烦心事儿,拉着我选说话的地方。
   车下了顾乡大街,拐进了一条灰突突,破糟糟的小街道停下来。一看这个老居民楼下的小门脸儿,我的心登时就凉了半截儿。一进去,啊呀,这不是穿越了吗?桌子是六七十年代的那种带折叠腿儿的,凳子就是那种早就淘汰了的小方凳,连把椅子都没有。四壁还是那种上浅下深,用石灰水刷的墙。我这心里头犯了嘀咕,真是越有越抠门儿,小垫儿挂罗圈儿,咋也得选个大点儿的挂呀,图省钱,咋连点儿体面都不要了!
   这个开酒楼的大老板,那可是沾上毛比猴儿精太多了,他咋能看不出我的神色。大哥,我不猜也知道你想的啥,肯定在肚子里骂我哪!可一会儿啊,你这一肚子气,就得叫一肚子菜给挤出去,不信咱俩现在就打个赌儿!
   他接下来的那句话,真叫我看出了他的底气。“按老规矩上!”服务员竟然心领神会了。已经是下午三四点钟了,两餐之间,客人不太多。不一会儿的工夫,几个大盘子就都端上来了。花生猪手煲,软炸大虾仁儿、梧桐花炒韭菜,最后上的是锅包肉,还又端上来一碟子压着摞儿的牛肉馅儿饼。
   怎么样,大哥,这几个菜硬不硬?我跟你说句实话吧,我们家的菜,看着好,花花样儿多,可就是没有家的味道。这儿的就不一样了!哦,不说了,你先可劲儿造,别撑出毛病赖到我头上就行!
   那菜那饭可能是我这半辈子,吃得最舒服,最对心思的一顿了,恨不能长出两个胃再多装点儿!都说酒好不怕巷子深,真叫人服了。这个藏在背街陋巷的小饭店,居然攒下来这么既可口又实惠,一整套的私房菜!指定比那个“佛跳墙”强多了!
  
   二
   从那一次开始,我就牢牢记住了这个小饭店。哦,我张口闭口还使用饭店这个词,会不会笑话我,是个不与时俱进的“土老帽”?可我说的都是真话,他们家挂在门口那已经老掉牙,都几乎看不出字迹的小方匾,冠的就是饭店!再一问才知道,这个店,竟然是全市餐饮业剩下的,还没有进行股份制改造,那几分之一的奇葩。
   爱人对于吃是绝对不会马马虎虎的。我这一番描述,还没说完呢,她就吧嗒上嘴了,口腔里又爬出了馋虫子。还等啥!这个星期天,你去接老爷子老太太,我先直接过去好占个卧儿!我自然是屁颠屁颠儿地去接老爸老妈啦。
   人老馋,猫老吞。老话说的一点儿不错。老妈自己就坦言,怎么过了八十的坎儿,变得这么馋了。见了好吃的,顺口的,只要是闻着了味儿,就恨不得进厨房先叨上一筷子!然后她就抿着嘴自我解嘲找台阶下了,哈,我这也是老没正形了,这要是旧社会的儿媳妇,还不得叫老婆婆一天骂八遍哪!不过老爸和我们这些儿女却都挺高兴。想着乐意吃,还能吃得动,这可是大好事儿啊!我说给老妈听,她又来了精神头儿,还卖上了“碟子碗”,又端出来一套嗑儿,没听说吗,咱关里家的老人都是这么说的:老饭力儿,老饭力儿,离了饭,断了气儿。呵呵呵,我要是哪一天瞅着饭疙恙了,你们也就得给我预备(后事)啦!
   每回请老人上外面吃饭,保姆是不能缺席的。咱把人家当家人,人家也才能和你一条心,才能对老人好。四个人一进饭店,我的脑袋就有点儿大了。每一个桌都座无虚席,还有不少站着看人家吃,死盯着等桌位的人。爱人到底是有打算,她是饭店开了门,进来的第二个。这会儿,她把我们带到了靠窗最亮堂的那个桌上,转身便告诉服务员,人齐了,可以走菜了。
   五个大盘子一上桌,我就看到老爸老妈的眼睛都放光了,挨着个儿看着盘子里的货。知道老妈有帕金森手抖,夹菜吃力的毛病,爱人先夹起一块糯猪手搁到老妈的小盘子上。妈,这几个菜你和我爸都能吃,不费牙,哦,锅包肉得需要好牙口,我把它换成了东北拉皮大凉菜了。荤素都有,营养就更齐全了。
   好吃,好吃,没想到这么烂乎。还有这个花生米,也都能嚼得动了。老妈不迭声地啧啧称赞。吃了几口,她又咂撒着嘴细细地品着,咱自己家咋就做不出这个味儿啊!
   你再尝尝这个大虾仁儿,我也是头一回见到过。个头儿大,颜色儿好,炸的火候儿也好。咬上一口,就知道用的大虾,是那种最新鲜的虾。不发面不说,还筋筋道道地弹牙呢。老爸说着就又给老妈的碟子里连着夹了两个。
   已经在老人跟前干了好几年的老保姆,是一个年轻轻就守了寡,伺候着娘家爹和独生儿子的孝女贤妈。这会儿她也插上了话,四嫂,头几天我也给我老爸买了一个熏酱的猪手,还是一个名牌儿的老字号呢!可拿回去老爸馋的够呛,却是瞪眼儿咬不动,嚼不烂。这回知道了,以后就上这家买。
  
   三
   是呵,老爸老妈的味蕾,一下子就让这个不起眼儿的小饭店给俘掳了,成了他们家的“粉丝”。连下楼遛弯儿,和小区里的老姐老妹聊天儿,还都当了义务广告员,给卖力推销呢!那年在老人家里得知,远在沈阳的五弟要回来探望二老,我正寻思着去哪家馆子给他接风,冷不防老妈却来了一句,就上那个顾乡的小饭店!结果自然是大快朵颐,满足了口福,皆大欢喜了。
   此后,我也成了那个饭店的常客,不是去堂吃下馆子,而是经常买着给老人送过去。老妈最得意的两个菜,花生猪手煲,还有软炸大虾仁儿,成了她的保留“曲目”。那个梧桐花炒韭菜,来自胶东大海边上的人,她当然也很喜欢那个鱿鱼崽儿的海鲜味儿,可菜里的韭菜却吃了就塞牙,剔牙又挺麻烦,也就只能望菜兴叹,忍痛割爱了。
   2006年的那个五一节,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正是蝶鳶飘舞松江畔,丁香馥醉冰城天的节气。三号那天,我邀了大哥,接了二老,又和爱人打了出租车,直奔顾乡的那个小饭店而去。谁知到了那个小门脸儿跟前,面对的却是垂下来的卷帘子门。不应该呀,不还处在长假当中嘛,咋就闭门谢客,放着生意不做了呢?还是大哥提了个醒儿,人家还没搞股份制改造,奉行的是不是还是过去的老黄历,公假休息日啊!
   高兴而来,咋也不能败兴而去呀!就为了等这顿饭多吃点儿,两个老人,早晨就吃了个鸡蛋喝了口牛奶,这会儿都已经饿得快撑不住了。我随机应变,领着二老走进了旁边的一家,外表装潢看着还挺不错的餐馆……买单的消费,比那家店一点儿都不便宜。感觉如何,老爸这个人总能随遇而安,还不错吧。老妈却是直来直去,这是她吃的最不香不臭的一顿饭。哈,我哪能不知道,她就是惦心着那个软炸大虾仁儿呢!
   爱人扶着她接上了茬儿,宽慰着她。妈,你别急呀,好饭不怕晚,好日子不还在后头嘛,咱过几天再来!
   是呵,我们都好说来日方长,可那一次却是来日告罄,去之久矣。没出十天,老妈的生命之钟嘎然停止了摆动。恰遇母亲节,扶摇直上,去了天庭。再领老爸去吃那几个保留菜目,老爸每次都是特意拉过来一个凳子,给老妈留上一个座位。再多要一套餐具,和一个盛椰汁儿的杯子。菜端上来了,我们爷几个,仿佛形成了一个默契,第一筷子,一定是先夹给老妈的。看着老妈那个碟子里,已经堆得上了尖儿的菜,老爸总是轻轻地念叨着,老婆子,那边肯定没有,你多吃啊,多吃一点儿啊……
   没有了老妈的身影,没有了她那一套一套的胶东土嗑儿,剩下的就只有默默无语的怀念了。那一刻,菜的滋味,好像也打了折扣,味蕾也变得麻木不仁了。喜断肠的菜碟里,盛着的就只有肝肠寸断的思念了。
   又两年,还没到老妈的祭日,老爸也溘然而终,追随老妈去了。那以后,我再也没去过那家店,尽管那儿有堪比“佛跳墙”还棒的招牌菜,可我就是怕忍不住太难过……
   想起了诗仙李白的两句诗,“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僧能弃禅逐香至,我逝双亲味无牵……
   2025年7月19日于纽约
  

共 33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一篇颇具深情隽永的怀人散文。文章以一道小巷家常菜为线索,详实细腻描绘了这道菜——佛跳墙,如何成为自己父母晚年快乐生活的源泉,及家庭情感的凝聚点。在整篇文章中,老师通过生动鲜活的语言、富有地域特色的细节描写和真挚浓烈的家乡情感,展现了“家味”所承载的深厚亲情。然而,随着双亲的相继离世,这曾经带来“喜断肠”欢愉的美味,最终变成了“肝肠寸断”的思念载体。文章中,父母的言行举止承载了子女深切的孝心,也深深揭示了这种特有美食的灵魂。即在于与之共享的人和共度的时光涓涓永存,当亲人逝去后,即使再好的味道也失去了赖以存在归缩。这种情愫,是远在他乡游子们共有,也是永存的。正如歌中的那句话:“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由此可作,老师以“佛跳墙”为话题的议论、传说,及对父母亲的烟火味中,浓缩的是对“逝去双亲味无牵”的慨叹及哀思。文章首尾呼应,升华有力,主题鲜明,感情饱满。再现了人世间最珍贵、最令人牵肠挂肚的,并非传奇佳肴,而是与至亲共享的那份带着烟火气的家乡味道!欣赏佳作,期许无限!【编辑:华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72000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华为        2025-07-20 13:47:41
  浓浓深情,涓涓情思。看似美食香,实则思念浓。欣赏佳作,期许多多!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2 楼        文友:华为        2025-07-20 13:50:02
  品鉴佳作,感悟尤深。哪位游子不思乡,哪位游子不重情。许是见证,实则传承!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3 楼        文友:乡笛        2025-07-20 16:34:42
  文章层次清晰,叙写细腻,让人吋这道菜认识了解,很有食欲。同时,又章显了浓浓的家乡烟火味,乡情深厚,内容丰富,引人共鸣。
4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5-07-20 17:37:54
  感谢华为老师!编按提纲挈领,又高屋建瓴,一个字,棒!老师说的好,人世间最珍贵,最牵肠挂肚的,不是佳肴美味的传奇,而是与至亲共享的那一份,带着烟火气的家味儿!谢谢老师热情洋溢的品评与推介。老叟作揖致礼啦!伏暑安康惟祝。
5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5-07-20 17:55:57
  乡笛老师吹乡曲,情浓意远叩心扉。深揖一礼凭网谢,缕缕知音绕霞飞。老师对老叟的跟进留评鼓励,弥足珍贵。文字系草就而成,尚存不少瑕疵,自觉与老师高誉,其实难副。再谢致礼,伏暑安泰!
6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7-21 05:29:04
  恭喜灌园痴叟老师江山征文收获一枚亮闪闪的红豆!感谢老师大力支持,期待更多精彩美文,问好老师。
淡淡的云彩
7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7-21 09:18:16
  这篇文章以朴实的笔触,讲述了小饭店里平凡却温暖的美食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饱含深情——老板坚守初心,用家常菜留住街坊邻里的胃与心;儿女孝顺,带着年迈的父母品尝记忆中的味道;陌生人之间的善意流转,让陋巷小店成为人情味的港湾。作者通过对"佛跳墙"传说的反思,点明真正的美味不在虚名,而在真诚。一桌简单的菜,承载着三代人的情感:老人们的知足与感慨,儿女的体贴与牵挂,小店老板的匠心与善意。这些细碎而真实的生活片段,比任何珍馐都更触动人心。佳作,让人回味不断。感谢灌园痴叟带来的精彩美文。
淡淡的云彩
8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5-07-21 10:02:42
  谢谢淡淡的云彩老师对小文儿的肯定。老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未能吃上她心仪的花生猪手煲,和软炸大虾仁儿,成了我们做儿女的一辈子的遗憾。每每想起就锥心刺骨地痛,以至于再未踏足那家饭店。这篇文字,因为就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作当中,就几乎完全采用了白描写实的手法,将那段难忘的时光描述出来。窃想或许比词藻修饰过多的写法会更好一些,接近生活,贴近人物,或许更能引人共鸣吧。谢谢淡淡的云彩老师热情而颇具高度与深度的评点。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