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云水】家乡的网红桥(散文)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云水】家乡的网红桥(散文)


作者:无悔人生 白丁,20.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5发表时间:2025-07-22 11:03:33
摘要:家乡的网红桥见证人类文明进步见证岁月变迁时代发展

快了快了……我一路从车窗眺望着,思绪飞速转动,莫名胆怯而又兴奋……终于,我看到了魂牵梦绕的那个地方。
   暮色刚漫过六车道的护栏,网红桥的轮廓就亮了起来。灯带沿着横亘的苍龙般的桥身次第铺开,远远望去,像一条腾飞的巨龙,轻轻卧在路边绿化带上。拍照的人举着手机往后退,想把整座桥的流光都收进镜头,却不知自己也是别人眼里的风景。
   这便是家乡人挂在嘴边的“网红桥”!在朋友圈里天天被滤镜了的动人模样瞬间一览无余~~这桥梁全长370米,纵向分6跨,最大跨度90米,最大宽度67.5米,是一座地方新建的标志性工程,也是我和家乡父老邻里祖辈居住地,它的修建浓缩了我们邻里几代人的心酸和梦想。
   记得那里还是青瓦红墙整齐的院落排列于村东北角,夏夜的热闹总在我家门前大槐树下聚焦——竹凳从各家院子里搬出来,在月光里摆成松散的圈;张叔的收音机里唱着欢快的秧歌戏,陈婶也空出白天忙不完绣鞋垫的手,那芊芊玉手上分明被染指花裹缚了十指;不远处的木桌上“啪啪”的甩牌声被围着的姑娘小伙喊叫嬉笑声淹没…混着谁家孩子追跑嬉闹声,在农人的夏夜里漫得很远很远——那时还没有跳广场舞习惯,空闲时间东三五家凑一堆,西三五家排一长溜,那个热乎劲——东家的收成、西家的娃、絮絮叨叨的阿婆总要夸一夸。还有那时不时递过来的一碗凉粉,几块西瓜,一把瓜子,还有雨天突然递过来的一把伞,常常是街中最靓丽的风景……
   记得 征地消息传来的那个黄昏,苍老的槐树下聚了不少人。有兴高采烈的姑娘小伙,有红着眼眶数着老屋家禽家具的,有因为宅基地边界争得面红耳赤的——尽管如此,还是在短短十几天时间,邻居先后搬离了祖辈居住的家园~而我家却被困在家族纷争中,霎那间体会到世态的薄凉,人性的冷漠。最终我选择退出不再据理力争,签下了那刻骨铭心的不对等协议,那一刻我强忍下了所有人世间不能忍的泪。
   搬家那天,曾经对我冷嘲热讽的王婶塞给我一罐自己酿的葡萄酒,玻璃罐在纸箱里撞出轻响,像她没说出口的那句“常回来”。那含泪的不舍,那无言的默默对视,那悄悄放在车后面的一袋袋新鲜菜蔬...,那一刻我又被感动了,那句“永远不再回来”的委屈终究没有说出口………也成了我多年挥之不去的梦。
   而今站在网红桥的台阶上,看舞者挥着彩绸掠过灯影,流行歌曲混着远处高速车流。那广场舞的鼓点敲得震天响。穿裙子的阿姨转着圈,金镯子在灯影里划出弧线,竟与记忆里陈婶绣鞋垫时晃动的顶针有些重合。拍照的姑娘举着手机后退,不小心撞到了卖气球的老汉,俩人相视一笑,像极了当年大槐树下,为几张牌拌嘴又很快和好的乡亲。
   风微微拂过,我望向远处,广场舞的队伍还在不断增长漫延,红绸伞随着节奏翻飞,大妈舞步里尽是舒展的欢喜,不知不觉我又想起那些搬着板凳聊天的夜晚,原来热络的人情并没有散,只是从大槐树的星空下挪到了灯火璀璨的桥畔,从家长里短变成了载歌载舞。远处高速的车流像银色河系。我忽然明白原来故乡并没有变,只是那些曾经的暖,被谱成了人人都能传唱的歌。
   夜深了!人群在陆续散去。桥畔瞬间恢复了寂静,那桥影落在地上,像枚巨大的书签,夹在故乡的旧页和新篇之间。却原来变迁从不是告别,是老院子里的热闹换了节奏,是板凳拼成了舞台,絮语化成了歌声长了翅膀,是把一代代老少青瓦红砖的故事酿成了车水马龙的诗。是把祖辈的脚印拓成了更宽的田更远的路。漠然回首,此刻那桥身多像一道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旧时光,一头系着新时代。我的心也豁然敞亮,仿佛那桥又生了双翼,托着故乡,从霓虹的幻彩中慢慢腾飞。
   桥下的溪水依旧在缓缓的流淌,回想起白天那戏水的孩童,像极了小时候背着大人偷偷去河边玩水的自己,那么无忧无虑天真可爱。
   突然一片树叶落在我的肩上,我摸索着叶片清晰的纹路,仿佛收到故乡递来的一张明信片,上面分明写着:故乡在腾飞网红桥欢迎你!
  

共 15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文笔优美且感情饱满的精彩散文。作者通过一座新建的“家乡网红桥”为载体,以故乡的变迁与人情的永恒为主线,在对往昔乡村生活的怀念及拆迁过程中产生的复杂情感。如失落,委屈,人性冷暖等,以此,对当下新生活方式的观察和感悟。最终作者超越了以往的怀旧和批判。在从这一系列的如:从青瓦红墙到钢到钢筋霓虹,从槐树下淡闲到广场舞,这种现象,如一幅灵动的画卷,让这种维系乡村社会生态的那种温情得以传承与发展。这种包容性的思想心态,与追忆往事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文章在充满转折与阵痛之后,升华为无限的兴奋和希冀。整篇文章以个人的记忆和时代变迁的思考告诉读者:故乡的灵魂,不在固定的砖瓦,而在流动不息的人情和生生不息的生活热情之中。唯有爱和热情,才是推动了乡村发展们动力!文章文笔流畅,感情真挚,具有可读性,鉴赏性,令人读来不由得耳目一新!【编辑:华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华为        2025-07-22 11:06:32
  家乡的网红桥,游子的心灵的栖息地。串起来的是岁月的见证,流淌在心中的是那份永不褪色的故乡情!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2 楼        文友:华为        2025-07-22 11:10:02
  品鉴佳作,共享作者对故乡的情怀,及对家乡变化的希冀和祝福!与老师共勉,共励提高!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回复2 楼        文友:无悔人生        2025-07-22 20:41:50
  谢谢老师辛苦编辑点评,祝夏怡笔丰
回复2 楼        文友:无悔人生        2025-07-22 20:43:37
  谢谢老师编辑评阅,辛苦!!祝夏怡笔丰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