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家园】爱在分手后(小说)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家园】爱在分手后(小说)


作者:张哲 布衣,39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发表时间:2025-07-22 18:58:27

爱在分手后(小说)
  
   “姐姐,你的工作都安排好了?”见到姐姐曹亚茹走进来,曹亚强淡淡地问道。
   “强哥肉铺”座落在县城的主街道,肉铺的南面就是县城的中心市场,乡村来城里采购或者逛集市的人们都要来县城中心市场逛逛,出了市场就可以看到“强哥肉铺”耀眼的牌子和店铺,所以店铺的生意也很红火。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今天曹亚强早早就关了店铺门,正准备煮一碗方便面早早吃了休息,没想到姐姐曹亚茹走了进来。
   “都安排好了,我分配到县一中任教。”曹亚茹说着,就张罗收拾有点杂乱的店铺。
   “别收拾了,乱一点显得忙碌,给人感觉生意特别好顾不上收拾。”曹亚强沉声说道。都是歪理,他不想收拾的那么利索,因为之前强哥在的时候店铺每天收拾的很干净利落,而他每每收拾的时候就会想起强哥,就会增加许多郁闷的心情。
   “哦!”还有这么一说?曹亚茹没经过商,以为弟弟说的是道理,所以就没再收拾,而是往后走去,坐在后面放置的一个餐桌旁。
   “是刘青帮你安置的工作?”曹亚强又问道。
   “算是吧!”曹亚茹看了看弟弟,总觉得弟弟今天好像有什么事?她的工作是教育局安置的,原本她是被分配到城郊中学(也叫县城第三中学),只是刘青非要给她找一下关系,就分配到了县一中。其实不论是去城郊中学还是进县一中,曹亚茹都没有觉得有太大的区别,是刘青追她追的紧,借着在教育局当领导的舅舅的关系把她分配到县一中教书,这中间曹亚茹并没有找过刘青帮忙,所以她也不想承这份情。
   “你还记得郑立冬吗?”曹亚强煮着面问道,原本他想煮一包方便面就够了,姐姐来了,他就多煮了一包,并且把之前煮的猪骨头也热了热,给姐姐端到餐桌上,顺便问道。
   “记得!”曹亚茹看着弟弟摆在餐桌上的一盘猪骨头,没有动手,静静地说道。
   郑立冬,就是那个高高帅帅的男孩,她们在补习班认识的,那时郑立冬对她很好,每天早上都会给她带一个麻饼,用草纸包着,放到她的课桌上。补习班里的同学都知道郑立冬在追求她,她也这样以为,直到中考放榜的那一天。
   “我考上师范学校了!”在县教育局外,贴着四张红纸,上面是用小楷写的中考同学们的分数。曹亚茹上线了,郑立冬差了七分落榜了。
   “我看到了!”郑立冬冷冷地说道。
   “你再补习一年,肯定能考上!”曹亚茹激动地说道。
   “不了,我准备回家务农了。”郑立冬说着凝视了曹亚茹片刻,继续说道,“你别有压力,咱俩原本也没有过什么,我没追求过你,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以后也不要联系了!”
   “你……”曹亚茹还想说点什么,郑立冬转身就离开了。曹亚茹父母早早去世了,只留下她和弟弟,是在姥爷姥姥的帮衬下长大的,上初中这些年,从来没有吃过早点,就是根据学校提供的伙食,中午吃一顿,晚上吃一顿,没有早点,直到在补习班遇到了郑立冬。虽然大家都没承诺过什么,她以为她和郑立冬可以走到最后,可是刚刚迈出几步,郑立冬就弃他而去了。可是在师范学校这四年来,郑立冬的影子始终在她的心里,挥之不去。
   “这个店是强哥的,店里的冷柜、展柜、台面、电子秤等等一切,都是强哥置办的,店里的生意很好,他却不干了,把店铺留给了我!”曹亚强已经煮好了方便面,一碗放到姐姐面前,一碗自己端在手里,看着前面的设备,自言自语说着,眼角流下了泪水。
   “你能和我说说这个强哥吗?”曹亚茹拿起一块猪大骨,撕下一块肉放到嘴里,盯着满眼含泪的弟弟说道。
   “强哥是个好人!”曹亚强说着大口大口吃了两口面,却难以下咽,喝了一口面汤,咽下嘴里的饭,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继续说道,“你考上师范那年,你十八岁,我十六岁。我想给你挣学费,所以来到了县城打工。可是我的年纪太小,身体又单薄,工地上根本没人要我,我就去了砖瓦厂,帮着人们拉砖。砖瓦厂有住的地方,他们拉砖计件,成年人从砖窑里往出拉一天砖能挣二十块钱,我给人拉帮套,谁用我就每天给我五块钱。
   “直到有一天强哥也来到了砖瓦厂,他让我给他拉帮套,每天给我十五块钱。我当时兴奋极了,每天和强哥拉一辆车,我俩每天能挣三十块钱,到了月底,强哥会把我的工钱如数给了我。我们干了五个多月,那年给你交够了学费,冬天砖瓦厂活少了,强哥就说不干了,他也让我别干了。他用那几个月挣的钱租了这个店铺,办了一张营业执照,我们就开始卖肉了。
   “刚开始的时候,生意并不好,我俩每天挣很少的钱,除了吃喝,剩余的钱都给你寄过去了,强哥一分都不留。那时候,我们买不起煤,每天早上点一炉子,中午就借阳光把屋子晒得暖和点,可到了晚上,屋里就像冰窖,冻得睡不着觉。我俩就凑合在一个被窝相互取暖。
   “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多,县里盖起了中心市场,我们店里的生意才有起色。强哥在店里支撑着店面,我经常给饭馆送肉。那时候人们都知道我还不满十八岁,挣钱供姐姐上学,所以饭店的老板基本都不拖欠我们的肉款。
   “每个月算下账,挣得多了,强哥就和我平分利润,挣得少了,强哥就会把所有的利润都给了我,让我给你打过去,供你上学。
   “这两年生意好了,强哥又添置了不少设备,那两个冷柜就是去年秋天买的。强哥还给我买了一辆机动三轮车,这样我出去送货就不用再踩自行车了。强哥说,咱这里风大,每天踩这么重的自行车送货,所以我才这么瘦。
   “终于供着你师范毕业了,我想着以后我可以帮着强哥了,可是就在你准备回来的那几天,强哥说家里老人催他回家成家了。他比你大一岁,今年二十三了。他说村里和他一般大的年轻人都快有孩子了,他不能再这样耽误下去了。所以他就把店铺留给我,回村里了。”曹亚强说着已经泣不成声了。
   “强哥姓啥?叫什么强?他住哪里你不知道吗?”曹亚茹心情很是沉重,急切地问弟弟。
   “我不知道他住哪里,他也从来不说。每年过年他也没带我回去过。他也不叫什么强,他就是长得像电视剧《上海滩》里面的许文强,所以大家都叫他强哥。”曹亚强擦了擦眼泪说道。
   长得像许文强,弟弟的这段说辞怎么这么熟悉!可是她一时却想不起来。
   “姐,你也毕业了,我想把这个店盘出去。没有强哥,我也不想干了。这四年,都是他在帮我,也是间接帮你上完四年师范学校。接下来我去找强哥,我想帮他,我和他去打工,帮他挣彩礼钱,帮他挣钱盖房子。等他成了家他也会帮我成个家的。你既然工作安定了,我也不替你操心了。”曹亚强说完把碗里剩下的汤汤水水一口气吃完,把碗筷放在了餐桌上。
   “我想起来了,你说的强哥就是郑立冬,对不?”曹亚茹终于想起来了,在补习班的时候,很多人就喊郑立冬“强哥”,现在想想,郑立冬确实和许文强长得挺像的。《上海滩》电视剧刚播放的时候,他们村里还没有接入电呢,她那时候就是在煤油灯下学习,更没有看过电视。直到上了师范学校,他们教室里都有电视机,她才有幸看到这部电视剧。当时她就在想,里面的许文强好像一个人,可是她也没有去细想,现在想来,许文强还真的和郑立冬挺像的,至于那个演许文强的演员,直到现在她也不知道是谁。
   “嗯,就是郑立冬,他不让我在你面前提起他!”曹亚强低声说道。
   不让弟弟在她面前提起他!曹亚茹明白了,四年师范上学的费用她一直以为是弟弟辛苦挣的,没想到竟然是郑立冬帮她完成的学业。不说,就是不想以此要挟!郑立冬就是这样看她的?让她毫无负担的过自己的生活,而他郑立冬自己却负爱独行,去过自己轻飘飘的日子。也许他会找一个女孩将就的成个家,也许一个人了此一生。
   不可能!曹亚茹脑际的那个影子越来越清晰了,虽然四年没见面,但是在心底一直都有!“亚强,这个店不能盘出去,再过几天就是中元节。四年了,清明节我都没给咱爸咱妈扫过墓,等过了中元节,你再决定这个店的存留可以不?”
   “行!”曹亚强说道,“虽然你这四年没去看咱爸咱妈,强哥每年清明节都会带我回去给他们上坟的。”
   “好,姐先走了,过几天中元节咱们一起回去,相信姐,这个店会一直开下去!”曹亚茹笑着对弟弟说道。
   转眼就到了中元节,学校还没有开学,曹亚茹找了一个师范的同学开着车拉着他们姐弟俩回乡祭祀。
   “姐,这不是回咱家的路,你这是要去哪里?”走在路上,曹亚强觉得路不对,就问姐姐。
   “到了你就知道了!”曹亚茹低声说道。
   汽车行驶了将近一个多小时,他们来到了一个村子里。曹亚茹让她同学开车在村口等她们,她和弟弟下了车,“亚强,你去问问,郑立冬就在这个村子,看看他家在哪里。”
   “真的?”曹亚强有些不相信,他就能见到强哥了!
   “去吧!”曹亚茹微笑着说道。
   “好!”曹亚强在村子里找人问了一下,村子不大,村里人相互都熟悉。他们很快就来到了郑立冬家门口。
   “姐,咱们进去吧,这就是强哥家!”
   “我……”曹亚茹犹豫了一下,还是和曹亚强一起进了院子。
   “你们怎么来了?”看到有人进了院子,郑立冬正在炕上坐着看书,他以为是村子里来串门的,等到曹亚茹姐弟俩进了院子,快到家屋门口的时候,他看清楚了,急忙跳下地穿上鞋迎出来,有些吃惊地问道。
   “强哥!”看到郑立冬,曹亚强上前抱住了郑立冬,眼泪不由得流了出来。
   “你都二十岁了,怎么还这么爱哭!”郑立冬说着心疼地帮他擦掉眼泪。
   “我俩想去给我爸妈上坟,你能和我们一起去吗?”曹亚茹观察了一下,家里没有,就郑立冬自己在家,她也没什么顾忌,看着郑立冬说道。
   “我?”郑立冬想着,你们姐弟去上坟,我去干什么?所以他有些犹豫。
   “强哥,你就和我们去吧,反正又不是第一次去了!”曹亚强抱着郑立冬的胳膊说道。
   “好吧!”郑立冬把门用锁子挂上,也没锁。他父母也去上坟了,他没跟去,结果还得跟这姐弟俩去上坟,他苦笑了一下和曹亚茹他们走了出去。
   来到村口,看着曹亚茹姐弟上了一辆车,开车的是一个小伙子,他想着这个男孩子应该是曹亚茹的男朋友吧。郑立冬很想返回去,可是都答应人家了,再次犹豫了一下,只好上了车。
   到了山上,曹亚茹和曹亚强姐弟俩给父母上了供品,点了香,烧了冥币。郑立冬和开车的那个年轻人在一旁站着。
   “这是在我爸妈墓前,郑立冬,我想问你一句话!”祭祀完成,曹亚茹和曹亚强来到了郑立冬他们身边,曹亚茹说道,“我知道这四年我上学的费用有些是你给我的,我也毕业了,可以赚钱了。可是我还是想问你一句,我一直都没忘记你,你能和我结婚吗?”
   “结婚?”除了曹亚茹,其他三人都很诧异,没想到曹亚茹会提出这个问题。
   “为什么是我?”郑立冬想了想说道。
   “为什么不是我?”曹亚茹的同学开玩笑说道。
   “强哥,你可遭罪了!把我姐供到毕业,还得帮我娶媳妇!”曹亚强调皮地说道。
   “我同学在这里,他知道。在师范学校,有不少人追求我,我都没答应。因为我的心里一直有你。我以为这四年你已经结婚生子了,前几天亚强说最近你准备回家娶媳妇了,我就想问问,我有机会吗?”
   “这……”郑立冬突然有些不好意思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什么这那的,有我和我姐的同学作证,还有我爸妈作证,强哥,你就当我姐夫吧,以后咱们还能在一起开店,你指哪里,我就打哪里!”曹亚强说着就推着郑立冬站在曹亚茹的面前,两人面对面。
   “不愿意就算了!”曹亚茹此刻的脸色绯红,耳根子都热辣辣的,她说完准备转身。
   “我愿意!”郑立冬急忙伸出双手抱住了曹亚茹,“从我在补习班第一次见到你,我就想着有这么一天到来,没想到过了五年,这天终于来了。”郑立冬把曹亚茹紧紧地拥在怀里。
   “我不找你,你是不是就会娶别人了?”曹亚茹低声问道。
   “不会!”郑立冬立即说道,“我其实就不准备结婚成家了。这几天我爸妈正和我怄气呢。我要出去打工,他们要让我相亲。”
   “那咱们先回你家,拿上户口本去县里领结婚证,你继续和亚强开店,我去上班,可以不?”曹亚茹问道。
   “好是好,可我现在没房没车,你就这样跟我了?”郑立冬怯怯地问道。
   “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只要有人,一切都会有的!”曹亚茹面带羞怯地说道。
   “你俩结婚我做证婚人!”曹亚茹那个同学笑着说道。
   “好!”郑立冬和曹亚茹异口同声说道。
   几个人下了山,上了车。汽车行驶在乡间小道上,道路两边都是渐渐金黄的麦穗。
   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又到了收获的季节,看着路边行色匆匆的人们都挂着笑颜,郑立冬紧紧握着曹亚茹的手,这个秋天,他们也收获着耕耘了五年的爱情,收获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共 48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以一碗方便面为引,牵出两段深埋的情愫:一边是郑立冬以“强哥”之名,用五年青春默默托举曹亚茹的求学路;一边是曹亚茹对补习班少年的惦念,在时光里酿成执拗的等待。作者用克制的笔触铺陈细节:草纸包的麻饼藏着青涩心意,砖瓦厂的寒夜见证相濡以沫,肉铺里的哽咽道尽无言付出。郑立冬的退缩藏着自卑与成全,曹亚茹的主动含着勇气与坚定,而曹亚强的眼泪,则是串联起两段深情的纽带。当山巅墓前的告白打破僵局,所有隐忍都化作“我愿意”的滚烫。金黄的麦穗与紧握的双手,不仅是爱情的收获,更藏着平凡人在困顿中相互托举的温暖。这份迟来的圆满告诉我们:真正的爱,从不会被时光辜负,只会在等待中愈发清晰。推荐加精!【编辑:田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冲        2025-07-22 19:00:35
  这篇小说用质朴笔触写尽深情。郑立冬以 “强哥” 之名默默守护,砖瓦厂的寒夜、肉铺的烟火,皆是他藏起爱意的容器。草纸包的麻饼与四年学费,构成无声的情书。曹亚茹墓前告白石破天惊,将隐忍的双向奔赴推向高潮。人物弧光饱满:郑立冬的自卑与成全,曹亚茹的果敢与坚守,曹亚强的纯粹与联结,在麦浪翻滚的秋日里交融。没有华丽辞藻,却让 “爱在分手后” 有了更动人的注解 —— 真正的爱从不是占有,而是以守护静待花开,最终在时光里收获圆满。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