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夏】访陈长吟文学馆(杂谈随笔)
乙巳季夏,塑望渐丰日(农历6月14日),应文友之约,七朋聚首,赴长安艺谷,访陈长吟文学馆。
时维未刻,烈阳当空;终南如黛,横亘西南;白云悠悠,轻吻峰峦。沿环山驿路徐行,翠色竞叠,扑人眉宇,至沣峪西麓,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在望。辗转入院,陈长吟老师亲临相接。
院东创意,长安艺谷,流水环腰如带,廊桥跨波似虹,接流云以映碧落,融欧风而含道韵。灿灿繁花争谱地脉,啾啾鸟语细诉天事。百年银杏,为时光铺页撰序;小舟犁破,有稚子驾舢划镜。文艺长廊,迂回臆趣。
谷深隐馆,翼然临流,“陈长吟文学馆”,六字朱红,赫然门楣,锋骨挺日。此馆居终南之阴,潏水之阳,枕神禾原之厚土,襟沣河东之清波,地脉钟灵,文气郁然。
入馆纵观,五十年笔耕轨迹历历在目:手稿堆中,墨香犹带当年霜雪;旧照册里,风华尚存年少锋芒。摄影作品凝文人风骨,收藏物件寄赤子丹心。北邻先生清居朝山庐,窗含终南翠色,案枕文思幽梦,诚如陶令所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先生淡泊襟怀,于此可见一斑。
馆主陈长吟老师,现任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其笔耕半世纪,文名播九州:千万言华章载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二十余部专著如《散文之道》传世,冰心散文奖等殊荣加身,皆为馆中重宝,供世人仰观。
此馆之立,意义深广。于文学而言,汇先生心血,展创作脉络,使佳作流传,为后世标范;于学府而言,承“文化兴校”之略。2025年孟夏开馆以来,为现代学院添文化之魂,增学术之韵;于乡邦而言,先生系出恒口,将毕生珍藏捐归故里,此馆既为文学新人之苗圃,亦为文旅交融之窗口,助地方文脉绵延,促乡土文化勃兴。
凭栏回望,终南依旧,文风自流。长吟馆者,非独一人之馆,实乃一代文人精神之寄托,一方文化传承之津梁。愿此后,访客接踵,沐墨香而悟文道;学子云集,承薪火而续新篇。则先生之“长吟”,终将化作山河之回响矣!
吾为馆留字:艺海常新,长吟终南。
2025年7月8日下午访馆,7月18日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