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晓荷】奶奶的穷讲究(散文)
奶奶是个地道的东北农村老太太,她个子不高,但皮肤白净,每天都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不了解她的人总觉得她是城里来的。她喜欢常年穿一件洗得发白的素兰花的衣服。那还是那年母亲节父亲给她买的。可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老太太,却有着一套自己的“穷讲究”。
奶奶的讲究首先体现在吃饭上。那几年我家由于人口多,生活条件不是太好,饭桌上经常只有咸菜和稀饭,可奶奶的饭桌上偶尔会有一些肉菜,白米饭馒头。打我记事起,奶奶和我们吃的就不一样。“因为你奶奶是长辈,是这个家的功臣,就应该吃好的!”这是我和哥每次提出异议时,母亲对我俩说的话。母亲给一家人做饭时,她会反复洗手,淘米最少要淘三遍以上保证没有一粒沙子。奶奶会时常去厨房监督,稍有不利索的地方,奶奶都会大喊大叫地教训。其中厨房的案板要每天清洗,然后抓一把盐撒上面消毒,然后再用清水冲干净,要放太阳下暴晒。吃每顿饭前后,都要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奶奶有一个掉了漆的搪瓷碗,边沿已经磕出了几个小缺口,母亲曾无数次要给她换一个新碗,她执意不让。并说:“这个碗是我娘家陪送的,能用干嘛要换呢?”每次吃完饭,她都要用开水涮三遍,再用干净的布擦干,倒扣在碗柜最上层。我小时候不懂事,有次直接用脏手抓了奶奶的碗盛饭,她立刻板起脸对我吼道:“不洗手就抓碗!这碗饭我不吃了!”母亲见状,急忙把这碗饭倒进她碗里,然后重新盛了一碗,双手捧给了她。奶奶这才接过碗对我们说道:“以后你们都学学你妈!碗要捧,不能抓,这是规矩。”
记得那年夏天特别热,邻居王婶送来半个西瓜。我和哥眼巴巴地盯着那红瓤黑籽的西瓜,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奶奶却摸都不让我俩摸,而是打来一盆清水,把西瓜皮洗得发亮,又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切西瓜时,她特意换了把新磨的菜刀,案板也重新洗过。王婶笑着说:“老嫂子,吃个西瓜还这么讲究?”奶奶一边把切好的西瓜递给我们,一边说:“吃进肚子里的东西,一定要讲究卫生。”
奶奶的衣服虽然旧,但永远整洁。她非常喜欢父亲那年给她母亲节给她买的那件素花衣服,她每天都把它穿在身上,两天母亲会给她用香皂洗一次。奶奶是个会过日子的老太太,但这件衣服她却舍得让母亲用香皂洗,她说:“这件衣服是我儿子给我买的,她孝顺呀!她让我知道母亲节这个节日。我活这么大岁数,还真没过过母亲节。”
奶奶说得没错,那时候我们住的村落也闭塞,村里人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忙碌,哪知道过一些什么所谓的节日呀!别说过即使听也没听说过呀!所以这件衣服奶奶视若珍宝,每天都会带着香味穿在身上,成为了她每天穿街走巷和村里人炫耀的资本。为了洗这件衣服,家里特意买了香皂。奶奶有个娘家陪送的红木箱子,里面整整齐齐地叠着几件换洗衣服,每件衣服之间还垫着旧报纸。即使是最破的汗衫,她也会把扣子一个个扣好才收起来。村里人都说奶奶“穷讲究”,可她只是笑笑:“衣服破不要紧,但不能脏兮兮地见人。”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年我考上县城初中,开学前一天,奶奶从箱底摸出一个蓝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双崭新的白球鞋。我“啊”了一声面露惊喜。这双白球鞋可是我早就期待已久的呀!还记得在这之前我参加学校运动会,曾和母亲要过几次,母亲都没给买。说能对付穿的就先对付穿。奶奶更是不让母亲花钱买,她说:“参加个运动会就买新鞋,你想得可真美!等你考上好初中再说吧。”
当时我还觉得奶奶当时说那话也是敷衍我,没想到她却真给我买了这双鞋,是我绝对没有想到的。那可是她用捡废品攒的钱给我买的。我高兴坏了,立刻就要穿在脚上,奶奶却一把拦住我说道:“先等等。”她让我打来一盆清水,然后她拿来一块肥皂让我先把脚洗干净,换了一双新袜子才让我试鞋。她说:“新鞋要配干净的脚,这是对鞋的尊重。”
奶奶的讲究还体现在待人接物上。家里再穷,来了客人她也要烧开水泡茶。茶叶是最便宜的那种,但她一定会把茶杯烫三遍。村里张大爷来借锄头,奶奶不仅把锄头擦干净,还用布条把刃口包好才递给他。张大爷说:“一把锄头嘛,至于吗?”奶奶说:“借出去的东西,得比自家的还要爱护。”
那年冬天,奶奶病了。我赶回家看她。走进她的房间里,她的每样东西都摆放得井井有条。药瓶整齐地排在窗台上,下面垫着裁剪好的报纸;喝水的搪瓷缸子把手永远朝着右边;被子白花的被罩洗得干干净净摆放在床上一角叠得方方正正。奶奶躺在床上,还嘱咐我:“柜子第二格有干净毛巾,给你擦脸用。”
奶奶走的那天,村里来了很多人。整理遗物时,我发现她所有的东西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最值钱的恐怕就是那个装了几枚硬币的铁皮盒子,擦得锃亮,里面还垫着一块洗得发白的手帕。村长看着这些东西,叹了口气说:“老太太一辈子穷是穷,可活得真讲究。”
现在生活好了,我住进了明亮的楼房,用上了各种电器,但奶奶的那些“穷讲究”却留在了我的习惯里。吃饭前要洗手,借东西要爱护,衣服不求多贵但要整洁……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是奶奶留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
奶奶的“穷讲究”,其实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尊严,她这种对生活热爱的态度让我明白,贫穷可以限制物质,但不能限制一个人对美好的追求和坚守。在这个追逐浮华的时代,奶奶的那些朴素坚持,反而成了最珍贵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