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拥抱快乐(散文)
烦人的知了不停地给太阳加温,被高温蒸烤的自己仿佛沸腾成一个火球。树欲动而风不吹,在这样一个闷热的时刻,别看我脸上堆满自信的笑容,但我的内心深处并不快乐。
很小的时候,和伙伴们玩耍,不管大人如何叫唤,都要玩到太阳偏西。那时的太阳,像一个特大号的南瓜躺在对面的山坡上,我们恨不得把它抱回家,可我们跑到对面的山坡时,它却一骨碌滚到了另一个更远的山头。由于有条河横在我们面前,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慢慢沉下去。当时我想,要是明天早点出来,一定会在它还未沉下去之前抱住它……
晚饭后,农村的夜,静寂的夜被忽明忽暗、闪闪烁烁的萤光点缀得更加美丽安详。这个时候,我便追逐着星星点点的萤火虫,从村东到村西,仿佛追寻着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梦想。我把捉来的萤火虫不断放进玻璃瓶,“大功告成”后回到家,熄掉煤油灯,学着“凿壁偷光”的精神,利用它们的亮光读起书来……当时那种想拥抱太阳、捕捉萤火虫的愉悦无比的心情至今都难以忘怀。
再大一点,就做起了作家梦。就算当时没有任何收入,就算空着肚皮,也不分天昏地暗地写。感觉好像只要有了精神食粮,其它都不重要了。
在一次次家人、朋友的劝解和历经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后,我终于认清现实、“悬崖勒马”,从执迷不悟、不食人间烟火的懵懂中“解救”出来。从此,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等发生了根本变化。同时深刻认识到,只有干一番事业,赚更多更多的钱,才能实现自我、体现自己的价值。
财富的本质就是掠夺。有了财富就有了“磁场”,有了磁场就能吸引更多的财富。
就在自己好不容易完成原始积累并暗暗高兴时,与我同时起步的几位兄弟在短短几年却实现了质的飞跃。他们有的早就进军了炙手可热的房地产,有的开采锰矿。特别是开采锰矿的两位狠狠地发了回“锰财”,身价上千万后,仍然雄心勃勃:一位承包了几千亩地做起了现代庄园主,一位则在外省投资几千万办起了冶炼厂。他们的目标无不是在不断提升自己、超越他人,以便创造、吸引更多的财富。
而自己呢,虽然也曾为发“锰财”到处奔波,但一直未果,后来才进入房地产市场,迟钝得只是勉强抓住了机会的尾巴。对于以前的重大机会,感觉就像儿时极力想抱太阳却发现对面有条河而不敢过去一样,因此才错过了不该错过的机会,也因此才黯然神伤、自责、遗憾不已……
这种感觉的愈演愈烈,尤其是在遭受挫折时。生意场上的争名夺利、尔虞我诈,折射出社会方方面面的阴暗,难免有些愤愤不平、悲从中来。所以有时感叹,如今的太阳为何总没有儿时的那么近、那么圆、那么大、那么美、那么真?同时感觉有时好不容易飞来的快乐宛如黑夜的萤光,一闪一闪,虽然绚烂,但稍纵即逝。遗憾之余,一到晚上,总想提前熄灯,希望在繁华还未褪尽的城市的夜,被孤寂包裹的夜,飞进儿时的萤火虫,明明灭灭、闪闪烁烁,照亮有些暗淡的心空……
然而,即使现在生活好了数倍,吃饱喝足,甚至餐餐“山珍海味”,却也很少拥有数年前空腹坚持写作时的那种充实、简单、无忧无虑的快乐,那种能捕捉得到、握在手心的温暖和感动。
我知道,这并不是自己的无病呻吟,而是长期以来“有病”不愿说出来,而深埋于心底的痛苦和无奈;我也知道自己的不愉快就是因为与周围的人进行了比较。
为了获得“虚荣”的快乐,有时强迫自己往低处比较,因此不由想到穷困山区的百姓在恶劣的环境中艰难生存的场景,略生了些优越感、自豪感;再或者联想那些战乱的国家、那些因战乱或灾难中连生命都难以保全的人们,才知道生命的珍贵、快乐的重要和现今生活的来之不易。但从这些比较中也只能获得短暂的快乐,待时过境迁,又不禁患得患失。
另一方面,人的眼睛长在前面,似乎总是难以看清自己身后的缺点,因此就难以自我反省,而对于别人存在的类似的缺点、错误却看得清清楚楚,因而劝慰起别人来就头头是道或背后品头论足得津津有味。我们这种不能正视自己、有意掩盖自己的不足或拿自己优点比较别人缺点的行为,表面上也能使自己获得暂时的快乐,但快乐过后,内心或许更加空虚和失落。
但往高处比较,就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就有了弥补不足、超越别人的强烈欲望。
可以说,人大部分都是因欲望而活着。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某些从最基层做到更高级别,为了不断超越,他们在长达数年甚至一辈子的博弈中获得快感、获得独一无二的权利和控制的欲望;另一种就是金钱的欲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可见人人都想发财,钱多了还想多,这就是人对财富的欲望;当你遇到一个心仪的帅哥或美女,有想办法与他(她)接近或搞到手的欲望,这就是情欲、肉欲或色欲、征服欲等这些人类自私、贪婪的本性欲望就组成了欲界。
欲界就像魔界,可以使人上天堂,也可以使人下地狱;可以使人快乐无比,也可以使人痛苦万状。
人不快乐或失意时,就往往以“知足者常乐”来安慰自己。但稍微深究,发现这个观点于那些本身对生活没什么追求或拼命追求了却感觉前途渺茫而自我安慰的人来说或许可行;可对于有强烈进取心、开拓心的勇士来说,那就不妥了。试想,如果人人都奉行“知足者常乐”这个逻辑,即有吃有喝就行了,停留原地不再进取,那科学家就不必锲而不舍钻研重大科研课题,比尔盖茨赚了几个亿就够了,单单银行的利息都吃不完,就不必再苦苦研发新品、开拓市场。如此种种,长此以往,国家哪来发展,社会哪来进步?况且,知足者就真的常乐吗?那些干大事、成大业的就不快乐了吗?我也因此常常问自己,如果我的愿望得以实现,甚至超过了两位朋友,我能真正拥有快乐、拥抱快乐吗?
人生的不快乐,主要源于往高处比较,源于把尘世看得太透,源于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源于诸多需要未能实现。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大类:一是生理的需要(食物、睡眠、性生活等);二是安全的需要(生命、财产安全有保障);三是归属和爱的需要(涉及给予爱和接受爱);四是.尊重的需要(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以上任何一种需要得不到实现,特别是生命的安全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实现,就会更加不快乐。
这些需要其实就是人类的基本欲望。欲望是难以填满,是无止境的。有些根本无法实现的欲望最终只能成为空想、奢望。因此,我们对于自己根本无法得到的东西要敢于割舍,以免自己在不断的追求中,倍受欲望的煎熬。人生不可能没有遗憾,有遗憾,才能更深刻体会快乐、珍惜快乐。
事实上,还有很多的不快乐,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心欲静而风不止”或“心欲动而风不吹”,不论内外风云如何变幻,不该想的不要想,多想无益,人生苦短,何必让无谓的愁绪折磨自己。
其实,快乐是一种心态,且不可量化;快乐不需要理由,也不完全以物质为基础。快乐更不是诸如“家家牌馆打牌忙”的悠闲自得。因此,人活着,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精神:做有理想、有思想、有个性的自己,做有宽容心、感恩心的自己,做世上独一无二的自己,即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享受自己,这样,才能拥抱持久的快乐,拥抱与儿时的美好记忆一样永存于心底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