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云水】彼时,正青春(散文)
高中时代,正处于花一样灿烂的年纪,也是我人生最努力的时候。校园的柏油路上,有我走过的足迹;教室里,有我读书写字的身影;操场上,有我奔跑时留下的银铃般的笑声;寝室里,有我拿着手电筒挑灯夜战的场景……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1989年,对我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我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如愿考上了我们县的重点高中。我内心难掩激动和喜悦,全家人都为我感到高兴。艰辛的付出有了回报,这意味着我离跨入大学校门又近了一步。
还记得第一次踏入高中的大门,门头上那几个闪光的大字“杞县高中”显得特别耀眼。我为自己成为它的一员感到骄傲。这可是初中学生梦寐以求的神圣之殿堂!要知道当时重点高中很难考入,真的是以成绩论英雄,这里是县里最高学府,全县的尖子生在这里云集,个个都是学习高手。从今天开始,我就要融入火热的高中生活,为自己而战,为前途而拼搏。
那时的我,执着而乐观,有着自己的美好理想。只管努力,不问前程。我一心扑在学习上,两耳不闻窗外事。当时,我们高中一年级才六个班,每个班四十多个学生。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每个人都怕自己落下来,都争分夺秒地读书。学校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每一位学生就像在广阔草原上奔腾驰骋的马儿,雄姿英发,自强不息,不用扬鞭自奋蹄。
为了供我和妹妹读书,父亲去了他好朋友的皮革厂工作,挣钱来养家糊口。母亲在家种地,我只有放暑假的时候,才能回去一段时间,帮母亲拔草、翻红薯秧、给棉花打药。多数时间,我把心思用在看书上,怕开学时跟不上,同学们都在暗暗地较劲。
无论春夏秋冬,五点多钟起床,十点多钟休息,雷打不动。在学校里每天的生活仅限于两点一线,从教室到餐厅,不是吃饭就是在教室里学习。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校园里的钟声准时响起,就像部队进攻发起的冲锋号,同学们开始陆续起床,迅速地洗脸刷牙上厕所,每个人都动作麻利。夏天还好,可以用凉水洗洗脸,冬天,那水凉得刺骨,手上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的,严重的还会长冻疮。但没有一个学生说苦说累,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我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孩,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上大学就能扭转命运的齿轮,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人一旦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推着你向前迈步。那时,为了自我激励,我给自己的座右铭:人生能有几回搏,搏它一回算一回。
为了增强体质,除了学习,最大的娱乐就是运动。体育课上,男生一组,女生一组,刚从河大毕业的漂亮女体育老师忙完这边,忙那边,管男生多一点,女生就有意见,说她偏向男生,把女生放在一边。班主任薛老师三十多岁,很憨厚的样子,身材不高,胖胖的,他是教化学的,遇到女生告状,他就说:女体育老师偏向男生也情有可原,异性相吸,同性相斥么。既然班主任这样说,女同学也不再叽叽喳喳了。
班里优秀的学生很多,他们来自全县的各个地方。我们班有一个男生,叫海涛,他长得白白净净,家是县城的,其父亲是粮食局的,家庭条件好,学习成绩优异,他的英语成绩经常考满分,深得英语老师的赏识,就让他做了课代表。他人也挺好,工作认真负责,督促大家背英语,就是人太傲气,走路都不看脚下,都是昂着头,一副趾高气昂很神气的样子。估计是不屑于与我们这帮农村出身的孩子为伍,人家确实有傲气的资本,最后考入了上海知名的一所大学。
另外一个学霸也是县城里的,别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他上课时,喜欢趴在座位上睡大觉,一到考试,人家成绩还是顶呱呱,真让我们自愧不如。有同学说,他是晚上学习,还有同学说,他做了许多试题,老师讲的他都会,所以不把学习当回事。后来他考上了郑大,据说去了南方航空上班。
我们最好奇的是隔壁班的一位同学名叫蛟龙,他个子高高的,人也很清秀,不知什么原因他的脚走路有点跛,他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高中的,从高一到高三一直是学校里的第一名。校长从他入学第一天就看好他,觉得他是清华北大的苗子。我们都很羡慕他,觉得他有学习的天赋,为什么他一学就会,而我们普通人努力百倍仍平庸无奇。除了努力,智商也占很大一部分,这种东西是天生的,我们只有后天努力,来补足先天的不足。衡水中学流行这样一句话: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估计,那个时候我们也是这样学习的,只为让自己改天写命。我坚信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得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一定会让自己成长。
高中时代,也遇到了许多有趣的老师,有一板一眼的老学究,讲一点知识就让我们记在书本上,唯恐漏掉一个知识点。也有朝气蓬勃的年轻老师,我们高二时,语文老师非常有才华,他高考语文离满分只差两分,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文采飞扬,是我们崇拜的对象。受他的影响,我们也喜欢上了语文,背古诗文,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直到后来我喜欢写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和我高中时代的积累是分不开的。
在校园里,我也结识了几个要好的朋友,李金凤和贺静。贺静和她弟弟同在我们班,两个人学习都很棒,贺静的脑子很聪明,特别是理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和她们成为朋友,让我枯燥的高中生活也增添了不少的乐趣。我们三个利用课余时间去校外的护城河畔散心,那里有许多的树木,我们坐在高高的土堆上,一边眼望远方,一边畅想着美好的未来,规划着人生的远大宏图。
高中时,也有心绪不宁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高个男生偷偷地喜欢我。他的座位本不在我后面,有时候,他故意坐在我后面说话,想引起我的注意,我却不理会他,让他觉得很丢面子。最让我尴尬的一次,他让他的好朋友让我难堪。进教室,他朋友挡在我面前,我向左走,他也向左,我向右走,他也向右,弄得我面红耳赤。
分班前夕,同学们既为未来感到担忧,又对过去有些依依不舍,毕竟在一起两年了,朝夕相处,情同手足,同学之间,既有激烈的竞争,也有纯真的友谊。班主任薛老师领着我们全班同学合影留念,背景是苍翠的树木,用相机记录一张张青春的脸,为我们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高三,我们开始分科,我的好朋友贺静和李金凤两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理科,我则选择文科。我对自己心中还是有数的,我更擅长背东西,对于物理化学有些头疼。所不幸的是,我们是高中会考的第一代学生,第一次参加高考,我失利了,这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分班太晚,有许多知识掌握得不牢。
我心不甘,不得不选择复读一年。这一年,我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前几名,每天更加刻苦学习,终于熬到了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过了两次,发现第二次更紧张,晚上脑袋活跃,失眠了,当时高考在七月,天气格外炎热,再加上没有休息好,影响了我的正常发挥,本可以上个很好的本科,结果只上了个大专。我对自己失望透顶了,回到家里,父亲问我考得怎么样,我不由得哭了起来。父亲安慰我说:尽力了就行,考不上了就回来。
我想像小鲤鱼一样跃龙门,让自己过上与父母不一样的生活,我的父母一直都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让我有巨大的动力和勇气。
在我成长的路上,姐姐和姐夫给予了我经济和精神上的支助,他们那时都在高中教学,有空闲时,就来学校看看我,请我出去吃顿饭,或者给我钱,让我买饭票。甚至我的高考志愿都是姐姐和姐夫帮我填写的。
求学不易,我花的都是父母挣的血汗钱,对于生活,我要求极期简单,只要吃饱喝足就行。为了省钱,我一般只用二两馍票换个馍,连两毛钱的汤都不舍得买。有时候,星期天回家,让母亲做些酱,装到瓶子里,带回学校馍沾酱,有时候,我也专门去街上买些咸菜回来,对付对付能吃上一个星期,日子就是这么一天一天熬过来的。我深深地懂得:吃得苦中苦,方得甜中甜。今天的吃苦,为了明天的不吃苦,为了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花开花又落,时光悄然流转,一眨眼,三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我回过头来,看来时路,所有的艰辛都化为了虚无,感觉苦也是甜的。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走一步都算数。哭过笑过,痛苦过幸福过,只有经历人生的酸甜苦辣,才更懂得生命的意义。
再见了,我的高中时代!青春无悔,青春万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