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还,还是不还(小小说)
五年前的一个傍晚,在苏北观塘小镇的风,总带着点市井里的温软。人们说镇上的“一世情缘”,是道走不腻的风景——四十有余的少妇,个子不高,两个小酒窝总是堆满了笑,却像浸在江南水汽里的果子,看一眼觉出三分甜,再想又品到三分清,那点风韵,在短袖的白衬衫的轮廓里,像两个刚刚出笼的热馒头,是岁月酿出的恰到好处,甜不腻人,辣不呛喉。
两年后,她奉命去了苏州帮带孙子了,老家小镇家里便剩下爱人小斌子一个人单飘。七月骄阳下的夜幕,一场街坊邻居聚会上,酒过三巡,话匣子一敞,小斌子望着满桌熟面孔,忽然对着对面的女邻居小梅子举了杯。“我爱人去苏州了”,他笑着,语气半真半假。
“一世情缘”离开观塘家的时候说“家里若有照顾不到的,你们就借借用用?回头她回来了,再还嘛。”小斌津津乐道,能借就借一下,反正还是承诺过的。
五分的尴尬,一桌人先是一怔,随即哄堂大笑。谁都当是酒酣后的玩笑话,打趣着说他大方。小斌子却认了真,转头望向席间某个方向——许是对着空气里爱人的影子,又像是说给众人听:“你说话要算数哦,真有人借了,回来可得还。”无人接话的空档里,仿佛能看见那位“一世情缘”的少妇,依旧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样,不答反问,把话头轻轻含了回去。
日子在家长里短中滑过半年,小镇的炊烟升起又落下。忽然有一日,真有人旧事重提,撞见小斌子便笑着问:“早前你说的‘好借好还’,如今人该回来了吧?到底还,还是不还?”
这话问得轻快,带着邻里间特有的戏谑。阳光落在乡间的柏油马路上,亮晃晃的,倒让人想起半年前那桌酒,想起小斌子半醉的认真,和那句悬在风里的“回来还嘛”。
到底还不还呢?
或许,答案早藏在观塘小镇的烟火里——有些话,是酒桌上的玩笑,是日子里的调味,不必较真,却足够让人在想起时,嘴角浮起一点暖乎乎的笑意。
就像镇上的风,吹过就过了,却留下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余味,在寻常日子里轻轻荡着……
好借好还……
小斌子在灼热的考量中,还,还是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