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敏思家园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敏思】幸福

编辑推荐 【敏思】幸福 ——心灵的感应,对美好道德的追求(诗歌)


作者:朱炳初 白丁,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9发表时间:2025-07-23 18:48:19
摘要:世界上人人都在追求幸福,但是究竟什么是幸福,个人有个人的理解,但是比较统一的是:幸福其实是心灵的感应,是一种心中的圣境,要想幸福只有努力奋斗,别无它法!

幸福
   ——心灵的感应,对美好道德的追求(诗歌)
   朱炳初
  
   关于幸福的类型有多种多样,其中就有家庭的幸福,如“杨绛一家”: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写道:“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仨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或许,这就是一个家庭最美的幸福模样!
   ——代题记
   幸福,是指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是心灵的感应,对美好道德的向往
   幸福,是“理解的活动”,只在自己的心上,而不是他人的议论和眼光
   幸福,就是现在,它无时无刻不在你我他的身旁,让你感慨感想
   幸福,有无数细微的颗粒组成,它是生活中的快乐温馨和安抚的反响
   幸福,乃是生活充实,很有意义,过得有滋有味极其舒畅
   幸福,系之于人的精神,精神的好坏又与健康息息相关
   幸福,身强力壮固然是幸福,然而聪明智慧才是幸福的高档
   幸福,有德便是福,没有美德就毫无真正的幸福可讲
   幸福,谁要是在内心里知足常乐,他就能感到幸福就伴在身旁
   幸福,人生的幸福贵在心中适意的感觉,而不是外在的虚名声张
   幸福,不是由外力和事件决定的,它是一种内在的人生怀想
   幸福,成功与美德是衡量人生的两种尺度,符合者才是幸福有了保障
   幸福,绝不是别人赐予的,而是一点一滴在自己生命中达到的愿望
   幸福,一个人的幸福就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总能如愿以偿
   幸福,真正的幸福只有真实体现自身价值,觉得心里充满阳光
   幸福,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幸福的典范与榜样
   幸福,正直善良是获取幸福的要素,切勿丧失做人的德性规章
   幸福,谁不知足,谁就不会幸福,即便他是世界的主宰也不例外
   幸福,最大的幸福在于奉献,为社会和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幸福,永远不要离开义务和荣誉的道路,这是造就幸福的源泉和希望
   幸福,人的幸福十之八九有赖健康的身心。有了健康才有乐趣可享
   幸福,它的大小和欲望多少成反比,过欲的奢望只能带来不幸和失望
   幸福,人是自身幸福的设计师,乐观幸福来,悲观陷汪洋
   幸福,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心境追求,一种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幸福,与其说来自生活,不如说来自对生活的态度,故而必须奋发向上
   幸福,所有幸福的人都胸怀坦荡,那些牢骚满腹的人,幸福与其毫不相干
   幸福,使人幸福的是德行,而非黄金万两,那些缺德的贪官只能关在牢房
   幸福,劳动创造幸福,健康铸就幸福,品德提升幸福,幸福靠人生修养
   幸福,其更高境界,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幸福,自觉地奉献社会和他人获得的幸福,应该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幸福,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竭尽所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幸福,在于拼搏奋斗,在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个人与国家的美好梦想!
   (2025年7月23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9岁休干)
  
  
  

共 12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幸福,这个看似简单却又深邃的词汇,承载着人类永恒的追求与思考。朱炳初先生的诗歌《幸福——心灵的感应,对美好道德的追求》,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关于幸福的画卷。它不仅是对幸福本质的探讨,更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 幸福并非遥不可及的幻影,而是存在于生活的点滴之中。正如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所描绘的那样,家庭的朴素与单纯、亲情的相伴与互助,构成了幸福的基石。朱炳初先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华,指出幸福是心灵的感应、对美好道德的向往,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而非外在的物质堆砌。幸福源于对生活的态度,源于对德行的坚守,源于对奉献的执着。 诗歌中反复强调,幸福与健康、品德、劳动、奉献密不可分。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幸福不在于财富的积累,而在于心灵的充实;不在于外在的虚名,而在于内在的平和。幸福是一种选择,一种对生活的积极回应。正如诗中所言,“人是自身幸福的设计师”,乐观与悲观、知足与贪婪,决定了我们能否触摸到幸福的真谛。 在当今社会,物质丰富但精神焦虑的现象屡见不鲜。朱炳初先生的诗歌如同一剂良药,唤醒我们对幸福的重新认识。它告诉我们,幸福不是被动等待的礼物,而是主动创造的结果。无论是家庭的温馨、劳动的喜悦,还是奉献的自豪,都是幸福的具体体现。 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这首诗中汲取力量,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幸福,或许就在我们身边,只需用心感受,用行动实践。 好诗!推荐共享。【敏思编辑:邓和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朱炳初        2025-07-24 15:12:02
  老朽认为,邓和生编辑对于我的《幸福》文稿读得认真,领会深刻,故而评论到位,意境深邃,评出了作者想说而又不便说、还没有挖掘出来的思维,所以,能够给人以启示。为编辑的认真负责态度点赞!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