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家园】始终有爱(小说)
始终有爱
“娘,我怀孕了!”刘沁芳知道迟早都瞒不住家人,更何况,她也不想瞒着家里人,在她回家的第二天,趁着父亲不在,她和母亲闷声说道。
“万海知道吗?”母亲急忙问她。
“我没告诉袁万海,我怕他知道了再和他娘说了,就他娘那张嘴,编排我倒无所谓,会害了袁万海的学业的。”刘沁芳沉声说道。
“那该咋办?难道你还要把这孩子生下来不成?你和万海只是订婚,还没有结婚,他去上大学,也不能和你领结婚证吧?”母亲担忧地说道。
“据说现在大学生不能结婚,具体政策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不能领结婚证,暂时也不能让袁万海爹娘知道了。”刘琴方态度坚决地说道。
“哎,这可怎么办呀!”母亲看着脸色蜡黄的女儿,却没有任何意见与建议。
“袁平老婆满大街嚷嚷,说她儿子考上了大学,以后就要吃公粮了,说咱家沁芳配不上她儿子了,见谁和谁说要和沁芳退婚。他奶奶的,老婆子,把他们给的那五百块钱彩礼钱准备好,跟他退了算了,一早我就看不上袁平那个老婆,有她给咱闺女当婆婆,咱闺女还不得受一辈子气!”刘沁芳正和母亲说着话,就听到外屋父亲在说话,父亲进了门,说着还去水缸里盛了半瓢水喝了,然后进了家,才看到女儿也在家。“你看看袁平这一家人,当时就不让你和袁万海订亲,你硬是执意不松口。这袁万海刚去上学,他那个三仙姑娘就在街上说要退婚,他奶奶的,要不是看她是个女人,我一脚踹死她!”看着女儿,父亲也有些恨铁不成钢,气愤地说道。
“什么?退婚?那退了婚孩子怎么办?”母亲失口说道。
“什么孩子?”刘沁芳的父亲以为自己听错了,疑惑地看着老伴问道。
“咱家小芳怀孕了!”母亲低声说道。
“什么?怀孕了?”父亲瞪大眼睛看着女儿问道,“你们不是没住在一起吗?怎么会怀孕?”
“起初我们是没住在一起,袁万海住学校宿舍,我住单位宿舍,可是这次他考完试又去市里,他们学校已经放假了,我们就……”刘沁芳说着低下了头。在自己父母面前,她也不好再隐瞒了,其实他们去了市里就住在一起了,只是一直有保护措施,还真是袁万海回县城考完试又回到市里等分数这段时间,他们俩人有些大意了,结果还真的有了。
“老子在村子里一辈子依本老实,本本分分,没做过任何的出格的事,这以后你让老子怎么挺直腰杆呀!”父亲说着就出了外屋拿起扫帚进屋后高高举起,看着女儿低着头,看着老伴眼含着泪看着他,他又轻轻地把扫帚放下,蹲在后面放置的三节大红柜旁边颤抖着卷烟,浪费了好几张纸愣是没卷成一支烟,索性站起来走到碗柜旁从碗柜抽屉里拿出烟锅头装上烟丝大口吸了两口,呛得咳嗽起来,眼泪都呛出来了。
看着父亲无奈的神情,看着母亲无助的眼神,刘沁芳原本坐在炕沿边,突然站了起来,“我明天回市里继续上班,这个孩子我决定留下来,退婚的事你们做主就行!”刘沁芳毅然决然地说道。
“什么?你还要把这个孩子生下来?人家都不要你了,你生下这个孩子干什么?你不嫁人了?”父亲在地上磕着烟锅头痛心地说道。
“我想等袁万海,等他大学毕业。如果他真的不和我在一起了,我拿这个孩子恶心死他们一家人,他不仁,就别怪我不义!”刘沁芳狠狠地说道。
“你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只要你以后别后悔就行!”母亲心疼地说道。
“不行,你没结婚就生孩子,以后你弟弟还要结婚呢,你这未婚先孕的名声会害了他的!”父亲断然说道。
“爹,我是这样想,过几天你们把我和袁万海的婚退了,隔几天就说我在市里找对象了。明年生了孩子,即使我带着孩子回来也能顺理成章了。你们心里别总咯叽这个事,别人也不会知道原委。市里我也没遇见咱村里的人,即使以后遇见了,我也不会带别人回家不是。”刘沁芳想了想说道。
“还能咋样呢,生与不生都毁名声,我也不管你了!”父亲说完气呼呼地走了出去。
第二天一早,刘沁芳的母亲早早起来做了饭,让女儿吃了饭,刘沁芳原本想着在家和父母多待几天,弟弟上高中了,在学校住校,她都没能见到,就再次急匆匆的去了市里。
坐在去市里的长途汽车上,刘沁芳再次流下了眼泪,在父亲母亲面前,她尽量控制着,不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家人,可是当她再次踏上北去的汽车,心就像被人揪着,一阵一阵的疼。她知道父母不舍得对她说伤人的话,可是父母的心会有多痛!袁万海,你怎么敢呢?就这样退婚了!到底是谁的意思?她和袁万海的过往一件件的再次涌上心头……
袁万海和刘沁芳在一个村,一个住在村东头,一个住在村西头,袁万海比刘沁芳大一岁,在那个封建思想比较严重的年代,两个人从小学到中学都很少交集,直到他们高中毕业都在同一个学校的班级补习。
刘沁芳高中毕业再次去补习班补习那年,袁万海已经是第二年补习了。毕竟在一个班级,有时候他们从县里回家也是坐一辆车,或者是有一个人回家,有时候也帮着另一个人捎点东西,一来二去两个人的关系有了质的提升。
刘沁芳补习了一年,袁万海补习了两年,两个人还是名落孙山。也许是同病相怜,也许是水到渠成,等到他们再次补习的时候,两个人终于确立了恋爱关系。毕竟都二十多岁了,尤其是袁万海,第三年补习,和他同龄的村里的年轻人都有结婚成家的了,父母也一再催促他。他也答应父母,再补习一年,如果还是考不上那就回家成家立业。
村子里小伙子大姑娘不上学的,十八九岁就都找对象了,像袁万海和刘沁芳这样二十二三岁还没有对象的就算大龄青年了。尤其男孩子,二十五找不到对象,有些就准备着打光棍了。
也许是命运不济,还是成绩不达,袁万海和刘沁芳又补习了一年,最终还是随着千军万马却没挤过那座独木桥。再次回家,两个人都和家里大人说了他们的关系,袁万海家人倒是很情愿订刘沁芳这个媳妇,刘沁芳的父母却没有相中袁万海母亲的性格。要说袁万海和刘沁芳,在村子里也是很出挑的人物,要人有人,要个有个,男孩帅气,女孩漂亮,在村子里也算一对金童玉女,可是袁万海的母亲就没人恭维了。在村里整个一个搅事精,张家长李家短,村子里的闲话被她一个人就说遍了,是一个标标准准的讨人嫌。
可是大人终究是拗不过孩子,袁万海和刘沁芳最终还是订婚了。担心袁万海母亲搅事,他俩订婚后就去市里打工了。
到了市里,他们通过亲戚介绍,进了一家毛纺织公司,刘沁芳在编制车间做挡车工织毛衣,袁万海在后整车间熨衣服,他们在公司附近租了一间小房住下了。
让他们心动的是,他们每天上下班都会路过市第二中学。二中的高中在整个地区都是最好的高中,在袁万海和刘沁芳上高中的时候,说起市二中那就是最神圣的地方。
等到二中开学,看着学生们都背着书包上学了,刘沁芳再次做了一个决定。“万海,你去补习吧!”
“算了吧,据说二中的补习费和生活费都很贵,我家肯定不给我出这个钱。”袁万海落寞地说道。
“去吧,我挣的钱供你补习应该没问题,毕竟二中的教学质量比县里中学教学质量高一个层次,你去补习,考上了,咱们也真的脱离农村了,考不上咱也不遗憾了!”刘沁芳态度很坚决地说道。
“要么咱俩都去补习吧!”袁万海想了想说道。
“不了,咱别让村子里的人知道了,你去补习,考不上也没人议论你,考上了更好。我不想再成为村子里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了,我每个月挣的钱够咱俩生活。”刘沁芳想了想说道。
就这样,袁万海辞职进了市二中的补习班,刘沁芳继续留在纺织公司挡车织毛衣。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袁万海周一到周五都在学校上课,周六日还在刘沁芳不加班的时候和刘沁芳回去温存一下,时间也是很紧张的。终于,高考之后,袁万海考上了省师范学院。
袁万海回县里看完分数后,并没有回家,而是坐车又来到了市里。刘沁芳也为他考上学高兴,俩个人每天在一起畅想着未来。通知书下来的时候,刘沁芳单位正在赶一批来料加工的羊绒衫,所以没能和袁万海一起回家。幸好,她们赶完活,刘沁芳请假回家,正好送袁万海去上学,他们在县城待了两天,袁万海还和同学们小聚了一下。之后,袁万海坐车去了省城,刘沁芳觉得身体有些不舒服,去医院检查了一下,结果知道怀孕了。她乘车回了家,没想到就听到竟然是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袁万海家要退婚!
把孩子生下来,回村子里可以膈应袁平一家;如果退婚是袁万海的主意,以后袁万海工作分配了,她就带着孩子去找袁万海,一定要让袁万海付出代价。刘沁芳就是这样想了一路。
回到市里,纺织公司搬家了。之前他们是在毛纺厂的编制车间,是原毛纺厂刘厂长自己开的一家私营企业,借住毛纺厂的地方。现在毛纺厂要做清算,就把刘厂长的私企赶出去了,刘厂长在远郊找了一个大院作为新厂房。
这样也好,刘沁芳原本还想辞职换一家毛纺织公司,这下搬家了,她也不用再折腾了。她把原来的房子也退租了,在贫民区租了一处院子,比之前租一间小房方便了许多。
第二年五一前夕,刘沁芳生产了,生下一个男孩。在村里,人们都以为刘沁芳在市里成家了,包括袁万海一家也是这样以为的。袁万海寒假回家,还去市里找过刘沁芳,当然两家人都不知道。袁万海给刘沁芳写了很多信,都没有回信。放了寒假,袁万海就直接回到市里,去纺织厂找刘沁芳,门卫告诉他编制车间早就撤了。他又去他们之前的出租房,房东说刘沁芳早就搬离了。袁万海没有找到刘沁芳,急匆匆地回到村里,才知道他母亲已经给他退婚了。他去刘沁芳家里,也没有看到一个好脸色。回家后和母亲大吵了一架,过了大年初二袁万海就回到了省城。之后的两年多时间,袁万海只回家一次,还是他奶奶去世父亲去县里给他打电话让他回家一趟。毕业分配,他就申请了去市里小学任教,他想在市里找到刘沁芳。
此时的刘沁芳,早已没有了当时想要报复袁万海的心思,每天看着儿子逐渐长大,心里也是满心的欢喜。原先她还想着带着孩子回村膈应一下袁万海一家人,现在也没这个想法了,她不想让任何人和事伤及到自己的儿子。虽然日子辛苦些,但也乐在其中。她所在的那家私营毛纺织公司也破产了,她又去了一个个体编织店,是她曾经的同事自己开的,也是对外加工毛衣毛裤等。
孩子小的时候一直是母亲来市里帮着她看孩子,农闲的时候,父亲也和母亲一起来看他们的外孙。孩子三岁那年,刘沁芳就把孩子送进一家私营幼儿园,费用不高,就当是给哄孩子了。她的父母终于可以回去了,不过,秋收之后到第二年清明开始种地,两位老人都是来市里帮着她照顾孩子,还能给她做点饭。她弟弟考上了一个高中中专,就是过年的时候来市里和他们一起过年。
袁万海来市里教书一年多了,这一年多,他基本是骑着自行车走遍了市里的大街小巷,却从来没有遇到刘沁芳。上班了,挣钱了,每天把自己收拾的干净利落,显得更帅气了,单位有好多老师给他说媒的,都被他拒了,他想着,即使是再成家,也要见刘沁芳一面。
袁万海也偶尔去贫民区,他姑姑家就在这里住着。又到中秋节了,赶上今年中秋国庆七天假,中秋节这天,袁万海买了一些礼品去看姑姑,准备和姑姑一家人过中秋节。在贫民区的一个小街道上,有一个沙土堆,有一个小孩在土堆上玩沙土,袁万海看着自己是不能骑车过去了,就下了自行车,推着车往过走,正好小孩也仰着头看着他。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熟悉!
袁万海想起来了,在他很小的时候,一家人去公社赶会,他爸妈带着他姐和他去照相馆照了一张相片。那时候,人们家有小男孩,还穿着开裆裤,照相的时候总是把男孩的小鸡鸡露在外面显摆一下。小的时候,袁万海没在意,等他长大懂事后,发小和他回家玩,总会指着他的小鸡鸡开玩笑,后来就把那张照片藏起来了。他仔细看去,面前的这个小男孩竟然和那张照片上的他一模一样。
“小朋友,你咋自己在这里玩?”袁万海把自行车停在路边,蹲下来问小孩。
小孩看了看他没有回答,又自顾着玩沙土去了。
“你爸爸妈妈呢?”袁万海又问道。
“妈妈,有人贩子!”小家伙高高喊了一声。他妈妈时常嘱咐他,有陌生人接近他有可能就是人贩子,让他千万不要搭理人贩子,赶紧喊家里人出去。
“人贩子在哪里?”刘沁芳急匆匆的跑出来,当她看到蹲在儿子身边的袁万海,整个人呆住了。她以为袁万海竟然找到这里了,心里很是忐忑。
“这是你儿子?”袁万海没想到在这里遇到刘沁芳,急忙站起来问道。
刘琴芳没理会袁万海,拉着儿子就进了屋。
“这是我们的儿子?我在市里找了你四年多,你竟然住在贫民区!”袁万海也顾不上路边停着的自行车,以及车筐里放着的礼品,跟着刘沁芳进了大门。
“你跟我已经退婚了,找我干什么!”刘沁芳把儿子护在身边,对袁万海冷冷地说道。她不想让袁万海进到她的家里,所以在门洞转身堵住了袁万海。
“小芳,我娘退婚我根本都不知道。我和他们吵了一架,这几年就回家一次。我每年寒暑假都来市里找你,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我以为你离开市里了,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你。”袁万海低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