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晓荷】江滩上的蟹壳(散文)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晓荷】江滩上的蟹壳(散文)


作者:汪震宇 举人,4839.1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6发表时间:2025-07-24 07:03:39

【江山·见证】【晓荷】江滩上的蟹壳(散文) 奶奶常说,江里的螃蟹记性好得很。那天我蹲在青石板上,看她把刚蒸好的梭子蟹翻过来,橙红色的蟹壳上有一圈浅浅的青色印记。“你看,”她用竹筷敲了敲那圈青边,“这是去年被竹篓夹的印子,今年又被咱们抓到了。”
   我趴在木桌上数蟹腿,爷爷正蹲在门槛上补他的蟹笼。竹篾在他腿间来回动,像几条不听话的小青蛇。江风带着鱼腥味从窗缝钻进来,把墙上挂着的渔网吹得哗啦响。那时候长江的水是黄浑的,涨潮时能漫到石阶第三级,退潮后留下一大片绿色的滩涂,泥地里藏着好多小眼睛。
   第一次跟着爷爷去下笼,是我五岁那年的端午。他背着竹篓走在前面,草鞋踩在泥地里发出噗嗤噗嗤的声音。我踩着他的脚印往前走,凉鞋陷进软泥里,拔出来的时候带着一串亮晶晶的水珠。江滩上的芦苇刚没过膝盖,风一吹就往一边倒,露出里面的小水洼,水面上漂着一点点的紫花。
   “蹲下。”爷爷突然停下,往我手里塞了根芦苇杆。他指着不远处的一个泥洞,洞口有一圈小小的气泡。“轻轻捅,别吓着它。”我屏住气把芦苇杆伸进去,没捅几下就感觉杆尖被什么东西夹住了。爷爷从后面握住我的手,慢慢往外拔,一只青灰色的小螃蟹吊在杆尖上,八条腿在空中乱蹬。
   那天我们收了半篓螃蟹,回家的时候月亮已经升到桅杆那么高了。奶奶在灶台前忙个不停,蒸笼里冒出的白汽带着姜味,在昏黄的灯泡下像一道小小的彩虹。爷爷坐在竹椅上抽烟,烟锅里的火星一亮一暗,照得他眼角的皱纹像江滩上的水纹。“这蟹子得养在清水里吐一夜沙,”他磕了磕烟灰,“明天给你大舅爹爹送一篮去。”
   我半夜起来看螃蟹,发现它们在木盆里排着队转圈。最大的那只把钳子举得高高的,青黑色的背上有块月牙形的白斑。我偷偷伸手去碰,被它钳住了指尖。那力道不算疼,就像被什么东西咬了一下,留下一圈红印子。奶奶被我的叫声吵醒,披着外衣过来赶螃蟹:“小祖宗,这是将军蟹,能长到碗口那么大呢。”
   后来每个暑假,我都跟着爷爷去江滩。他教我认蟹洞朝哪个方向,说朝南的洞里住着母蟹,朝东的洞里藏着最肥的公蟹。涨潮前的两个小时,滩涂上的水洼都已经变热了,这个时候螃蟹就喜欢趴在浅水里晒太阳,此刻用手抄网一捞就是一个准。有一次我陷进了烂泥里,眼看着泥水就要漫到膝盖,爷爷把竹篓往地上一扔,趴下来像拉小牛似的把我拽了出来。他的粗布褂子全湿透了,兜里的烟卷泡成了纸浆,却咧着嘴笑:“你看你像不像刚换壳的软壳蟹?”
   奶奶总在傍晚站在码头上等我们。她的蓝布头巾被风吹得鼓鼓的,手里提着个盖着纱布的竹篮。篮子里有时是凉好的绿豆汤,有时是刚烙的葱油饼。看见我们,她就把篮子举得高高的,头巾的流苏在风里飘。有一次爷爷捕到只特别大的螃蟹,背上还缠着半根钓鱼线。奶奶把它养在水缸里,每天换三次江水,说要等它把线吐出来再吃。那螃蟹在水缸里待了七天,直到有天早上,我们发现它抱着块南瓜片死了,钳子还紧紧夹着那截线。
   六岁那年夏天,长江突然涨了大洪水。浑黄的江水漫过了码头,把爷爷的蟹笼冲得没影了。我们站在二楼的窗台上,看着木盆、草帽和断了的芦苇在水里漂。有只螃蟹被浪头打上了岸,在湿湿的台阶上横着跑,爷爷趟着水去抓,结果滑倒在青苔上,后脑勺磕出个血口子。奶奶用灶心土给他止血,他却盯着漂远的蟹笼叹气:“那笼里有只红钳子蟹,已经跟了我三年了。”
   洪水退了之后,江滩上多了好多不认识的脚印。有人背着电鱼机来,滋滋的声音把水鸟都吓跑了。爷爷的蟹笼总是空的,偶尔捕到几只小螃蟹,背上还有被电过的焦印。有一次他蹲在滩涂上发呆,半天不动。我走过去看见他手里捏着只死蟹,那蟹的一只钳子断了,另一只还夹着片芦苇叶。
   我初三的那年冬天,爷爷咳嗽得越来越厉害。他不再去江滩,整天坐在火塘边烤橘子。火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一棵枯树的影子。奶奶把晒好的干蟹用布包着,塞在他枕头底下:“医生说这东西能润肺。”有天我听见他们在里屋说话,爷爷说想去看看江,奶奶说等天晴了就推他去。可那场雪下了三天,雪停的时候,爷爷已经说不出话了。
   出殡那天,江面上漂着薄冰。我在码头上看见只螃蟹,背上有块月牙形的白斑,正往冰洞里钻。我想起被它钳过的指尖,突然蹲在地上哭起来。奶奶把我搂在怀里,她的棉袄上有股淡淡的蟹油味:“别哭,你爷爷变成江神了,以后会帮咱们看着螃蟹。”
   后来我去城里上学,每年暑假还是回江边。奶奶的背越来越驼,却总在早上去江滩走一走,回来时竹篮里装着些小石子。“这是螃蟹蜕的壳,”她把石子摆在窗台上,“你看这纹路,跟你爷爷补的竹篾差不多。”有一次我发现窗台上少了块月牙形的壳,奶奶说被风吹到江里去了:“说不定顺着水去找你爷爷了。”
   十八岁那年夏天,长江开始不让捕鱼了。挖土机轰隆隆地开到江滩,芦苇丛被推平了。奶奶站在警戒线外面,看着工人把捕蟹的竹篓扔上卡车。有只螃蟹从篓里爬出来,在水泥地上横着跑,被车轮碾成了一道青痕。奶奶突然捂住嘴,我看见她浑浊的眼睛里,有什么东西像螃蟹似的滚了出来。
   去年清明,我带着小外甥回到江边。防洪堤修得整整齐齐,江面上有白色的水鸟飞过。小外甥指着滩涂问那是什么,我告诉他以前这里有很多螃蟹。正说着,潮水退下去一块,露出一片湿泥地。泥地里有个小洞,有一圈小小的气泡。我想起爷爷教我的办法,折了根芦苇杆轻轻伸进去。杆尖被什么东西夹住的那一刻,好像又听见了草鞋踩在泥地里的声音,看见爷爷的竹篓在风里晃,奶奶的蓝布头巾像朵开着的蓝莲花。
   小外甥吓得往后退,手里的芦苇杆上挂着只小螃蟹。青灰色的背上,有一圈淡淡的青痕,像谁用竹筷轻轻敲过的印子。江风带着水汽吹过来,有熟悉的鱼腥味,还有奶奶蒸蟹时的姜味。我才明白,有些东西水冲不走、车碾不碎,它们就藏在退潮后的泥里,躲在螃蟹的背上,顺着江水流了一年又一年,像爷爷的烟袋锅,像奶奶的竹篮,像我指尖那圈消不了的红印子。
  

共 23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江里的螃蟹为纽带,串联起祖孙三代与长江的深情。从五岁跟着爷爷用芦苇杆捅蟹洞,到奶奶蒸蟹时竹筷敲出的青痕,每只螃蟹都藏着江滩的记忆:爷爷补蟹笼的竹篾、奶奶蓝布头巾的流苏、洪水里漂远的蟹笼,还有被电鱼机灼伤的蟹背。爷爷临终前对江的眷恋、奶奶窗台上螃蟹蜕的壳,都在诉说着人与江、与生灵的羁绊。当挖土机推平芦苇丛,当螃蟹在水泥地上留下最后一道青痕,那些关于捕捞、等待、守护的往事,并未随江水逝去。如今滩涂下的气泡、小外甥杆尖的夹痛,让 “我” 懂得:爷爷的烟袋锅、奶奶的竹篮、指尖的红印子,早已化作江水里的记忆,在潮汐间代代相传,成为比蟹膏更绵长的滋味。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何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何叶        2025-07-24 07:05:11
  长江边的祖孙三代与螃蟹的故事,在记忆的潮汐中起伏。青痕蟹壳、竹篾蟹笼、泥滩气泡,承载着无法冲淡的亲情。当机械轰鸣取代草鞋噗嗤声,那些藏在蟹背上的印记,依然在时光的滩涂上倔强闪光。
何叶
回复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7-24 09:55:50
  谢谢叶叶老师喜欢我的小作文呀!老师夸我的时候,我心里像开了好多小烟花,噼里啪啦的好开心呀~
2 楼        文友:何叶        2025-07-24 07:05:38
  问好汪汪,早晨好。
何叶
回复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7-24 09:58:13
  新的一天开始啦,愿叶叶老师编文的时候,眼里看到的都是让人心里暖暖的文字,喝的茶也一直冒着甜甜的热气呀~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