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晓荷】鞋子(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晓荷】鞋子(散文)


作者:淡文竹雅 秀才,2315.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8发表时间:2025-07-24 13:38:08

从我们会走路开始,就离不开鞋子。从蹒跚学步到终其一生,一个人会穿无数双鞋子。鞋子虽然不像衣服、裤子那么显眼,却是我们足行天下必不可少的饰品。回忆我们走过的路,有好多故事,鞋子便是其中难以忘怀的记忆。
   我小的时候,穿母亲亲手做的鞋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母亲有一个针线笸箩,里面装着针头线脑,还有一个本子,里面夹着好多鞋样儿和绣花的纸样儿,我经常打开那个本子欣赏。
   手工做鞋特别繁琐,先要把做鞋底儿的东西准备好:打格布,把破旧的衣服或者被单裁剪成一块一块大小不一的布块,然后用白面煮成稀溜溜的浆糊,找来一块木板或者面板、桌面都可以,先用浆糊把这些布块依次粘在板面上,铺平一层后,再用小刷子涂一层浆糊,再把布块依次粘在板面上,大约铺上三五层不等,在整个板面上涂一层浆糊,就放在一边晾干。等到整个格布都成为一体了,轻轻一揭,一大块格布就下来了,用它做鞋子的鞋底儿。母亲找出一个鞋底儿的纸样,按在格布上,用剪刀把格布剪成一张一张的鞋底儿,然后用一种白色的带子把鞋底片的边用浆糊粘好,也就是给鞋底片包上一层白色的边儿。再把五六张这样的片放到一起粘牢固,然后用麻绳开始纳鞋底儿。
   纳鞋底儿的麻绳是自己动手搓成的,也有搓麻绳的工具,叫拨弄锤,是一个猪的腿骨,两头是大骨头节,中间钻了眼儿,用一根铁丝固定上,铁丝的一头有个小钩,先把长长的麻一绺一绺地捋好,然后把麻批用手搓成一个绳头,绑在拨弄锤的铁丝上,再把麻批续到里面,用手拨动那个锤儿,麻绳自己上了劲儿,就成为两股的麻绳了,把打好的麻绳缠在锤上,继续往里续麻批,依次进行,就会打出好多的麻绳。麻绳打好之后,要留一个纫针的线头,细细的穿在大号的针眼里,就开始纳鞋底儿了。母亲一天忙于编苇席,做饭,纳鞋底儿的活儿就得抽空去做。有时候纳了几针,就赶紧把针线缠到鞋底儿上,放到针线笸箩里,去忙乎别的事儿。看母亲纳鞋底儿时间长了,我也想试一试,便学着母亲的样子,用一个专用的锥子,先使劲儿在鞋底儿上扎一个眼儿,然后把针穿过去,用手使劲儿把麻绳拉紧了,再用锥子扎一个眼儿,依次进行。刚开始针脚不整齐,慢慢就熟练了,我学会纳鞋底儿了,我高兴,母亲更高兴。纳鞋底儿累得手腕子生疼,可见,母亲做成一双鞋得有多累啊。
   纳完鞋底儿,还要做鞋面。母亲在那个本子里找出一个鞋面的纸样儿,也按在格布上,减下来,把鞋面儿和那格布粘在一起,晾干了,四边也包上边,再缝在鞋底儿上,这叫上鞋,这是技术活儿,弄不好,影响鞋的美观,所以母亲从来不让我上鞋,我就纳鞋底儿。费力扒拉地做好一双布鞋,穿在我们的脚上,不过十天半月地,鞋底子就磨坏了,还得找修鞋匠给补一个胶皮的底子,才能继续穿着。我们的脚长得也快,这鞋子总也做不完,母亲的针线笸箩里总有纳不完的鞋底儿。我常常想,母亲什么时候能不再打格布、纳鞋底儿呢?
   后来,我又有了弟弟、妹妹,我们姐弟六人了,母亲就改变了全部自己做鞋的办法,大一点儿的孩子买鞋穿,小一点儿的自己做鞋。我穿小了的鞋给二妹穿。这样也是忙不过来,母亲宁可起早贪晚地多编苇席卖钱,也不再自己手工做鞋了。那时候,我们姐弟穿的鞋子都比邻居家的要好上几倍。我特别佩服母亲的做法,多挣钱买鞋穿,既结实又美观。
   我在家是老大,穿新买来的鞋还是我八九岁的时候。我记得,父亲一次出差到煤矿,回来时给我买了一双草绿色的小球鞋,特别新颖,我喜欢的不得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县城根本买不到小孩儿的球鞋。妹妹羡慕,邻居家的孩子们也羡慕,我的心里更是美滋滋的。这双小球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我总会想起那个年代,我能穿一双时髦的小球鞋,是多么的骄傲。我也特别感激父亲能舍得花钱,为他的大女儿买这么好的礼物,那份爱,深深印在心底。
   还有一双皮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百货商店工作,我要结婚了,特别想买一双皮鞋。商店里不是经常有货,一天鞋帽组进了一批女士带五眼的(穿鞋带)皮鞋,十元零五角一双,我当时的工资是一个月三十元,买一双鞋就要花掉工资的三分之一。母亲听说了我的想法,特别支持我,我非常高兴地买了一双牛皮面的皮鞋。这也是我第一次穿皮鞋,黝黑铮亮的皮鞋,让人精神不少,我舍不得穿,结婚那天才拿出来穿上,蓝尼龙华达呢的裤子,蓝华达呢的上衣,配上这双皮鞋,在当时是特别显眼的。真应了那句话:“脚上没鞋穷半截”啊!这双鞋平时舍不得穿,过年过节或者串亲戚时才拿出来穿。一直多少年之后,我都舍不得扔掉它。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穿皮鞋也成为了时尚。尤其我到机关工作以后,我买了一双深红色的牛皮的半高跟凉鞋,这双鞋也是我喜欢的鞋子之一,一直穿到鞋跟都偏偏了,才不再穿了。
   最有意思的是1987年,我带着几位乡镇妇联干部去北戴河参加培训,结束以后我们出去考察,到了济南,我买了一双白色的羊皮的凉鞋,鞋的样式很新颖,穿着也特别舒服。我们一起去爬泰山,也没有经验啊,竟然穿着这双崭新的白凉鞋去登泰山。我们乘车来到中天门,然后登十八盘,直接到玉皇顶,再走下来到中天门乘车。那个时候的十八盘还很原始,登那些台阶特别费劲儿,等我们下到中天门的时候,我才发现那双崭新的皮凉鞋,底边全都变成飞边了。我是又好笑又心疼,一双漂亮的白凉鞋就这样废掉了。
   好多年过去了,我调到市里工作,退休以后就在市里定居了,两个女儿也都在市里居住。一次,小女儿给我们两口一人买了一双运动鞋,厚厚的鞋底儿,看着挺笨重的,可是年轻人都穿这样的鞋子,特别流行。我这老脑筋,老观念,接受不了新事物。我还是喜欢穿皮鞋,不论春夏秋冬,都是皮鞋。总觉得皮鞋好看,轻巧,就觉得那运动鞋是运动员穿的。一次,我去公园散步,看到好多老年人穿运动鞋,我回到家里,把那双运动鞋拿出来,穿在脚上试一试,哎呀,鞋底儿软软的,脚在鞋里特别舒服,走起路来既轻巧又好看,可不是我以为的那样笨重啊!从那以后,我天天穿着运动鞋去公园遛弯,去逛街,感觉好极了!
   还有一件有趣儿的事儿,我在公园里经常看到七八岁的小女孩穿着镶满各种颜色的、闪闪发光的珠子的鞋,每次遇到我都会跟着人家走好远,观察那双漂亮的鞋子,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水晶鞋吗?那浅粉色的底儿,满满的小珠子,闪着晶莹的光,太美了,我看得入了迷,惹得孩子的母亲愣愣地看着我,好半天我才反应过来,赶忙说:“宝贝的鞋子真漂亮!”
   时代在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准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鞋子也同其它衣物一样变幻得多姿多彩,更舒服、更健康、更美好!
   2025年7月24日
  

共 26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鞋子为载体,串联起不同年代的生活记忆与情感变迁。母亲灯下纳的布鞋,针脚里藏着对子女的疼爱,格布与麻绳的组合,是物质匮乏年代里最质朴的温暖;父亲带回的小球鞋,是童年里的骄傲,承载着无言的父爱;结婚时的皮鞋、登泰山报废的凉鞋,每双鞋都印着时代的印记与个人的成长轨迹。从手工布鞋到流行运动鞋,鞋子的变迁折射出生活水平的提升,而对每双鞋的珍视,实则是对过往岁月的眷恋。那些穿坏的鞋底、磨飞的鞋边,都是时光刻下的痕迹,见证着从青涩到成熟的人生旅程,也让我们明白,鞋子不仅是行走的工具,更是承载情感与记忆的容器,在步履不停中,串联起生命里最珍贵的片段。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730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7-24 13:39:14
  鞋子里的故事太动人!母亲的布鞋、父亲的球鞋,藏着岁月与爱。问候作者,愿这些记忆常暖心头,日子如合脚的鞋般舒坦,喜乐长安!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7-24 13:39:35
  被文中每双鞋的故事打动,字里行间是时光的痕。问作者好,盼您常忆穿鞋的暖,生活如多彩的鞋般美好,安康顺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