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星月】新疆之旅(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星月】新疆之旅(散文)


作者:丽日萱花 白丁,20.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9发表时间:2025-07-24 18:12:05
摘要: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如果你要去远方,新疆是个好地方……” 这首欢快的民歌激发起我要去看看新疆的梦想许久许久了。一放暑假,暂时放下繁忙的工作,我和三位同学结伴踏上了开往乌鲁木齐的火车,开启了一场为期十多天的新疆之旅。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如果你要去远方,新疆是个好地方……”这首欢快的民歌激发起我要去看看新疆的梦想许久许久了。一放暑假,暂时放下繁忙的工作,我和三位同学结伴踏上了开往乌鲁木齐的火车,开启了一场为期十多天的新疆之旅。
   7月5日早上,火车顺利抵达乌鲁木齐。这一天旅行社没有安排项目,可以自由活动。上午八点多,我们来到了乌鲁木齐的大巴扎。大巴扎的各个门店都还没有开始营业,街道上渐渐有稀稀疏疏的行人。原来新疆的人们是从上午十点开始工作的。十点之后我们再次来到大巴扎,街道上已经布满了熙熙攘攘的行人,大大小小的商店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每个商店里都是人流涌动,叫卖声和询价讨价声此起彼伏,人声鼎沸,好一派繁荣的商业景象。
   7月6日起,旅行社每天安排参观一至两个景点。我们跟着援疆的江西籍导游小黄,先后游览了富蕴县的可可托海、世界最美古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湖、五彩滩、魔鬼城、那拉提草原、独山子大峡谷、吐鲁番火焰山、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穿越了独库公路,参观了建设兵团棉花基地和伊宁薰衣草庄园、拜访了吐鲁番葡萄庄园主人……
   每天坐着旅游大巴穿梭在各个景点之间,驰骋在北疆辽阔的土地上,一路所行目之所及皆是胜景。
   7月10日清晨从奎屯出发,行驶七个小时的车程穿越独库公路北段,来到了美丽的那拉提草原。刚领略了独库公路一年四季风光的变化,转眼又进入了一个碧绿的童话世界。车窗外,广阔无垠的空间满眼都是醉人的绿色。成群结队的牛羊散落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的低头啃食青草,有的自由自在卧在草丛中,有的慢悠悠地寻觅着什么。“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美妙的意境在这里化为了现实版的图画。游客们一下大巴车,洋洋洒洒地跳进了无边的草原,欢呼着,雀跃着。在草地上打个滚儿,纵身一跃飞舞起来拍个照,高歌一曲,人们尽情地撒欢儿,似乎要把身体里所有欢乐的细胞都投放到这碧绿的草原上。无边无际的草原给了人们无限遐想,让人们萌生了追逐自由和梦想的勇气。我一屁股坐到柔软的草地上观赏草原的旖旎。草地上百花丛生,黄色的油菜花,紫色的格桑花,金灿灿的蒲公英……天地间再没有比这更美丽的大绒毯了。被天山雪水滋润的北疆草原滋养了丰茂的水草,哺育了勤劳善良的边疆人民。
   大巴行驶在辽阔的北疆,一路北上,目的地是被誉为“高原蓝宝石”的赛里木湖。央视著名主持人撒贝宁说“赛里木湖你都没去过,白活了。”那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车子经过果子沟大桥往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方向驶去,“快看,赛里木湖到了!”黄导喊起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湖面,汽车绕着湖岸行驶了半个多小时,依然没有看到湖水的尽头。好一个烟波浩渺的赛里木湖啊!欣赏过西湖的婉约,领略过喀纳斯湖的玲珑,却从没见过如此浩瀚的高原湖泊。还没走到湖边,已被眼前壮阔的景色深深陶醉了。湖水一半是绿色的,另一半是湛蓝湛蓝的。蓝得那么纯粹,那么透明。“书到用时方恨少”此刻,贫乏的语言让我无法描述赛里木湖之美。遥望湖面,分不清哪里是湖水,哪里是山色,目之所及,水天一色,一望无际的湛蓝湛蓝。远处,巍峨的天山山脉静静地伫立在湖岸的右方,一朵朵形态各异的白云悠闲自得地在山巅与蓝天中间追逐、嬉戏。湖水、青山、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如织的游人为这幅彩色的画卷增添了许多情趣,那湖水似乎也有了青春的力量,碧波荡漾着微笑一波波涌来,涌来。
   一阵凉爽的风略过湖岸,一波波浪花奔涌而来,霎时又退回湖中。湖面上泛起一朵朵白色的浪花像俏皮的海豚在跳跃。湖滩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此时有一游客兴奋地呼喊一声“赛里木湖,我来了!”“赛里木湖,我也来了!”一呼百应,快乐的欢呼声回荡在赛里木湖湖滩的上空。众多的游客纷纷拿起手机拍照,与湖水同框定格留下精彩的瞬间。
   新疆的自然景观承载着漫长的时间记忆。赛里木湖的湖水一眼万年,喀纳斯湖的湖怪传说流传千年,这些都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厚重和历史的沉淀。站在美丽的赛里木湖边,凝望着深邃的湖水,我陷入沉思,这奇特的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
   站在天山脚下,望着连绵不绝的雪山,“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的诗句浮现在眼前,顿时广袤空旷和悲凉之感油然而生,让人深刻体会到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独山子大峡谷、五彩滩,魔鬼城等那些历经亿万年形成的独特地貌,更是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力量,让人感叹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伟大,从而以更谦卑的心态去面对世界。遂想起在独山子大峡谷看到的一句话“在时间和大地面前,一切心事都是小事。”大自然是最治愈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沙漠和壮丽的山川,给人一种自由奔放的感觉。这种自由的氛围激发了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新疆的景美,新疆的人更美,他们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印象最深的人是吐鲁番葡萄沟合作社的一位大叔。
   7月13日下午,我们来到吐鲁番维吾尔族农家进行家访。我们刚下大巴车,一位身材魁梧的维吾尔族大叔迎面走来,他头戴一顶绿色的小毡帽,身穿蓝色绣花的维吾尔族大褂,面色红润,讲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话。他引导我们走进了庄园内。刚走进院落,他真诚地说,“客人来了,要按照我们维吾尔族的习俗把鞋子脱掉面对面盘腿坐到炕上,我们要端出水果招待客人。”抬头望去,只见院落左侧有一个约十米长的大炕,我们马上脱掉鞋子上去盘腿坐得端端正正。大叔立即让两位年轻人端上了一盘盘切好的西瓜,我们大口大口吃着汁水爆棚的西瓜,啧啧赞叹西瓜的美味。西瓜还没吃完,年轻人又给我们端上来了一碟碟葡萄干。每人抓起一把葡萄干送到嘴里品尝。葡萄干分两种,黄色的葡萄干甜津津的,全是果肉没有籽。黑色的葡萄干个头大、有两厘米长,嚼一颗味道也很甜,但是每一颗果肉里都有籽。我们一边品尝葡萄干一边谈笑,葡萄架下充盈着欢乐的笑声。
   这时维吾尔族大叔说“客人们都转过来吧,听我给你们介绍介绍。”我们一一穿上鞋子走下土炕把大叔围拢过来,大叔侃侃而谈:“我们吐鲁番成立了葡萄庄园合作社,我是合作社的一名成员,我是双语学校毕业的,我讲的话你们能听懂吗?”我们都连连说“听得懂,听得懂”。他开始介绍葡萄的种植和风干过程,他说“葡萄每年七、八月份成熟,采摘下来放到阴房里阴干,我们这里的葡萄干都是自然风干的,没有加一点防腐剂。葡萄在冬天要一颗颗从架上拿下来,折好放倒用土埋起来保暖,到来年春天再把一颗颗葡萄摆到架上去,不然,到了冬天葡萄全被冻死了。”他指着我们头上的葡萄架说“葡萄架本来不可以搭这么高的架,是为了让你们客人看,你们看到了吗?其它田地里葡萄园里的葡萄架只有1米多高,那样地上的水分可以完全吸收到葡萄的枝叶上,让果实长得更大。葡萄是耐旱的一种植物,每个月给它浇一次水就可以了。葡萄知识介绍到这里,我喊出我家的古丽给你们跳一曲舞吧。”
   大叔话音刚落,一位身着白色长裙的维吾尔族少女提着一个小音箱轻盈地走了出来。音乐一响,少女跳起了维吾尔族的舞蹈,婀娜曼妙的身姿一招一式都展示了新疆舞活泼灵动的特点。这个维族女孩有点羞涩,曲子跳完,低头向我们施了个礼径直回去了。
   维吾尔族大叔又站到我们面前,跳了几个新疆舞的动作,一边跳一边说“新疆舞每一个动作都是有含义的,男孩子像女孩求亲,这个动作表示爸爸不同意,这个动作表示妈妈不同意,摇头表示女孩也不同意。”大叔诙谐幽默的表演逗得我们捧腹大笑。大叔继续介绍维吾尔族的风俗“中国的男子只有维吾尔族的男人带的是绿帽子,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带绿帽子吗?”哈哈哈——在场的客人都被大叔逗笑得前仰后合。继而大叔一本正经地说“我们的男人戴绿帽子不是老婆跟别人跑了,而是喜欢绿色。绿色是希望和生命的象征,希望我们的家园到处都是绿色的,希望我们的子子孙孙都喜欢绿色。”此时大叔问,“你们知道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吗?”有人迅速回应,“56个民族”。这时大叔意味深长地说,“在我的心里,我们中国只有一个民族,那就是中华民族!”大叔话音未落,旋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许多游客感动得热泪盈眶,家访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一位哈萨克族司机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7月9日上午,我们从奎屯出发穿越独库公路,早上从酒店下楼后,黄导安排我们四位同学和他一同上了一辆商务车。一位长着八角胡子的瘦高个中年男子走了过来,他拉开车门坐到了驾驶位上,不用说他就是我们穿越独库公路的司机了。一坐到车上,他问黄导“人到齐了吗?”黄导说“人齐了。”他说,“那我们就出发了。”汽车行驶得非常平稳,过了几分钟司机和我们攀谈起来。他是当地哈萨克族人,从中石油退休的,退休后没有事情干就加入了车队,每天跑一趟独库,增加点儿收入。他说,家里有100头牛,100头羊,生活得很幸福,国家给当地牧民建了楼房,牧民只出一半钱,国家出一半钱,感谢共产党的政策好啊。然后谈到新疆的历史,他说我们也要感谢左宗棠,没有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的历史就没有现在新疆大片的土地啊。我们都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后来,这位健谈的大哥又给我们介绍了新疆各地的风土人情及新疆几座城市的发展情况,我同学夸赞他说,您真是一位活地图啊!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在乌鲁木齐可以看到维吾尔族的建筑风格、服饰、音乐和舞蹈;在那拉提草原,能感受到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和草原风情。在吐鲁番见证了维吾尔族大叔的热情好客,这种多元文化的共存,让人们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独特之处,同时也体会到包容和融合的力量。
   新疆美丽的自然风光绮丽无比,新疆的风土人情别具一格,这些都让人无限眷恋,然而更吸引的是新疆的美食,民以食为天,来到新疆不品尝新疆的特色美食,岂不有点遗憾?
   那天到达禾木村游玩已过了午饭时刻,肚子开始咕噜咕噜地报警。摩肩接踵的人流两侧摊位上都是卖馕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撒着一层密密麻麻白芝麻的一种馕,又大又圆的个头,散发着烤熟的麦香味道,太诱人了!赶快买一个尝尝,掰了一块儿放入口中嚼嚼,软软糯糯的,高原面粉裹着白芝麻的清香直沁人心脾。两个馕瞬间功夫被我们四个小伙伴吞咽到了肚子里,真是大快朵颐。
   再往别的摊位上瞅瞅,也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馕饼,有原味的,有咸味的,也有甜味的;有夹馅的,夹着羊肉馅的馕,夹着牛肉馅的馕,有夹着葡萄干的馕,也有不夹馅的;有素馕,也有荤的。馕饼味道不同,形状也各不相同,除了传统的大圆馕,又创新出了各种形状的馕,长条形的,六边形的,空心形的等等。看着码齐整的一摞摞馕饼,吃货的味蕾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每一种味道的都想尝个鲜。
   馕是新疆屡见不鲜的美食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一只新鲜出炉的馕滚烫而完美,是麦面与火的结合,大地与阳光的飘香,它使我们懂得感恩,领会朴素与简单的要义,生命原本就不需要那些无意义的缀饰和奢华。”沈苇在《新疆词典》中这样的描述更为细致准确,阐述了馕的文化内涵。馕像我们中原地带的馒头一样是用来当主食的,据导游介绍,原味的馕可以保持两个月坏不掉。假如你走个长途旅行装上几个馕,足可以当干粮了吧。返程的路上,我们每人从乌鲁木齐买了三十元的馕扛了回来。
   在新疆吃的几次烤羊肉串唇齿留香,念念不忘。这里羊肉串的特色是现切、现串、现烤,我亲眼目睹了现场制作烤羊肉串的过程。从新疆返回来的先一天晚上,几个同学说“再吃一次新疆的羊肉串吧,不然没机会了。”我自告奋勇从饭店出来去马路边的地摊上寻找烤羊肉串的摊位。没走多远就看到了一位大眼睛高鼻梁的维吾尔族妇女在摊位前忙碌着,“烤六串羊肉串,一串多少钱?”“一串4块。”她抬头看了我一眼,随即从案板上拿起一块新鲜的羊肉切成了大肉块熟练地串到了一根根一尺多长的钢钎上,全部串好后刷上孜然粉、辣椒调味料又麻利的放到了炭火上。新鲜的大串羊肉,在炭火的熏陶下,分解了羊肉的膻味,炭火熏烤的香味沁到肉里。从碳架上取下的羊肉串咬上一口,外焦里嫩、肉厚多汁,口感五彩纷呈。新疆的羊每天要在草原上悠闲地觅食,吃天然的植物养料,现烤的羊肉串能不好吃吗?
   十多天的旅程,吃的最多的水果是新疆西瓜。“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虽反映新疆一天之内温差变化之大,但也暗示出新疆的西瓜也是顶呱呱的好吃。从大巴扎回宾馆的路上,大大小小的水果摊旁堆放着一堆堆大西瓜,每一个西瓜都是巨无霸,一个都得有二十多斤重,西瓜都是长长的椭圆形,绿皮西瓜纹路清晰。摊位上摆放着一块块切好的西瓜,鲜红鲜红的瓜瓤充溢着鲜亮的光,果水就要溢出来了。每一块西瓜只卖2元钱,路过的许多游客买一块很方便的吃起来。我们买了半个西瓜,重6公斤多。提到宾馆,放下文雅的吃相,每人拿上一块大口大口地啃起来,瓜瓤又沙又甜,任西瓜汁水肆意沾满腮帮子,吃得真是一个爽快。接下来的几天里,每到一个景点我们都会买上一盒切好的西瓜来解渴,西瓜吃得特过瘾。
   新疆的美味还有许多许多,还有香甜软糯金灿灿的杏子,咬一口流蜜的哈密瓜,还有香梨、蟠桃等等,都是舌尖上的臻品,令人欲罢不能。
   旅行十分愉快,无论是乌鲁木齐还是边陲小镇,亦或是景区,处处干干净净看不到一片垃圾,环境十分幽雅。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当地居民都会用普通话交流起来很方便,无论是交易还是问路,他们表现出了友好和礼貌。与新疆的浪漫邂逅,每一天都感觉到和谐幸福。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十多天的旅行即将结束了,我们恋恋不舍踏上了回家的列车。可是,一处处美景依然清晰的浮现在眼前,那神奇的夏日雪山、那碧波荡漾的高原湖泊、那水草丰茂的大草原、那宁静秀美古村落、那最壮丽的高山公路、那奇特的雅丹地貌、那自东向西而流的额尔齐斯河依旧是那么亲切,那么迷人。
   新疆,一个蕴藏千年神话的地方,一个传唱美丽故事的地方,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走了一趟新疆,真正体会到新疆之大,新疆之美。走了一趟新疆,看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伟大成就。走了一趟新疆,看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去看看新疆的梦想实现了,我满载而归。生在伟大的时代,我们每个人的梦想都可以在中国梦的关怀下变成美好现实,中国梦,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回想着幸福的旅程,心中的歌儿情不自禁地吟唱起来:“百灵鸟从蓝天飞过,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
  
  

共 579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充满异域风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细腻笔触勾勒出的不仅是美景,更是一场触动灵魂的旅程。从大巴扎的烟火气到独库公路的四季变幻,从那拉提草原的绿意盎然到赛里木湖的湛蓝纯粹,每一处风光都像在眼前铺展开来。更动人的是那些鲜活的面孔:热情讲解葡萄种植的维吾尔族大叔,感恩政策的哈萨克族司机,他们的真诚让旅途有了温度。烤羊肉串的焦香、西瓜的甘甜、馕的麦香,字里行间都是舌尖上的诱惑。十多天的行程里,既有 “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诗意,也有 “各民族一家亲” 的温暖。正如作者所说,新疆的美不仅在风光,更在人心。这样的旅行,难怪让人恋恋不舍,确实是 “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 的完美诠释。散文主题明确,文笔细腻,描写生动,语言优美,描绘形象,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读着这篇散文,好像跟着作者进行了一次新疆旅行,真是一次美好的精神享受!倾情推荐,好文共赏!【编辑:淇水碧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731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5-07-24 18:13:42
  这是一篇充满异域风情的游记散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读着这篇散文,好像跟着作者进行了一次新疆旅行,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2 楼        文友:童怀钰        2025-07-25 11:22:29
  好美的新疆,馋新疆羊肉串。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