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云水】浪漫的永仁之旅(散文)
七月里,我和敏、红奔赴永仁,开启了一场浪漫旅行。永仁县是云南楚雄州的一个山区县城,地处川滇交界处,又称为“中国阳光城”。
(一)泼水节
青藏高原的太阳带着从远古时代就蓄积的原始野性,肆意地将万千滚烫的金光射向大地群山,空气仿若烧红的烙铁上升腾的蒸汽,灼烧着辛苦劳作的人们。而傣族人民的泼水节,用水的清凉将人们从酷热中拯救出来,带来了幸福的希望。
永仁的泼水节在县城的中心广场上开展。广场大喇叭播放着节奏欢快的傣族舞曲,主持人激情饱满地鼓动着人们“泼起来啊”。广场边的人造河里、广场中心巨大的塑料泳池里、广场消防员的消防水枪旁,都是欢乐的人群。人们拿着水枪、脸盆你追我赶,撩水、击水、泼水、游泳,水花四溅,喧闹声、叫喊声回荡在广场上空。
我和敏站在广场边缘观望,有些渴望又保持着矜持。渴望着享受水中的凉爽,矜持着害怕湿身的狼狈。
泡在人造河里的一个小姑娘,突然把一盆水泼向站在河边的敏。敏吓得一声尖叫跳了起来。虽然躲得及时,还是湿了脚了。
一滴水打破了拘谨的魔咒,一丝清凉带来无穷的诱惑。再加上红不停地怂恿着我们:“去玩啊,来都来了!”终于,我和敏抵挡不住诱惑,冲进了塑料泳池里。
不幸的是,刚迈进泳池,我脚下一滑,便坐在了水里,瞬间半身湿了,清凉淹没了我。敏笑着拉起水中的我。既然已经湿了,那就放开玩吧,大不了就是全湿了。
我和敏开始向对方撩水,水花溅在脸上,带来一丝丝凉意。
红在泳池外笑话我们:“你们两个憨包,怎么泼自己人啊?去泼别人啊。”
我们得令,立马转身寻找目标。旁边的几个小孩子便“遭了殃”,被我们居高临下兜头泼了几捧水。孩子们早就习惯了大人们的“攻击”,任由水在脸上身上流淌。
用手玩水水量太少不过瘾啊。我便“夺”了一个小朋友的脸盆,一盆水从他的头到脚倾泻而下。小朋友“战斗经验”丰富,眯着眼避免水进入眼睛,双手立马抓住脸盆,不让我再有舀水泼他的机会。
敏和红在旁边笑话我欺负小朋友。可实际上小朋友紧紧保卫着自己的“武器”,我抢不过来,战局僵持着。
突然,一大盆水泼到敏的身上,水花爆裂浸透全身。一个带着尖斗笠、穿着傣族彩色筒裙的姑娘加入了我们的战局。
我和敏立马组成联盟军,一起弯腰撩水“进攻”傣族姑娘。周围的人们也热情地加入。不管泼的是谁,不管被谁泼,只管泼就是了。甚至一盆水威力无比地泼向了泳池外拍照的红,还好红机警地用伞挡住了。水花在空中飞舞,化作欢笑,化作祝福。
有“武器”的人们战斗力太强了。一盆盆水泼向我们,一遍遍冲刷着我们,全身真是湿了个透彻。没有“武器”的我和敏,很快败下阵来。只能背转身、低着头、举起双手“投降”。
我和敏找到刚才和我们“打仗”的傣族姑娘,请求和她合个影。傣族姑娘笑着答应了。三个人都浑身湿漉漉的,脸上挂满水珠,却有着发自内心的开心笑容。
我们的小战场已经和平了,而广场中心的水仗正进入白热化。消防员们向空中举着消防水枪,强力的水柱在高空炸开,水滴像一颗颗炮弹落下来,覆盖面极广,广场上的人们几无幸免。人们不甘示弱,团结起来用水枪、脸盆向着消防员们泼水,虽然力道极弱,却也能带来“击中”后胜利的欢笑。
我和敏从泳池出来,跟着红去住处换衣服。我和敏身上不停地淌着水,一路走,脚下的水痕在身后连成长长的水线,连着广场的欢笑。
(二)傣院
为了水电站的建设,永兴镇傣族乡白马河村的乡民们搬迁到了永定镇定兴村,称为“傣院”。
傣院村口的牌坊是八柱汉式重檐牌坊结构,顶部覆盖红瓦,每个檐角上翘为孔雀雕像,柱子和横梁铺满金色的装饰图案,牌坊门口是两头白色的大象雕像。孔雀和大象都是傣族的吉祥物。孔雀象征着吉祥如意,而大象寓意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
村中建筑规划整齐,村道开阔。村里挺拔的香樟树、婀娜多姿的凤尾竹、碧绿宽叶的香蕉树等热带植物形成一团团绿荫。村民的住宅是红瓦白墙小洋房的建设样式,外观漂亮大方,院子内外花木争相绽放,构建了美丽的花园。村子里有许多的傣族文化元素。许多房屋门前有白象雕像,人字屋顶侧面是孔雀开屏的图案、大门上是展翅欲飞的金孔雀图案。绿化带里有孔雀造型的雕像,有的孔雀在开屏,有的孔雀在昂首歌唱,有的孔雀在舞蹈......这些雕像造型生动、色彩艳丽。
我们欣赏着孔雀雕像,红说要给我拍照。
我站在孔雀雕像前,灵机一动模仿了孔雀的姿势。一只手在头顶模仿孔雀的头冠,一只手在身后模仿孔雀的尾巴,把身体扭成三道弯。我没有美丽的羽毛,身姿也僵硬滑稽。红和敏都被我逗笑了。
我又拉着红和敏陪我拍照。我们扮演着孔雀,互相对舞、互相啄头、互相打架......
大家都乐得合不拢嘴,照片中记下了我们欢乐的模样。
(三)彝绣
到永定老街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这里以经营彝族刺绣、苴却古砚、传统民族服饰制作、民族器乐为主。街上的建筑为瓦房造型,用木结构承重,屋顶为人字形坡面,屋檐飞翘为“三叠水”形式,大门、屋檐、屋脊、山墙等处雕刻各种图案,涂饰着鲜艳明亮的色彩,既古朴厚重又热烈明快。
我们走进一家“飞针走线”的彝绣店,欣赏了解了彝绣文化。
传统的彝族刺绣以黑色布料为基调,以纯度极高的红、绿、紫色丝线绣出飞鸟走兽、花草树木、山川雷电、几何线条等图案。颜色的强烈对比、图案的原始粗犷、技法的变化多样、绣工的细密和谐、风格的饱满奔放,都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彝族艺术气息。
新时代的彝族刺绣也与时俱进,布料增加了轻薄的混纺平布和丝绸等。除了装点在头帕、花帽、衣服、腰带、裙裤、鞋袜上,也出现在挎包、香囊、桌垫、墙画等生活用品上。
永仁经常举办彝族服饰表演,其中最大的节日是直苴赛装节。大家穿着彝族服饰盛装参与展示,还有芦笙、竹笛、四弦胡琴伴奏的歌舞表演,以及传统体育竞赛、彝绣展销、梅葛传唱等环节。
红给我挑了一套传统的永仁彝族女性刺绣服装。上衣长裤都是厚重的黑色布料,领口、袖口、小腿处,绣着紫色红色圆弧和铜钱花绿叶图案。裤脚是银灰色的房顶瓦面线条图案。胸前用挂着银锁的银链子系住肚兜,肚兜上铜钱花绿叶图案按人字形分布,肚兜底部除了铜钱花绿叶图案外,还垂挂着一排粉红色的丝结。穿着衣裤、肚兜已经很热了,红偏要给我戴一个鸡冠帽。因为彝族认为鸡是有智慧的禽鸟,是正义战胜邪恶的代表。鸡冠帽是一朵大鸡冠花的造型,主体绣着大朵的铜钱花,边沿是毛茸茸的一排冲天的丝结。
敏则选了一套丝制的红色上衣和长裙。上衣有着高高的立领,领口、胸前、肩背、袖口,除了铜钱花绿叶和彩色线条图案外,还有用珍珠排列的山形图、用金线绣的凤尾图。长裙下摆是大块的绿色。
我和敏穿着彝族的刺绣服装翩翩对舞,红给我们录像。虽然舞姿不怎么好看,但是舞动的红花、绿叶、凤尾、鸡冠,伴着我们欢快的笑声,带来彝族刺绣服饰上图案的美好寓意:家缠万贯、吉祥幸福。
(四)火把节
入了夜,永仁县城的上空依旧震荡着激情的音乐声,只是换成了彝族的火把节欢歌。
中心广场上点燃了几个高高的柴火堆,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很多人穿着鲜艳的彝族服装,很多人牵着亮着彩灯的气球。广场成了多彩的海洋。
火堆边,最初只有几个人手牵手开始跳舞。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舞蹈队伍。人们手牵着手围着火堆形成一个个螺旋圆圈,圆圈越来越大,像水面的涟漪散开。
舞蹈的动作很简单,音乐的节奏很轻快,让旁观者不由自主地跟着律动。当舞蹈的队伍出现在眼前,当身边的人伸出手,不知怎么就被拉到了舞蹈队伍中了。跟着节奏舞动,跟着人群旋转。跳跃的火苗、舞动的衣袂、灿烂的笑脸、放声的欢笑,舞出一片四海升平、国泰民安。
到底是七月暑热未消,只跳了一会儿,我便出了汗了。我赶紧退出舞蹈队伍,马上就有人接上我的位置,舞蹈圆圈继续一路高歌着旋转开去了。
除了围着火堆跳的舞蹈圈,在广场上没有火堆的地方也出现不少的舞蹈圈。只要几个人牵手跳起来,便会有人加入进去,舞蹈圈便旋转得越来越大。
一眨眼就找不到敏了。之前她和穿着彝族服装的大妈牵着手在一个舞蹈队伍的中心,现在已经转了许久了,不知在何方。在队伍外面追踪了一会儿,才找到了敏。她蹦蹦跳跳地跳得正欢。
我和红在舞蹈圆圈外,一会儿想看广场上的热烈情景,一会儿要搜寻队伍中的敏,眼花缭乱地忙不过来。
敏退出舞蹈队伍的时候,也已经满头是汗了。我们虽然还被欢乐的人群吸引着,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望洋兴叹了。
恋恋不舍离开广场,沿着永定河回住地,火把节的欢歌还在空中回响着。
(五)永定河
大概人们都集中到广场去过火把节了,永定河边非常清净。
永定河是永仁县的母亲河,河流中段穿城而过。永定河边种植着茂密的林木,为河边的栈道搭建了绿荫长廊。河岸安装着彩灯。在夜里,岸上的彩灯和水中随波漾漾的彩灯相映成趣,构造出一个五色缤纷的灵动世界。
我们沿着永定河栈道漫步,夜风中带着河水的凉意。
我和红是中学校友,之前并不是很熟悉。毕业二十年我们重逢后,才开始熟悉并亲近起来。
说起中学的一些人和事,我和红有着共同的情怀。我控诉她们班打篮球时“盖帽”了我们班。红笑说谁叫你们班篮球队都是矮个子。我控诉她中学时老是毫不留情地“怼”我。她笑说谁叫你那时特立独行。我们说起毕业后同学们的近况,说起同学聚会的情景,感慨时间太快,感慨岁月不饶人。
红坦诚地说起她的经历,她曾经的开心快乐和烦恼痛苦。我和敏都能理解。度过无忧无虑的青春后,我们虽然在社会上走着各自的路,却都同样经历过不同的风雨。我和敏跟着红的情绪愤懑、理解、感叹、祝福。
我们边走边聊,夜色中的永定河仿佛也在静静地聆听我们的谈话,微波起伏。我们相遇相知的轨迹,就像永定河一样,拐了个弯,前方突然又是花红柳绿。
(六)夜来风雨
回到住地,我和敏在院子里的黄角树下乘凉。
黄角树高大繁茂,枝叶仿若一把大伞,挡住了白日的暑热。入了夜,枝叶便化作了羽扇,轻轻摆动,带来微风习习。
“这风好凉爽,好舒服啊。”敏惬意地在椅子上伸展双臂,和清风拥抱。
白日里三十七八度的暑热,入了夜却只有二十七八度的凉爽。这样的凉风,可真是在酷热中煎熬过后的最大幸福了。
敏是我的小妹,我们两家人有着不是亲戚胜似亲戚的四十多年的情谊。还是孩童的时候,我们便一起玩耍游戏,留下了许多有趣的回忆。后来我们在不同的城市工作生活,对对方的情况了解得就少了。这次重逢,相约来永仁旅游,让我们又回到了小时候的亲近。
“还记得小时候在你家的葡萄架下摘葡萄吃……”敏说着我家葡萄很甜很好吃。可惜家里搬迁,葡萄架早就没有了。
“还记得在你家第一次吃到酸菜鱼,一辈子忘不了……”我馋着敏家的酸菜鱼,拜年的时候吃到后,一直记在心里。
“还记得你教我们玩青蛙扑通的游戏……”敏笑着念起了游戏口令,我可还记得我玩游戏老是输的狼狈。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去KTV,你唱的歌好好听……”我想起敏那时十八岁左右,在KTV的演唱表演让我体会到了“女大十八变”的惊艳。
……
往事一桩一桩一件件,说着笑着,黄角树也跟着乐得枝叶颤颤。
“我喜欢你写的散文……”敏说起最近看了我的文章的感触。
“我看到你去旅游的照片……”我问敏去旅游的感受。
……
我们交流着近况,说着以后的梦想,心越来越近。
夜深了,我俩聊得意犹未尽,回房间后继续卧谈。谈着谈着就睡着了。
半夜里,我们被雨惊醒。屋外下起了滂泼大雨,大雨打着树木、屋顶噼啪作响,间杂着几声霹雳雷响。
我和敏突然都跳了起来,阳台上还晒着泼水节打湿的衣服啊。赶紧到阳台上抢救衣服。一开门,冰冷的风和雨滴让我们不禁打了个寒颤。一场雨,竟然让温度降到了二十度。
回屋裹着薄被继续睡觉,我们说这一雨便从夏入秋的感觉真是太独特了。
早上起来,经过一夜风雨冲刷的永仁天清地朗。我们在晨风中离开了永仁,结束了我们的旅程。
永仁县城是云南北部边陲的一个小县城,这里有亚热带的风情地貌,这里有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这里有热情奔放的泼水节和火把节。而最让我难忘的,是有敏和红陪着我一起体验感受这些美好,使这趟旅行充满了温情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