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现代诗歌 >> 【东篱】刻上秦篆的历史第二章(组诗)

编辑推荐 【东篱】刻上秦篆的历史第二章(组诗)


作者:金刚狼 布衣,24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6发表时间:2025-07-25 07:57:55

刻上秦篆的历史第二章(组诗)
  
   1
   围炉煮酒。煮的是秦篆的温度
   37°的恒温在开疆拓土
   泥土的悲哀
   至苍穹一侧,环绕
   走进秦篆,每一颗汉字都在逶迤盘旋
  
   翻阅几笺秦篆
   弯曲回绕的笔势
   记录。一个时代的雄浑
   秦砖对砌的万里,与日月迤逦同行
  
   煮一壶酒,扶须千年
   中华二字铸就的城墙从秦篆里
   崛起。两千多年的风雨
   在故国神游
  
   2
   以高粱、糯米发酵而成的秦酒
   围在火炉旁
   就醉了人间
   酒水不断,故事延续
   秦砖以城的名义,以万里丈量
   装满长江黄河
   那流淌千年的水韵
   在秦篆上溅起银浪
  
   黑夜如笼,黎明如弩
   箭矢射出去的弹道烟尘缭绕
   秦篆以弩的远程
   划破云霄
  
   星河霄汉,大漠狼烟
   花开花谢,孤傲无边
   秦篆记录的秦弩
   优势站在战争的前沿
  
   无坚不摧的战事,灵魂如波涛远游
   归来时,秦剑已锋芒毕露
   铬盐化合物
   闻所未闻
   但,秦剑已具锋利
   或许,秦剑挥出的瞬间
   就是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在诠释孤品
   蝴蝶落下
   秦砖诞生
  
   3
   秦篆是秦砖以后的产物
   横扫六合
   仅仅是秦篆的书同文
  
   秦砖、秦弩与秦剑
   互为掣肘
   生出的根茎,在延伸
   撕扯六国的逐一溃散
   秦篆出土的华章
   让人惊叹
  
   货币统一、度量衡、开疆扩土
   书同文、车同轨、行通论、修驰道、筑长城
   给秦篆施展历史的功夫,逆袭而成
  
   4
   秦直道、郑国渠
   畅通的路,疯长的粮食
   和始皇陵墓中流淌的水银
   山川河流,未见嬴政的秦篆印章
  
   的确,通往秦篆的路不偏不倚
   扁舟、孤楫,星辉满怀
   风雨无阻,深夜炸响的春雷
   唤醒哲龙长啸,秦篆的渡口
   修成人生豪文
  
   脑回在一次次弯绕
   江山在一次次宁静
   秦直道上嘶鸣的战马
   迅雷掩耳
   郑国渠里的江水
   碧波如茵
  
   星光如雨,突破牢笼
   水银流淌的山河
   穿越星河,打碎陈年积雪
   秦篆拓印成长的痕迹
   拨开残枝败叶,细细的根系
   竟然密密麻麻生长
  
   5
   始皇,嬴政,暴君
   秦篆的出土为其正名
   兵马俑里站立的一尊尊陶俑
   那是聚拢斗士们的灵魂
   那一身硅酸铜钡披挂的中国紫
   擎起化学科技的永恒
  
   秦剑突围的铬盐化合物与水银突围的冶炼
   在秦篆上刻画天南海北的世态人生
   不嗔不怒。秦篆是最早的一本佛经
   摆渡世间众生
  
   谷雨过后
   秦篆在播种最盛大的仪式
   如一只扁担
   一头挑着创造,一头挑着收获
   长城众生在八钱里日进
   一钱四斤粟米的家庭
   早就丰衣足食
  
   秦律的严格
   涉猎捕猎和砍伐
   生活的枝节在秦篆里结伴而行
   捧起秦篆,很容易找到生命的原乡
  
   6
   落叶归根
   生命再次返回故乡
   秦篆,看上去棱角分明
   解读缜密的思考
   那些年,很多茂盛刺骨
   蛰伏的六国
   吹过坚硬的风
  
   生命还之正道
   长城渐起。逶迤磅礴
   数不清的秦砖
   沿着厚度延伸白天
   沿着宽度解读黑夜
   在黑白对诉中
   翻转
  
   秦篆破土而出,吟哦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江山社稷,千古一帝
   在秦篆的繁复笔画里
   腾挪跌宕
   始皇帝没有小看
   后人对秦篆的解读眼力
   秦篆如海,是最大的满足
   再越千年,秦篆不坏
  
   原创于2025年7月22日夜、7月25日首发江山文学
  

共 15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诗歌是一段美妙的音符,奏响着岁月长河的乐章。历史是一堆无言的灰烬,但灰烬深处“煮的是秦篆的温度”。中华上下五千年,围炉煮酒论英雄,每一段历史都是“一个时代的雄浑”,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从中可以听见古人的心跳。金刚狼老师走进历史,走进秦篆,让“每一颗汉字都在逶迤盘旋”。“秦王扫六合,挥剑决浮云”。秦酒,装满长江黄河,醉了人间。流淌千年的水韵,“在秦篆上溅起银浪”。秦砖,以城的名义万里丈量。秦弩,以箭的力量划破云霄。秦剑,以利的寒光无坚不摧。秦篆,以盛的仪式撕扯六国……秦皇,以车同轨、书同文的逆袭,把“中华”二字铸就的城墙,从秦篆里崛起。诗人在两千多年的风雨里,“故国神游”,让历史的画卷、浓缩的记忆和华彩的乐章,在新时代的潮流中浩浩荡荡,推动着“长城渐起,逶迤磅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大美佳作,力荐赏读 【东篱编辑:雪胎梅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5-07-25 08:23:19
  诗歌是一段美妙的音符,奏响着岁月长河的乐章。历史是一堆无言的灰烬,但灰烬深处煮的是秦篆的温度。金刚狼老师以雄浑的意境,史诗的气魄,走进历史,走进秦篆,讴歌了”秦皇扫六合,挥剑决浮云”的丰功伟绩和”车同轨、书同文”的开创性贡献,把”中华”二字铸就的辉煌、从秦篆里崛起的历史力量,诠释得波澜壮阔、酣畅淋漓。大美佳作,倾情推荐。点赞、问候、敬茶!祝精彩继续,笔丰夏安!
回复1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07-25 12:27:36
  首先感谢老师对诗歌精彩的点评,对诗意把我准确精致,评价就是一篇微小而磅礴的诗韵。感念老师的辛苦,敬茶以致谢。大秦,是一段写不完的丰功伟业,我仅是在毛皮上行走,无法深入其内部,把握那封独一无二的雄伟霸业的艰辛和血流成河。智慧是大秦的基石,是始皇十年的隐忍。值得去读这一段历史。祝老师夏安吉祥!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7-25 10:29:49
  这是秦篆的系列章节。何以记录始皇帝的那些丰功伟绩,独特创造,秦篆一打开,就释放出温度,诗歌写得气势磅礴,有横扫一切之风。也许,秦始皇那年就开始意识到,那些伟大的创造,一旦离开文字,仅靠口口相传,就容易散失,于是就有了秦篆。我有意思地想,修筑秦直道的时候,也许记工分,可能就用的秦篆……诗歌创造意象,意象是什么,是让我们根据线索去填充,填充我们的想象,深刻理解意象的再造对我们的审美之趣。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07-25 12:42:57
  我也真想围炉煮酒,煮出秦篆的温度,怎奈粗浅的学识,无法深入秦篆的精华。秦篆驰骋疆场,横扫六合。秦篆一个是封狼居胥的,却低调的沉溺泥土两千年。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我还无法理解。感谢老师每一次的指点迷境,敬茶以致谢!祝老师夏安吉祥,笔丰笔健。
3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7-25 10:55:18
  秦始皇不愧是千古一帝,他开辟的王朝真是强悍无比,那些辉煌的文明遗迹千古流芳,万世不朽。作为华夏儿女,真的太骄傲太自豪。该组现代诗,意象丰满,情韵飞驰,令人沉醉。盛赞才思,问候金刚老师,清凉一夏!
回复3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07-25 12:45:59
  始皇开启的大一统,的确承载着始之初。秦篆诞生之前,文字五花八门,我总有一种感觉,统一文字的人一定是读懂了始皇的脑回,不然,秦篆怎么会有那么多流畅的回绕。问候老师开心,敬茶以致谢,祝夏安吉祥!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