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刻上秦篆的历史第二章(组诗)
刻上秦篆的历史第二章(组诗)
1
围炉煮酒。煮的是秦篆的温度
37°的恒温在开疆拓土
泥土的悲哀
至苍穹一侧,环绕
走进秦篆,每一颗汉字都在逶迤盘旋
翻阅几笺秦篆
弯曲回绕的笔势
记录。一个时代的雄浑
秦砖对砌的万里,与日月迤逦同行
煮一壶酒,扶须千年
中华二字铸就的城墙从秦篆里
崛起。两千多年的风雨
在故国神游
2
以高粱、糯米发酵而成的秦酒
围在火炉旁
就醉了人间
酒水不断,故事延续
秦砖以城的名义,以万里丈量
装满长江黄河
那流淌千年的水韵
在秦篆上溅起银浪
黑夜如笼,黎明如弩
箭矢射出去的弹道烟尘缭绕
秦篆以弩的远程
划破云霄
星河霄汉,大漠狼烟
花开花谢,孤傲无边
秦篆记录的秦弩
优势站在战争的前沿
无坚不摧的战事,灵魂如波涛远游
归来时,秦剑已锋芒毕露
铬盐化合物
闻所未闻
但,秦剑已具锋利
或许,秦剑挥出的瞬间
就是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在诠释孤品
蝴蝶落下
秦砖诞生
3
秦篆是秦砖以后的产物
横扫六合
仅仅是秦篆的书同文
秦砖、秦弩与秦剑
互为掣肘
生出的根茎,在延伸
撕扯六国的逐一溃散
秦篆出土的华章
让人惊叹
货币统一、度量衡、开疆扩土
书同文、车同轨、行通论、修驰道、筑长城
给秦篆施展历史的功夫,逆袭而成
4
秦直道、郑国渠
畅通的路,疯长的粮食
和始皇陵墓中流淌的水银
山川河流,未见嬴政的秦篆印章
的确,通往秦篆的路不偏不倚
扁舟、孤楫,星辉满怀
风雨无阻,深夜炸响的春雷
唤醒哲龙长啸,秦篆的渡口
修成人生豪文
脑回在一次次弯绕
江山在一次次宁静
秦直道上嘶鸣的战马
迅雷掩耳
郑国渠里的江水
碧波如茵
星光如雨,突破牢笼
水银流淌的山河
穿越星河,打碎陈年积雪
秦篆拓印成长的痕迹
拨开残枝败叶,细细的根系
竟然密密麻麻生长
5
始皇,嬴政,暴君
秦篆的出土为其正名
兵马俑里站立的一尊尊陶俑
那是聚拢斗士们的灵魂
那一身硅酸铜钡披挂的中国紫
擎起化学科技的永恒
秦剑突围的铬盐化合物与水银突围的冶炼
在秦篆上刻画天南海北的世态人生
不嗔不怒。秦篆是最早的一本佛经
摆渡世间众生
谷雨过后
秦篆在播种最盛大的仪式
如一只扁担
一头挑着创造,一头挑着收获
长城众生在八钱里日进
一钱四斤粟米的家庭
早就丰衣足食
秦律的严格
涉猎捕猎和砍伐
生活的枝节在秦篆里结伴而行
捧起秦篆,很容易找到生命的原乡
6
落叶归根
生命再次返回故乡
秦篆,看上去棱角分明
解读缜密的思考
那些年,很多茂盛刺骨
蛰伏的六国
吹过坚硬的风
生命还之正道
长城渐起。逶迤磅礴
数不清的秦砖
沿着厚度延伸白天
沿着宽度解读黑夜
在黑白对诉中
翻转
秦篆破土而出,吟哦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江山社稷,千古一帝
在秦篆的繁复笔画里
腾挪跌宕
始皇帝没有小看
后人对秦篆的解读眼力
秦篆如海,是最大的满足
再越千年,秦篆不坏
原创于2025年7月22日夜、7月25日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