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绛溪】蛋蛋结(小说)
喜先生最近颇为不喜,至于缘由,则起于不久前快嘴大婶的一个判断。
那天,喜先生一如往常地哼着小曲,于悠闲中敲开一颗鸡蛋。“一天一蛋,美容养颜;一餐一蛋,保健快乐。”对自己坚持恒久“雷打不动”的养生之道,喜先生向来是非常自负的。
“呵,又保健上了呢!”隔壁的大婶提拎着一只篮子,走了进来,“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取取经学习学习。”
喜先生很含蓄地扯动了一下嘴角的笑意,随即闪开身子,让大婶赏鉴他刚刚敲开的鸡蛋。
“哟!好有个性的蛋哇!可是,”大婶嘴快,才恭维了几句,就说出了自己的疑惑,“这个蛋黄和蛋白怎么区分不大啊?好像粘稠得也有点过分!喜先生,别说你吃的这个不是蛋吧?”
喜先生的心里咯噔一下,说:“怎么不是呢,我一直就在那摊位上买的。我观察过,它很早就挂上‘放心示范’的牌子了。”
“那么,新品种也不一定。”大婶转了话锋,“我也买了几斤鸡蛋,你敲个看看。”
不等喜先生反应过来,她很快就“啪”地一下,一颗鸡蛋滚进了喜先生的碗中。
这真是迥乎不同的两颗蛋:大婶的蛋纯黄还有点清冽,外带一股好闻的香气,蛋黄的个头也似乎小了不少。
“哈哈,这蛋还有城乡差别呢,我的蛋明显是营养不良嘛!”大婶真真假假地自嘲了一番,告辞了。
然而,喜先生的心里却益发起了波澜。“这到底是蛋呢,还是非蛋?”俨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作为严谨有加且追求完美的一个人,喜先生无法忍受一直自负的养生之道在根基上的虚空,如果说几年来数百上千的日子里,一直吃着不是蛋的蛋,那讽刺意味可就太大了。每每想到这里,喜先生的煎熬和苦痛可想而知。
好在喜先生终究是有点学识和修为的人,他觉得应该给自己、给自己吃的蛋讨个说法,不能就这样混混沌沌下去。
于是,他拿了一枚被怀疑的蛋,直冲质量认证部门去了。
“什么?想对蛋进行认证?”窗口接待的小伙子明显地愣怔了一下,他挠挠头,手指在键盘上噼噼啪啪地敲了一会儿,摇摇头,又从书架上取下几本砖头一样厚的书,翻了半天,还是摇摇头。
“这位同志,我刚才查了一下我国目前的法规体系,又通过互联网进行了终端查询,发现就目前情况看,要满足您提出的对蛋进行认证的要求还存在着制度障碍。当前,关于蛋的形态、内质,尚无法定的统一的标准,国内没有,国外也没有,它所依据的还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东西。要是馒头,就好办多了,圆的是馒头,方的就只能是面包,这可以为您认证。至于蛋么,暂时没有明文授权,也没有相应标准,所以还请您理解,也请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我们的工作,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面对如此委婉和蔼的态度,喜先生想不满都不行了。
“哦,要是您怀疑蛋对自己的健康有影响,建议您到质量监督部门去反映一下,或许有点用。”末了,小伙子提了一个建议。
“同志您好,有什么事情需要办理呢?”在质量监督部门,首问导引员彬彬有礼。
“对蛋的质量进行监督处理,这当然没有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听完喜先生的诉求,导引员认真地回答。
“喏,就是这个。”喜先生取出了那枚蛋。
“这样啊,恐怕还不好直接办。”导引员看喜先生除了蛋之外再无旁的材料,便解释说,“我们是质量监督部门,要处理质量问题,必须有相关的具有法定说服力强制力的证明材料。现在建设法治社会,讲究依法行政,什么都得按法来办不是!就您的这个情况,应该先提交权威性的认证结论材料。或者换个角度,对因食用蛋而造成的健康问题,由国家规模以上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材料,特别要说明健康问题是由蛋引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受理。”
导引员的话让喜先生猛然感觉到自己的草率,正在羞愧因自己的冒失而影响质量监督部门工作时,导引员又给他提了个建议:“如果取得证明材料不具现实操作性,您可以到证照管理部门去看看,由他们出面比较对口。”
证照管理部门接待喜先生的是一位老同志,他非常热情地为喜先生泡了杯暖心茶后,就积极地到各个办公室进行情况了解。
约莫半个小时后,老同志手捧一大叠材料与喜先生进行了交流:“您反映的情况我们领导很重视,责成我们立即搞清情况,务必从人民健康大于天的高度给您合理的答复。据我们的调查了解,向您出售蛋的那个摊位证照申报材料齐全,证明材料有钢印,电脑有登记,编号可以上网查询,不存在无证经营、虚假经营的状况。针对该摊位悬挂‘放心示范’牌子的情况,我们也向市场管理部门进行了了解,确有其事。所有相应材料我都作了复印,您可以看一看。至于您提出的怀疑蛋不是蛋、对健康有害等问题,我们也表示充分理解,但不在管辖范围内,职责所限,不好办理。”
“当然,可以作个基因检测,这样就比较清楚了。只是成本比较高,是不是值得需要认真考量。”老同志也给喜先生提出了一个建议。
……
“证明一个蛋,咋有这么多学问呢。”晕头转向的喜先生,突然顿悟,“这世上本没有蛋,吃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蛋。所谓坏蛋、笨蛋、扯蛋、糊涂蛋云云,不都如此么?既然这样,我又何必痴迷执著于蛋与非蛋呢?”
一念至此,喜先生又开始迷恋于自我的保健之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