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村庄醒了(散文)
村庄醒了,太阳刚刚升起地平线的那一刻就醒了。太阳升起来,融化了山间的雾霭,带来一股温暖的力量,于是房屋,树木,庄稼,还有睡了一晚的小鸡小狗等动物都醒了,它们在房前屋后跑来跑去,顺便发出些尖利的叫声,把宁静的村庄彻底叫醒了。
村庄一醒,住在里面的人也陆续醒了,就像睡在母亲怀抱里的小孩,母亲一动孩子就醒了。太阳又升高了一些,无限光芒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枝头的小鸟扑棱棱飞走了,又扑棱棱飞回来落在原地“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声音飘满空中,全村的人都被小鸟们“叽叽喳喳”的叫声惊醒了,醒来的第一件事先打开关了一夜的窗户,让新鲜的空气弥漫房间。然后走出庄门看看清晨的村庄里有什么新鲜事物,东瞅西望的看了好一阵,好像也没发现什么不一样,折回去干一些家务活。就这样每个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入一天的生活当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人一醒,村庄就沸腾了,就像下课后的学校,笑声、喊声一拥而来,一下子热闹非凡。既然醒了,一天的忙活也就开始了。女人去做饭,走进厨房,先给锅里加上水,然后往灶堂里填些柴火,把水烧开,再把米倒进去慢火炖,不一会儿,白白的炊烟在厨房的屋顶袅袅升起,就像仙女的裙带丝丝缕缕往天空深处窜去,跑得不快,但还是没过多久就看不见踪影了。吃过香喷喷的早饭,男人们也要干活去,走进牛圈把休息了一夜的大黄牛牵出来,抗起犁头,往山梁后面的田地走去。
春天来了,需要把土地松软,把种小麦土豆的地也得翻了,不然到耕种时来不及,这样会影响一年的收成。村里人不敢怠慢田地,一旦怠慢了,会受到惩罚的,那就要饿肚子。
如果是大热的夏天,人们不会在田里干太久的活,高温下出力气身体吃不消,中暑了可不是什么好事。赶早晨天气凉爽的时节,抓紧时间干一阵活,到热着受不了时就把手头的活先放下,不约而同来到村前那棵大杨树下歇凉聊天。尽管闲聊误了些时间,可村里人不急,急也没用,这么热的天怎么干活呀,等天气凉下去了加把劲,砍柴不误磨刀工嘛。于是一群人围坐在一起闲扯,话题大多都是些村里发生过的事,比如谁家的孩子考得怎么样,谁去外地打工赚了多少钱等等,什么样的事都拿出来聊聊,偶尔也会说说村里发生的已经过了好久的旧事。这样的谈笑大家方可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一个人的声音压过另外一个人的声音,聊到高峰处,就如一群上岸的鸭子一样争先恐后,你一句我一句聊的那个带劲啊。当然聊天的当中也会争吵起来,争的面红耳赤是常有的,但过后又没事了,就像没有争吵过一样。庄稼人很少把聊天当中发生的不愉快当回事,都只是为了开心瞎聊闹腾,谁也不会斤斤计较,相比这才是淳朴和实在的真实写照了,闲扯胡侃不就是为了让累了的身心舒服一些。
吃完中午饭,要么睡上个把小时,一些勤快的人还是闲不住,戴上挂在廊檐下的旧草帽顶着烈日又跑到田地里去了,去看看田里的水灌满了没,看看土豆发芽没,或者看看麦苗长势如何等,反正总要找些事让自己去做做,蹲到家里心发慌。
夏日的午后干活时间要长些,一般都会干到夕阳落山了才肯把手中的活停下。目的是把上午因为太热耽误了的时间给补上。虽然已经很劳累了,可还是要坚持把活干完,真正做到了今天的事必须今天完成,绝不拖到明天。这是一个勤劳的庄稼人的信念,有的人早早就把活干完了,但不会急着回家去,还要在田间地头走走看看,找点零星的活再干干,直到黄昏来临才舍得回去,早点回去总觉着会被人笑话。
夕阳下山,夜晚不紧不慢落幕与村庄,人们这才陆续收工,一天的劳动接近尾声,就像城市一样,到了晚上白天的热闹慢慢消散,繁华落尽,一切归于平静。看,那些耕田的男人牵着牛往回走,老黄牛耷拉着脑袋,它劳动了一天,一身疲惫,腿脚发软,走起路就像喝醉了酒的人摇摇摆摆,两个鼻孔“呼哧、呼哧”地冒出些粗气。在村庄里,牛就是这么个命,单纯地只跟田地打交道,尽管命有点苦,可牛还是很卖力为主人做事,到了田里,四蹄扬起把犁划拉的飞快。即使到了最后,全身没了多少力气,只要主人一吆喝,或者鞭子在它背上一摔,老牛又扬蹄奋力向前冲去。
夜晚的天空深邃幽静,一轮圆月悬在高空,无数星星一闪一闪眨巴着眼睛,就像一群涉世未深的孩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又仿佛与村庄形成一种神秘的对话。村庄也跟随着进入一片寂静之中,劳累了一天的老牛卧在地上不肯站起来,安静地等着夜色一点点走近。玩疯了的孩子们来不及在乎夜的黑,直到耳际传来母亲的叫喊声,才依依不舍道别同伴回家去。三两口扒拉完暖在火炉上的饭菜,摸一把嘴巴,然后一溜烟奔到炕上钻进被窝,双手托住腮帮,开始目不转睛的看起电视,做完家务活的大人们也跨在炕沿,一边聊天一边看电视,看着看着便倒头呼呼大睡,此时的电视节目就像是一首催眠曲,一觉睡到天大亮。庄稼人没有失眠的机会,因为每天不停地干活消耗了太多的能量,要用夜晚的睡眠来补足。只有那些小孩子,玩了一天依然不觉得累,他们浑身充满激情和活力,不知道乏的滋味,一直看到电视没有播放的节目了才沉沉睡去。
夜深了,大人小孩都睡着了,都进入梦乡了,他们忘记了一天的忙碌。这时的村庄也睡了,恬静地做着它特有的梦,睡得那么香,那么甜,好像白天的热闹与它无关。村庄里的夜景总是与白天不同,它更加具有神秘和诱惑力。
睡着的人和村庄,以各自的姿态享受着夜晚的宁静,梦境好美,一个接着一个做,真想把梦做得远点,久点,让梦中的欣喜一直延续下去。可七八个小时过后,梦醒了,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酣睡了一夜的人们从炕上一骨碌爬起来,整装待发拥抱属于自己的日子,于是心甘情愿的把一天交给了村庄,把身心都交给村庄,交给村庄里面的田地和阳光,他们不去琢磨村庄之外,人们的生活是否跟他们有着同样的一天,是不是也是劳作和奔波并存,这些他们没想过,也不善于想。
村庄的夜晚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时光静静地流淌。即便是醒了的村庄,晨光里塞满的是犬吠、鸟鸣、鸡叫的自然之声,这些声音流露出的是村庄醒了以后的温暖,辅助与情感之中,很温暖,很柔和,与之融合仿佛回到了最纯粹的原始,全然没有城市里车水马龙的冰冷与纷扰,让人烦躁不安。
村庄醒了,里面的热闹让人们感受到天地之间的艺术与美感,春耕秋收绘制出一副史诗般的画卷,令人陶醉;村庄醒了,流淌出一抹古风古韵,夹带着时间的痕迹,满满的都是希望;村庄醒了,一股泥土气息扑面而来,映衬出一片生机勃勃,厚重而古朴;村庄醒了,传来庄稼的味道,清香浓郁。
村庄里热闹与静谧交替进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形成一种独特的乡土特色。